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心理輔導機構
1. 哪幾項屬於大學生心理咨詢或輔導的類型
作為承擔為社會培養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專業人才的高等學校,採取積極措施,創造良好條件,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指導與幫助,是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增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最有效的途徑。
優化校園文化環境
校園文化環境是大學生成長的外部條件,它集中體現在校風、學風和班風上。一個學校的校風、學風與這所學校的歷史、傳統和特色是分不開的,它是一種無形的力量,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了重要的精神環境和心理氛圍。良好的校風、學風會潛移默化地優化學生的心理品質,如團結友愛的校風是學生形成群體凝聚力、集體榮譽感的土壤,有利於人與人之間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促進同學之間的相互溝通、相互幫助。班風相對校風而言,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更直接、更具體。一般來講,處在積極向上、寬松友好的班風中,會使人感到心情舒暢、精神振奮;相反,就會使人感到寂寞孤獨、緊張壓抑,從而對學習和其他活動產生不良影響。可見,保持和發揚優良的校風、學風和班風對於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2、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1)樹立心理健康的教育觀念
在我國大學教育中,德、智、體諸方面的教育觀念不斷得到強調和重視,但心理健康教育卻長期被忽視,甚至存在著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於思想政治工作的錯誤觀念。其實,德、智、體等教育的進行都離不開學生的心理活動,在德、智、體諸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不僅必要而且可行。因此,學校上下應統一認識,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諸教育之中,並使不同崗位的人都在自己的工作范圍內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從而形成一個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2)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定期舉辦專題講座
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離不開心理衛生知識的掌握。通過以選修課或必修課的形式,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促使大學生健康發展的重要措施。這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自身心理發展、變化的規律與特點,而且對於幫助他們縮短心理適應期、加快人格的成熟、掌握心理保健知識都具有積極的作用。
(3)設置心理教育機構,開展心理咨詢服務學校心理咨詢是防治心理疾病、優化心理素質、增強學生心理
健康的重要途徑。
(4) 利用各種傳播媒介廣泛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
校內的各種傳播媒介,如校刊、學生組織的交流刊物、廣播、板報、櫥窗等,在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各高校應充分利用這些校內傳播手段,大力宣傳心理健康的意義,廣泛介紹心理調節的方法,通過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喚起大學生維護自身心理健康的自覺性。
(5)對教職員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強人們的心理健康意識
學校教職員工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僅影響其本人的工作、生活與健康,而且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
(二)大學生自身維護心理健康的途徑
「解鈴還需系鈴人」。心理健康不僅關繫到大學生當前的生活與學習,還關繫到大學生未來的發展。各種心理現象,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無論是正常的還是異常的,都發生在大學生自己身上。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康,自己最為清楚在維護心理健康方面,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調整、自我修養、自我拯救也最為重要。大學生要搞好自己的心理健康,主要應做到如下幾點:
1、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人之所以為萬物之靈,是因為只有人才具有極其復雜、豐富的主觀內心世界,而它的核心部分就是一個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2. 大學心理咨詢專業
一本比較好的有: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西南大學、華中師范大學等。
二本(有的也在一批招)有:湖南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等。
