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課程大全 » 表面課程設計

表面課程設計

發布時間: 2020-11-30 04:23:54

Ⅰ 機械製造工藝學課程設計 頭罩 跪求!!

《機械製造工藝學》課程設計

一、課程設計目的

機械製造工藝學課程設計是在學完了機械製造工藝學及經過了生產實習之後,進行的一個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培養學生獨立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為搞好以後的畢業設計的一次預備訓練。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學會運用過去所學的知識,來分析和解決生產中實際工藝問題的能力,以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每個學生通過設計,要求能做到:

1 、能熟練運用「機械製造工藝學」、「夾具設計」等課程的基本理論。正確地解決一個中等復雜零件的毛坯選擇,確定加工中的定位與夾緊、工藝路線、工藝尺寸、機床和工藝裝備選擇等問題。掌握正確編制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原則、方法和步驟。

2 、能夠運用規定夾緊符號,正確繪制工序圖,並能正確標注工序尺寸、尺寸公差、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3 、通過夾具設計的訓練,能根據工件的具體加工要求,正確選擇定位元件與夾緊元件。能正確進行定位誤差和夾緊力的計算,合理布置夾緊力的作用點和作用方向。根據國家制圖標准,設計出高效、省力,既經濟合理,又能保證加工質量。

4 、學會准確使用有關手冊、標准和圖標資料。

5 、通過編寫設計說明書,進一步提高撰寫技術總結和文件的能力。

二、設計內容、時間進度與對學生的要求

機械製造工藝學課程設計的題目一律定為:設計 XX 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程 XXXX 夾具。

生產綱領為成批。

每個學生在本次課程設計中必須完成:

1 、機械加工工藝規程 一份

2 、零件毛坯圖 一張

3 、指定工序的工序圖 一張

4 、夾具總裝圖 一套

5 、夾具大件零件圖 一張

6 、課程設計計算並說明書 一份

課程設計總時間為兩周,其設計時間與進度大致分配如下:

熟悉零件圖,確定工藝路線,填寫工藝卡片 約占 25 %

確定各表面加工餘量,繪制毛坯圖 8 %

繪制工序圖 5 %

確定夾具設計方案,編制夾具總圖 32 %

繪制夾具大件零件圖 10 %

編寫設計說明書 12 %

准備答辯及答辯 8 %

在課程設計中對學生的要求:

1 、課程設計是學生應用所學理論知識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學習過程。因此,在設計中學生應以自學為主,刻苦鑽研,獨立思考,大膽提出設計方案(它應是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並切實可行的)。

2 、在設計中,查閱參考資料是設計的一項基本功訓練。因而學生應該自己去查閱參考資料,並進行設計方案的分析比較,在此基礎上教授給以指導和幫助。

三、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的步驟與方法

(一)、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制訂

1 、對零件圖進行工藝分析

學生在接到設計題目後,應首先對零件進行工藝分析,著重明確以下幾點:

( 1 )零件的作用及裝配關系;

( 2 )零件的形狀與結構特點;

( 3 )零件的材質、熱處理及機械加工的工藝性;

( 4 )零件的設計基準、主要加工表面、主要技術要求和關鍵技術問題。

零件圖上若有遺漏、錯誤、工藝性差或者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地方,應提出修改意見,經指導教師同意後,對其進行改正。

2 、明確生產類型、確定工藝的基本特徵

( 1 )根據產品的大小和零件的生產綱領,明確生產類型是單件小批生產、中批生產還是大批生產。

( 2 )根據生產類型和生產條件,確定工藝的基本特徵;工序集中還是工序分散;採用的工藝裝備是通用的,還是高生產率的專用設備;採用常規工藝方法還是新工藝。

3 、選擇毛坯的種類及製造方法

( 1 )根據零件的生產綱領、材料和對材料性能的要求、零件形狀的復雜程度、尺寸的大小、技術要求和生產中的可能性來確定毛坯的種類和製造方法。

( 2 )用查表法確定毛坯各表面的總加工餘量。

( 3 )計算毛坯尺寸,確定毛坯尺寸精度和技術要求,繪制毛坯圖(毛坯圖的標題欄同夾具零件圖的標題欄)。

4 、制訂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路線

( 1 )選擇定位基準,運用基準選擇的原則,選擇定位基準。一般先考慮精基準,然後選擇粗基準。在選擇基準時應與表面加工方法的選擇同時考慮。

( 2 )選擇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一般是集中精力先考慮主要表面、主要技術要求及關鍵技術問題的加工。

