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輔導課程 » 樊富珉團體心理輔導

樊富珉團體心理輔導

發布時間: 2020-11-28 16:16:33

❶ 什麼是心理學團體輔導活動

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包
是以團體情境為平台給學生提供成長過程中所需的心理幫助的回一種形式,學生答在團體人際相互作用下通過觀察、學習、體驗來認識自我、接納自我,發展自我,並學習新的態度和行為方式,從而調整和改善與他人的關系,發展良好的人際適應,最終達到更完善的發展與成長。
京師博仁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工具箱是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專門開發的心理輔導活動課程工具箱。本產品結合了國內熱門心理輔導活動培訓經驗和國內外的最新團體輔導活動,致力於通過不同的主題活動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積極成長。
京師博仁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工具箱分為小學版、中學版和大學版。每版工具箱包括十幾個主題,三十左右個活動。工具包內大約有工具30多類, 300件。同時配有:活動指導手冊、活動工具、活動音樂盤、活動指導手冊的電子光碟等。

主題類型
思維力大比拼
創新意識培養
意志力培養
感恩教育
時間管理
潛能開發
自信心樹立

❷ 被稱為心理學的第三勢力的是哪個()

2、團體心理咨詢在大陸的發展經歷了四個時期:-----、-----、----、 -----。 3、心理劇是一種以-----為模式的團體心理治療。 4、-----將弗洛伊德的經典精神分析理論應用於集體心理治療。 5、20 世紀90 年代以來,-----發展性團體咨詢進一步受到重視。 1、被稱為心理學的第三勢力的是哪個()。 A 行為主義 B 精神分析 C 人本主義 D 認知學派 2、()最先提出實施集體分析治療。 A 羅傑斯 B 莫雷諾 C 阿德勒 D 福爾克斯 3、團體心理咨詢在我國台灣地區開展最活躍的地方是()。 A 大學 B 社區 C 中學 D 監獄 4、2004 年,清華大學教育研究所在應用心理學碩士培養中開設了()。 A 團體心理輔導 B 團體心理咨詢 C 團體心理治療 D 團體心理咨詢與治療 5、台灣地區團體心理咨詢發展經歷()過程。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6、身心靈全人健康團體輔導模式是()提出來的。 A 陳麗雲 B 莫雷諾 C 樊富珉 D 福爾克斯 7、日本的團體心理咨詢是以()的理論為基礎的。 A 羅傑斯 B 弗洛伊德 C 皮亞傑 D 化生 (一)簡述團體心理咨詢的創始人及其貢獻。 (二)勒溫的研究對於敏感性訓練團體有哪些影響? (三)我國團體心理咨詢的發展分為哪幾個階段? (四)團體心理咨詢未來發展有哪些新的趨勢?

❸ 大學生心理健康中心組織部主要是干什麼的

高校心理咨詢師的工作到底做什麼?
你最有可能第一個想到的——做心理咨詢。

與社會中其他咨詢師相比,高校心理咨詢師面對的來訪者群體以及需要處理的問題相對比較集中。來訪者大多是大學生,他們需要獲得幫助的問題主要是:戀愛問題、人際交往、自我成長、情緒管理、學業壓力、就業擇業等方面(樊富珉 & 王建中,2014)。典型的例子有:

因為戀愛不順產生各種不良情緒;
宿舍內不斷的小摩擦累積引發較大的沖突;
「不到ddl不動手,快到ddl就焦慮」的拖延和時間管理問題;
因自己還沒找到高薪、離家近、有戶口的好工作而萬分焦慮沮喪等等。
另外,高校心理咨詢師還承擔著教師、科研、行政等很多責任,所以也需要完成相應的工作。也就是說,除了做心理咨詢,高校咨詢師可能還需要做:

1. 心理健康教育

包括為在校學生講授心理健康相關課程、進行講座、開展有關活動(如,心理健康周)、指導學生組織(如心理社團)舉辦學生活動等等。其實,高校心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內容,並不一定是心理咨詢,而很有可能是這一部分。

2. 日常的學校心理健康服務

新生心理健康評估(scl-90, 人格問卷等)、團體咨詢、危機干預等任務也需要高校心理咨詢師們來完成。

3. 為高校其他人員提供心理服務

當單位里的其他同事,如各院系教師、輔導員、行政工作人員、後勤保障人員需要心理健康服務時,咨詢師們作為專業人員需要挺身而出。

4. 思想政治教育

考慮到我國高校教育工作的特色,高校咨詢師的工作或多或少會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比如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等等。

(以上四方面的工作量可能依次遞減)

高校心理咨詢工作中會遇到哪些困難?

了解了高校心理咨詢師的各項工作職責,就來看看其中可能存在的困難。我們整理信息後,把困難主要總結在:咨詢中的倫理問題和客觀外部條件兩個方面。

1. 咨詢中的倫理問題。
在高校心理咨詢工作中,咨詢師不可能完全脫離學校的要求而進行心理咨詢,他們一方面要承擔為學校監管學生的責任,另一方面要面對專業倫理規范的要求,咨詢中出現倫理兩難的境況幾乎是無法避免的。

最多遇到的是保密問題。
心理咨詢師的保密責任被稱之為「神聖的責任」(畢玉芳,2014),可見保護來訪者的隱私在心理咨詢中是最最重要的原則。而出於監管義務,學校確實對於學生擁有知情權和監管權。

