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課程設計思路
A. 談談怎樣進行音樂課堂教學設計
寫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內的(或稱教學要求,容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歸納小結
(五)作業安排
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B. 音樂課的教學設計包括哪幾個階段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課程專標准》的要求.(2)分屬析每課教材內容在整個課程標准中和每個模塊(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課教材內容與初中教材相關內容的區別和聯系.
(二)學生分析
學生分析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分析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2)分析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3)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
(三)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部分的寫作要求:三個操作要求:(1)確定知識目標.(2)確定能力、方法培養目標及其教學實施策略.(3)確定引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教學選點及其教學實施策略.
C. 幼兒音樂游戲研究內容和研究思路
一、課題研究緣由
隨著新世紀幼兒園教育課程改革以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總則第五部分提出的「幼兒園應尊重幼兒的人格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使幼兒園音樂課程朝著游戲化的方向發展,倡導以游戲的精神貫穿在幼兒園音樂學習活動中,為幼兒創造快樂輕松的學習氣氛和舒適自由的環境。
音樂是一門很特殊的藝術,它具有形象性的特點,往往通過聲音所塑造的藝術形象來直接、生動、形象地表現某種事物、情感和思想,然而又凝聚著深刻的、微妙的、難以言表的概括與抽象。同時,音樂又是一門知識性、技術性很強的藝術,音樂的創作與表現必須掌握必要的知識與技巧,音樂作品的欣賞則同樣要有一定的常識和感知能力。可以說,音樂是一門很「難」的藝術。那麼,怎樣在「難」的音樂和幼稚的孩子之間架設一座橋梁呢?那就是游戲。
中國學前教育專家陳淑琴指出:「幼兒音樂活動游戲化,就是用游戲化的方法來組織音樂活動,對幼兒進行音樂教育。」游戲化不僅體現在「音樂游戲」這種特殊活動中,還體現在它的一切活動形式、方法都比較自由、靈活、豐富多彩,具有游戲和類似游戲的特徵,使幼兒體驗到和「玩」一樣的感覺,積極的、快樂地、不知不覺的、不知疲倦的投身於活動之中,在唱唱、跳跳、聽聽、玩玩、敲敲打打中,不僅使幼兒感知了音樂,發展了音樂能力,還能使幼兒的認知、情感及社會性得到全面的發展。
因此,探索音樂活動的游戲化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二、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現狀與研究的價值
我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在藝術教育部分中強調要「引導幼兒欣賞藝術作品,培養幼兒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趣」。因此,音樂游戲對於幼兒的啟蒙教育具有特殊的價值,是一種很好的開發載體。音樂游戲之美,在於它不只是音樂技能的摹仿,它是游戲活動中對音樂的感受、體驗、理解,對歌詞、動作孩子味十足的創編,更能活化幼兒的創造細胞,開啟智慧之門。
