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輔導課程 » 焦慮學生的心理輔導策略之一

焦慮學生的心理輔導策略之一

發布時間: 2021-01-16 12:16:51

Ⅰ 學生焦慮、厭學的心理疏導研究國內外研究現狀

現在的學生太過滿足,覺得生活好像很簡單,沒有真正的受過苦,所以心裡覺得怎麼樣都無所謂,反正又不會怎麼的、

Ⅱ 如何克服焦慮心理輔導

哲學理論認為,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
焦慮是多種多樣的,下面是關於考試焦慮和消解方法。
1、考試焦慮的含義
考試焦慮是以擔憂為基本特徵,通過不同程度的情緒反應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心理狀態。
2、消除考試焦慮的方法
第一,認真學習,充分准備。
第二,增強考試的信心。
第三,對考試要有正確的認知評價。
第四,掌握必要的應試技巧。
①對考試要胸中有數,明確各種題型的答案要求。
②在考試中要保持平靜。
③不要過分關心答案的對錯。淡化考試結果,注重學習過程和效果。
我們可以舉一反三,消解其他焦慮。
焦慮的本質是擔憂(擔心和憂慮)。
自己可以去做的事情,提前准備、全力以赴;不用焦慮。
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隨遇而安,聽天由命;焦慮無用。

