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課程設計
『壹』 中班公開課教案《小蝸牛》設計意圖
活動目標:
1、在認識紅、黃、藍、綠色和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圖形的基礎上,學習概括圖形的兩個特徵,初步掌握圖形分類的方法。
2、培養幼兒思維的准確性和對數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1、紅、黃、藍、綠色的墊子各一張。
2、不同顏色的圖形片及幼兒操作分類卡片人手一套。
3、師演示卡片。
『貳』 怎樣採集樹葉中班上學期設計一個科學教育課並說明設計思路
先自己做個ppt文檔
用多媒體放給孩子們
教孩子們認識樹葉,
認識樹葉從樹葉的顏色、形狀去教導他們,比如說:
樹葉有像扇子形的、心形的、條形的、圓形的等。有的葉面上還有像心形的葉脈呢;它們的顏色可漂亮了,有鮮紅的、金黃的、綠色的、還有紅黃綠相間的。它們有的是垂柳樹葉、有的是銀杏樹葉……
等孩子們有了充分的認識後,
然後帶孩子們出去採集
採集的方法有很多,如:
可以把樹葉夾於兩張硬紙中,壓平,放在有光照的位置,讓葉片快速脫水即可保存了。 你的葉片含水量一定較高,一般的樹葉,只要夾在書中就可以的! 另外,你也可選擇一般的書寫紙的書籍來夾,不要選擇銅板紙、雙膠紙的書籍夾!也就說,不要選擇頁面光滑的書!!
『叄』 中班幼兒快樂與發展課程小小設計師教案
中班美術活動《我是小小設計師》 設計意圖: 初秋,經常會下點小雨。孩子們有時會撐著小花傘來幼兒園。 「哇!你的傘好漂亮!」「我的傘上是有熊貓圖案的。」「我的傘是五彩的,像彩虹!」「我的傘上的花紋兩邊都一樣的。」……一把把同伴們撐來的五顏六色、花樣繁多的傘深深地吸引了孩子們。正是繪畫的最好時機。 活動目標: 1、了解傘的基本結構,運用多種繪畫形式大膽地進行傘面設計。 2、感受各種傘面的裝飾美,體驗創作活動的快樂。 活動准備: 實物雨傘若干;多媒體資料;空白傘面若干;各種繪畫工具如:水彩筆、勾線筆、2B鉛筆;各種手工材料:如彩紙、膠棒;音樂;展板。 活動過程: 一、導入 猜謎語:小帳篷,圓又圓,雨天滿街走,晴天家中閑。 二、觀察、感知 教師出示不同的傘給小朋友看,引起幼兒的興趣。請幼兒說一說這都是一些什麼傘?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對,這些是雨傘和遮陽傘,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傘有什麼相同的地方?(結構相同)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傘面圖案不同) 三、激發、講解 1、教師提出設計傘的想法,激發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今天早上飛飛老師接到一個電話,是傘場的叔叔阿姨們打來的,傘場的叔叔阿姨啊聽說我們小朋友畫畫都特別的棒,所以想請小朋友幫忙給他們設計一些漂亮的傘面,那你們想不想成為最棒的設計師啊?幼:想。) 2、復習美術知識。 (要當設計師就要有本領,讓我來考考你們,看看這些線和圖形你們都認不認識啊?) 3、講解繪畫要求 (小朋友本領真大,那材料老師已經為你們准備好了,在畫畫前老師要對小朋友提出幾點要求) (1)、講衛生,不塗在手上和桌子上。 (2)、注意塗色方法。(用平塗法,塗滿不露白) (3)、注意用筆安全。 四、設計、創作 1、幼兒按照意願分成組。(水彩筆、線描、粘貼)(播放輕音樂) 2、幼兒團結合作,互相謙讓。 3、幼兒大膽創作,教師巡迴指導。(十五分鍾左右) 五、展示 1、將幼兒設計的傘面放在展板上進行展示,幼兒介紹自己設計的作品。 2、將幼兒製作的花傘放在展板上進行展示,教師集體點評,請幼兒說說哪把最漂亮,哪把造型最新穎,哪把繪畫最認真,哪把製作的最精緻,總之要從不同的角度發現每個作品的優點。 六、活動延伸 教師出示製作好的小傘,引起幼兒興趣,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到美工區去製作美麗的小傘吧!
