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學困兒童心理輔導
㈠ 對學習困難、適應困難或具有某種問題行為的中小學生,進行診斷和輔導的心理學分支學科屬於()
應該是B應用領域
㈡ 《小學生心理輔導》第二單元討論案例1:「六十九分的困惑」。某小學生李燕英語
小學生心理輔導第二單元討論方案169分的困惑某小學生的英語是69分,而我們可以根據他的學習能力或者臍帶加減程度才能夠確定是不是
㈢ 如何做好學困生的學習心理輔導
首先要解釋貧困的原因
貧困不是個人的責任
貧困可以鍛煉人的意志力
㈣ 怎樣搞好學困生心理輔導
找到症結所在
㈤ 農村小學學困生心理輔導課題怎麼做
1、理論假設:本課題以實驗校學困生為實驗樣本,運用觀察、調查、統計、實踐等現代教育科學研究方法,分析具體原因,再通過轉變社會、家庭和師生對「學困生」的態度,採取興趣教學、分層教學、心理輔導、個別談話、結隊幫扶、課外輔導等等多元模式,恢復學生的自信,優化他們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的潛力,有力地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為他們的後續學習和終身發展打好基礎。
2、研究目標:本課題擬將素質教育的理念與實踐相結合,將教育教學中的共性要求和個性創造相結合,在調查、分析和研究「學困生」形成原因的基礎上,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對他們進行教育,從而達到轉化的目的。糾正教育實踐中的不良育人觀,構建符合本校特點,符合教育規律的「學困生」的轉化模式,進一步促進學校內涵式發展。
3、研究內容
(1)學困生的成因及心理分析,主要研究導致學困的家庭、社會、學校及學生個體內部因素,設計學困生轉化的主要策略。
(2)調查分析學困生的不良行為和不良學習習慣的主要表現,研究轉化措施。
(3)課堂教學如何轉變學困生,研究課堂教學中的指導策略。
(4)學校、社會和家長形成合力,研究三者在學困生轉化中的動態關系。
(5)及時總結,靈活調整,形成有效轉化的多元模式。
㈥ 為什麼學習困難的兒童需要心理咨詢
兒童學習困難有很多情況.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供參考:
一、關於學習困難的定義
廣泛性學習困難:是指兒童難以適應正常的教育環境、跟不上常規教育進度、學業明顯落後於正常兒童、而智力又正常的一種狀況。在校兒童學習困難的發生率為15-20%,男女比為2:1
.狹義的學習困難:是指特殊性學習技能發育障礙,即兒童在出生前後大腦局部發育不良或輕微腦損傷導致某種認知功能障礙,稱為特殊學習技能發育障礙。表現為學齡早期開始有閱讀、計算、書寫表達等基本學習技能的障礙,以閱讀障礙為主,患病率為3-5%.
二、關於學習困難性質和類型
1、發生的時間:10歲以下兒童的學習困難常常是基本學習技能的獲得障礙,10歲以上已經掌握了基本學習技能的兒童學習失敗,主要是學習動機和基本技能的應用障礙,可以是認知缺陷或環境不良等多種原因引起;
2、學習困難的性質:各門功課均落後,多是一般心理功能障礙或學習技能發育障礙;
3、學習困難所涉及的技能類型:閱讀、拼音、書寫或計算那一類。
三、學習困難的常見原因
1、智力低下(精神發育遲滯)和特殊學習技能發育障礙
2、兒童注意缺陷伴多動障礙(兒童多動症)
3、家庭與情感因素:
4、學校因素:考試頻繁、學業負擔過重、教學方法簡單、競爭激烈
5、人際關系:夥伴關系不良、害怕老師、青春期、早戀
6、社會因素:升學壓力、影視媒體(追星族)、電腦網路等等
四、學習困難的治療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干預辦法。
㈦ 如何對學困生心理輔導的教師訪談提綱
一、理解、尊重、贊賞,是調動學困生學習興趣的基礎。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我們教師的職業道德,也是教書育人的核心理念,特別是要重視學困生的發展。學困生在數學學習中或多或少都會出現某種與眾不同的意見,甚至是錯誤的想法,這時候我們不要大聲訓斥,也不能冷落,更不能嘲笑批評指責,應根據實際情況,鼓勵她們認真思考,幫助她們弄清楚出現錯誤的原因,同時還要表揚她們積極動腦思考、勇於發言的精神,讓她們覺得你理解尊重她們、覺得你和藹可親,從而在內心深處真正感到你對她們的愛護和幫助,這樣她們就會主動和你搞好關系,遇事向你請教。師生的情感融洽了,才能促進教與學的和諧的統一,調動了學困生學習的積極性,把她們的聰明才智引導到追求進步、勤奮學習上來。記得剛接觸現在這個班的學生時,我認識了我們班的公認學困生姚夢。通過接觸,我發現她的基礎知識掌握不是一般的不好,每一次考試都是倒數第一,會做的題目幾乎連試卷的五分之一都不到,可以這么說,學習對於她來說就是一種負擔,根本一點興趣都沒有,更別提上課的發言了,同學們也都瞧不起她,這使她更加抵觸學習。為了改變她對學習的看法,我經常利用課間和她聊天,疏通她的心理障礙,同時在課堂教學中,挑一些簡單的、在她能力范圍內的題目,讓她給大家講解。記得第一次,講的是一位數乘法的復習課,我讓大家在本子上獨立做題,在巡視中我發現張鑫就做對了第一題,後面的都沒敢做。於是在訂正的過程中,我讓她把唯一做對的那道題寫在黑板上,講解給大家聽。