Ⅲ 如何處理中學生考試焦慮的問題

(一)重視學校與家庭的溝通
既然家庭教育會影響學生的考試焦慮水平,因此學校應重視與家庭的溝通聯系。在此方面可以考慮採用如下兩種方法:一是定期召開家長會議。一方面匯報學生在校期間的基本情況,包括此階段學生的心理狀況,要求家長配合,通過自己的言行為其子女減壓,鼓勵他們正確對待學習的困難。另方面,亦通過家長們的信息反饋,准確得知學生在家的思想心理狀況,有的放矢地做好學生過細的思想工作。二是善於挖掘典型。組織在這方面有深刻認識與體會的家長和學生,通過班會課、座談會等形式現身說法。如我校有一老師,進行過「讓我們成為家中的小天使一一一孝心獻給父母」主題班會,促進學生與父母之間的情感交流。事後有個別家長很有感觸他說:過去我們將過多的時間去考慮工作,考慮其它事情,對孩子也主要是考慮他的學習成績如何,很少與孩子交流思想,傾聽他們的心聲,自然就極少研究他們的心理。看來,我們還需要掌握一點心理知識,多與孩子溝通,坦誠相待,相互信任,才能消除相互間的「心理代溝」。
(二)優化課堂教學,創造和諧適度的學習氣氛
課堂教學的效果如何,直接關繫到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必須堅持貫徹「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發展為主線」這一教學思想,要求教得主動,學得主動,最終達到輕負擔、高質量。因此,要提倡啟發式教學,在講授過程中,要注意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設疑、解疑、創造和諧適度的學習氣氛,培養學生的興趣、樂趣、志趣,調動非智力因素,提高學習內驅力。
在學習訓練方面,要求各科協同配合,合理分配作業時間,提倡精講精練,讓學生有充裕的時間消化知識,減輕學習負擔,避免學生過度學習疲勞。試卷講評時,要盡量考慮學生的接受水平,力求避免用刺激性較大的言語針對後進學生,取消學習成績後十名排名等錯誤做法。
幫助學生提高應試技能,加強對中學生的考前指導,這也是克服考試焦慮的一種辦法。通過有系統的講解、訓練,讓學生懂得各學科的知識結構特點、各類型試題的具體要求,考試時一般程序的應付方法等,力求使考生在考前覺得自己有所准備,從而樹立起對考試成功的信心。
(三)進行學習心理與學法輔導
1.考前自信訓練
學校有必要在考試前進行動員。考前動員主要是要求學生端正動機、明確目的、消除緊張。通過動員,向學生們講清楚,考前出現緊張是很自然的事,但緊張過度會抑制大腦皮層,使過去已掌握的知識點記不起,知識水平就會大打折扣,因此應不過分強調勝負成敗,採取平常心對待考試。另外,最好還應從橫向、縱向具體分析學生的知識水平,指出他們已有一定的學習實力,只要正常發揮水平,就能取得較好成績,這樣可以使學生正確調整期待水平,擺正好自己的位置,「放下包袱,輕裝上陣」。
2.專題講座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可重點選擇「學習興趣、學習記憶、學習疲勞、考試焦慮」等幾個問題進行專題講座,開展集體輔導,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此方面有關的科學知識,調動學生非智力因素,克服自卑,提高自信,並從中進行學法輔導,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會科學記憶,科學用腦,對於學生產生的焦慮現象,可啟示他們採用注意轉移法、心理補償法、自我暗示控制等方法來平息緊張的情緒。
3.應考方法的指導
正確的應考方法,是通向優異成績的橋梁。有的學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進行復習,只因沒有掌握應考的正確方法,或者忘了帶准考證,或是沒按要求作答,或是沒掌握好時間做不完試題……以至前功盡棄,實在可惜。進行應考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應考方法,可以幫助他們減少考試焦慮,提高考試成績
4.應注意問題的提醒
(1) 考試前