『肆』 中班語言目標 (1)喜歡提問、積極回答問題,願意表達自己的各種感受和想法的課題設計
『伍』 中班健康課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怎麼設計
幼兒園中班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師:屈老師
設計意圖:
由於幼兒對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比較薄弱,有的幼兒更是不會動手,為此想通過此次活動培養幼兒的動手技能,通過節日的方式讓小朋友自發的感覺到媽媽的辛苦,讓幼兒知道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學著做,也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也讓父母知道從小不能太溺愛孩子,應從小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自立的表現和重要性;知道依賴的危害。
2.能力培養:培養學生分析、探究、合作、活動的能力。
3.情感和生活指導:培養學生的自立意識,增強學生生活、學習的自立能力。
活動准備:音樂磁帶,家庭照片,活動物品等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首先播放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配上小朋友幸福家庭生活的照片)小朋友們,今天是一個特殊的節日,三八婦女節,也是我們媽媽的節日,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很好聽的歌曲,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小朋友們,你們聽了這首歌有什麼感受?
是不是感覺很溫馨很幸福呢?
是呀,我們每個小朋友都生活在這樣一個溫馨幸福的家庭中。作為這家庭的一員,我們的爸爸媽媽為了大家能夠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爸爸媽媽每天起早貪黑,不知疲倦的辛勤勞動著,爸爸媽媽付出了很多,今天呢,我們小朋友們的媽媽也來了,來和我們小朋友一起過這個節日,現在我們就請小朋友們的媽媽來說一說我們一天之中到底要做什麼事情吧,有請小朋友的媽媽們。
小朋友們都聽了媽媽們說的了,聽完你們心裡有什麼感覺呢?你們沒有想到我們的媽媽為了照顧我們,一天之中要做這么多的事情吧?
那麼在今天這個特殊的節日里,你們有什麼最想對媽媽說的呢?
現在小朋友們都知道了,我們的媽媽這么的辛苦那我們能為媽媽做些什麼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比如說:我們可以從自己出發,先學會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二、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
1.像穿衣服、穿鞋子……這些事情都是誰的事?
2.當我們面對這些事情,我們應該怎麼做?
3.那這些事情你們都會做嗎?
4.你們到底會不會做呢?現在,我就來問問小朋友們,你早上起床都做了哪些自己的事情?
5.你會穿衣服、穿鞋、疊被子嗎?我請小朋友們來演示一下,看看到底會不會,媽媽在一旁觀看,讓小朋友自己動手。
6.通過這個活動我發現有些小朋友會些簡單的,可是有些小朋友連手都不會動。
7.小結:對於自己的事情,我們要自己做,不再麻煩父母,不用他們操心,這才是愛爸爸媽媽的表現。
三、幫助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1.在家裡,除了這些自己的事情以外,還有哪些事情我們可以做呢?(小朋友交流,媽媽跟小朋友一起討論)
2.這些事情都是我們每一個小朋友可以完成的,是家裡的事。對於這些事,我們要怎麼做?
3.這些事中,你以前做過什麼呢?
4.在剛才的交流中,我也發現,我們小朋友中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做過,那你能說說沒做的原因是什麼嗎?
5.對於不會做的事情,我們應該怎麼辦?
6.好,現在就讓我們進行一次勞動技能交流會,咱們請會做這些事情的小朋友當一次小老師,給大家介紹介紹具體做法。
7.小結:通過他們的介紹這些事情的具體做法,你會了嗎?希望同學們在家中能夠盡自己的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減輕爸爸媽媽的負擔。
四、我還會做的事情
除了以上家務,在家裡,小朋友們還能做哪些事?