然而,從幼兒園音樂活動的現狀來看,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音樂活動形式單一,沒能體現音樂的綜合性,很容易就陷入為完成教學任務的條條框框里,而將音樂游戲如此生動的活動僅限於音樂教學的需要而安排,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對活動的生活經驗准備、以及活動中自主性、個性化的發揮等都體現的不夠。而事實上,游戲無處不在,音 樂無處不在,當兩者出現在一起的時候,這種魅力是不可抵擋的。因此,要充分發揮音樂活動中游戲的無窮魅力,我們必須了解音樂游戲的主要特徵、精心選擇適宜的內容、尊重幼兒獨特的理解、大膽進行音樂游戲策略上的創新,為幼兒創造一個能他們隨性而唱、隨心而跳的環境氛圍,沖破所謂的空間限制,讓幼兒在自由感知、自由想像、自由實踐的過程中,才有可能萌發幼兒的無窮創造力。
三、研究的目標、內容
(一)目標:
1. 通過精心選擇和設計的音樂游戲內容,來激發幼兒參與、表現的興趣、慾望。
2. 運用音樂活動游戲化的形式,發展幼兒對音樂的感受、體驗、理解等多種音樂能力。
3. 讓幼兒在「玩」中學音樂,提高幼兒對歌詞、動作的創編能力,使幼兒的認知、情感及社會性得到全面的發展。
(二)主要內容:
1、游戲活動內容選擇適宜性的分析與研究。
(1)通過查找資料、深入分析教材與本班幼兒的年齡特徵,使內容更適合本班幼兒的年齡及生活經驗。
(2)最大程度地運用音樂游戲內容的選擇,來激發幼兒參與、表現的興趣、慾望。
2、音樂游戲活動開展中的大膽把握和研究。
(1)音樂游戲情景的創設如何體現幼兒的參與。
(2)音樂游戲的樂曲的先期欣賞的程度,應該如何把握。
(3)游戲規則的制定如何體現幼兒的參與性。
(4)音樂游戲中幼兒情感的體驗,個性表現,對音樂的獨特理解如何把握。
3、音樂游戲組織中注意點的分析與研究。
音樂游戲強調聽音樂做游戲,重視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如何在高興的游戲中要保證幼兒的發展。
4、音樂游戲在藝術領域及其他領域中的巧妙應用的分析與研究。
如何將音樂游戲這一生動活潑的形式與其它活動相結合中。
(二)具體做法:
1、深入觀察幼兒,從幼兒興趣入手,讓游戲作品「活」起來。
了解他們喜歡什麼、需要什麼,再從他們的興趣入手,通過查閱、研究相關的文獻資料來選擇他們適合的音樂游戲作品。活動內容上的適宜選擇。
2、結合作品,創設相應的情境,讓游戲環境「活」起來。
首先是物質及音樂環境的准備;其次是做好欣賞前的心理准備,它是游戲活動獲得較好效果的重要因素。活動前教師要根據所游戲的音樂作品,創設相應的物質環境,從而巧妙地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到音樂上來。另外還要幫助幼兒作好與音樂情緒相適應的心理准備,讓幼兒在音樂的過程中頭腦中有聯想,想像的內容,在情感上有相應的情緒體驗。
3、多通道參與,多手段滲透,使游戲活動「活」起來。
(1)多接觸、多傾聽不同風格的音樂曲調,拓展幼兒思維。(2)運用語言手段來幫助幼兒理解音樂作品,表現音樂作品。(3)通過繪畫,圖譜等視覺參與,幫助幼兒理解音樂。(4)鼓勵幼兒運用肢體語言來表達對音樂作品的理解。
四、研究過程與方法
為了確保課題活動更好地落實到實處,我們計劃每個月開展一次大的課題活動,每周開展小課題活動。並且對每月開展的課題活動進行認真反思,從而積累經驗更好地實施計劃,讓幼兒的音樂游戲活動不斷提高,並將音樂游戲的課題研究融會貫通在幼兒的區域活動,日常生活以及其它形式的活動中。
D. 關於音樂教學中如何設計教學環節的幾點思考
教學環節的設計是音樂教學活動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本文主要是根據作者在課堂中的回一些實踐,談談自答己的思考和做法,期望能夠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遵循學生的審美認知和審美能力,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及所體現出的情感,讓學生快樂地學習音樂,從音樂中獲得快樂。
E. 音樂漫步課程的設計理念是什麼
