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准

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准

發布時間: 2020-11-29 21:03:16

『壹』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音樂鑒賞書中77頁和93頁的樂器都是什麼

77頁 薩朗吉 小提琴 二胡 曼陀林 馬頭琴 冬不拉 熱瓦普 低音提琴93頁 小提琴 低音提琴 吉他 風笛 小號 豎琴 排簫 響板 薩克斯 曼陀林

『貳』 高中音樂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是什麼

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培養生物科學素養;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式教學等。我想對倡導探究式教學簡要地談談自己的一點看法:

1、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是教師從第一分鍾講到下課鈴響。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教師累,而且教學效果和質量也不好。就其原因來講,就是學生沒有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沒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新課程則要求改變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來。所以,在新課程下,教師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提高教學效率。

2、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新課程內容的一個變化是實驗增加了。生物學本身就是一門實驗科學。離開實驗,生物學也就不能也不會成為科學。其實,做實驗本身也就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因此,在新課程下,教師注重實驗教學也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3、要與學生實際結合。學生個體有差異,人人皆知。但在教學中也總是有部分教師「侃侃而談」,自認為「學識淵博」,不顧學生實際。這樣的教學實際上是徒勞而功不大。因此,在新課程下,教師應該因材施教,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

『叄』 哪裡有賣湖南文藝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音樂/音樂鑒賞

淘寶可以買啊!

『肆』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選修) 藝術與生活 生活中的音樂 陝西人民出版社 誰知道那裡有賣

2007年秋季北京市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驗教材補充目錄(高一年級用) 一、教科書 序號 書 名 出版社 備注 1-2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思想政治 必修1-2(經濟生活、政治生活) 人民教育出版社 3-6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語文1-4 必修 人民教育出版社 7-10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語文 閱讀·寫作1-4 必修 北京教育出版社 11-14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數學1-4 必修 A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劉紹學主編) 15-18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數學1-4 必修 B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存明主編) 19-22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英語1-4 必修 人民教育出版社 23-26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英語1-4 必修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7-28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物理1-2 必修 人民教育出版社 29-30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物理1-2 必修 教育科學出版社 31-32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化學1-2 必修 人民教育出版社 33-34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化學1-2 必修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35-36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歷史1-2 必修 人民教育出版社 37-38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歷史1-2 必修 嶽麓書社 39-40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地理1-2 必修 人民教育出版社 41-42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地理1-2 必修 中國地圖出版社 43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音樂 音樂鑒賞 必修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編 人民音樂出版社 44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音樂 音樂鑒賞 必修 廣東基礎教育課程資源 研究開發中心編 花城出版社 45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音樂 音樂鑒賞 必修 湖南文藝出版社 46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體育與健康 必修 人民教育出版社 47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體育與健康 必修 廣東基礎教育課程資源研究開發中心編 廣東教育出版社 48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體育與健康 必修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49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體育與健康 必修 華東師范大學 體育與健康學院編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50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體育與健康 必修 河北教育科學研究院編 河北教育出版社 51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體育與健康 必修 教育科學出版社 52-60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美術 選修(美術鑒賞、繪畫、雕刻、篆刻、設計、書法、攝影攝像、電腦繪畫與設計、工藝) 北京教育科學院編 人民美術出版社 61-69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美術 選修(美術鑒賞、繪畫、工藝、書法、篆刻、電腦繪畫·電腦設計、雕塑、設計、攝影·攝像) 人民教育出版社 70-75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美術 選修(美術鑒賞、攝影、篆刻、書法、雕塑、電腦繪畫與設計) 山東美術出版社 76-83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美術 選修(美術鑒賞、現代媒體藝術攝影攝像、現代媒體藝術電腦繪畫電腦設計、書法、篆刻、繪畫、雕塑、工藝) 廣東基礎教育課程資源 研究開發中心編 廣東教育出版社 84-91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美術 選修(美術鑒賞、繪畫、設計、書法、雕刻、篆刻、電腦繪畫與設計、攝影攝像) 湖南美術出版社 92-99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藝術 選修(身邊的設計、音樂的情感表現、舞蹈與服飾、中外戲劇欣賞、戲曲創編入門、民族民間音樂、科技與造型藝術、舞蹈與身心健康) 廣東基礎教育課程資源 研究開發中心編 廣東教育出版社 100-107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藝術 選修(生活中的音樂、身體表達的藝術、視覺語言表達、圖形的奧秘、舞蹈與服飾、中外戲劇欣賞、影視特技、戲曲表演基礎) 陝西人民出版社 108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信息技術 必修(信息技術基礎) 廣東基礎教育課程資源 研究開發中心編 廣東教育出版社 109-113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信息技術 選修(演算法與程序設計、多媒體技術應用、網路技術應用、數據管理技術、人工智慧初步) 廣東基礎教育課程資源 研究開發中心編 廣東教育出版社 114 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 信息技術