心理學一般都是師范類院校的強勢學科,部分綜合院校,比如北大、浙大等也很厲害。基本選師范類的就對了,可以根據自己的成績選擇不同檔位的學校。
關於在大學怎麼學,這個基本可傳統的學科一樣,都是以聽課看書為主,當然也有點實驗。相對其他學科心理學是個年輕的學科,目前還在大力研究階段,很多理論需要實驗來驗證。在數學上,對統計和概率這一部分是有一定要求的,所以,心理學其實是文科中的理科,因為,研究它少不了數學。
心理學就業方向主要是高校、中小學和企業。現在進高校的要求很高,基本上都是要求博士學位,碩士多數是當輔導員,並且當輔導員還一定是黨員。進中小學很多學校都要到了碩士學位,並且招聘的口子很小,因為一個學校也就要1-2個心理老師,很多是應付檢查的。企業里一般是做人力資源管理,但是人力資源管理有專門的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所以競爭力又不是很強。要是進咨詢機構的現狀可能是連自己也養活不了。考事業單位和公務員的機會也是比較小的,因為很少有招此專業的,即便是要也是公安類的比較多,基本上要男生,對身體要求比較高。
3. 心理學方面,國內有什麼名校
1 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有一級學科碩博學位授予權,其中發展與教育心理為國家重點學科
2 北京大學 (北京)有一級學科碩博學位授予權,其中基礎心理學為國家重點學科
3 中國國家科學院(北京)有一級學科碩博學位授予權
4 華東師范大學 (上海)有一級學科碩博學位授予權,其中基礎心理學為國家重點學科
5 浙江大學 (浙江)有一級學科碩博學位授予權,其中應用心理學為國家重點學科
6 華南師范大學 (廣東)有一級學科碩博學位授予權,其中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為國家重點學科
7 南京師范大學 (江蘇)有基礎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的博士點
8 首都師范大學 (北京)有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的博士點
9 西南大學 (重慶)有一級學科碩博學位授予權科,其中基礎心理學為國家重點學科
此外 中南大學 (湖南)應用心理學為全國一流
心理咨詢機構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規范的機構名稱、完備的組織機構。
(二)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且相關業務項目已經注冊,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三)有提供心理咨詢服務的固定場所。房屋布局能夠滿足心理咨詢服務私密性的需要,有至少一間候診室、兩間可分隔的咨詢室和一間測查室;室內陳設要滿足心理咨詢的基本要求。
(四)具備必要的心理測查設施、心理測量工具和電腦等硬體設備。
(五)有兩名以上專職心理咨詢人員,其中至少一人具有心理咨詢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以上資格或相關專業(系列)中級以上技術職稱。
(六)有健全的制度與規范。在心理咨詢服務場所顯著位置明示心理咨詢的項目、價格、流程與監督投訴電話,與求詢者簽訂合同,做好咨詢登記並建立檔案。
不懂請追問,滿意請採納,O(∩_∩)O哈哈!
4. 有哪些大學有開設心理咨詢這個專業的
在很多的師范院校有開心理學的專業,比如北京師范大學。
還有一些綜合性大學也有開,比如南開大學的應用心理學,就是心理咨詢服務類的
5. 心理咨詢中心為大學生提供哪些支持
心理咨詢中心以服務學生、幫助大學生排解心理困擾、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促回進大學生健答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等支持。
心理咨詢中心的主要工作職能是: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選修課程和專題講座,傳授心理調適方法,引導和幫助大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承受和應對挫折的能力以及社會生活適應能力;
2、開展心理咨詢活動,幫助大學生排解、消除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礙,進行危機干預,預防和減少心理危機事件的出現。
(5)大學心理輔導機構擴展閱讀:
心理咨詢中心的作用
1、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機構,是學校學生工作的一個教育機構。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需要特定的環境和設施來發現學生心理問題,並藉助這個環境和設施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輔導、干預。
2、心理咨詢中心作為學校學生工作的一個教育機構,既與學校德育工作緊密聯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組成部分和重要補充,又相對獨立具有專業性,與德育工作不盡相同、不能相互替代。
6. 大學生心理輔導的要點,關於學習的
大學生心理健康考試復習題
簡答題
1、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准包括哪些方面? 答案要點:一是了解自我,悅納自我;二是接受他人,善於人處;三是正視現實,接受現實;四是接受生活,樂於工作;五是能夠協調和控制情緒,心境良好;六是人格完整和諧;七是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八是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徵。 2、大學生應在哪些方面著重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力?