( 3 )確定各表面的加工順序,包括切削加工順序、熱處理工序和輔助工序。

( 4 )組合成工序,明確工藝路線。在對零件進行以上分析的基礎上,制訂工藝路線對於比較復雜的零件,可先考慮幾個方案,經分析比較後,再從中選擇比較合適的加工方案。

5 、確定各工序所用的機床、夾具、刀具、量具和輔助工具。

( 1 )在選擇加工方法時,同時應考慮選用什麼機床、夾具、刀具和量具。

( 2 )選擇的機床、夾具、刀具和量具的類型、規格、精度應與被加工零件的尺寸大小、精度高低、生產類型和工廠的具體條件相適應。

( 3 )如需要改裝或自製專用設備、專用夾具、刀具等,則提出具體設計任務書。

( 4 )在課程設計中,對於專用夾具、刀具和量具,均統一採用 4 位編碼方法。即:

第一位 第二位 —— 號碼

第一碼位為機床代號:

C ——車床 Z ——鑽創 X ——銑床 B ——刨床

M ——磨床 T ——鏜床 L ——拉床

第二位碼為工藝裝備代號:

J ——夾具 L ——量具 D ——刀具 F ——輔助工具

專用工藝裝備編碼示例:

XJ —— 01 銑床 1 號專用夾具

CL —— 02 車床 2 號專用量具

ZJ —— 03 鑽床 3 號專用夾具

TD —— 04 鏜床 4 號專用刀具

6 、確定各工序的加工餘量、計算工序尺寸和公差、確定各主要工序的技術條件和檢驗方法。

7 、確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切削冷卻潤滑液和時間定額

( 1 )根據加工表面質量、生產率、切削時引起工藝系統的變形與振動、刀具的耐用度及機床的功率等因素來選用切削用量。

( 2 )冷卻潤滑液可按推薦表格選用。

( 3 )在課程設計中,由於設計時間短,單件時間的計算,一般可按選定的切削用量計算出基本時間。按推薦的比例求出各組成部分的時間,然後求和得到單件時間。

8 、填寫工藝文件

對於中小批生產的零件應填寫機械加工工藝綜合卡片,對於大批大量生產的零件或中批生產的關鍵零件,應填寫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卡片和工序卡片。本次課程設計為對學生進行綜合訓練,要求填寫機械加工工藝過程卡片和工序卡片。