『伍』 高中音樂教師資格證考試怎麼備考

一、考試目標

1.音樂學科知識能力。掌握音樂學科專業知識、理論和技能,熟悉音樂學科發展歷史、相關文化知識及舞蹈、戲劇等姊妹藝術,了解我國和世界多民族音樂文化和世界先進音樂教育體系,具備相關的音樂美學知識,關注音樂學科最新發展動態。

2. 音樂教學設計能力。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掌握音樂教育學科基礎理論與教學方法,了解高中生生理和心理特徵、文化水平及成長需要,能夠依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准(實驗)》和高中音樂課程模塊教材,進行課堂教學設計。

3. 音樂教學實施能力。熱愛音樂教學工作,熟悉高中音樂模塊教學基本結構,具備組織與調控課堂教學的能力,能根據模塊教學內容,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運用多種方法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有效地實施模塊教學。

4. 音樂教學評價能力。具有一定的音樂教學研究能力和正確的音樂教學評價觀,熟知多元的音樂教學評價方法,能對學生的音樂學習過程、學習結果與學習方法進行發展性評價,善於對音樂教學活動進行研究與反思,提出改進措施與方法。

(一)學科知識與技能

1.掌握和運用與高中音樂教學密切相關的樂理、視唱練耳、和聲、復調、曲式與作品分析、歌曲作法等音樂學科專業知識、理論與技能。

2.具備音樂鑒賞能力、音樂表演能力(演唱、演奏、自彈自唱)、指揮能力(合唱或樂隊)與創編能力(歌曲創作或改編、配器)。

3.掌握中外音樂史發展脈絡,熟知不同時期不同流派代表人物的主要作品,具備與高中音樂教學密切相關的中外多母音樂文化及舞蹈、戲劇等姊妹藝術知識。

4.了解音樂美學基礎知識,具備一定的音樂審美能力,關注與時代同步發展的音樂學科最新信息與動態。

(二)教學設計

1. 熟知高中音樂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課程目標,掌握《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准(實驗)》所規定的內容與要求,了解世界著名音樂教育體系。

2.能依據高中音樂課程基本理念,針對高中生生理和心理特徵、文化水平及成長需要,運用學科知識選擇與處理教學內容,把握重難點,充分利用課程資源,進行音樂教學設計。

3.能夠依據高中音樂課程基本理念、音樂教學內容和學生狀況,進行課堂音樂教學目標設計,能夠關注學生主體,突出學科特徵,體現多維目標。

4.能夠依據高中音樂課程基本理念、教學內容、目標和學生狀況,進行教學過程設計,能夠選擇多種方法與教學手段,合理安排教學環節與步驟。

更多可以看福建教師招聘網站網頁鏈接

『陸』 《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准》是哪個出版社出版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准解讀》則是由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

『柒』 高中音樂學分管理方案

《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准》(實驗)將高中音樂課程劃分為一個必修模塊和五個選修模塊。這種以模塊形式出現的課程,在高中尚屬首次。

一、課程結構:

高中音樂課由音樂鑒賞、歌唱、演奏、創作、音樂與舞蹈、音樂與戲劇表演6個教學模塊組成。不同模塊的學分值為:音樂鑒賞2學分,其餘模塊各1學分。每位高中學生需在音樂課中獲得的必修學分為3學分。學生可通過兩種方式選課:音樂鑒賞加其餘任一個模塊,獲3學分;或在另外5個模塊中任選3個不同模塊,獲3學分。鼓勵選修其他模塊獲得選修學分。

6個模塊的設置,表明高中音樂課是對九年義務教育音樂課4個教學領域(感受與鑒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的延伸、拓展和深化,體現了高中新課程時代性、基礎性與選擇性的共性特點。
1. 6個模塊功能和價值的定位分別為:

《音樂鑒賞》是培養學生音樂感知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是全體學生獲得基本音樂文化素養的主要渠道。

《歌唱》、《演奏》讓學生親身參與歌唱、演奏活動,直接體驗並享受音樂表現的樂趣,陶冶情操,提高音樂審美及表現能力。

《創作》是培養學生藝術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園地,也是學生進一步獲得音樂基礎知識和學習音樂基本理論的教學模塊。

《音樂與舞蹈》、《音樂與戲劇表演》滿足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和發展需求,豐富多種形式的藝術體驗。拓展藝術視野,培養音樂與舞蹈、音樂與戲劇表演相結合的綜合藝術表現能力。

2.模塊特點:在高中音樂課程中,這六個模塊的設置試圖完整涵蓋音樂所有的領域。因此,每個模塊均有各自的側重。如果按照經典的課程類型來分,具有明顯「學科基礎中心」傾向的必修模塊是《音樂鑒賞》,其他均有明顯實踐性傾向模塊的《歌唱》、《演奏》、《音樂與舞蹈》、《創作》、《音樂與戲劇表演》被作為選修模塊。當然,這種分類,不是非此即彼,而是根據課程主題所表現出來的傾向性做出的一種劃分。那麼,更為細致地根據每個選修模塊的具體內容,可分為以下兩類:側重音樂理論知識應用(《創作》);側重實踐性發展(《歌唱》、《演奏》、《音樂與舞蹈》)。進行這種選修課模塊分類,目的在於理順其間的關系。對於學生來說,意義在於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傾向,選擇選修相應的模塊。如有音樂特長的學生,就可以選擇《演奏》、《歌唱》、《音樂與舞蹈》這類課程。這類課程降低了對音樂理論知識的要求,強調了應用性和實踐性。對教師來說,可根據各模塊不同的知識與能力要求,相應採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如開設《創作》模塊的教師,必定要具備寬廣豐富的音樂理論知識;開設《歌唱》、《演奏》的教師則要有精深的專業技術。因此,理清關系,有利於選修課程的開展與教學的有序進行。
二、實行學分管理:

高中的音樂課程,學生每完成18學時的學習任務,通過考試或考查評價,可獲1學分。每位高中學生需在音樂課中獲得的必修學分為3學分。根據不同模塊的教學容量和要求,不同模塊的學分值為:音樂鑒賞2學分,其餘5個模塊各1學分。學生可通過如下兩種選課方式之一,獲得音樂課的必修學分:音樂鑒賞加其餘任一個模塊,獲3(2+1)學分;音樂鑒賞之外的5個模塊中任選3個不同模塊,獲3(1+1+1)學分。對於具有較強音樂能力並願意在音樂方面繼續發展的學生,在獲得必修學分後,鼓勵選修其他模塊,或繼續深化歌唱、演奏、創作模塊的學習,可獲得選修學分。
為確保高中音樂課程的順利實施,便於學校和教師實際操作,《標准》對課程實施中幾個主要的環節,著重提出了如下建議:
三、不同模塊分步實施的原則:

從目前師資及教學設備等情況看,並不是所有地區和學校都具備同時開齊6個模塊的條件。各地、各校可根據實際情況,對不同模塊分步實施。總的原則是,優先開設有利於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性模塊——「音樂鑒賞」,以保證學生獲得參與現代社會生活應具備的音樂文化素養。在此基礎上,大力開發課程資源,逐步開設其他模塊,積極為高中學生學習音樂提供更大的選擇空間。優先開設「音樂鑒賞」模塊,可使現行課程與新課程之間實現平穩過渡。
四、不同模塊的開設可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

