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課程設計
㈠ 蒙特梭利早教中心的課程設計
SDN天籟之家(16-43個月)
幼兒特性(敏感期):孩子在媽媽的肚子里就開始了聽覺的發展,一歲多的孩子就能夠跟著音樂的節奏扭動自己的身體,音樂是人類的世界語言,孩子天生就具有最高級的藝術欣賞能力。所以,在孩子音樂敏感期的發展上,我們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高品質的環境才可以幫助孩子的發展他的音樂智能。「聲音不是音樂,藏在聲音里的感情才是音樂」多給孩子感動、感受音樂的美,激發孩子思考想像、創造等能力,讓孩子感到音樂的奧妙及樂趣。
環境創設:1-3歲當孩子對音樂表現出興趣的時候,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學習環境和條件,並通過適時鼓勵和強化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環境上,要能夠滿足孩子肢體運動的空間,教具准備上要有為幼兒提供音樂學習提供表現的機會和條件。直到讓孩子喜歡音樂,欣賞音樂,發展到器樂的學習。
導師要求:
1、必須具備專業的音樂基本功底;
2、基本的肢體協調能力和對音樂的理解能力;
3、有責任心,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需要;
4、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能發現不同孩子身上的閃光點;
5、有一定的溝通能力。
教具要求:
1、適合孩子身心發展,以打擊樂器為主;
2、使用的樂器中木質類樂器必須光滑無瑕疵;
3、教師必須有一定的自製教具的創造能力。
課程設計理念:
1-3歲是孩子肢體與語言得到快速發展的時期,孩子也開始由被動社交開始轉向主動社交。孩子也開始慢慢有了獨立意識與自我表達的意願。嬰兒期的孩子對曲調還不是很敏感,對他產生刺激的是音樂是節奏,所以我們在初期對孩子引入的是以節奏訓練為基礎的課程。我們鼓勵幼兒通過發聲歌唱來表達自己。透過游戲律動,歌謠,故事,樂器,圖譜以及戲劇表演等讓孩子們走進音樂的殿堂。
律動為主訓練寶寶的肢體協調性,通過學習不同文化的歌曲,感受不同的音樂風格、結構、調性、節奏、模式。
歌謠、故事讓孩子學習穩定的節奏,讓幼兒通過故事圖片展開豐富的音樂聯想。
通過樂器、基本聲勢學習,以及對古典樂曲的欣賞充分體現了音樂教育的綜合性。
通過故事學習簡單的樂理知識,包括各種簡單的音符等等,讓孩子初步理解各種音符時值的長短。
通過圖譜游戲來學習世界名曲,讓孩子通過肢體及聲勢動作來學習古典樂曲當中的節奏。
通過戲劇表演,讓孩子明確角色的劃分,加強樂理和復雜的節奏型的學習提升孩子對音樂理解與吸收。 MAC彩虹之家 (19-36個月)
幼兒特性(敏感期): 幼兒的動作的發展又進入到一個關鍵期,除鞏固各種基本動作外,手指動作發展特別快。能使用日常生活用具,穿脫簡單的衣服鞋襪,玩各種玩具以及握筆繪畫等。繪畫是孩子最會使用的一種語言,他們從塗鴉開始一直到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整個的發展過程都是一種自然的展現。
環境創設:
由於年幼的孩子吸收力很強, 美與和諧是蒙特梭利藝術教室首要條件。 蒙特梭利幼兒藝術課堂旨在幫助每一位關注孩子成長的家長,從家庭的角度讓孩子自己動手動腦,使孩子的藝術認知能力得到開拓和提高;啟發和引導家長以親切輕松的教育心態來創設良好的家庭藝術環境,積極而寬松地引導孩子盡情的發揮想像力。幼兒對事物充滿好奇,探究。在藝術課程活動中,我們要盡量提供充足的、安全的感知環境,讓孩子們在語言與肢體動作得到發育,通過藝術課程探索、感知事物的簡單特徵,逐步形成對事物的認知經驗、情感態度等。
導師要求:
1、具有藝術鑒賞能力,樂觀的心態,對於幼兒觀點的尊重、信任、鼓勵;
2、要求主次分明、氣氛活躍、多發問題、引發思考、鼓勵創作、親子同步進行、課程存檔。
教具要求:
1、選自專業的幼兒藝術創作用品,無毒無味;
2、以幼兒生活為目的出發,選取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用品,開拓幼兒認知發展,豐富幼兒生活經驗;
3、在幼兒活動范圍內杜絕易碎及尖銳物等危險品;
4、以兒童實際生活參照,讓幼兒能從延伸至生活中持續操作,並獲得豐富的成就感。
課程設計理念:
孩子的大腦具有無限的創意潛能,孩子通過嘗試用顏色,材料來表達內心的感受和觀察的結果。以三原色為基礎,訓練孩子認識顏色的能力,區分各種顏色。通過各種手工等訓練孩子的精細動作,粘貼的動作、塗、畫、寫的能力。以通過食品創意等內容,訓練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開發孩子藝術方面的興趣和能力。這些家是完全符合孩子心理與生理特徵來設計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