小結:小朋友們,我們在家裡不僅爸爸媽媽要照顧我們,現在我們也要學著來照顧爸媽關心自己的家人,讓他們也感受到我們帶給爸爸媽媽的溫暖。
(更多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陸』 如何設計一個幼兒園中班主題活動的課程,要呈現基本步驟
設計理念
在如今多元化的幼兒教育領域中,我認為最富有中國特色的是「田野課程」。它把幼兒當作有特殊需要和興趣的個體,看作問題的發現者與探索者,用多種方式表達認識和感受。注重幼兒的興趣、生活、活動的延伸和聯系。因此,根據「田野課程」的理念,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設計了「我」這個主題,讓幼兒去面對生活,在情境中學習,來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
主題選擇
中班幼兒的思維具有特有的自我中心化特點,不善於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問題,只知道維護自己的利益和快樂。在日常生活中,我發現由於幼兒社會交往技能的缺乏,很容易發生各種矛盾,並且不太會解決問題。鑒於幼兒上述一些情況,我選擇了該主題,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人際交往准則,培養幼兒的社會性。
活動目標
1、尊重幼兒,滿足他們的需要,鼓勵幼兒與環境互動。
2、體驗「我」在游戲、生活中快樂的情感,幫助幼兒正確認識自己。
3、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鼓勵幼兒通過多方面的努力解決問題,不輕易放棄克服困難的嘗試。
4、通過多種方式,充分利用家庭幼兒園等教育因素,來共同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活動流程:
活動一:認知活動—我自己
通過認識自己的姓名、性別、測身高、自主繪畫等一系列手段,從而讓幼兒從多方面認識我的一些特徵。
活動二:家園活動—我的家
讓幼兒了解自己的生長環境,然後把它用繪畫的形式記錄下來,通過比較、討論等形式,加深對「家」的印象,分享共同的情感體驗。
活動三:生活活動—我會……
通過讓幼兒自己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疊被、系鞋帶……從而增強幼兒的自信心以及自我表現力。
活動四:語言活動—我喜歡……
通過語言描述和肢體語言來介紹自己喜歡的人、事、物,從而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的學習活動是一個進行中的、可以改變的、開放的過程,根據幼兒經常在盥洗室、走廊邊講一些小秘密這一特點,我改變了原定教學活動的形式,更改為活動區活動—悄悄話:用屏風隔出一角,讓幼兒在這個小天地里說悄悄話,從而培養孩子交往的技能。
通過以上一系列的活動,幼兒對於「我」的一些特徵、生長環境、興趣愛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認識,並且在自信心和自我表現力方面都有所增強,但是合作、交往的技能還很不夠,因此,我又設計了一項社會性活動:好朋友。這是我重點要講的,設想通過這項活動來培養幼兒合作能力。在此,我設置了一個自由、寬松、愉快的環境,採用音樂游戲的形式進入場景,通過《小雞和熊》的故事,讓幼兒知道要相互合作,接著讓孩子分別扮演角色來進行「好朋友」的游戲。幼兒兩人一組,一人蒙眼一人睜眼,互相幫助,共同跨過由多隻可樂罐設置的小矮牆,到達小城堡。
第一次游戲:失敗。小矮牆被撞翻了,請幼兒講一講怎麼會發生這種情況?有的說:「他沒扶住我。」有的說:「他沒說清楚。」再此教師引導孩子們展開激烈的討論:怎樣才能使小矮牆不被撞倒?然後進行第二次嘗試,結果還是失敗,再討論、再嘗試,通過反復的嘗試來解決問題,鼓勵幼兒克服困難。當發現有個別幼兒能順利地通過時,我及時讓他們來講一講:你是怎樣跨過小矮牆的,然後再讓大家一起來試一試,通過嘗試,幾乎所有的孩子都順利通過到達了小城堡,好朋友手拉著手歡呼雀躍,在此同時既鍛練了幼兒的身體,又增強了幼兒的合作能力和交往技能,孩子的情感得到了升華,使學習成為一種享受。
『柒』 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公開課教學設計:花兒開放多美麗
http://hi..com/wfguoqing/blog/item/0a332c1e7bb12a004034175f.html 你看看這里,應該有你想要的,裡面有電話你咨詢一下,這兒很全
『捌』 幼兒語言課中班《動物吃什麼》教學設計
一、活動目標: 1、初步掌握動物的不同叫聲、動作及小動物愛吃的食物; 2、喜歡運用有節奏的語言表現小動物的叫聲和食物。 3、積極參與活動,培養對語言游戲的興趣;並願意表達自己的感受。 二、活動准備: 1、小雞、小鴨、小狗、小兔頭飾; 2、小蟲、小魚、骨頭、蘿卜的食物教具; 三、活動過程: (一)、基本部分: 1、小雞來做客,出示小雞頭飾 導入:今天我們小 (1)班來了位小客人,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是誰來了?我們把小眼睛閉上胡老師數3聲睜開眼睛,123~~是誰呀?(出示小雞頭飾)我們給小雞問好 老師引導幼兒給小雞問好 提問: (1)、 「小雞怎麼叫?(譏譏譏) (2)、小雞的嘴巴是什麼樣的?(尖尖的); (3)、它喜歡吃什麼?」(蟲和米) 2、小鴨子來做客,(播放鴨子叫),引出小鴨 「嘎嘎嘎,寶寶們聽是誰在叫呀?」 (出示小鴨子)鴨:小朋友們好我是小鴨子,今天我也來小(1)班做客,你們歡迎我嗎?(引導幼兒給小鴨問好) 提問: (1)、小鴨怎麼叫的?(咯咯咯)寶寶們小鴨子來做客我們要請它吃什麼呢?(小魚和小蝦) (2)、 小鴨:身上的毛是什麼顏色?它的嘴巴長的什麼樣子?(扁扁的) (3)、它有什麼本領?(游泳)
『玖』 圍繞幼兒「自我意識發展」主題分別為中班、大班設計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案
www.xuehai.net可以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