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課程與教學評價方法

課程與教學評價方法

發布時間: 2020-11-29 17:29:28

A. 課程與教學評價有哪幾種基本取向

課程與教學評價的取向是指每一種課程評價所體現的特定的價值觀,它實際上是內對課程評價的本容質的集中概括,支配著評價的具體模式和操作取向。從取向的維度,我們可以把迄今為止紛繁復雜的課程與教學評價歸納為三種,即「目標取向的評價」、「過程取向的評價」、「主體取向的評價」。

B. 教學評估與教學評價的區別

教學評估的指標體系涉及學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體現了國家的教育方針對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和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是對學校辦學水平、辦學條件的綜合評估,而不僅僅是對教學工作的評估。評估指標體系的一級指標包括:辦學指導思想、師資隊伍、教學條件與利用、教學建設與改革、教學管理、學風、教學效果7個方面及特色項目。前7個一級指標又分解為18項二級指標,其中重要指標11項,一般指標7項。
教學評估的特徵是:第一,具有高度權威性。專家組受教育部委託。第二,具有基礎性。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本科教學是一切高等院校教育質量的基礎。第三,具有社會影響性。公布評估結果,對於學校的社會形象和社會地位具有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第四,具有綜合性。名義是教學評估,實質是對學校辦學水平和能力的綜合評估。
教學評價就是根據教學目的和教學原則,利用所有可行的評價方法及技術對教學過程及預期的一切效果給予價值上的判斷,以提供信息改進教學和對被評價對象作出某種資格證明。
比如您所說的例子
改進物理課的教學應該用教學評價,用評價來發現佳學中出現的問題,提出解決的措施,加以改進。而教學評估設計得比較大,它是由權威的專家組隊學校組成部分,包括教學的整體性評價,評價效果比較廣泛引起的影響較大。我個人的理解。

C. 課程評價與教學評價的區別與聯系。跪求高人指點 ,謝謝!

回答要點:1、先回答什麼是課程,什麼是教學。
2、再回答課程評價和教學評價是什麼
3、聯系:大課程小教學,小課程大教學·····
4、區別:課程評價和教學評價的維度不同
課程評價和教學評價的內容不同
再看看課本上還有那些內容

D. 課程與教學評價怎樣立足於學生的發展

教學評價立足於教學,但基點是為了學生的學習。即為了學生能達到課程標准制訂的各項目標,有助於他們的成長和今後的發展。教學評價有助於教師更准確地把握學科教學的目標,調整教學策略,優化教學過程,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手段、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有助於發現教師的個性和教學風格,促進教師的個性化發展和教學創新。 有助於教師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教學反思,進而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合理地設計和組織教學,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最大功能和效率。 有助於教師為學生學習創設更加民主、寬松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旨在使所有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能得到提高。 長期以來,教師以評價「結果」為目的,過分重視高考,把過多的時間用於考試題型的訓練。教師守著教科書、教輔和考試資料,強行向學生灌輸與考試相關的知識,教師所關注的是如何積累考試資料,如何對這些考試資料進行詳盡的分析,如何使學生掌握與考試有關的語言知識,如何提高學生的應試技能,而自己無暇讀書、學習、開展科學研究,因此難以提高專業水平和教學技能,短期內學生可以通過教學時間的增加和考試經驗的積累提高分數,但久而久之不少教師的專業知識在萎縮,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方法呆板、教學手段單調、教學思路封閉、課堂氣氛沉悶,教學質量難以提高。教師和學生成天圍著應試轉,哪有自己發展的時間和空間?因此加強學習過程中的評價,淡化終結性測試,還給學生自主建構知識的「權利」,有助於加強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也有助於學生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的綜合訓練,提高學習的能力,教師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教學反思、專業學習和教學研究,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改變競爭機制,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傳統的評價熱衷於甄別,「分數排隊」,不關心教師的發展,常引起教師間的激烈競爭,影響教師間、教師與領導間的團結和協作;學生被分成三六九等,他們的多元智能、個性差異得不到應有的尊重,也會造成部分學生與教師的關系緊張。現代評價體系重在學生的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培養。新的學習方式主張發現學習和接受學習相結合,倡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這就要求教師轉變教學策略,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教師的角色有時要由指導者(guide, conctor, helper, supervisor)變為合作者(cooperator, partner)。教師可以體驗與學生共同學習和成長的快樂,師生的感情會更加親密。對教師而言,評價使教師獲得教學的反饋信息,教師通過多方面的考查和評價反饋的信息,反思自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從而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和調整,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E. 課程與教學評價的基本取向有哪些

課程與教學評價的取向是指每一種課程評價所體現的特定的價值觀,它實際上是對課程評價的本質的集中概括,支配著評價的具體模式和操作取向。從取向的維度,我們可以把迄今為止紛繁復雜的課程與教學評價歸納為三種,即「目標取向的評價」、「過程取向的評價」、「主體取向的評價」。

F. 課程與教學評價的基本取向有哪些

課程與抄教學評價的取向是指每一種課程評價所體現的特定的價值觀,它實際上是對課程評價的本質的集中概括,支配著評價的具體模式和操作取向。從取向的維度,我們可以把迄今為止紛繁復雜的課程與教學評價歸納為三種,即「目標取向的評價」、「過程取向的評價」、「主體取向的評價」。

G. 課程與教學評價對改進我國課程與教學評價有哪些啟示

目標取向的評價在本質上是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所支配的,其核心是追求對被評價對象的有效控制和改進。這種評價取向推進了課程與教學評價科學化的進程,它簡便易行、好操作,因而一直在實踐中處於支配地位。這種評價取向的缺陷在於忽略了人的行為的主體性、創造性和不可預測性,忽略了過程本身的價值,對於人的高級心理過程而言它的作用非常有限〈3分);
過程取向的評價在本質上是受"實踐理性"所支配的,它強調評價者與被評價者的交互作用、強調評價者對評價情境的理解、強調過程本身的價值。這種評價取向的價值在於開始承認評價是一種價值判斷的過程,把人在課程開發、實施及教學運行過程中具體表現作為評價的主要內容,對人的主體性、創造性給予一定的尊重。該取向的不足之處在於它並沒有完全走出目標取向評價的藩籬,對人的主體性的肯定不夠徹底(3分);
主體取向的評價在本質上是受"解放理性"所支配的,它倡導對評價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它以人的自由與解放作為評價的根本目的。評價者與被評價者、教師與學生在評價過程中是一種"交互主體的"關系,評價過程是一種民主參與、協商和交往的過程,所以價值多元、尊重差異就成為主體取向評價的基本性格。主體取向的評價體現了課程與教學評價的時代精神(3分)。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