①考前的復習要全面系統,這是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的重要前提。
②復習一段時間後,自己對自己的知識水平沒有底,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這時不要總是拿別人來與自己比較,這樣會給自己造成無端的緊張和壓力。
③同學們通過一段時間的復習後會感到心理、毅力、意志都已疲憊。如果你感到壓力很大,不妨找老師、同學或朋友聊聊天,傾訴一下自己的壓力,你可能會發現,說出來以後感到輕鬆了很多。
④在經過了模擬考試後,同學們會因為考試結果而竊喜、自慮、泄氣。如果你感到自己煩燥不安,那就把你擔心的問題一個一個地寫在紙上,然後一個一個地把問題找出來,做到心中有數,並反復暗示自己不要緊張,我會應付這些問題。
⑤考試臨近時,同學們會因為心理緊張而出現「記憶空白」,「知識虛無」的現象,這一時期同學們要積極進行自我調節,如:通過體育運動的方式對情緒進行調節,這樣可以降低焦慮。
⑥在備考中同學們要自始至終抓好「學習常規」,要恪守「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的信條,考前也要與平時一樣,使內在潛力得到充分發揮。
(2)考試中
①別穿衣領、袖口太緊的衣服參加考試,這樣會增加你的緊張度,寬松、舒適的衣服使你生理感覺會更好些。
②進入考場不理會別人的表情與反應,在自己的位置坐好,把精力集中在考室前的每一個點上,凝視一分鍾左右,什麼都不要去想,讓情緒穩定下來。
③試卷到手後,先總體瀏覽一遍,做到心中有數,特別是對待數、理、化,建議同學們先揀容易的做,這樣更容易超水平發揮。
④別去關注別人,要知道考試是你自己一個人的事,只要你在規定的時間內把試卷做完就可以了。
⑤在考場如有過度緊張的現象,就先停筆,坐直身體,雙手平放在桌子上,輕閉雙目,做一個深呼吸,放鬆過度緊張的情緒,然後再繼續答題。
5.個別輔導
由於神經類型或人格特徵的差異,有個別學生可能會經常出現考試怯場,大失水準,逢考必差的現象。對此類學生,則應加強對其心理輔導。通過個別談話、通信咨詢等方式讓他們講出心裡話,使這種不良的心境、壓抑的情緒反應得到及時的、有效的疏泄,並有針對性地運用各種方法協助其消除不必要的憂慮。在諸種方法中,一般情況下我贊成多從知識原因方面進行分析,要善於挖掘他在某些知識方面的長處,鼓勵他想開一些,某次考試一有進步,就勉勵他,這樣,如果有第二次、第三次的成功,學生就會對自己形成一個比較穩定的自我肯定模式,增強對考試的自信心。
6.組織有效的活動
學生長時間緊張學習,易造成大腦皮層的亢奮和疲倦,組織一些趣味知識競賽、熱門話題辯論、體育競賽等活動,讓學生轉移注意力,同時讓學生把成功的體驗帶到學習中去,有利於提高抵禦焦慮心理的免疫力。
7.團體輔導
針對考試焦慮較重的學生進行集體輔導。下面這種克服焦慮的心理調節發是簡單易行的。
第一步,指導學生全身放鬆。指導語為:「首先盡可能坐得舒適些,然後開始放鬆全身肌肉。頭和額部最先放鬆,接著放鬆臉部肌肉,上下頜也不要綳緊,頸部肌肉要完全鬆弛。肩膀上的肌肉也跟著放鬆,從肩到肘、到手指都要放鬆。緊接著是使胸部肌肉放鬆,先做深呼吸,再慢慢呼氣放鬆。使緊張感慢慢消失。然後繼續使腰、臀、大腿直到膝蓋,再到小腿、腳踝到趾端都得到放鬆。」此時讓學生稍稍休息一下,多數學生緊張情緒可以得到緩解。
第二步,當學生的身體完全放鬆後,由老師生動逼真的描繪考試的情景,學生隨之假想自己進入考場進行考試。當學生感到極度焦慮時,馬上讓他停止假想,然後再開始做前述的鬆弛運動,待全身放鬆後,過幾分鍾再描繪考試情景……這樣反復多次,直到學生在假想的考試情境中不再感到焦慮為止。
第三步,老師有計劃的安排學生在教室中進行模擬考試。在模擬考試中,讓學生有意識地放鬆,並默誦一系列的指令:「全身肌肉放鬆,不要緊張,考試沒什麼可怕的,注意力集中在題目上;答題是保持冷靜,想一想其他可能解決的辦法;深吸氣,再慢慢吐氣,全身鬆弛,果斷地去做。」
經過幾次這樣的輔導,學生的考試焦慮會明顯的降低。
8.考後心理指導
有些學生的考試焦慮是以前考試失敗留下來的情緒體驗所造成的。因此,在考試後還要及時引導失利學生走出心理困境。幫助學生合理歸因,適當的情緒渲泄與自我安慰等。讓學生重新以正常心態來對待學習、考試。