個人認為!聽著音樂漫步是一種悲傷的感覺!不過這種感覺是前所未有的!我喜歡這種感覺
F. 音樂課程教學設計與教學實施 這門課如何合理使用音樂教學媒體是怎樣描述的
教學媒體是現代教育技術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教育理念與教育技術的發展,它的使回用越來越廣泛,答日益成為教師進行教學活動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尤其在音樂教改的今天,將電腦、多媒體等高新技術應用於音樂教學,更是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科學、合理、有效地利用教學媒體,已然成為音樂教師值得深入探究的重要課題。本文擬從教學媒體的多媒體特性、網路特性、實用特性三方面對如何在音樂教學中合理使用教學媒體進行了論述。
在音樂學科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出現了錄音機、唱片、電影、電視等視覺與聽覺媒體輔助設備,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又將電腦、多媒體等高新技術應用於音樂教學,教學媒體的使用達到了新的高度。教學媒體的發展,使教師的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學媒體的使用,也從開始的簡單展示,轉變為從現實條件出發,以促進形成最佳教學效果服務。
G. 音樂教案 校園多美好 學習內容分析及教學設計思路怎麼寫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校園多美好》激發學生聯想起可愛的校園生活,熱愛我們的校園。
2.用歡快活潑的聲音表現學生蓬勃向上的精神和將來報效祖國的情感。
教學內容:
1.學會唱《校園多美好》。
2.用各種形式表演《校園多美好》。
教學重、難點:
1.掌握「XXX」與「XXX」的節奏。
2.四度、六度、八度大跳的音準。
3.結束句長音的氣息與時植的把握。
教具准備:
電子琴 多媒體課件 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
一、組織教學
聽《校園多美好》的伴奏音樂拍手或做自己喜愛的動作進教室
二、情境導入
1.師:同學們,我們一小校園和過去的校園相比,哪個更美麗?更漂亮?現在這個美麗的校園你們喜不喜歡?學校是我們的第二個家,所有在學校里的學生都很喜歡我們美好的校園。我國已故作曲家施光南,還為我們美麗的校園創作了一首的歌曲,贊美我們美麗的校園呢,你們想不想聽一聽?不過,你們聽完這首歌曲,要回答老師一個問題:這首歌曲帶給你什麼樣的感受?它唱了哪些內容?<播放歌曲>
生:歡快的,輕快的,高興的……
2.師:是啊。校園里有那麼多美好的事物等著我們去發現和贊美,我們再來聽一遍,請帶上笑容,用上你最輕快的歌聲,和最高興的動作,輕輕地跟著音樂哼唱歌曲,老師要看看誰最能表達心中快樂的心情。<再次播放歌曲>
(走到同學中間,邊聽邊巡視同學們天真的笑臉)
三、寓教於樂
解決難點
1.師:看到同學們一張張笑臉,我感覺我們的課堂充滿了活力!
①校園里的歌聲真動聽,不過聽得最多要數同學們琅琅的讀書聲呢。聽,遠處傳來同學們有節奏的讀書聲呢。
<出示節奏課件> X XX X. X X XX X. X |
師拍,生跟拍
注意前八分後十六節奏和附點八分音符,重復練習。
師:(出示另一條節奏)X X X XX X0 X XX |
再看這一條節奏裡面有個八分休止符,碰到休止符奏怎麼辦?對,這是八分休止符別忘了停半拍。〈師范念〉一起來。
生:注意空拍和前十六分音符的節奏(稍加練習)
師:現在把兩段節奏連起來試試看。(出示整條節奏)
X XX X. X X XX X. X | X X X XX X0 X XX |
生:念念拍拍。(兩遍)
師:誰能單獨來用我們的小樂器來敲這條節奏呢?——雙響筒
生:個別表演 (獎勵)
②師:真是難不住大家,這下連我們的小音符也要唱著歌加入大家了。
出示歌譜<師范唱>
生:跟著師聽琴聲試唱(稍慢)
師:歌詞也要加進來,試著自己把歌詞填進去。
生:跟唱
2.師:同學們美妙的歌聲還吸引了淘氣的畫眉,你看,它正躍上枝頭在偷偷地瞧呢?
(出示圖片,看和聽)
生:看並聽
師:你能跟著小畫眉把音符唱出來嗎?
