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留守兒童工心理輔導記錄
❶ 關愛留守兒童我的責任
隨著進城務工人員越來越多,農村留守兒童的數量也與時劇增。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當前的一個嚴重社會問題,是關繫到社會穩定、和諧的重大問題。要解決這個難題,不能單靠某一方面的力量,需要學校、家庭和政府等多方面協調合作,要全社會共同關愛留守兒童,才能把這個問題解決好。
當前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問題:一是留守兒童缺乏親情,人格發育不健全。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庭親情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習慣、心理健康、人格與智力發展。由於外出務工的父母常年在外,沒有時間顧及孩子,對孩子的成長缺少足夠的關心和教導,缺乏思想上的交流,所以許多留守兒童往往缺乏安全感,出現性格內向、自卑、孤僻,不善與人交流等缺陷。二是學校教育與留守孩子的家庭教育嚴重脫節。留守兒童家長長期不在家,失去家庭監督,導致孩子在學校欺騙老師,在家裡蒙騙臨時監護人,在孩子電話與家長聯系時欺騙家長。我鄉有個別孩子打電話給遠在他鄉的父母撒謊說學校要交什麼什麼錢,一個星期要從家長那裡騙幾百元甚至上千元錢,用來亂花,助長了孩子的壞習慣。三是留守兒童行為容易出現偏差。許多留守孩子自律能力差,又缺乏及時的教育。許多孩子在家裡不聽監護人教導,在學校不遵守規章制度,經常遲到、曠課、逃學、說謊、打架,有的迷戀網吧游戲廳,甚至與社會上一些有不良習氣的人混在一起吃、喝、玩、樂,錢用光了就採取騙,甚至偷搶,由於他們缺少法律知識,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成為社會治安的隱患。
針對以上問題,我認為無論單從哪一個方面來解決好這一問題都是不可能的,必須學校、家庭、社會以及政府共同協作,全社會都來關愛留守兒童才能解決這一難題。
首先是學校管理。學校是教育促進農村留守兒童的主陣地,這就要求學校教育不僅要完成校內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同時應該有意識地向留守兒童校外生活延伸,以彌補他們校外生活的空間的教育。學校要建立留守兒童檔案,把學生家長在什麼地方打工以及怎樣可以與他們聯系等記錄在檔案里,一旦遇到什麼情況,班主任或者其他教師可以及時與其父母溝通,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同時,學校還要加強留守兒童生活技能的培養,包括安全、生活常識,生理衛生以及心理健康等知識,真正做到在抓好知識教育的同時,還密切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其次是家庭要切實盡到應有的責任。外出務工的父母應該慎重穩妥地安排好監護人,監護人應該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不能把孩子留給年齡偏大的祖輩,因為他們年事已高,有時連自己的生活就難以自理,怎麼管得好學生呢?留守兒童的父母應經常與監護人及孩子聯系,多渠道多方式對留守孩子的學習、生活、思想等方面狀況加以關心和教育,最大程度地保證對孩子委託監護的到位。外出務工的父母應該加強與孩子學校的聯系,特別是班主任,及時了解孩子在學校各方面的情況,力求配合好學校教育。不能對孩子有求必應,過份遷就,助長孩子的一些不良習慣,要多方面引導他們勤奮向上,體貼父母的艱辛。
再就是社會對留守兒童要關心。要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較好的外部環境。切實加強正確輿論導向和宣傳,努力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真情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要嚴厲打擊侵害留守兒童合法權益的違法犯罪活動,積極為他們提供各種形式的幫助,不讓他們進網吧、電子游戲廳等場所。呼籲社會上更多的有愛心的人士創辦更多的像「毛壩藍天兒童託管中心」這樣的留守兒童託管場所,讓留守兒童在託管中心裡像在自己家裡享受到父母般的呵護,讓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最後是當地政府要為留守兒童多辦實事。主要是要健全政策機制,認真落實有關法律法規,確保每個留守兒童都有學上。要堅持政府積極引導,部門分工協作,共同擔負起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重任。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建設,改善農村留守兒童的寄宿條件,政府應加大資金投入,創辦更多的託管中心,讓其能接納更多的農村留守兒童。