Ⅱ 求這個圖的課程設計

目錄序言一. 零件的分析 …………………………4二. 工藝規程的設計………………………4(一) 確定毛坯的製造形式………………4(二) 基面的選擇…………………………5(三) 制定工藝路線………………………5(四) 機械加工餘量 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確定…6(五) 確立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時……………7三. 結論…………………………………………11序言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是我們完成了基礎課程和部分技術基礎課程之後進行的。它一方面要求我們通過設計能夠獲得綜合運用過去學過的全部課程進行工藝及結構設計的基本能力;也是我們在進行畢業設計之前對所學各課程的一次深入的綜合性的總復習,同時也是我們一次理論聯系實際的實際訓練。因此,他在我們的大學生活中占據在相當重要的地位。通過設計,我們學會了熟悉運用機械製造工藝學課程中的基本理論實際知識,解決了一個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夾緊、以及工藝路線安排、工藝尺寸確定等問題保證加工質量。由於能力有限,設計尚有很多不足之處,懇請老師能給予批評和指正。一、零件的分析零件的作用:該撥叉用在CA6140的主軸上,和其他零件配合,在改變轉速的時候承受輕微的載荷,所以應該保證本零件的重要工作表面符合技術要求。二、工藝規程的設計(一)確定毛坯的製造形式零件的材料是HT200,工作環境良好,不會承受較大的沖擊載荷,由於年生產量為2000件,已經達到了中批量生產,並且材料可鑄。因此從提高生產率,保證經濟性的角度講,應該採用鑄造成型中的「金屬模機械砂型」鑄造的方法製造毛坯。(二)基面的選擇基面的選擇是工藝規程設計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選擇的正確與合理,可以使加工質量得到保證,生產率得到提高。否則,加工工藝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使生產無法正常進行。(1) 粗基準的選擇對於零件而言,盡可能選擇不加工表面為粗基準。而對有若干個不加工表面的工件,則應以與加工表面要求相對位置精度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準。所以選擇右端R20的端面,上頂端40×80的面和右側75×80的面為粗基準。(2) 精基準的選擇精基準的選擇有利於保證加工精度,並使工件裝夾方便。在選擇時,主要應該考慮基準重合、基準統一等問題。當設計基準與工序基準不重合時,應該進行尺寸換算。精基準選擇為花鍵孔和72×40的端面,在加工中採用專用夾具夾持。(三)制訂工藝路線制訂工藝路線的出發點,應當是使零件的幾何形狀,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術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證。在生產綱領已經確定為中批量生產的條件下,可以考慮採用萬能性機床配以專用夾具,並盡量是工序集中來提高生產效率。除此之外,還應當考慮經濟效果,以使生產成本盡量下降。1. 工藝路線方案工序1 粗銑80×40的左端面,精銑75×40的左端面直至符合表面粗糙度要求。工序2 鑽φ22的花鍵孔。工序3 倒2×45°的倒角。工序4 拉花鍵,保證精度要求。工序5 粗銑溝槽, 粗銑上表面的平面。工序6 精銑溝槽, 精銑上平面至符合表面粗糙度要求。工序7 鑽螺紋孔。工序8 攻螺紋至M8。工序9 終檢。(四)機械加工餘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確定「撥叉」零件的材料為HT200,凈重量為0.84千克,生產類型為中批量生產,可以採用「金屬模機械砂型」鑄造的方法進行毛坯的製造。根據上述原始資料及加工工藝,分別確定各個加工表面的機械加工餘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 考慮到零件的很多表面沒有粗糙度要求,不需要加工。從鑄造出來即可符合使用要求,因此,只採取75×40的表面留有2.5×75×40的加工餘量。毛坯的尺寸公差為CT8,可以從《機械製造設計工藝簡明手冊》得到CT8=1.6mm。相應計算如下:最大極限尺寸=80+2.5+CT8/2=83.3mm最小極限尺寸=80+2.5-CT8/2=81.7mm75×40的端面的精加工餘量為1mm,粗加工餘量2.5-1=1.5mm。(五)確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時工序1:銑75×40的端面至符合要求。工步1:粗銑背吃刀量為 =2.5-1.0=1.5mm。進給量的確定:機床的功率5~10Kw,工件夾具系統的剛度為中等條件,按《切削用量簡明手冊》中表3.3選取該工序的每齒進給量為 =0.2mm/z。銑削速度:參考《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得,選用鑲齒銑刀,其中在d/z=80/10的條件下選取。銑削速度為v=40m/min。有公式n=1000r/πd可以得到:n=1000×40/π×80=159.15r/min由於手冊中的X51型立式銑床的主軸轉速為n=160r/min,所以,實際的銑削速度為:V=nπd/1000=160×3.14×80/1000=40.19m/min基本時間t: 根據面銑刀平面(對稱銑削、主偏角 =90°)的基本時間計算公式:t=( )/ 。其中, =75mm, =1~3mm,取 =2mm, =40mm。則有: =0.5(d- )+(1~ 3)=0.5(80- )+2=7.36mm。 = ×n= ×z×n=0.2×10×160=320mm/mint=( )/ =(75+7.36+2)/320=0.264min≈15.82s工步2:精銑背吃刀量的確定: =1mm .進給量的確定:由《切削用量簡明手冊》中表3.3,按表面粗糙度為 =3.2μm的條件選取,該工序的每轉進給量f=0.8mm/r。銑削速度的計算:根據其他有關資料確定,按鑲齒銑刀,d/z=80/10, =0.08mm/z 的條件選取,銑削速度v為: v=57.6mm/min。由公式:n=1000r/πd可以求得銑刀轉速n=229.3r/min 。參照《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中4-15的X51型立式銑床的主軸轉速,選取轉速為n=210r/min。再將此轉速代入上面公式,可以求得:v= nπd/1000=52.78mm/min。基本時間的確定:根據《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中表5-43中面銑刀銑平面(對稱銑削、主偏角 =90°)的基本時間公式t=( )/ ,可以求得該工序的基本時間,其中 =75mm, =1~3mm,取 =2mm, =40mm, =7.36mm,得 = ×n=0.8mm/r×210r/min=168mm/mint=( )/ =(75+2+7.36)/168=0.502min≈30.13s工序2:鑽φ20mm的孔,擴孔至φ22mm。 工步1:鑽φ20mm的孔。背吃刀量 =20mm進給量的確定:選取該工步的每齒進給量f=0.3mm/r。切削用量的計算:因為該工件的材料為HT200,所以選取切削速度v=22m/min。由式n=1000v/πd可以求得:n=1000×22/(π×20)=350.32r/min參照《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中表4-9所列的Z525 型立式鑽床的主軸轉速,選取n=392r/min,再將n代入n=1000v/πd中,得到:v=392×π×20/1000=24.6m/min基本時間t:其中 =80mm, = =10×1.66+1=12.66mm, =1~4mm,取 =2mm。所以基本時間t為: 工步2:擴φ20mm的孔至φ22mm。背吃刀量的確定:取 =1mm。進給量的確定:由《切削用量簡明手冊》中表2.10的資料,選取該工件的每轉的進給量f=1.1 mm/r 。切削速度的確定:根據相關資料,確定: v=0.4 =0.1×22=8.8m/min由公式n=1000v/πd。可以得到:n=1000×8.8/22π=127.4r/min按機床選取n=140r/min,得切削速度v= 基本時間t: 其中 =80mm, = =1×1.66+1=3.66mm/min, =1~4mm, 取 =2mm。所以基本時間t為: 工序3:粗銑溝槽,上平面 工步1:粗銑溝槽。背吃刀量的確定:雙邊背吃刀量為 =16mm。進給量的確定:按《切削用量簡明手冊》中表3.14中資料選擇刀具為「直柄立銑刀」,d/z=16/3;銑刀每齒進給量為 =0.04mm/z。銑削速度 =18mm/min。主軸轉速為n=358r/min。基本時間t: 按《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中表5-43得: , 式中 =0.5d+(1~2), =1~3mm, , 其中h為溝槽深度, 為銑削輪廓的實際長度, 為溝槽深度的背吃刀量。 ,取 =2mm,i=34/17=2, 工步2: 銑上平面由工序1可知,精加工餘量為1mm,背吃刀量為3-1=2進給量的確定:機床的功率按5~10Kw,按《切削用量簡明手冊》中表3.3選取該工序的每齒進給量為 =0.2mm/z。銑削速度:參考《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得,選用鑲齒銑刀,其中在d/z=80/10的條件下選取。銑削速度為v=40m/min。有公式n=1000r/πd可以得到: n=1000×40/π×80=159.15r/min由於手冊中的X51型立式銑床的主軸轉速為n=160r/min,所以,實際的銑削速度為:V=nπd/1000=160×3.14×80/1000=40.19m/min基本時間t據面銑刀銑平面不對稱銑削的計算時間計算公式: 按《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指導教程》表5-45切入和切出行程速度, = ×n= ×z×n=0.2×10×160=320mm/mint=(80+29)/320=0.34min 20.7s。 三、結論在經過一周的設計之後,使我們了解到了有關機械製造技術基礎的一些知識,切身地體會到了從毛坯到成品的一個工藝設計過程,從而對於本課程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輪廓印象。由於我們在這次的課程設計過程中所學有限,對這門課程只是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所以請老師多多指正與批評。如果要想更好地掌握好這門技術,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的學習與實踐,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地積累經驗,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學好這門技術,更好地了解機械製造基礎工業,從而為以後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Ⅲ matlab的課程設計,編寫一個為定義三維對象表面的多邊形面片而輸入的任意點集建立幾何數據表的過程