由於不同模塊教育功能、內容、形式及學生選課人數的差異,可根據實際情況組織教學:音樂鑒賞模塊在高中的任一學年開設(通常在高一年級),學生隨所在年級分班,其餘5個模塊,學生可在高二年級時選課。
五、加強對學生選課的指導:

選課前,應將音樂課程不同教學模塊的內容、性質和開課計劃(包括課時安排、上課地點、教材和任課教師等)及時向學生詳加介紹。選課時,音樂教師應和班主任共同對學生選課給予具體指導,以避免學生選課的盲目性。

例1:

音樂課程開設辦法

根據《普通高中課程方案》的要求,學生在高一年級可獲得2個學分,高二年級獲得1個學分,共獲得3個學分。

音樂科經初步研究,擬定高一年級開設音樂基礎模塊——「音樂鑒賞」,每周1課時,共18課時,學生獲得2學分。

高二年級則開設2個音樂的選修模塊:歌唱、舞蹈或戲劇。由2位老師同時授課,1-12班其中12個教學班的學生在高二上學期進行所選修的模塊,每周2學時,完成1個模塊的學習,獲得1個學分; 13-25班的學生在上學期進行另外一科選修,每周2學時,完成1個模塊的學習,獲得1個學分;至此,學生已完成音樂學科的3個必修學分。

音樂課程選擇指導

高中音樂課程的內容有6個選修模塊,根據學校師資以及教學設備的條件,開設「音樂鑒賞」、「歌唱」、「舞蹈或戲劇」3個模塊供學生選擇。

根據《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准》的實施原則,優先開設有利於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性模塊——「音樂鑒賞」,以保證學生獲得參與現代社會生活應具備的音樂文化素養;建議高一年級開設「音樂鑒賞」模塊,每周1課時,共18課時,學生獲得2學分。

高二則開設2個音樂的選修模塊:歌唱、戲劇或舞蹈。由2位老師同時授課,1-12班選擇選修的模塊,每周2學時,完成1個模塊的學習,獲得1個學分; 13—25班的學生則進行另外一科選修,每周2學時,完成1個模塊的學習,獲得1個學分;至此,學生已完成音樂學科的3個必修學分。(說明:戲劇或舞蹈模塊根據新老師的招收情況而定。)

『捌』 音樂課程標准總目標是圍繞哪幾個部分進行闡述的

過去教學大綱中的「教學內容」是一個整體性的概念,是教學范圍的總集合。...高中音樂新課程體系的6個模塊,每一模塊圍繞某一特定內容,以明確的教育目標...

『玖』 高中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

流行音樂,一種特有的、不容忽視的文化現象,自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受到社會大眾、尤其是廣大青少年學生的歡迎和喜愛。流行音樂,能否作為教育資源引入高中音樂鑒賞課堂?如何使其在教學中發揮積極的作用?本文結合教學實踐,試從教材內容、學生態度、形成原因以及引入方式等方面對流行音樂進入高中音樂課堂進行初步探討。
〈關鍵詞〉
流行音樂 高中音樂鑒賞 新課標