答案要點:一是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二是培養時間管理能力;三是培養表達能力;四是培養實踐能力;五是培養組織管理能力;六是培養創新能力。 3、 如何提高自我的挫折承受能力? 答案要點:一是善於調節自我抱負水平;二是提高挫折認知能力;三是建立合理的自我歸因;四是構建成熟的心理防禦機制;五是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4、簡述大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
一、抽象思維迅速發展,但不夠深刻 二、自我意識增強,但還不成熟 1、自我意識開始分化,迅速發展 2、自我意識矛盾凸顯,調控能力較弱 3、自我意識矛盾不但激化,出現混亂。 三、情感豐富,但情緒波動較大 。四、意志水平明顯提高,但不夠平衡和穩定 5、簡述如何培養大學生健康的自我意識。 大學生健康的自我意識的標准:自我定位準確,積極而客觀,自尊與自信,自主並善於合作,自我同一性良好,有效自我控制。 一、正確而全面的認識自我,客觀而准確的評價自我 1、與他人比較,認識和評價自己 2、從他人對自己的態度中認識和評價自我
3、通過反省自己的心理活動和行為來認識和評價自我 4、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借活動成果認識和評價自我 二、以積極的態度認同、肯定和接納自我 1、頑強的意志力 2、合理運用社會比較策略 3、創造機會,參加實踐,獲得更多成功的體驗,培養自信心 4、調整自己的期望值 5、積極暗示自我。三、積極的完善自我 1、建立科學正確的理想自我 2、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展示自我 3、不斷完善和超越自我。 6、簡述大學生時間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原則 1、 明確的方向和目標 2、 明確時間管理的目的 3、 明確個人時間計劃 4、 做事要有次序 5、 每天安排特定做事時間 6、 用個人價值來決定自我目標 7、 切勿做事拖拉 8、 杜絕浪費時間 9、 注重借鑒他人
7、簡述如何培養大學生良好的情緒。 一、善待煩惱 二、學會情緒表達
向自我表達,向他人表達,向環境表達,升華表達。 三、情緒的ABC理論 導致不良情緒的不合理理念:絕對化要求;過分概括化;糟糕至極
8、情緒ABC理論中,常見的不合理信念主要有哪三個特徵? (1)絕對化要求(2)過分概
況化(3)糟糕至極 9、什麼是人際交往,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因素?
人際交往:人與人之間溝通信息、交流思想、表達感情與需要,從而在心理和行為上產生相互影響的過程。人際交往包含兩個方面的含義,從動態的角度,指人與人之間的信息溝通和物質品的交換,從靜態的角度,人際交往指人與人之間通過動態的相互作用形成起來的情感聯系,即人際關系。
影響人際關系建立的因素,第一,空間距離。第二,才能與人際吸引。第三,個性品質與人際吸引。第四,相似或互補。第五,外貌產生吸引力。
10、如何對學習動機缺乏心理進行自我調適? (1)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標准; (2)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3)提高對學習目的和意義的認識 (4)培養與保持對所學專業的學習興趣 11、人格形成的影響因素
答:遺傳、社會文化、家庭環境、學校教育、早期童年經驗、自然物理、自我調控 12、如何調試自己的不良情緒
答:音樂、運動、傾訴、哭、正確的信念、轉移注意力、自我控制 二.論述題
1、談談如何維護正常的心理? 參考答案要點:
1、對心理健康定義定義的理解。 2、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准:(1)了解自我,悅納自我(2)接受他人,善與人處 (3)正視現實,接受現實 (4)接受生活,樂於工作(5)能協調和控制情緒,心境良好 (6)人格完整和諧 (7)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上(8)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徵 3、結合心理課上所講授的內容,例如:(1)確立大健康意識和對自己健康負責的意識(2)掌握一定的心理自我保健方法①正確認識自己、完善自己客觀評價自己,接受自己,塑造完善的個性,培養健全的人格。②學會與人相處、樂於與人交往 接受差異,尊重個性,學會換位思考,與人相處不卑不亢,尺度合適③正視現實,適應環境從實際出發以積極的態度去處理問題,學會客觀的看待問題,面對挫折時積極學習解決問題的技巧,④學會增強情緒的自我調控能力(3)學會求助心理咨詢機構。並結合學生實際作答。
2、結合自身經歷及心理健康課程的學習,談一談大一新生面臨的主要心理困惑及應對策略 1、新生發展性危機期
這種情況我們也通常稱之為適應困難。自我認識的落差造成了強烈的失落感,生活上難以適應,人際關系緊張每年九月對於剛邁人大學校園的學生來說意味著人生又開始了新的歷程,他們對周圍的一切充滿了幻想。然而隨著軍訓、專業課的初步接觸,曾經在腦海中憧憬了無數次華麗的大學夢逐漸在現實中降溫,他們漸漸感到大學校園並不是他們心目中的理想王國:學習緊張、生活枯燥、親人遠離、人際關系復雜在高手如雲的集體內,昔日那種「鶴立雞群」的優越感已盪然無存,無形中在心理上產生了一種失落感另一方面,多數同學首次住校,一切生活瑣事都需要自理,但過去一切依賴父母和老師的心理習慣一時難以改變,於是便會出現對生活環境的不適應這些都會對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不懂體諒他人的新生帶來適應壓力 3、請對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分析。(要求:從自我意識、需要與動機、人格 特徵、人際關系、戀愛觀、學習等方面情況作一分析)
4、寫出你對「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朋」的心理學理解?