Ⅳ 中學生焦慮、厭學心理疏導研究 我在做這方面的研究課題。希望大家可以給我提供一些好的建議和意見。

一般焦慮、厭學的孩子,心裡都缺乏安全感,你應先和他們建立信任關系,千萬別一開始就和他們談論學習、父母怎麼關心他啊、老師的期望啊之類的,青春期的孩子比較敏感,就是這些關心讓他們覺得有壓力,從而焦慮。有些孩子,尤其是成績差的學生更需要老師的鼓勵,他們的心理脆弱而敏感,老師不經意的一個動作、話語甚至一個眼神就會深深的影響他們。

Ⅳ 如何對考試焦慮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多大的學生啊?不一樣的年紀方法不一樣。可以私聊我交流一下。

Ⅵ 怎樣對初三學生進行心理輔導.ppt免費全文閱讀

一、 如何緩解學業焦慮
初三學生學業焦慮主要表現為考試焦慮和學習動力不足。
學生考試焦慮體現在對考分的過分看重,說到底是對自己未來前途的焦慮。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三:一是由於群體效應,將分數作為衡量學生能力的惟一指標。二是不自覺地將獲取高學歷等同於自己的人生價值。三是學生渴望自我實現與現實學業成績的不理想而導致的認知不協調。
只有減輕心理負擔與學習負擔,才能減輕學習上和精神上的壓力,才能健康愉快地成長。為了緩解和消除考試焦慮,可以嘗試以下幾個策略:
選擇適合自己的目標動機水平,過強或過弱的動機水平都容易使自己產生失敗體驗而導致心理壓力。
未來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未知數,不要過多地擔憂將來的事情,而應將自己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現實的生活和學習中去。
考前作好知識准備以及應付考試突發事件的對策和心理准備,有備才能無患。
不妨採用「極限思維法」,想像你所焦慮的事件可能的最壞結果。你就會發現現狀還是值得樂觀的。
學習動力不足(即學習動機問題)也常常令學生苦惱。一方面學生都有提高成績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又容易產生浮躁、厭煩情緒,導致學習無動力或動力不足。學習動機分內在(具有持久性)和外在(具有短暫性)兩種,學習者只有「知學」、「好學」並且「樂學」,從價值上給自己的學習以較高的評價,才會產生持久的學習動機。當然,學習的外在動機也是必要的,只有二者和諧作用,才會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二、正確看待信心問題
一些同學由於付出的努力短時間內看不到效果,就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出現這種情況是由於沒有樹立正確的歸因理念。精神分析者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一書中說:「事實上,每一個人都是自卑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為我們發現我們所處的現狀都是可以進一步改善的。」從這個意義上說,自卑也可成為一個人進步的動力,人生正是在對自卑的不斷超越中而漸入佳境的。
但是,持久的、過分的自卑感則容易造成心理疾患。在遭遇挫折時,建議同學們不妨嘗試以下策略:
1.對自己有一個客觀、全面的評價。
2.善於將成功歸結為自己的能力。
3.體驗內心的喜悅感和成就感,要相信之所以失敗是由於自己努力不夠或無效努力。
4.不妨制定階段性目標。
5.在不斷達到目標的過程中體驗成就感。
6.增強自信心。
7.樂觀、平靜地對待挫折,因為挫折對於成功同樣是必要的。
三、如何改善人際溝通
有許多學生因在生活、學習中存在與父母、與老師、與同學溝通困難而感到苦惱,究其根源在於人與人之間彼此立場、觀點的差異。為了改善這種狀況,不妨學會「換位思維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將心比心」,畢竟人與人之間需要相互理解。
當然,最好還要有一些溝通的技巧,它會進一步改善你的人際關系。
四、怎樣克服精力分散?
中學生在學習中常常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走神兒」現象。造成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因單調刺激而引起的厭倦感,如學習材料重復、枯燥;否定注意對象的價值導致意志努力失敗或放棄努力;還有一種情況是由於精神疲勞而引起的疲勞效應。
「注意緊張狀態」理論提出學習單元時間概念。由於個性差異,每個人的學習單元時間可能不盡相同,有人認為一個人的最佳學習單元時間約為25分鍾,通俗地講,一個學習單元時間即是一個注意緊張狀態,學習者應避免在一個既定學習單元時間內分心。
可以嘗試以下克服注意力分散的三步控製法:第一步,當出現某種滯澀情緒時,學習者應敏感地意識到,並提醒自己不能成為情緒的俘虜。第二步,盡快著手按已定的復習計劃學習。第三步,繼續學習,直到完成。
明白了上述道理,學習者就應該克服在一個學習單元時間內注意力分散的不良習慣,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

五、正確理解應試與備考
社會呼喚素質教育,學生呼喚素質教育。一些初三學生認為目前很多學校「應試教育」嚴重,因而對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應試教育有逆反心理,這樣的情緒在客觀上影響了初三階段的復習和備考。
首先,我們應當肯定,學生強烈希望推行素質教育,這是積極進步的表現。老師在教學中應積極實施素質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特別要滿腔熱情地幫助後進生,而不是只把目光投向升學有望的學生;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而不是只注重智育;要積極啟發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而不是搞滿堂灌、題海戰術。
其次,我們應指導學生正確看待備考和應試。「應試」與「應試教育」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不管是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目前來講,都需要考試。雖然中考制度還不夠完善,有待於進一步改革。但在市場經濟競爭激烈的今天,中考仍不失為一種較公平的選拔人才的手段。
目前,我們國家還不可能普及重點中學教育,中考的競爭必然是很激烈的,我們應客觀地面對這個現實,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質,使自己早日成才。
六、擺脫苦悶自卑心理
中考前,我們不主張搞題海戰術,但適當的備考復習還是需要的。有些學生由於幾次考試成績不好,就認為自己不行了,因而也容易產生苦悶自卑的心理。
欲勝人,先勝己。復習備考,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消除苦悶自卑的心理,增強自信心呢?
第一,要正確看待自己。充分看到自己的實力,不要求每次考試成績都能十分理想,不要因一兩次考試成績不好而否定自己。不要總拿自己的成績跟班上成績拔尖的同學比。你在這個班成績是中下的,在全校也許是中等的,在全省也許就是中上等的了。
第二,要認真分析考不好的原因。也許是沒有復習好,也許是心理緊張沒有發揮出應有的水平,也許老師出題太難。
第三,要經得起失敗的考驗。就算自己學習基礎較差,接連考試成績都不理想,也不應自卑。正確的態度是趕快找出原因,改變方法,調整計劃,補缺補漏,再接再厲,爭取中考發揮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兩軍相戰勇者勝,「鹿死誰手」,還未可知,沒有理由輕視自己。