流行音樂(Pop Music),即通俗音樂,是指那些結構短小、內容通俗、形式活潑、情感真摯,並被廣大群眾所喜愛,廣泛傳唱或欣賞,流行一時的甚至流傳後世的器樂曲和歌曲,現多指爵士音樂、搖滾樂、通俗歌曲等。流行音樂具有娛樂性、生活性、通俗性等特點,貼近生活,易於接受。
「老師,能不能放點兒流行歌曲?」這是我,一名高中音樂教師在教學中常常聽到的一句話。在崇尚自由、追求個性的今天,中學生說起流行音樂來,可謂了如指掌、如數家珍,周傑倫、王力宏、孫燕姿……這些名字對於他們來說是何等的熟悉,除了音樂,那些流行歌手的發型、穿著也都成了學生們爭先模仿的對象。面對這些現象,筆者時常思考,為什麼流行音樂能如此輕易地將學生吸引?流行音樂能否真正走進課堂並發揮積極的作用?以下是筆者就此問題的一些思索和看法。
一、現行高中音樂教材中流行音樂作品的基本情況
在「人教版」高中音樂欣賞教材以及新課改「花城版」高中音樂鑒賞教材中,都涉及到一些流行音樂的內容。「人教版」教材只在個別章節中選取了一兩首流行音樂作品,而新課改「花城版」教材則在此方面較之以往進行了較大膽的發展,專門設計了一個章節來介紹通俗、爵士等大眾音樂,在其它課題中也有一些流行音樂內容的滲透。
由此可見,教材的編纂者已經意識到流行音樂對於現今高中生的深遠影響,以及高中生的欣賞需求,並力求使之達到一定的教學目的。
二、高中生對流行音樂作品的態度與看法
筆者採用問卷調查方式就流行音樂以及教材中選取流行音樂的問題對高一學生進行了調查。調查共四個問題,有372人接受問卷。內容及結果如下:
1、你最喜歡的音樂類型
選 項 古典音樂 民族音樂 流行音樂 其它
人 數 39 4 277 52
百分率 10.48% 1.08% 74.46% 13.98%