H. 如何進行音樂教學課堂設計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眾多新觀點、新方法推陳出新的今日教壇,學生是否得到發展是教學的最終目標,也已成為我們的普遍共識。近年來,江浙、上海等教育較發達地區的一些專家提出了有效教學理念,這個理念的落腳點也正應了促進學生發展這一目標。因此,我在音樂課堂上對如何實現有效教學作了一些膚淺的探討。我認為:要達成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從科學制定教學目標、合理的設計教學環節、積極的創設課堂情境、靈活的運用課堂語言、充分利用課堂評價等方面下功夫。
一、 科學的制定教學目標。音樂課堂教學是教與學雙方圍繞一定的教學目標而進行知識信息的獲取、加工、輸出的流動過程。科學的制定教學目標是提高這一流動過程的有效度,獲得課堂教學高效率的重要因素。實現教學目標的優化,可以分三個步驟進行:
1、根據新課程標准制定學期目標。為了更好的把握本學期的音樂教學方向,了解本冊音樂教學的重點、難點,在開學之初,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制定了一份詳細而清晰的學期總體教學目標。這將對每堂課所要完成的教學目標起到一個很好的導向作用。
2、根據學期目標制定課堂目標。每堂課應有科學而明確的指向性、能反映教材的本質內容,而這個方向和目標必須以總體目標為依據。如在制定花城版第四冊第2課中《美麗的朝霞》的教學目標時,根據第2課歌頌清晨的美麗景色,啟示學生對光陰的珍惜這一總體目標,我通過制定強弱處理、感受三拍子的動律讓學生體會音樂美、朝景美;並通過歌曲創編與拓展讓學生感受時間的珍貴。
3、根據課堂目標制定環節目標。抓住課堂目標的總體走向之後,細化每個教學目標是實現有效教學的根本途徑。在每堂音樂課中,課堂是靠環節目標去實現,環節目標靠課堂目標去統一,這是目標有效教學的原則。它們的關系是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沒有總體課堂目標,課堂教學組織就不明了,會顯得亂。那光有課堂目標,沒有環節目標,教學會顯得空洞。所以有了課堂目標後,制定環節目標必須注意,環節目標有若干,都為實現課堂目標而服務,既要有針對性,又要有坡度,讓學生的思維經過「爬坡」的過程,不斷激起學生「跳起來摘果子」的熱情和慾望。
二、合理的設計教學環節。教學環節的合理性是實現音樂課堂有效教學的前提。任何一堂成功的音樂課都有它吸引學生的教學環節。如在花城版第四冊《有個洋娃娃》一課中,教師在處理歌曲環節中,讓學生表演歌詞「哎呀,哎呀,價錢太貴了」。同學們積極的分組討論,大膽的上台表演,參與興趣濃厚,課堂氣氛也推向了高潮。這一環節不僅完成可歌曲處理這一目標,而且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合理的設計教學環節還包括教師能根據課堂的實際情況合理的調整教學環節。由於音樂教師教授的班級比較多,針對不同班級學生接受能力和性格特點,音樂教師應具備靈活調整教學環節的良好素質。如在不同的幾個班上花城版第四冊《美麗的朝霞》一課時,教師就對每個班的教學環節和側重點做了不同的調整。對樂感較好、表現力的較強的班加強了學生對歌曲情感的處理;對於好動、學習興趣濃的班級增加了畫旋律線的游戲環節;對於樂感稍弱、接受較慢的班級則採取了「三拍子組詞」、「紅星評比」等的游戲激勵環節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參與音樂活動的主動性。總之,任何教學環節的設計都必須從學生出發,從教學目標入手,這樣才能為實現音樂課堂的有效教學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
三、積極的創設課堂情境。全面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情境是實現課堂有效教學的關鍵。在我校「有效教學」模式研討活動的討論中,我們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出不同的課堂引入形式——故事引入、游戲引入、 場景引入等。這些情景引入形式都將給我們的音樂課堂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設計花城版第二冊《十個小印第安》這課時,教師以「十個小朋友」的游戲方式引入後又以故事情境的方式展開教學。教師帶著學生「來到印第安部落」,接著課件中出現一所印第安房子,通過尋找「開門暗語」的方式使學生了解歌曲、感受歌曲,最終達到學習歌曲的目標。整堂課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學生玩的不亦樂乎、學的更是輕松愜意。課堂情境的創設還可以根據課堂的具體情況通過以下方面進行深入和發展:1、通過讓學生觀察生活、觀察插圖、觀察熒屏自主深入課堂學習。2、讓學生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在欣賞音樂後說感受、給音樂取名,用自己的方式理解音樂。3、有效組織,高效參與,給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可以結合表演創作、歌曲創作、節奏創作、繪畫創作讓學生運用不同的方式表現音樂。