水太清則無魚,這是盡人皆知的道理。原因無非是水過於清澈,魚難以生存人; 魚的環境是水不要過分清澈,以至無處藏身;人的環境是關系不要過分緊張,以至無法相處。過分清澈與過分緊張,都含有危及生存的因素,一旦危及到生存,就必須對所存身的環境有較好的要求,因此魚要求有水草、岩隙和樹枝等賴以藏身的空間,人也要求有寬和輕松的環境,精明者往往容不得他人有小小的過錯或性格上的小小差異,他過分要求與一己的同一或者要求所有人一舉一動均符合或者滿足一己的標准,但人總是有著各種不同的性格和待人處事的方式,
除非是克隆體,否則永遠無法達到每事的一致的,因此出現摩擦以至矛盾、沖突就是必然的結果,此時如果不能以一種寬容的精神調和於其間,事勢就將無法收拾,結局便是人心不附,眾叛親離。精明的人至於苛察,就容易防閑過當以至猜忌成性,由不能容人最後發展到千方百計排陷他人,就必然失去夥伴和朋友,結果是自身也陷入孤立無援之境。
5、時間管理的具體測量有哪些?結合你的生活,談談大學生如何管理自己的時間。 時間管理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是設定事情的優先順序。
美國管理學家史蒂芬·柯維提出了「時間管理四象限」定律。他把所有的事情按照重要性、緊急性兩種屬性排列。這樣,事情被分為四類,在坐標上構成了四個象限。
面臨眾多的工作任務,正確的做事順序是:第一優先:做「重要且緊急」的事情。第二優先:做「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第三優先:做「不重要但緊急」的事情。第四優先:做「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
6、從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相處及學會生存的角度,論述大學規劃的主要內容,並結合實際給以說明。
從認知方面說,學習是學、思、習、行的總稱,不同年級具體側重有所不同。 從做事方面說,對社團等課外生活的把握,科學的自我管理,展開論述。 從相處方面說,明確平等、尊重、真誠、信用、寬容等交往原則。 從生存方面說,探索個人的職業目標和定位,養成職業意識和思維。
7、論述如何提高大學生的挫折承受力,並結合實際給以說明。
要求:有論點,有論述。 善於調節自我抱負水平 提高挫折認知能力 建立合理的自我歸因 構建成熟的心理防禦機制 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8、簡述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因素以及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原則和技巧。
1. 大學生人際交往包括如下特點:注重人與人之間平等關系的建立、注重人與人的精神交流、人際關系中的情感成分較重、大學生交往范圍擴展、交往需要和獨處需要並存,共5個方面;2. 影響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因素包括:空間距離、才能與人際吸引、個性品質與人際吸引、相似或互補、外貌產生吸引力5個方面;3.