2、高中音樂教材中要不要選取流行音樂的內容?
選 項 應 該 不應該 無所謂
人 數 369 0 3
百分率 99.19% 0% 0.81%

3、你認為,現行音樂教材中,流行音樂內容所佔比重如何?
選 項 偏 多 偏 少 適 當
人 數 0 307 65
百分率 0% 82.53% 17.47%

4、你認為,老師在課堂上應當怎樣對待流行音樂作品?
選 項 只聽不講 多聽少講 多聽多講
人 數 44 105 223
百分率 11.83% 28.23% 59.95%
從問卷調查的結果可以看出,現今高中生對於流行音樂表現出的接受和喜愛已經遠遠超出其它音樂類型,他們強烈地希望在課堂上更多地欣賞到流行音樂作品,並表達出渴望進一步探求相關知識的願望。
三、高中生喜愛流行音樂的原因
今天,全世界的青少年都熱衷於流行音樂,這是涉及青少年生理、心理發育成長過程的普遍社會問題。從音樂審美心理的角度來研究,流行音樂或強勁有力、或優美抒情的旋律,直訴心聲的歌詞和現場表演對於感官的沖擊力等,都與青少年這一時期的心理、生理期待不謀而合。德國教育家維恩在研究中曾就這一現象提出如下四個原因:(1)因為青少年期是情緒、情感突變的時期,古典音樂對他們來說不「過癮」,不能滿足要求,因而他們更熱衷於能夠表達原始感情且歌詞語言通俗的流行歌曲;(2)因為他們親身感受到流行歌曲中以切分節奏為主的旋律變化以及爵士節奏,使其產生快感;(3)少年們對比自己年長的青年人的行為和愛好感到羨慕,並模仿他們,從而產生了對流行音樂的興趣;(4)學習古典音樂在技巧上困難太多,而流行音樂無論是演唱或者是演奏均比較容易,所以,他們更愛流行音樂。
而說到我們的高中學生對於流行音樂的喜愛,除了以上的原因,筆者認為,還有其它一些因素:
1、從眾心理:中學生處在情緒情感日益豐富,集體感、友誼感逐步增強的心理發展階段,他們害怕被孤立,渴望能夠充分融合在集體中。所以當某種事物被大多數人接受時,其他人也會跟著接受,對於流行音樂也是如此,有些學生最初的動機就是「大家都聽,一定很好聽」的從眾心理。
2、定勢心理:筆者在日常教學中發現,大多數學生認為古典音樂太深奧,聽不懂;民族音樂太土,難聽;流行音樂新穎活潑、通俗易懂,好聽。實際上,學生對於這三種音樂類型都不是十分了解,相關知識的掌握也很有限,他們只是依*少數的先前經驗和先入為主的思想為這些音樂下了定論。
3、逆反心理:中學生正處在青春期階段,逆反心理較嚴重,對於新奇、禁忌的事物有一種強烈的好奇心。在我國,流行音樂最初被視為「靡靡之音」,後來批判之聲減少,但仍被認作是粗俗淺顯、難登大雅之堂的異類。在學校音樂教學方面,「新課標」出台以前,流行音樂是被拒之門外的,高中音樂課本中幾乎看不到流行音樂的蹤跡。現在雖然得以進入課堂,但經過教師們諸多考慮後「精挑細選」的流行音樂,在學生看來也早已「過時」。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流行音樂還是學校教育的「禁區」。而在逆反心理和好奇心的驅使下,高中生更加熱衷於音樂課堂上的「稀有物」——流行音樂。
四、如何將流行音樂引入高中音樂課堂
高中生對於流行音樂的熱衷是不可迴避的客觀現實,我們必須正視這一現象。愛因斯坦說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新《高中音樂課程標准》中就指出:「關注和重視學生音樂興趣,發展學生的興趣與愛好,既是音樂學習的重要基礎和基本動力,同時亦是學生在音樂上持續發展,終生熱愛音樂的根本保證。」《課標》中還提出:「應以開闊的視野,體驗、學習、理解和尊重世界其它音樂文化,通過音樂教學,使學生樹立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觀,以利於我們共享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面對這樣科學、包容的指導思想,廣大音樂教師所要做的,就是開動腦筋,選取健康、優秀、學生喜愛的流行音樂作品與課堂教學有機的結合,對學生進行有益的引導,從而達到提升審美的教學目的。
1、專題鑒賞
正如前面所述,新課改「花城版」教材中已經將大眾音樂、通俗音樂作為一個獨立的章節設置。這樣,在高中音樂鑒賞課上,教師可以設計三到四個課時引導學生對其進行專題鑒賞。而面對涉獵廣泛、緊跟流行腳步、並且對相關知識具有強烈求知慾的高中學生來說,只單純地聽幾首歌、幾段音樂顯然是不能滿足他們的鑒賞需求的。筆者認為,完全可以結合實際,結合學生的興趣點,選取優秀的音樂作品引導學生進行較深入地學習、欣賞。例如,下面是筆者的一個教學實例。
這節課安排在爵士音樂欣賞之後,學生們已經對這種由美國黑人創造的、有獨特旋律節奏特點的通俗音樂類型有所了解。於是,筆者決定「趁熱打鐵」,使學生能夠繼續感受一下同樣源於美國的其它風格的流行音樂。