可以想像,當來訪者的問題既適用保密原則,又屬於學校的知情范圍時,咨詢師將很難把握保密的分寸:「該不該說?」「說多少?」「怎麼說?」

尤其是,如果來訪者危機情況不太確定(例如,未婚先孕、遭受性侵犯、談論自殺等),咨詢師將非常難以平衡咨詢師對來訪者、自己和學校的責任孰輕孰重(楊珍芝,2013)。

雙重關系問題也常常出現。
日常教學活動中,高校心理咨詢師是教師的角色,會不可避免地接觸到很多學生。當他們教過的學生成為來訪者時,就會遭遇雙重關系的問題(畢玉芳,2014)。

咨詢設置可能被打破。
一個真實的案例:危機干預中,學生以自身需要為由索要咨詢師的私人電話。學生被救下了,但是由於其邊緣性人格特質,總是在半夜給咨詢師打電話傾訴(楊珍芝,2013)。

其他倫理困境還包括:咨詢師的專業勝任能力問題、知情同意方面的問題等等。

2. 客觀外部條件上的問題

除了咨詢工作中的可能遇到的專業性問題,一些現實因素也很讓人頭疼。

例如,部分高校的心理相關工作可能比較表面化。真實情況可能是,具體的心理咨詢服務並沒有真正開展,咨詢師也無法從事真正的心理咨詢工作(安芹 & 賈曉明,2006)。

咨詢師在高校屬於相對邊緣化的職位,晉升時的考核標准和晉升路徑會比較模糊。較為普遍的情況是,咨詢師身在高校這樣的科研機構,晉升考核不可避免地與科研成果掛鉤,尋求職位的晉升必須佔用精力做科研、發表學術論文。

此外,我們不得不承認,還有很多人不夠了解心理咨詢,不理解心理咨詢工作的專業性,因此部分高校並不重視心理咨詢服務的質量,在督導、培訓、基本設施上給咨詢師提供的資源不足,咨詢師也缺乏同行的支持(安芹 & 賈曉明,2006)。

還有必然被關注的薪水問題。高校心理咨詢師通常是教師崗或行政崗,領取的薪水與之對應,加上為校內來訪者進行心理咨詢很有可能是免費的,收入水平將會與社會上的咨詢師存在差距。

這些困難還能有解決的途徑嗎?

想像一下,如果你正面臨這些一二三四五六…的困難,會茫然失措嗎?會不會覺得很鬧心,似乎是找不到出路了?那麼此時此刻高校的咨詢師們到底在如何工作呢?

我們整理了一些他們關於自己的工作的探討。

首先,他們對於困境的普遍共識是,任何選擇都沒有絕對的對錯,越是復雜的情況,越需要兼顧各方(包括咨詢師自己)的利益。

以保密難題為例,如果遇到了這類問題,最可能的情況是來訪者的問題也許比較嚴重但又不明確,此時他們需要考量的利益方麵包括(但不僅限於)(楊珍芝,2013):

來訪者的安全,或ta未來的發展;
咨詢師自身與來訪者的咨訪關系;與其他同事的合作關系;
咨詢師自身的處境,包括在事件中的個人感受,個人的實際專業能力,能夠承擔多大的責任,個人生活受擾的程度等;
校方及其他部門(如,院系)的工作開展;如果出現危機,學校可能所面臨的風險和損失。
在明確各方的利益後,他們會仔細考量如何做才能實現最小傷害,可能著手的方麵包括(但不僅限於)(Barnett, 2011;楊珍芝, 2013):

與來訪者建立信任關系。讓來訪者了解無論ta經歷了多麼痛苦、多麼羞恥的事,咨詢師都能接納,都會陪ta討論;
持續地評估風險。發現來訪者可能存在危機時,除非判斷需要立即打破保密去上報,他們會繼續與來訪者進行多次咨詢,並使用一些心理測驗,以繼續判斷危機是否可能解除;
查閱相關的倫理規范、法律條文、規章、行業規則等,明確自身行為的界限;
必要時尋求資深咨詢師、倫理委員會或專業醫生的幫助。這既是責任與風險的分擔,也能借鑒多方經驗、提高工作效率;
在不得已需要打破保密時:
盡量爭取來訪者的同意,對外盡量做到最大程度保護來訪者隱私,並恰當地表現出對於心理工作專業性的堅持。例如,會告知輔導員:來訪者的症狀、嚴重程度如何,可能需要怎樣的幫助,但涉及到隱私的方面,基於專業倫理的原因無法透露更多;
根據事件的發展,不斷調整處理的策略。

面對困境,咨詢師還會通過各種渠道在高校中普及心理咨詢的知識,爭取獲得更多同事、領導對於這門專業的合理認識和理解。

另外,他們還在堅持學習,保持自我覺察,尋求督導等等,希望拓寬應對難題的思路。

總的來說,對於高校心理相關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咨詢師們首先會尊重既定的工作流程,然後在已有的框架下尋求更好的工作表現和專業進步。他們在努力地摸索石頭過河。

也許仍在擔憂中的你會覺得,這些解決辦法與前面提到的所有困難相比,顯得有些單薄。確實,高校心理咨詢師前進的路上障礙重重。但這些困境,尤其是倫理困境,哪怕在心理咨詢的行業發展水平很高的西方國家也始終存在,無法被完美解決。

值得慶幸的是,即使面臨這樣那樣的困難,高校心理咨詢師仍然堅守著那些年輕的、敏感的靈魂,陪伴在那些脆弱和迷茫的時刻。

最後,回答題主的問題,高校心理咨詢中心的老師值得信任嗎?我的回答是:如果是我,我會選擇去相信。

❹ 求團體心理輔導教程。

清華大學出版社 樊富珉《團體心理咨詢理論與實務》是一本非常不錯的團體心理治療的啟蒙書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