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原則和技巧:原則包括真誠原則、尊重原則、平等原則、信用原則、相容原則和理解原則6個方面,技巧包括主動熱情待人、善於傾聽、主動贊美別人、講究交談 9、試述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危機,表現形式是什麼、大學生心理危機的自我支持技術有哪些? 答案要點:1.大學生常見心理危機包括發展性心理危機、情境性心理危機、存在性心理危機三個方面;2.大學生心理危機的表現形式包括生理表現、情緒表現、認知表現和行為表現4個方面;3. 大學生心理危機的自我支持技術包括及時調整情緒、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面對現實,正視危機以及暫時避免做出重大決定4個方面。 10、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論述人格形成的影響因素。 三、案例分析題
1、某大學一女生,學習成績在班上為第一名。雖然成績優秀,但內心卻極度自卑,看不起自己。在大眾場合不敢發言,跟別人交流時總不能恰當地表達自己,尤其是跟老師或陌生人談話,總覺得十分局促,舉手頭足不知如何是好,並且臉紅得很厲害。很羨慕別的同學在公共場合能夠從容不迫,侃侃而談。強烈希望改變自己,雖然作過很大的努力,但一直得不到明顯改觀,內心非常苦惱。從高中到大學很少異性同學交往,別人評價她是個冷漠、孤傲的人。從小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因此,在成長和交往的過程中,朋友越來越少,慢慢地脫離了群體,把自己封閉起來。後來開始反省自己,自責,決得都是自己的錯。時間一長,發現自己好象已經沒有脾氣了。不管跟誰發生矛盾,都以為是自己的錯,然後深深自責,或者把怨氣都悶在心裡。總覺得難以與周圍的同學
建立一種和諧的關系。非常擔心畢業後不能適應社會生活。近來更是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極度自卑,沒有勇氣參加任何活動。
這個女生心理上出現了什麼問題?導致其產生這些心理問題的原因是什麼?
答案要點:該女生所遇到的心理問題,是由其社會適應挫折所引發的人際性壓力。首先,她直接感受到的心理壓力來自於不和諧的人際關系,而且經歷了兩種極端的方式,先是過分地以自我為中心,把自我與群體、社會隔離開來,後又過於以他人為中心,事事自責,迷失和忽略了自我。其次,根本原因,是由於來訪者個性中人際溝通能力的缺乏,從而在現實生活中迫切感受到社會適應性壓力。再次,從她自身的成長經歷,能夠清楚地意識到由於人際沖突所導致的自我封閉,是個性形成的主要原因。因而,她有意識地開放自己,但突兀的開放環境,必然在一段時間內給她帶來更為巨大的人際性壓力,如果應對或自我評價不當,很有可能給來訪者帶來某種程度上的心理問題。第四、但給她面臨迫切的人際壓力時,一開始採取的是比較積極的應對方式,但由於對於個性和能力的培養過程缺乏科學認識,過於急功近利,在受挫後,極易滑向消極的應對方式,從而錯誤的自我評價,使心理問題不斷趨於嚴重化。
2、結合下圖說說,什麼是情緒?情緒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同樣是下雨,一個萬分沮喪,而另一個則發出了爽朗的笑聲?並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情緒調節的方式都有哪些,你是如何運用的?