當時她非常緊張,明明寫對了卻說不上來,大家都指責她,我勸大家給她一些時間,鼓勵她不要著急,自己當時是怎麼想的就怎麼說,等待了許久之後,她用不連貫的、磕磕絆絆的語句表述了自己的想法,同學們為她的表現驚呆了,不由自主地為她鼓起掌來,她的眼中也閃現了從未出現過的光芒。回到座位後,她特別積極地修改著後面的計算題,而且在下課之後,還主動拿本找到了我,讓我給她判,還認真地聽了我對後面題的講解。從那以後,姚夢對計算題充滿了興趣,每當這樣的練習一出現,她都比平時速度快、積極性高,特別是在考試中,雖然她的思維能力還是有局限,但她總是會力爭確保計算題的准確性,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可見,必要的理解和鼓勵、贊賞,對學困生的促進作用是非同一般的。二、創設成功的機遇,是培養學困生興趣的前提。師生情感交流是培養學生對數學興趣的基礎。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情,設計一些比較容易回答的問題,有意識地抽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回答,讓他們分享成功的快樂。因為成功的學習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而自信心又是成功的重要保證。學生有成功的體驗就能不斷克服對數學的畏懼與厭煩心理,增強對數學學習的情感。同時,在教學中,教師注意編選內容的趣味性、探索性和應用性,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利用數學學科的表象美、知識結構內在的邏輯美、數學語言的簡潔美、思想方法的奇異美等,來激發差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來源於生活,又可以指導生活。教師通過長期的、有意識的培養,讓學生逐漸實現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化。在教學中,我採取以下法為學困生創設成功的機遇:適當降低要求、低起點、小步子、多鼓勵、少批評和少吃多餐,讓學困生能夠經過努力,基本上達到《新課程標准》的要求。三、是培養幫助、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困生學習興趣的關鍵。造成學習成績落後的原因,還有就是學生的學習方法不得當。我們在進行教學中,注意結合數學課的特點,隨時滲透學習方法的指導,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時,我結合學生身邊的事物引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後,引導學生猜想長方形的特徵(有四條邊,對邊相等;有四個角都是直角),進而以小組為單位,利用手中的工具驗證自己的猜想。在驗證過後,請各小組派代表匯報自己驗證了哪個猜想,並說出自己是用什麼方法進行驗證的。在學生匯報結束時,我抓住時機,向學生滲透了幾何圖形中數、折、量、比的操作驗證方法,學生看到自己的方法得到了肯定,興趣很高,非常積極地運用總結出的方法,投入到正方形的特徵猜想和驗證中去了。對於學困生,也從中吸取了很好的經驗,後面的操作、匯報也積極了很多。整節課下來,大家都很高興,收獲也很大。特別是學困生,也學會了很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便於她們應用於今後的學習中。再如,我們在教學《角的度量》等課前,還可以安排自學,在此過程中,通過自學提示,指導學困生如何通過教材進行自學、操作,培養她們的自學能力。此外,我們還要結合學習內容,指導學生怎樣進行預習和復習。在接受學習方法的過程中,學困生可能接受起來比較慢,而且他們對自己的不解之處常常是表達不清。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教師還要在課前下功夫,在教學設計時就要從學生的思維出發,作好各種預設,進而在課堂上及時根據學困生的反應(如表情、習題反饋等)因勢利導,幫助他們理解和運用方法。
㈧ 如何給學習困難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 巧用"厭惡"助學童
某四年級的小學生A,有一個讓父母頗為頭痛的難題:做作業不看題目,平常有父母在身邊提醒倒也可以應付,可一旦考試就糟糕了,老師不會在考試時幫他念題目,於是總是張冠李戴,答非所問,考試成績自然"慘不忍睹"。可如果有人幫他念著題目他基本能一一完成。父母不知對他說了多少遍要先看題目,甚至動用了武力,可小A"臨陣"就忘記了。為此,小A由父母陪伴來到我咨詢中心。仔細分析不難發現:小A的問題多半出在父母身上,長期以來的"陪做功課"使小A養成了依賴的習慣,雖說父母是為了提醒他而無奈相伴的,可這恰恰無形中成了小A的"病因"。咨詢員一方面給家長提出了要求:改變"陪讀"的方式,另一方面用小A可以理解的語言同他交流,使他自覺地意識到"問"與"答"的關系--
咨詢員:小A你如果到外面去玩,到哪裡吃飯? 小A:飯店。
咨詢員:那麼要小便到哪裡去呢? 小A:當然是廁所。
咨詢員:你怎麼知道哪是飯店、哪是廁所呢? 小A:看牌子呀!
