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輔導課程 » 我校開展心理輔導活動課

我校開展心理輔導活動課

發布時間: 2021-01-15 18:57:25

❶ 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有何重要意義

意義不大 這種課學生基本不會認真聽或者重視 但是對於學校而言證明他有關注學生們的成長與心理狀況 實際效果不得而知 但如果這堂課上的十分有趣味或者很吸引同學 那麼對學生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很容易塑造學生的價值觀

❷ 心理輔導活動課有什麼功能,性質,特徵

形式上以學生活動為主,內容選取上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需要,活動組織上以教學班專為單位,活動課的目的、內屬容、方法、程序均是有計劃、有系統地安排設計的。

由於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心理服務需求,一般說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三大功能,以獲得積極心理體驗為主的發展性功能、以防範消極心理體驗為主的預防性功能和以轉變(調適)消極心理體驗為主的矯治性功能。

(2)我校開展心理輔導活動課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心理健康教育課是由一個個活動有機組成的。每一個活動在一節課中所佔用的時間,在活動設計時就要做好估計和安排。一般來說暖身活動、結束活動基本採用小游戲、歌曲、誦讀、總結性話語等形式,時間在2分鍾左右。

總之在活動設計中,要做好每個活動的大致時間安排,做到主次分明、重點突出。必要時要對活動的大小、容量進行適當地調整。這樣教師在具體實施時,才能心中有數,以保證課堂上張弛有度、節奏適宜,防止出現喧賓奪主、偏離主題或者前松後緊或前緊後松的現象。

❸ 求助以「學會自信」為主題的小學心理輔導活動課教案

討論什麼是自信,然後開始發問你自信嗎? 什麼時候你是自信的? 原因是什麼? 是什麼讓你覺回得自己答那一刻自信了? 什麼時候你是不自信的? 原因是什麼? 是什麼讓你覺得自己那一刻自信了?

藉助催眠做練習,模擬一些情景讓他們學會自信,自己來掌握自己的人生。

從我身上我看到了什麼什麼優秀的特質,我覺得我太棒了,YES!.......,
同學們回應嘉許:YES!非常棒!

分享

結束!

❹ 小學生心理輔導活動課有哪些具體活動方式

快樂,生活可以更美
--淺談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隨著社會快速的發展,競爭的氣氛充滿整個社會體,孩子就是在這一的環境下逐漸成長。他們面臨著升學壓力、心理脆弱甚至感到壓抑,這些壓力猶如一顆定時,為孩子們造成嚴重的威脅。此外,小學階段,是處於青少年期,是人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心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和特徵
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內涵: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心理活動在本身及其環境許可的范圍內,所能達到的最佳功能狀態。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和特徵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①具有穩定的情感;② 具有和諧的人際關系;③ 具有符合其年齡特點的多種心理特點;④智力正常;⑤ 意志力發展好,自控力較強,有較好的適應能力。
在這五方面要求中,伴隨著學生青少期的心理變化,可能會出現情緒上的波動,與同學相處困難、內向及自卑等,意志缺乏、不能自控等現象容易出現。因此,我結合班主任兼語文教師的教學經歷,淺談如何預防或者引導學生開心度過青少期,讓生活更加美好。
二:小學生情緒調整策略
孩子的臉猶如六月的天。說的就是小孩的情緒極易波動,喜怒無常,我們也可以發現學生之間為了一點小事情哭哭啼啼,愛發小脾氣。引起這些現象的原因,從表面上看是由於學生本身的情緒問題,但是深入了解,往往和家庭的教育方式、學校老師都有關系。
作為學校老師,都不希望發生學生吵鬧現象。為了防止或者減少類似情況的出現,應該從一下幾個方面著手。
1 細心觀察,發現異常情緒學生並加以疏導
古話說「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想要了解一個人,必須要了解他的內心世界。作為班主任,在發現學生情緒異常的同時,要進行深入的溝通和交談。交談中著重發現學生的內心需求,比如是成績不理想問題、同學關系不融洽問題、家庭異常事情等,對症下葯,採取積極態度鼓勵學生、在理解溝通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自己、認可自己甚至以自己為驕傲,樹立良好的心態。
2 創造條件,供給學生美好的班級集體環境
良好的環境往往會影響一個人的心情。在我們失落的時候聽聽,在樹林里散散步往往可以得到很大的緩解。同樣需要給學生一個良好的班級集體環境。班級的環境包括客觀環境和主觀環境。客觀環境主要是需要一個潔凈的教室、一個安靜的教室。主觀環境是指學生之間和睦相處,有著良好的友誼,彼此尊重,沒有嘲諷,沒有嫉妒。
3 教其方法,讓學生自主調整情緒心態
作為班主任,可以利用班隊活動課或者課間時間,教導學生情緒波動現象的正常性,並且讓學生知道情緒波動的危害,鬧脾氣造成的嚴重後果,讓學生重視這個問題的同時又不會過分擔心而引起的恐慌。
三: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小學生出現一些心理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學生處於青少期階段,學生年齡小,缺乏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是學生在生活行為逐漸學習獲得的,老師需要積極引導,使之有效掌握學會。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離不開學生的參與,學生的健康成長主體還是學生,所以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習中顯得格外重要。
作為班主任,可以在學生中選取優秀學生作為學習榜樣。要讓學生體驗生活,明事理知善惡,積極展開學生喜歡的活動,知識競賽等,倡導學生參與積極性,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此外,學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需要發揮好班級集體的作用。採取學生合作學習,分組討論,在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同時可以與同學合作,培養合作與溝通交流,學會組織管理與被管理。
小學階段是一個人發展的關鍵時期,是良好心理素質形成的關鍵時期。而現實社會中的壓力無形的影響著學生,給學生帶來一些負面消極的影響。學生或許會困惑會迷茫,開展心理教育,可以幫助學生驅散成長中的各種迷霧,指導其健康的成長。