答:情緒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現象,它是基於人的需要而產生的,情緒是人的需要獲得滿足與否的反應。
客觀事物是情緒產生的源泉,但情緒的性質和輕度並不是由客觀事物決定的,而是以需要為中介,當客觀事物滿足人的需要時,就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反之,當客觀事物不能滿足人的需要時,就產生消極的情緒體驗。 情緒調節的方法:(1)正確評價自己(2)音樂調節(3)學會傾訴(4)適度痛哭(5)運動調節(6)自我激勵和自信心訓練 情緒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現象,它是基於人的需要而產生的,情緒是人的需要獲得滿足與否的反應。
客觀事物是情緒產生的源泉,但情緒的性質和輕度並不是由客觀事物決定的,而是以需要為中介,當客觀事物滿足人的需要時,就產生積極的情緒體驗;反之,當客觀事物不能滿足人的需要時,就產生消極的情緒體驗。 情緒調節的方法:(1)正確評價自己(2)音樂調節(3)學會傾訴(4)適度痛哭(5)運動調節(6)自我激勵和自信心訓練
3、許多學生剛進入大學校園時,常產生一些心理的不適應,有些迷惘、憂慮。請問大一新生為什麼會出現這些心理問題?並請根據自我經驗談談怎樣對大一新生進行心理調適。
對於我們大學生來說,環境、角色變化引起的心理不適,除了因為進入大學後,親情、友情和鄉情的缺失,遇到實際困難喚起他們的懷舊情緒之外,現實中的大學與心目中理想的大學不統一,也是大學新生產生心理落差、心理沖突的主要原因。有些人所上的學校、所學的專業並非所愛,加之學業負擔過重、就業形勢嚴峻、學習方法存在問題、人際關系復雜等都使大學新生產生失落、孤獨、寂寞、無聊、目標缺失等消極心理,造成適應困難 4、案例一:一位少年對一位老年人抱怨自己一無所有。老 年人說:「這樣吧,我們來做一個交換。你把你的手給我,我給你100萬塊。」少年吃了一驚:「你給我1000萬也不成!」老年人又說:「那把你的雙腳給我,我讓你當州長。」少年搖搖頭說:「你讓我當總統也不行。」老年人再次建議道:「把你的雙眼給我,我讓你娶到全國最美麗的女子。」少年毫不猶豫地拒絕了:「就是給我一個天仙也買不了我的眼睛。」老年人奇怪地說:「你有一雙價值超過1000萬的手,重要程度超過總統地位的腳和比天仙還要緊的眼睛,那你怎麼還說自己一無所有呢?」少年恍然大悟,原來自己身上就有著非常
珍貴的東西,然而自己卻從來沒有注意過這些,更不要說充分利用自己身上的長處了。 請思考並回答下面幾個問題: 1、這個故事給你什麼啟示? 2、請根據你所學的有關自我認識的知識對自己做一個分析。(如:性格、外貌、心理素質、人際交往能力、愛好等。)
5、某大學大三學生王某,做在教室里看書時,總擔心會有人坐在身後並干擾
自己,有強烈的不安全感,以致於只能做在角落或者靠牆而坐,否則無法安心看書;對同寢室一位同學放收音機的行為非常反感,有時簡直難以忍受,尤其是中午睡午覺時總擔心會有收音機的聲音干擾自己,從而睡不著覺,經常休息不好。但又不好意思跟其發生當面沖突,因為覺得為這樣的小事發脾氣,可能是自己的不對。很長時間不能擺脫這種心理困境,很苦惱,嚴重影響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即將畢業,心中一片茫然,擔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有時後也懶得去想這個問題,怕增添煩惱。學習一般,在班上成績中游,當看到其他同學都在准備考研究生,自己也想考,但是又不能集中精力學習。自卑,缺乏自信,生活態度比較消極,認為所有的一切都糟透了。家在農村,經濟狀況一般,認為自己有責任挑起家庭的重擔,但又覺得力不從心。
試分析王某產生心理壓力的原因,如何調適?
7. 大學生心理咨詢的途徑有哪些
大學生心理咨詢可以通過學校的心理醫生,或者社會上專業的心理咨詢機構來咨詢。隨著回人類物質答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漸漸關注如何全面提高生活質量,比如提高學習和工作能力、保持最佳工作狀態、維護安寧的生活環境、協調家庭成員和社會成員的人際關系。心理咨詢作為一種專業技能,可以幫助人們調整內心世界,提高生活質量。
在選擇咨詢機構時要選擇泊恩心理這種知名度很高的機構,泊恩心理是由澳洲、美國、英國、德國等多國專家聯合創辦,我們與國內外最受人尊敬的醫學專家以及機構進行交流和合作,以此為基石,針對不同患者的多元醫療需求開設了國際水準的精神心理門診、特需門診、跨科室專家會診、海外專家遠程診療以及跨境醫療服務。
8. 大學里的心理咨詢室怎麼樣
大學的心理咨詢室一般都是講師在那裡坐班,有的時候也會有高年級的學姐和學長在那裡幫助解答問題,由於都在學校裡面,一般的問題他們都能夠很好的解答,放心吧。希望能夠幫到你,謝謝採納!
