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准
A. 如何理解2017版地理課程標准的兩個亮點
地理涵蓋的事物太多了,覆蓋的面太寬了。如果沒有一個課程標准,那地理老師就可以隨意發揮,對於學生來說這樣就會混亂,沒有一個體系。所以要有一個地理課課程標准,讓老師去按照標准來教學。這樣就可以把地理的大框架和地理方面的基礎知識交給學生,至於學生怎麼填充這個大框架里的空間,那就要看學生自己了。不管學生以後會填充多少教科書以外的地理知識,學生都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地理框架、地理基礎知識,看到和地理有關的信息也不會兩眼一抹黑。
B. 最新版的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是哪一年
2011年,最新的
C. 最新初中地理課程標准修訂了什麼問題
課程目標」部分的對比分析修訂後的義務教育階段地理課程提出了原來沒有的課程總目標,並增添了「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來表述,這三個方面在實施過程中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強調總目標是一個宏觀的、綜合的目標,不能機械、教條地加以肢解。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中,將「增強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改為「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加了「初步形成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因地制宜的意識」這一內容,體現了對「人地協調」觀念和「因地制宜」原則的重視。1、內容標准有一些刪減,適當降低了難度並明確意圖。作為4大塊之一的「地球與地圖」中,「地球」部分將原來的「提出證據說明地球是個球體」改為「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更加突出知識的形成過程和人類探索地球歷程的科學史教育增加了一條標准為「用簡單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轉和公轉」,而刪去了相應的「活動建議」,這一標準是必須進行的教學內容,鼓勵學生進行體驗學習和動手實踐。2、還有個別地方內容有所增加。如「地圖」單元增加了「在地圖上判讀經緯度」「在等高線地形圖上,判讀坡的陡緩」的內容,更加全面;又如,在第三塊「中國地理」部分中的「自然環境與自然資源」單元,新補充了「歸納我國外流河、內流河的分布特徵」和「了解我國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家」兩條標准;關於長江和黃河,則明確要求「說出長江、黃河的主要水文特徵以及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四).「實施建議」部分的對比分析1、教學建議2、評價建議3、實施建議教學建議修改了原來的「要突出地理學科特點,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方法和教學手段,重視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說明,開門見山地提出強調地理課程的實施,「關鍵在於教師的教學」,指出在地理教學中,「地理教師需要領悟本標準的課程基本理念,了解課程設計思路,按照可能目標和內容標准設計具體的教學目標」的要求。評價建議部分修訂以前的結構是從五個方面、以五個「注重……」作為標題來闡述的,修訂以後「評價建議」則從「根據地理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標准確定評價標准」「評價方法的選擇與使用」「評價的實施」「評價結果的解釋」等四個方面展開闡述。強調評價要注重學生的學習結果、學習過程以及在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的變化;要強化評價的診斷和發展功能,弱化評價的甄別和選拔功能指出了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方面評價的要點,指出「評價方法的選擇與使用要符合診斷學生的學習質量和促進學生發展的基本目的」,並給出了紙筆測驗評價方法、檔案袋評價方法、觀察評價方法等評價方法和操作目的與內容;在「評價的實施」中指出「評價應注重過程性評價,把評價滲透到地理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之中,克服『一張考卷定終身』的弊端」,並提出了若干建議。實施建議「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建議」和第四部分「教材編寫建議」的位置在修訂時進行了互換。教材作為一種課程資源,應先談教材編寫,最後再講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才比較合理。「教材編寫建議」部分內容基本沒變,但對其中的三個小標題進行了修改,更加突出了「設計有一定彈性的教學內容」「突出能力培養,發揮教科書的學習引導功能」等要求,使其建議內容與教學更加密切和貼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建議」部分,修訂後更加突出了「利用學生學習經驗資源」,在闡述「開發社會地理課程資源」時,強調「要創造條件組織學生走進大自然,參與社會實踐,開展參觀、調查、考察、旅行、夏令營、冬令營等活動;也可邀請有關人士到學校進行演講和座談;有條件的地區可創建地理實習基地」。增加了「利用計算機網路資源」的建議要求,體現了新課程「構建開放的地理課程」的課程基本理念。總結總之,與修訂前相比,修訂後的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准,容量略有減少,難度總體略有降低,課程性質、基本理念更加突出,更充分體現了課程改革的新趨勢以及學生、學科和社會發展對地理課程所提出的新要求,提升了地理教育在國民素質教育中的價值,具有時代性和先進性。
D. 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的地理新課程標准體現了什麼教育教學理念
在新課程背景下,體現了教育教學理念「新」「趣」「活」的特點:
一、新——就是不步人後塵,不因循守舊,不照搬別人的教案,不復制別人的思路,努力把課講出新意,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能引起同行們產生學習仿效的慾望。
(一)理念新——即體現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
所謂理念是一個人所具有的准備付諸行動的信念,它既是一種觀念,也是一種行動。觀念是改革的先導,不同的教學理念,會帶來不同的教學設計,取得不同的學習效果。教師的教育觀念決定著教師的行為,教師教育觀念轉變是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的關鍵。
