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課程與教學評價的對象

課程與教學評價的對象

發布時間: 2020-11-29 19:02:33

『壹』 新課程教學評價的類型主要有幾類

新課程教學評價的類型主要有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終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

『貳』 課程與教學評價的模式主要有哪些

課堂教學評價能夠達到不同的功能,這些功能的實現是由評價目標和相應的課堂教學評價來實現的。因此,在課堂教學評價活動中,評價目標和要求是評價的起點,不同的評價目標,其評價體系的架構內容也截然不同。如,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了解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是否完整,那麼評價體系的重點將會在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上;如果評價的目的是了解課堂教學中師生的互動,那麼評價體系中關注更多的將是有關互動的環節。評價目的實際上體現了課堂教學評價本身的導向作用,即期望通過課堂教學評價把教學活動引入某個方面,或者在教學評價中體現某種新的思維和理念。

如,北京市教材編審部制訂的《北京市21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實驗—課堂教學評價方案》以學生的學習狀況來評價課堂教學,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該方案認為,教學過程的本質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發展的過程,教是為了學,教是為了不教。因此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應該首先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狀況,以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狀況來反映課堂教學狀況,來反映教師的教學狀況,來體現教學過程的本質和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觀念,來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課堂教學實踐。在這里,明確了評價的目的即評價的是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狀況,期望通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基本狀態來了解教師的教學狀況和體現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基本觀念的情況。因此,在評價體系的建構中,核心將圍繞著學生的學習狀況而展開。

『叄』 課程與教學評價對改進我國課程與教學評價有哪些啟示

課程與教學論簡答總結_網路文庫
暫無評價|0人閱讀|0次下載|舉報文檔 課程與教學論簡答總結_教育學_高等教育_...比較課程與教學評價的三種基本取向, 並談談對改進我國課程與教學評價有哪些啟示...

『肆』 什麼是課程與教學評價的主要功能

什麼是課程與教學評價的主要功能
教學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並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教學評價是研究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價值的過程。教學評價一般包括對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環境、教學管理諸因素的評價,但主要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和教師教學工作過程的評價。教學評價的兩個核心環節:對教師教學工作(教學設計、組織、實施等)的評價——教師教學評估(課堂、課外)、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即考試與測驗。評價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
教學評價的作用
1、診斷作用
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可以了解教學各方面的情況,從而判斷它的質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全面客觀的評價工作不僅能估計學生的成績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教學目標,而且能解釋成績不良的原因,並找出主要原因。可見教學評價如同身體檢查,是對教學進行一次嚴謹的科學的診斷。
2、激勵作用
評價對教師和學生具有監督和強化作用。通過評價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績。經驗和研究都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內,經常進行記錄成績的測驗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具有很大的激發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動課堂學習。
3、調節作用
評價發出的信息可以使師生知道自己的教和學的情況,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反饋信息修訂計劃,調整教學的行為,從而有效的工作以達到所規定的目標,這就是評價所發揮的調節作用。
4、教學作用
評價本身也是種教學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的知識、技能將獲得長進,智力和品德也有進展。
教學評價的方法
測驗、徵答、觀察提問、作業檢查、聽課和評課等。
教學評價的要求
1、明確多次評價的目的和評價對象,以解決評價的方向性問題。
2、明確每次評價的內容,評價的具體目標。
3、明確為評價而准備的條件。
4、對評價資料進行客觀、科學的判斷。

『伍』 課程與教學評價的基本取向有哪些

課程與教學評價的取向是指每一種課程評價所體現的特定的價值觀,它實際上是對課程評價的本質的集中概括,支配著評價的具體模式和操作取向。從取向的維度,我們可以把迄今為止紛繁復雜的課程與教學評價歸納為三種,即「目標取向的評價」、「過程取向的評價」、「主體取向的評價」。

『陸』 結合教育課程與教學評價三好學生應具備什麼

傳統意義上的三好學生抄其實就是單一的學習成績好,只成績好就理所當然地被認定為三好學生。新課程改革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也發生了變化,真正的三好學生應該符合以下標准,一品德好,會做人,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二,學習成績好,三身體好,能夠適應各種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

『柒』 課程與教學評價有哪幾種基本取向

課程與教學評價的取向是指每一種課程評價所體現的特定的價值觀,它實際上是內對課程評價的本容質的集中概括,支配著評價的具體模式和操作取向。從取向的維度,我們可以把迄今為止紛繁復雜的課程與教學評價歸納為三種,即「目標取向的評價」、「過程取向的評價」、「主體取向的評價」。

『捌』 課程與教學評價的基本取向有哪些

課程與抄教學評價的取向是指每一種課程評價所體現的特定的價值觀,它實際上是對課程評價的本質的集中概括,支配著評價的具體模式和操作取向。從取向的維度,我們可以把迄今為止紛繁復雜的課程與教學評價歸納為三種,即「目標取向的評價」、「過程取向的評價」、「主體取向的評價」。

『玖』 課程評價與教學評價的區別與聯系。跪求高人指點 ,謝謝!

回答要點:1、先回答什麼是課程,什麼是教學。
2、再回答課程評價和教學評價是什麼
3、聯系:大課程小教學,小課程大教學·····
4、區別:課程評價和教學評價的維度不同
課程評價和教學評價的內容不同
再看看課本上還有那些內容

『拾』 課程與教學評價對改進我國課程與教學評價有哪些啟示

目標取向的評價在本質上是受"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所支配的,其核心是追求對被評價對象的有效控制和改進。這種評價取向推進了課程與教學評價科學化的進程,它簡便易行、好操作,因而一直在實踐中處於支配地位。這種評價取向的缺陷在於忽略了人的行為的主體性、創造性和不可預測性,忽略了過程本身的價值,對於人的高級心理過程而言它的作用非常有限〈3分);
過程取向的評價在本質上是受"實踐理性"所支配的,它強調評價者與被評價者的交互作用、強調評價者對評價情境的理解、強調過程本身的價值。這種評價取向的價值在於開始承認評價是一種價值判斷的過程,把人在課程開發、實施及教學運行過程中具體表現作為評價的主要內容,對人的主體性、創造性給予一定的尊重。該取向的不足之處在於它並沒有完全走出目標取向評價的藩籬,對人的主體性的肯定不夠徹底(3分);
主體取向的評價在本質上是受"解放理性"所支配的,它倡導對評價情境的理解而不是控制,它以人的自由與解放作為評價的根本目的。評價者與被評價者、教師與學生在評價過程中是一種"交互主體的"關系,評價過程是一種民主參與、協商和交往的過程,所以價值多元、尊重差異就成為主體取向評價的基本性格。主體取向的評價體現了課程與教學評價的時代精神(3分)。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