,每邊,每個多邊形面。標簽和坐標位置為頂點,然後進入邊緣的頂點表標簽,以及每個邊

Ⅳ 急求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說明書

MNO整理的1000份機械課設畢設,有圖紙有說明書,給個採納哦P

Ⅳ 機械設計專業的課程設計 拜託了!

你出的題太多了``
我跟你學的是一個專業```
去數控貼吧``我是吧主```
把你的題發在裡面``

Ⅵ DSP的課程設計

建議買一個zc301pl攝像頭,然後選用合適的晶元做一個解碼器,然後把驅動做小范圍的修改後燒到新品裡面去,能不能用是一回事,關鍵是要有拿出來的東西,然後實驗報告好點寫,我想這些也差不多了吧!

Ⅶ 求機械工藝學課程設計

GHI匯總的1000份機械課設畢設,都是別人做好的,給個採納哦J

Ⅷ 汽車製造工藝學課程設計

你把你的郵箱發給我 我發給你

Ⅸ 汽車製造工藝學課程設計任務書及範例

思路:毛坯,1、先車一刀,去毛和端面
2、車Φ40軸
3、車Φ30軸,35長
4、車退刀槽
5、車倒角
6、攻螺紋。
說明書可按思路完整一下,如果是課程設計不會要求太嚴格。
可弄一個思路,比較一下,說出後者的不好。

Ⅹ 本人是學生,現做課程設計,求教高手解答關於如何確定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問題