四、靈活的運用課堂語言。教學活動的靈魂就在於教學的語言技巧,教學語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課堂氣氛生動活躍,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度。音樂課堂因其藝術性和與生活的密切關系,需要更精妙的語言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如在上花城版第八冊《牧場上的家》一課時,教師課堂語言運用的最多的是「老師聽到幾句唱得很不好」「還不太好」「你們想不想再唱一遍」,學生在這種語言的引導下變得有些失去信心,對一遍遍重復欣賞音樂產生了審美疲勞,最終導致的效果就是:一堂課下來,不僅歌曲沒學會,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受到了打擊。在運用教學語言的時候應該注意抓住學生特點,對待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應該運用不同的教學語言。記得剛踏上講台的時候,我對著五年級的學生說:「小朋友們。。。」而對著二年級的學生我卻生硬的講著「切分節奏是。。。」結果可想而知,五年級的學生說我太幼稚,二年級的學生都聽不懂我在說什麼。而在上人教版第12冊《三拍子舞曲》一課時,教師充分就了解六年級學生羞於表現卻又渴望個性的特點,語言中帶著對學生的尊重和挑戰。教師通過「誰敢來試一試」、「老師想請一個舞伴」等各種引導和激勵的語言,使學生一步步進入教師創設的課堂情境,最終,學生放下了羞澀跟著教師一起舞起了三拍子的華爾茲,學習歐洲宮廷中王子與公主的禮儀,感受不同三拍子舞曲的風格。整堂課教師與學生的全身心投入自然獲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四、充分的利用課堂評價。任何的評價都不是隨意的,從課改之前的吝嗇贊美到課改之後到處泛濫的「你真棒!」教師們對課堂評價產生了許多誤區,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們也發現課堂的評價體系也越來越完善了,教師對如何使用好課堂評價也有了自己的妙招。但其中都遵循著幾點原則:1、遵循學生的年齡特徵進行評價,根據學生的心理成長進行評價。如低年級的學生的自律性不太好,好奇心比較重,上課時容易做小動作或沒跟上教師的課堂節奏,這時我們可以通過獎勵其他表現好的同學來引導表現不好的同學,並通過游戲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高年級的學生雖然他們處於青春期,容易產生逆反心理,但他們同樣希望得到好的評價,善意的批評、用心的引導他們是能感受到的。 2、課堂評價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准確的學到知識,更好的開展課堂教學工作,所以評價的前提是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怪異、尊重學生的選擇、尊重學生的創新成果。3、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人。課堂評價有教師評價、師生評價和生生評價,而在以往的課堂中運用最多的是教師評價,壓抑了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體現,所以在還課堂給學生的同時也應該還評價權給學生,他們更了解課堂評價與學生之間的重要關系。通過在課堂上運用不同的評價方式,使學生更積極的投入課堂,參與課堂,更好的實現課堂的有效性。
音樂教育是全面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他的藝術教育功能有自身的獨特性,不是其他學科可以代替的,所以重視音樂課堂的有效教學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I. 《音樂課程標准》中提出的音樂課程設計思路有哪些特點
《音樂課程標准》中提出的音樂課程設計思路
好的,這個我會的
;。要嗎;給你
J. 《音樂課程 標准》設計思路示意圖是
不好意思,這個不會,你再去求助別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