初中歷史新課程標准
『壹』 初中歷史新課標體現的主要理念有哪些
新的課程標准的理念首先,新的課程標准強調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點,強調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良好品德,強調基礎教育要滿足每個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
『貳』 高中歷史課標和初中歷史課標的區別
一、特點不同
1、高中歷史課標:構建了「必修課程」「選擇性必修課程」「選修課程」三類課程所組成的課程體系,並採用通史與專題史相結合的方式呈現。
2、初中歷史課標:從基本問題出發,選用合適的案例。所選案例經典而簡練,且與前面的理論闡述互相照應,既有正例,又有反例(或者說是不完善的案例);以場景式實踐,提出可行的、符合新課程標准理念的改進建議,使教師能夠豁然開朗。
案例與評析,將新課程標準的解讀與教育教學實踐有機結合,與廣大一線教師的話語習慣、思維習慣融會貫通,從而實現場景式的路徑引領。
二、出版社不同
1、高中歷史課標: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
2、初中歷史課標: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
三、內容上不同
1、高中歷史課標:注重展現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和歷史發展大勢,精選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識,以利於學生獲得更多的歷史啟示。
2、初中歷史課標:集中提煉、破解新課程實施中的核心問題和突出問題,讓問題「露」出來。然後,對這些基本問題進行理論解讀,力求彰顯前沿視野、理論深度和實踐路徑,從而讓理念「立」起來,讓教師對理解新課程標准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獲得明朗而切實的答案。
『叄』 初中歷史學科課標規定的課時數是多少節
不同學校規定的教學進程和安排不一樣。根據大綱,初中歷史課程完成必須在16節課以內。
『肆』 《歷史課程標准》根據初中生的認知水平,將歷史知識與能力的學習分為識記、理解和運用三個層次。
高中。是認識中國史。和如何將古今的文化相結合。推進當今社會發展。
『伍』 嶽麓版初中歷史新課標要求是什麼跟人教版的一樣嗎
其實歷史都是那樣的,那個版不重要,只要你學好了,什麼版都一樣
『陸』 新頒布的初中《歷史課程標准》(修訂稿)中,你認為修訂最顯著的變化是什麼
新頒布的初中《歷史課程標准》(修訂稿)中,修訂最顯著的變化,我個人認為是改變學習主題的呈現方式,代之以點線結合的呈現方式。在實驗稿中,歷史課程的呈現方式是主題式,然而主題式呈現方式有諸多問題。問題之一,就是學習主題的呈現,限制了史實的選擇,疏漏了某些重大的歷史事件。問題之二,因為主題往往主旨太大,包含內容太多,有時候就出現了生硬捏合的現象,因此難以建立起基於時序和地域之上的歷史因果關系。問題之三,編排框架和體例容易割裂歷史,使學生難以把握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主要事件與人物。問題之四,「學習主題」理性偏強,與初中學生的認知能力相距較遠,他們在接受和理解上有一定困難,也會影響歷史課程發揮人文素質教育的功能。所以學習主題式的呈現方式是不適合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與實驗稿相比,修訂稿弱化了學習的主題,依照歷史發展的時序,在每一個板塊的內容設計上,採用點線結合的呈現方式,這個點是具體的生動的歷史事實,這個線是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以線穿點,以點連線,通過點和點之間的聯系來理解線,使學習內容依據歷史的發展線索循序漸進地展開。這種點線結合的通史性的呈現方式,突出了歷史發展的時序性,凸顯了歷史發展的主線,更有利於教學的展開和學生對歷史的理解,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歷史時序能力和歷史思維理解能力。這種呈現方式更符合初中這一階段學生年齡的認知水平,因而有利於切實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對比修訂稿中其他方面的變化,我覺得這方面的變化是最顯著的。 通過此次培訓,使我對新的歷史課程標准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新的初中歷史課程標准對課程的性質做了較大的修改,在課程性質上,定位為思想性、基礎性、人文性、綜合性;在課程的理念上,更充突出了育人為本,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的理念,而且在基本理念中,更強調探究的學習方式和教與學的創新;在課程思路上,弱化了學習主題,依照歷史發展的時序,採用點線結合的呈現方式編排學習內容。這些都是新課程所帶來的全新變化,經專家的講解,我對新課標的認識更透徹了,我的歷史專業技能也有了顯著的提高。這次培訓真好,不僅提升了的理論水平,同時也讓我找到了自信。我想,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自覺貫徹落實新的課程理論,我的教學收益也必將是最大的。
『柒』 按新課程標准規定七年級上冊歷史教材教學目標及要求是什麼
學校給提供的教學參考和教育輔導資料上一般都有。
各地配給的教案書上每節課前部分都有,你找找。
找完整的在網路文庫上找。直接搜七年級歷史課程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