課程一開始,筆者先播放了一段周傑倫的歌曲,此舉立即燃起學生們的興奮點,很多人跟著唱了起來。歌曲結束,筆者提問:「周傑倫的歌曲屬於那種風格?」「R&B」、「Hip-Hop」、「Rap」,學生們開口便說出了這些詞。筆者緊接著又問:「大家把這些詞說得都很熟,那它們究竟都是什麼意思?」這個問題讓學生們一下子卡了殼。於是我將這些音樂術語一一進行解釋,並展示出它們的旋律節奏特點。然後再聽歌曲時,學生歸結出了周傑倫音樂中的R&B風格特點。隨後,我又選播了一首美國組合「後街男孩」的歌曲,讓學生對比欣賞,找出中美兩種R&B歌曲的異同點。通過討論分析,學生們總結出:因為R&B音樂源自美國,所以其歌曲風格更加濃郁、鮮明,而周傑倫等人的中文流行歌曲借鑒了美國的R&B曲風,但並沒有全部照搬,而是融入了一些中國音樂的元素,比如旋律、伴奏、歌詞等等,更適合中國人的欣賞口味。因此,周傑倫等人的歌曲可以稱為「有中國特色」的R&B風格歌曲。
這節課以現今學生追捧的周傑倫歌曲為切入點,使學生了解、感受源自美國的R&B音樂風格。同時,希望引導學生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有所了解,在了解的基礎上對音樂進行客觀的評價。
從實際來看,這樣的課是非常受高中生歡迎的。就像課後有些學生表示:「我終於明白了自己喜歡的到底是什麼,以前只是一味喜歡,但什麼也說不出來;現在了解了相關知識,我覺得自己不再那麼盲目了。」由此可見,流行音樂的專題鑒賞是非常有必要的,這類課不僅使學生欣賞到喜聞樂見的作品,傳授相關的音樂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進行有益的鑒賞,培養他們健康積極的審美情趣,面對紛繁的流行音樂世界,能夠作出屬於自己的客觀理性的評價。
筆者認為,在整個高中音樂鑒賞學習中,流行音樂的專題鑒賞可以與古典音樂、民族音樂、以及其它音樂類型的欣賞學習平行設置,大約佔到1/4左右。部分課題內容可以根據流行實際隨時進行調整更新,這樣既吻合流行音樂的時代特性,同時也能夠滿足不同時期學生的興趣和關注點。
2、輔助鑒賞
除了專題鑒賞以外,在其它內容的音樂欣賞教學中,也可以選擇符合課堂主題、優秀經典的流行音樂作品作為補充,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於教學內容的印象,另一方面也拓寬了他們的欣賞視野,使其從不同角度感受欣賞內容,同時調解了課堂氣氛。
例如,在「花城版」教材《生命之歌》一課中,除了課內古典音樂、民族音樂的欣賞,還可以配合主題,給學生播放邁克爾.傑克遜的《地球之歌》MV,深刻的內容、具有感染力的歌唱以及發人深省的畫面,會帶給學生另一種震撼,更加深化了保護生命、珍愛生命的德育目標。又如,教材中李斯特的鋼琴曲《鍾》,這是一首古典音樂作品,為了加強學生對於音樂的印象,在一系列聆聽、分析後,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香港歌手李克勤的《我不會唱歌》,因為這首流行歌曲的伴奏部分正是改編自《鍾》,學生在欣賞之餘,不僅強化了對於古典鋼琴音樂主題的記憶,同時還了解到,音樂是沒有界限的,流行音樂也可以和古典音樂相互借鑒、相互融合。同樣,在鑒賞中國戲曲音樂的教學中,穿插欣賞信樂團的《北京一夜》或是劉歡演唱的《胡雪岩主題曲》,都會產生很好的教學效果和作用。
諸如此類的流行音樂輔助鑒賞,在很多的欣賞主題中都可以使用。需要注意的是,這里的流行音樂作品是作為補充、附加的內容出現的,目的是以另一種面貌呈現教學主題,豐富教學內容。筆者以為,一定要有的放矢地選擇與當堂教學聯系最緊密的作品,優中選優,寧缺毋濫,這樣才能達到錦上添花、升華主題的作用。
無論是主題鑒賞,還是輔助鑒賞,教師都應該以教材為基礎,以《新課標》為准繩,精心挑選思想性與藝術性完美統一的流行音樂作品來豐富教學。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准確鑒別、理性對待流行音樂,以開放、包容的態度對待各種音樂類型,在音樂中感受真善美。
〈結束語〉
藝術需要百家齊放、百花爭鳴,不拘一格地將流行音樂引進課堂教學,拓寬教學資源,重新整合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和藝術審美能力,是高中音樂教學的必然趨勢。新課標為教師在音樂教育觀念、內容、方法、手段和評價體系等方面做了大量適應素質教育發展的建議,以新課標為指導,結合實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良好的人文素養,真正使學生做到:學習音樂、喜愛音樂、選擇音樂、享受音樂。

〈參考資料〉
1、《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准(實驗)》
2、《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准(實驗)解讀》
3、《流行音樂與國民音樂教育》 莽克榮《中國音樂教育》
4、《淺論流行音樂的審美》 尚潔敏《音樂天》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