序號 Ra值不大於 表面狀況 加工方法 應用舉例
1 100 明顯可見的刀痕 粗車、鏜、刨、鑽 粗加工的表面,如粗車、粗刨、切斷等表面,用粗鏜刀和粗砂輪等加工的表面,一般很少採用
2 25、50 明顯可見的刀痕 粗車、鏜、刨、鑽 粗加工後的表面,焊接前的焊縫、粗鑽孔壁等
3 12.5 可見刀痕 粗車、刨、銑、鑽 一般非結合表面,如軸的端面、倒角、齒輪及皮帶輪的側面、鍵槽的非工作表面,減重孔眼表面
4 6.3 可見加工痕跡 車、鏜、刨、鑽、銑、銼、磨、粗鉸、銑齒 不重要零件的配合表面,如支柱、支架、外殼、襯套、軸、蓋等的端面。緊固件的自由表面,緊固件通孔的表面,內、外花鍵的非定心表面,不作為計量基準的齒輪頂圈圓表面等
5 3.2 微見加工痕跡 車、鏜、刨、銑、刮1~2點/cm^2、拉、磨、 銼、滾壓、銑齒 和其他零件連接不形成配合的表面,如箱體、外殼、端蓋等零件的端面。要求有定心及配合特性的固定支承面如定心的軸間,鍵和鍵槽的工作表面。不重要的緊固螺紋的表面。需要滾花或氧化處理的表面
6 1.6 看不清加工痕跡 車、鏜、刨、銑、鉸、拉、磨、滾壓、刮1~2點/cm^2銑齒 安裝直徑超過80mm的G級軸承的外殼孔,普通精度齒輪的齒面,定位銷孔,V型帶輪的表面,外徑定心的內花鍵外徑,軸承蓋的定中心凸肩表面
7 0.8 可辨加工痕跡的方向 車、鏜、拉、磨、立銑、刮3~10點/cm^2、滾壓 要求保證定心及配合特性的表面,如錐銷與圓柱銷的表面,與G級精度滾動軸承相配合的軸徑和外殼孔,中速轉動的軸徑,直徑超過80mm的E、D級滾動軸承配合的軸徑及外殼孔,內、外花鍵的定心內徑,外花鍵鍵側及定心外徑,過盈配合IT7級的孔(H7),間隙配合IT8~IT9級的孔(H8,H9),磨削的齒輪表面等
8 0.4 微辨加工痕跡的方向 鉸、磨、鏜、拉、刮3~10點/cm^2、滾壓 要求長期保持配合性質穩定的配合表面,IT7級的軸、孔配合表面,精度較高的齒輪表面,受變應力作用的重要零件,與直徑小於80mm的E、D級軸承配合的軸徑表面、與橡膠密封件接觸的軸的表面,尺寸大於120mm的IT13~IT16級孔和軸用量規的測量表面
9 0.2 不可辨加工痕跡的方向 布輪磨、磨、研磨、超級加工 工作時受變應力作用的重要零件的表面。保證零件的疲勞強度、防腐性和耐久性,並在工作時不破壞配合性質的表面,如軸徑表面、要求氣密的表面和支承表面,圓錐定心表面等。IT5、IT6級配合表面、高精度齒輪的表面,與G級滾動軸承配合的軸徑表面,尺寸大於315mm的IT7~IT9級級孔和軸用量規級尺寸大於120~315mm的IT10~IT12級孔和軸用量規的測量表面等
10 0.1 暗光澤面 超級加工 工作時承受較大變應力作用的重要零件的表面。保證精確定心的錐體表面。液壓傳動用的孔表面。汽缸套的內表面,活塞銷的外表面,儀器導軌面,閥的工作面。尺寸小於120mm的IT10~IT12級孔和軸用量規測量面等
11 0.05 亮光澤面 超級加工 保證高度氣密性的接合表面,如活塞、柱塞和汽缸內表面,摩擦離合器的摩擦表面。對同軸度有精確要求的孔和軸。滾動導軌中的鋼球或滾子和高速摩擦的工作表面
12 0.025 鏡面光澤面 超級加工 高壓柱塞泵中柱塞和柱塞套的配合表面,中等精度儀器零件配合表面,尺寸大於120mm的IT6級孔用量規、小於120mm的IT7~IT9級軸用和孔用量規測量表面
13 0.012 霧狀鏡面 超級加工 儀器的測量表面和配合表面,尺寸超過100mm的塊規工作面
14 0.0063 霧狀 表面 超級加工 塊規的工作表面,高精度測量儀器的測量面,高精度儀器摩擦機構的支承表面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