❺ 如何開展課外活動來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課外活動是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中得到放鬆的場所,是學生利用自己的特長來體現自己的價值觀,也是學生把心理壓力完全釋放最佳的場所。也是我們教者可以合理把握滲透心理教育的一個極佳的課外環境。
一、注重興趣培養,增強學生良好心理素質。
結合學生的特長,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都能在課外活動中嘗試到成功的喜悅。要充分利用課外活動,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合作精神,在活動中時學生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活動中,要充分運用心理健康知識對學生進行教育。例如引導愛好美術的學生積極參加美術活動,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引導愛好音樂的學生積極參加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樂觀向上態度,陶冶情操;引導有體育特長的學生積極參加各項體育活動培養他們堅強的意志力等。利用學生愛好開展課外活動,不僅能使學生學會既善於評價自己,又善於評價他人,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和他人的優缺點,還能使內向孤僻的學生合群,樂意參加群體交往,增強合作意識,也能使心胸狹窄的學生學會寬容,開闊心境,理解別人,並進行情緒上的自我疏導,不致於心理失常出現心理障礙。
二、廣泛開展心理健康宣傳教育活動
充分利用校內廣播、校刊、板報等宣傳陣地,大力宣傳普及心理健康知識。並開展各類宣傳活動,通過知識競賽、論文徵集、心理劇場、心理沙龍、心理運動會等多種形式,廣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三、專題講座
針對班機出現得共性問題,開展主題講座。這可以很好的塑造班級集體良好的氛圍和集體的良好行為,激發群體向上的精神。每次講座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和需要,選擇合適的專題內容進行。如:新生環境適應講座、期末考試前怎樣克服考試焦慮講座,適時為他們解開心結。
四、游戲明理
愛做游戲是小學生的天性,通過游戲學會表露自己,學會與夥伴共同商議、承擔責任,學會互相幫助,分享成功的喜悅,游戲也能使學生自發地、自然地將自己的心理感受與問題充分表現出來,並獲得情緒上的鬆弛,最終認識自我,學會控制自我。游戲法特別適合年齡小的學生。
五、行為練習
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強調行為訓練。如果只停留在說教,或灌輸理論知識,而不是讓學生親身體驗、感悟,那麼是收不到多少實效的。學生的心理素質要物化為行為習慣和行為能力。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和行為能力是其良好心理素質的表現,如中小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我們經常講的「五愛」、「五心」、「五自」教育,以及要求學生樹立勤奮嚴謹的學習態度 ,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增強自學、表達、操作和創造能力等等,這都是一種良好的心理素質的表現。所謂「教育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足以說明心理品質在人培養中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質表現在人的成長和成長過程 中的各個方面,能指導學生做人、求知、生活和交友,對學生形成正確的行為動機,有導向和激勵作用,對學 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行為能力,有制約和調節作用。要讓學生對已學習過的行為及技能進行反復的練習,加深對這些行為及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從而形成穩定的行為習慣。
六、結合班級管理滲透心理輔導
利用班會、團隊活動時間,為學生開設專項團體心理輔導活動。