總之,要解決農村留守兒童這一難題,要靠全社會的力量,只有全社會共同關愛他們,他們才能健康發展,社會才能和諧發展
❷ 求一篇作文800字,題目如下
對留守兒童的關愛需要多些
2017年夏天,某單位組織了一次慰問留守兒童的活動。當志願者們把准備的書本和文具交到孩子們手中時,卻意外收到了一張用稚嫩筆跡寫下的紙條。
「叔叔我不喜歡你們帶來的東西,我想要一個可以打王者榮耀的手機。或者以後你們給我錢,我們自己買喜歡的東西,你們帶來的書和文具,我們不喜歡,謝謝。」
留守兒童是個特殊的群體,數量極多,高達6800萬,而且他們身上的問題也多,而現在留守兒童討要手機,僅僅是為了能打王者榮耀這種游戲,這令人擔憂。沉迷打游戲對留守兒童來說是雪上加霜了。
調查顯示,11.4%的留守兒童稱自己父母月內離世。自己的父母還健在,卻稱父母已經離世,原因令人辛酸,是對父母外出長期見不到發泄不滿。留守兒童對父母的感情基本上經歷了這么一個過程:從想念父母到不想念父母,最後稱謊稱父母離世,可見孩子對父母的絕望和無助,在孩子看來,父母長期見不到,和死了有什麼區別?當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留守兒童就會將感情轉移到其它地方,打網路游戲就會成為其中一個重要的活動。在現實中,留守兒童不被關愛,被人欺侮並不鮮見。調查顯示,處於缺母留守狀態的學生最易受到欺負,達58%。留守降低了孩子在人群中的地位,使其更弱勢,更容易被挑選成為欺負的對象。許多留守兒童走上邪路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這是因為一方面他們由於缺乏保護,容易受到傷害,溺水、車禍、性侵,甚至是被殘殺,另一方面他們很容易沾染上壞習氣,成為「問題兒童」。
由於各種原因,許多作父母的要離開孩子外出打工,這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人離開孩子,心卻要和孩子在一起。可事實上,調查表明,有40%的留守兒童與父母的聯系頻率在一個月至一年內,甚至從未聯系過。當孩子得不到該有的呵護,對讀書沒有興趣,轉而將興趣轉移到玩網路游戲,再加上缺缺乏有效管理,留守兒童也就更容易變壞,更容易受到傷害。的確,「父母管教和良好教育的缺失,讓留守兒童缺乏為他們提供識別、判斷、控制網路不利影響的外部支持。這時候,網路游戲對他們產生的負面影響可能會更大。」
據中國青少年網路協會第三次網癮調查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城市青少年網民中網癮青少年約佔14.1%,人數約為2404.2萬;在城市非網癮青少年中,約有12.7%的青少年有網癮傾向,人數約為1858.5萬。而其中的一大部分就是留守兒童了。杭州13歲男孩因玩「王者榮耀」被家長訓斥,後跳樓致多處粉碎性骨折,被送醫院時還要求登錄手游賬號;湖南慈利23歲女性被年僅15歲的初三學生殘忍殺害,只因後者沉迷於暴力網游,想體驗在現實中殺人的快感……當留守兒童沉迷於玩網路游戲,類似的悲劇在留守兒童中出現也就不遠了。
留守兒童為打游戲討要手機令人擔憂,對留守兒童的關愛需要多些再多些。
❸ 留守兒童之歌歌詞
兒歌名稱:留守兒童之歌
歌詞:
爸爸不在家
媽媽也不在
出門在外忙務工呀
把我專獨自留下
白天我想屬爸爸
夜裡我盼媽媽
夢里我想爸爸
天亮我念媽媽
爸爸 媽媽
你們可知道
兒女的心中最想得到啥
爸爸 媽媽
我只想有一個
溫暖幸福團圓的家
和諧連萬家
春風暖天下
校園建起兒童之家
留守不再可怕
夥伴們親如一家
老師像媽媽
學習娛樂加鍛煉
人人把我誇
爸爸 媽媽
你們在外面安安心心工作
別把我牽掛
爸爸 媽媽
振興咱中華
爸爸 媽媽
你們在外面安安心心工作
別把我牽掛
爸爸 媽媽
我長大也要回報祖國
振興咱中華
我長大也要回報祖國
振興咱中華
留守兒童之歌 - 兒童歌曲試聽 - 兒歌童謠mp3下載 - 【寶寶吧】兒歌童謠
http://www.baobao88.com/bbmusic/erge/08/2926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