咨詢員:很對,我們要看牌子才不會搞錯,否則把廁所當餐館可要鬧笑話了! (小A哈哈大笑)
咨詢員:那麼,小A你想不想改掉不看題目瞎做作業的毛病?
小A:想的,可是沒辦法。
咨詢員:只要你記住:"如果不看題目就做作業,就好象到廁所吃點心"這句話就行了。你想試試到廁所吃點心的味道嗎? 小A(哈哈):當然不想了。
咨詢員:你說說看,如果不看題目就做作業,好象什麼? 小A:到廁所吃點心。
咨詢員:請你想像一下在廁所吃點心的味道。 小A:很惡心的。
至此,小A已將"問"與"答"的關系通過以上的比喻牢牢記住了,然後再配合其他的技巧指導使他不看題目的"毛病"逐日得到改善。 其實在上面的對話中包含著心理治療學里"厭惡療法"的原理:任何行為的產生對於個體都有著趨利避害的意義,若想改變個體的不良行為,必須讓他體驗到這種行為對他的"干擾",給他帶來某種痛苦,使他討厭原有的不良行為,然後才可能設法改變。
生活中不乏"厭惡療法",比如:發現孩子說謊,就狠狠打一頓;孩子功課不用心,就扣除玩耍時間;孩子哭鬧,就訓斥一番;少做一題,罰做十道......種種"厭惡"的目的都是要"除惡揚善",但很多的方法卻事倍功半或者適得其反,為什麼呢?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為了讓孩子改變,只讓他們記住了"受到懲罰"這一不良行為的結果,而忽視了孩子對行為本身認識上的領悟。本文中所謂的"巧",就在於通過與孩子交流,要讓孩子在認識上"厭惡"不良行為,然後才是行動指導。
㈨ 兒童心理咨詢:感覺學習困難怎麼辦
學習困難|厭學心理障礙:學習慾望
學習慾望的重要性
重慶寸草心心理醫生解釋學習慾望,或者稱之為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學習動力等,是學習過程得以產生、維持和完成的重要條件。對於同樣的學習,為什麼有的同學能樂此不疲、全神貫注,有的則感到令人討厭、苦不堪言、心不在焉呢就是由於有強弱不同的學習慾望參與造成的。
自我引發學習慾望,在提高學習效率、效果上比延長學習時間、增加學習內容具有更重要的意義。行為科學的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對所從事的工作有興趣,那麼,他的工作積極性就高.就可以發揮其全部才能的80%;如果一個人對他所從事的工作沒有興趣,那麼,他的工作積極性就低,只能發揮其全部才能的20%左右。對於學習當然同樣如此。
討厭學習的原因何在
學生時代是學習的大好時機,也應是要求學習的慾望最強烈的時期。可是,現實中為什麼有很多「討厭學習」、「不願學習」的學生呢據調查與分析,大體上是由於下列原因:
(1)基礎差,自卑感強。有的學生一度很用功,但學習上不好(多數歸因於基礎差和缺乏方法),就認為自己天資差,腦子笨,再努力也白搭,於是對學習無信心,無興趣。
(2)沒有科學的學習方法,只是憑感覺、按習慣用功,效果自然不理想,於是認為學習是很費勁的事。
(3)教師講課缺乏吸引力,不生動,滿堂灌.枯燥乏味,作業布置不適當等,從而認為學習是件枯躁無味的事。
(4)對學習的逆反心理。重慶寸草心心理醫生提示有的同學由於經常在學習上受到低評價,受不到老師的重視,加上心理素質較差,對學習逐漸產生緊張、焦慮、不安、麻木、恐懼以至反感,產生了逆反心理,經常賭氣中斷學習,一提學習就倒胃口。至於身心方面如果存在更為嚴重的疾患,就更不用說對學習慾望的消極影響了。
㈩ 如何給學習困難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巧用"厭惡"助學童 某四年級的小學生A,有一個讓父母頗為頭痛的難題:做作業不看題目,平常有父母在身邊提醒倒也可以應付,可一旦考試就糟糕了,老師不會在考試時幫他念題目,於是總是張冠李戴,答非所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