引導學生在正確認識自我、了解自己的情緒、主動負責、學會尊重、善於自製、提高耐挫力、開拓進取等方面開展討論和交流活動,幫助學生構建積極的自我觀念,促進學生知、情、意的和諧發展。班主任工作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創設寬松和諧的環境,讓學生在健康的環境中慢慢矯正不良心理,逐步培養其健康完善的人格心理。一是建立一個團結互助、和諧友愛的班集體。在班集體建設過程中倡導互幫互學、互相關愛的活動,讓學生相互深入全面的了解,相互信任,建立平等友愛的同學關系。對有困難有缺點的學生,用平等真誠的態度給予幫助,使他們在學校里心情愉快,精神放鬆,以增強其信心,激發其求知慾,鼓舞其勇氣,對困難挫折都能勇敢面對,對他人理解、尊重、寬容,在集體中做一個受歡迎的角色。二是創設豐富多彩、積極健康的生活環境。開展多種文體活動,寓教於樂。組織教師利用學校各種活動,主題班隊會活動時間組織學生觀看他們喜愛的影視片,推薦健康書籍,講故事,談理想,說未來,選取一些社會角色作模擬表演等,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社會,了解自己的角色心理,把遠大的理想與腳踏實地的學習結合起來,達到了自己克服缺點,自我完善個性的目的。
七、開展傳統美德教育活動,繼承中華美德。
例如:以「承先烈遺志,做中華少年」為主題,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根據我校實際,認真制定此主題的活動方案。組織 「與英雄人物談心得」徵文等活動,使學生逐步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主人翁責任感提升自己的愛國情感,同時學校還要通過廣播、宣傳欄、板報等宣傳陣地向廣大師生進一步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從而達到激發愛國情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的目的;開展「迎奧運,文明禮儀伴我行」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提高學生文明素養。本學期開展「行有規,做有矩」禮儀教育傳承中華美德活動; 結合「三八」婦女節對學生進行「孝父母,尊師長」教育,組織學生了解父母、老師的辛勞等。
八、日常教育
以重大節日、紀念日為契機開展主題教育活動。
根據重大節日、紀念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又要根據每個月的工作重點開展主題教育活動,結合「三八」婦女節開展「孝父母,尊師長」活動,結合學雷鋒日開展「學雷鋒、樹新風」活動,結合「迎奧運,文明禮儀伴我行」開展「言有規,行有矩」禮儀宣傳活動,「承先烈遺志,做中華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紅五月歌詠比賽,慶六一活動等。
九、積極開展課外「談心」活動。
及時溝通,耐心說理,矯錯於無形,防患於未然,使學生業已形成的健康心理進一步得到強化。
由於學生心理的成長是一個動態的特殊過程,經常會出現一些波動。實踐告訴我們,健康心理的形成源自於學生心理得到積極而及時的疏導之時。當學生逾越不了自己的心理障礙時,便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心理的波動,出現心理問題。特級教師魏書生說過:「學生內心深處都有老師的助手。」因此與學生談心並真誠地給予引導是形成健康心理的必要而有效的途徑。在課外「談心」活動時,教師要以朋友的身份出現在學生面前,真誠地與其溝通,激發他們內心潛在的自我教育這一「助手的力量」,耐心幫助他們走出心理困境。比如,學生在相處時難免會有磕磕碰碰,形成矛盾。教師可採用課外同時找雙方談心的方式,和他們一起找出矛盾或症結所在,共同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在這一過程中我感覺到課外的每一次談心都是一次心靈的碰撞,也是一次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過程,更是健康心理的形成得到鞏固與強化的時候。
總之在課外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創建良好的班集體,營造和諧的班級氣氛,使學生在集體生活中塑造良好個性、培養高尚的品德、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健全身心的良好途徑。是值得我們教者說推崇的。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