新課程的學生觀:要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全面和諧地發展,都能使個性得到充分發展,學生是發展的人、學生是獨特的人、學生是獨立的人
新課程的的評價觀:自覺地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不斷改進教學的作用。
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 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 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新課程的課程資源觀:教師應跳出封閉的教材和教室,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積極利用和開發身邊的課程資源,使教學內容貼近學生,貼近社會。
(二)思路新——即體現構思新穎,實用高效的教學思路。
同樣的教材,同樣的學生,同樣的一節課鍾,同樣的教師,由於教學設計思路不同,課堂教學效果卻大不相同。
(三)手段新——即重視現代化手段的運用
近年來,多媒體計算機又進入課堂,運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能較好地處理好,遠與近,動與靜,快與慢,局部與整體的關系,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形成鮮明的表象,啟迪學生的思維,擴大信息量,提高教學效率。
二、趣——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家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也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由此可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的至關重要的條件,也是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根本措施。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學習活動對他們來說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越學越願學、越愛學。
(一)導入新課時激發學習興趣
導入新課時一堂課的重要環節,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學《桂林山水》這一課時,我就問同學們見過山、水嗎?聽說過桂林嗎?學生有一種表現欲,都會把對桂林的了解說給大家聽,這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習成為一種樂趣,成為學生的一種自覺行為。
(二)講授新課時保持學習興趣。
學習新知識本身是一項艱苦的腦力勞動。在學習過程中,既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也需要對整個學習過程產生興趣。即變「苦學」為「樂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在教學《一夜的工作》時,就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引導學生分小組學習,自主解決課文內容,引導的特點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這樣的語文問題訓練學生思維的敏捷性,讓學生從中感受到語文的親切和語文智慧的力量。
(三)鞏固練習時提高學習興趣。
鞏固練習階段是幫助學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重要手段。心理實驗證明:學生經過近三十分鍾的緊張學習之後,注意力已經度過了最佳時期。此時,學生易疲勞,學習興趣容易降低,差生的表現尤為明顯。為了保持較好的學習狀態,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除了注意練習的目的性、典型性、層次性和針對性以外,我們還要特別注意練習形式的設計,注意使練習有趣味性。
三、活——就是讓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活力,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活」表面上是課程的內容活、經驗活、情境活,實質上是師生雙方的知識活、經驗活、智力活、能力活、情感活、精神活、生命活。「活」意味著師生雙方潛能的開發、精神的喚醒、內心的敞亮、個性的張顯和主體性的弘揚,意味著師生雙方經驗的共享、視界的融合與精神的感召。
(一)教學方法靈活。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中要注意多種方法的有機結合,堅持「一法為主,多法配合」,逐步做到教學時間用得最少,教學效果最好,達到教學方法的整體優化。在合作學習中,學生的學習體驗是快樂的,是幸福的,而且在小組這種寬松氛圍下大家的參與是積極的,思維是活躍的,不同的
(二)把教材用活
教師對教材鑽研的程度直接關繫到教學質量。要想教得好,全在於運用;要想運用得好全在於吃透,只有熟悉新課標,吃透新教材,使新教材的精神內化為自己的思想,上課時才能揮灑自如,得心應手,才能做到教的輕松、學的愉快。
(三)把學生教活。
只有課堂活起來了,學生才有可能主動、生動、活潑地發展。把學生教活很重要的兩個方面就是課堂上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要讓學生有思維活動,有思考。也就是我們現在經常提到的語文課要有「語文味」。
「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其實,面對新課程標準的課堂教學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課,當你課後反思的時候,總會覺得有一些不足和遺憾。而你的教學藝術水平正是在不斷解決不足和遺憾的過程中得到了提升。
E. 我國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准經歷了幾次修訂
義務教育課程標准,一般經過三四次的修訂才可以通過審核。
F. 《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准》是哪年頒布的
2001年國家教育部頒布了《全日制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准(實驗稿)》
G. 初中、高中地理課程標准
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准(2012年版)word):http://wenku..com/view/e9d6da5777232f60ddcca1c3.html
教育部: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准(2011年版)http://wenku..com/view/7e147d2d915f804d2b16c1d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