9. 大學生對心理咨詢的認識
1、心理咨詢中心的成員應熱愛咨詢工作,不斷努力與專業實務、教學、服務與研究,以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並推動這一事業的發展。2、作為心理咨詢人員須有效收集資料,作為咨詢工作的依據。3、中心成員必須對中心負責,提供最高水準的服務。4、所有咨詢人員必須遵守本工作守則。若有違反,中心應及時作出處理。5、工作人員在說明自己的專業資格時,務必確實,不得聲稱自己擁有超過其實際專業資格的能力,並有責任改正別人對其專業資格的錯誤認識。6、作為學校的心理咨詢機構,對於本校學生(有正規學生證的)一律免費。7、對外界(如新聞界)提供有關當事人的訊息時,有責任對當事人的姓名保密,並確定訊息內容不對當事人構成侵犯或傷害。8、心理咨詢員只能接受其專業能力范圍內的個案,並在咨詢時,嚴守自己資格的限制。9、咨詢員應於當事人建立良好的關系,並尊重當事人的意見;不得為滿足個人之需要而犧牲當事人的利益二 、 咨詢工作范圍1、心理障礙、心理變態、心理困惑咨詢;2、學生人際關系咨詢;3、學習方式方法;4、其他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三 、 咨詢關系1、無論採取何種咨詢方式,咨詢員應尊重當事人的個人意願,並增進其權益。在團體咨詢中,應採取合理的預防措施,以避免個人在團體和互動中受到傷害。2、嚴格遵循保密原則,未經當事人許可,不泄露會暴露當事人秘密的信息。在團體咨詢中,關於團體成員的自我揭露,咨詢員必須事先設定守密標准。3、如果當事人曾事先與某咨詢員有過咨詢關系,本中心咨詢員必須先徵得該咨詢員的同意,才能與當事人建立咨詢關系。如果發現當事人在咨詢關系開始後又與其他咨詢員建立關系,則除非當事人自動選擇終止此另一種咨詢關系,否則應主動終止與其的咨詢關系。4、如果當事人的行為可能對自己或其他人造成傷害時,咨詢員必須採取行動或告知相關機構或人員,並盡可能與其他專業人員會診。緊急情況處理過後,應設法讓當事人對自己的行為負起責任。5、在進入咨詢關系之前或同時,咨詢員必須告訴當事人咨詢的目的,技巧,程序上的規則及可能影響輔導關系的限制。另外,非不得已,應避免與自己有一定社會關系或權益關系的人作咨詢。6、如果咨詢員發現無法幫助當事人,不得開始咨詢關系。已開始者,應立即終止咨詢關系,並盡力做出適當的轉介建議,供當事人選擇。7、咨詢時的記錄,包括筆錄,測驗資料,信函,音像資料等均作為專業資料予以保密。只有在當事人同意後,才能夠提供給他人使用。8、在團體咨詢前,必須對參與者進行篩選,盡量避免團體活動後,成員間的不適或傷害。9、咨詢員在進行咨詢時,如使用任何實驗性的方法,必須告知當事人,並應實現採取必要的安全預防措施。四 、 測 評1、身為心理咨詢員,在咨詢時保持高度的敏感,了解自己的價值觀、知識、技巧、需求和限制。2、咨詢員與當事人之間對問題的界定,預期的目標,採取的策略以及可能產生的結果等,雙方必須了解,並取得一致的協議。3、咨詢員必須確認,自己或自己所代表的機構是否有足夠的資源和能力,提供現在所需及未來可能發展的幫助。而且也必須了解對咨詢有關的適當的轉介資源。4、在咨詢關系的一切活動中,咨詢員必須注意咨詢關系有助於當事人心理成長,應盡量避免當事人對咨詢員的過分依賴。5、咨詢員在缺乏治療經驗或身心狀態不佳等情況下不接受咨詢任務,妥善說明,做好轉介事宜。6、咨詢員應定期參加培訓、研討,提高咨詢水平,保持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