七、學會緩減心理壓力
初三階段,隨著中考的臨近,同學們進入到緊張的復習備考狀態,你追我趕,於是有些同學感到競爭激烈,壓力大,心情緊張。對此,教師和家長必須及時地給予疏導,學生自己也必須學會緩減心理壓力。
心理研究發現,保持適度的心理壓力有利於中考復習、備考。但壓力過大,會造成緊張、急躁心情;沒有壓力,也不利於學習效率的提高。所以,考生必須學會調節自身的心理壓力。
首先,我們應當認識到,隨著中考的臨近,同學們抓緊時間復習,積極備考是正常的,正如軍隊臨戰前要練兵,運動員比賽前要訓練一樣。有了這樣的認識,就能把壓力變為動力。
其次,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制定自己的復習計劃,做到以「我」為主,緊而不亂,不要盲目地跟著別人跑。要把平時當考時,考時當平時,盡量以平靜的心情來復習備考。
再次,還要注意搞好團結。同學間既競爭,又友好,互相幫助,共同進步。不要怕同學超過自己,你幫助了同學,也會得到同學的幫助,並會贏得同學的友誼。在一種寬松友愛的氛圍中復習,會收到更好的效果,中考中也會發揮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八、家長應支持理解孩子
初三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龍,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重點中學,考上好重點中學。這樣一來,免不了經常嘮叨,有意無意地給孩子造成了壓力,使學生感到家庭壓力大,煩躁苦惱。
家長們希望孩子能上重點中學,能成才,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教導要得法。父母既要關心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也要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初三階段,孩子們學習緊張,心理壓力大,容易煩躁,因此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不宜施加過多的壓力。家長應做到內緊外松,不防抽點時間帶孩子上街購物,或到公園遊玩,調節一下孩子的心理,溝通和孩子的情感。
初三階段,考試會多一些,家長要正確看待孩子考試的分數。有時孩子考試成績不好,父母也不要大驚小怪,更不能責罵孩子,應心平氣和地同孩子分析考不好的原因。
對孩子心中的煩惱,家長應和老師配合,給予及時的疏導和消除。對孩子的每一個優點、每一次進步,家長都應給予鼓勵和贊揚,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家庭應是孩子學習和生活的平靜港灣,家長應給孩子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家庭環境,使孩子能有一個健康的心理進行復習備考。
教師和家長都應及時發現初三學生存在的各種心理障礙,及時給予關心和疏導,幫助學生消除心理疾患,使他們能以一種自信健康向上的心理狀態復習備考,迎接中考,走向更廣闊的人生之路!

Ⅶ 如何幫助小學生克服考試焦慮 心理活動課教案

【設計理念】:
小學高段的學生,一方面自我意識進一步覺醒,關注自我形象,看重成績;另一方面,面臨的學業壓力大,對於大部分民工子女來說,面臨著巨大的就學壓力,學生更看重成績。考試是每個學生必然遇到的事情,考試焦慮是學生中常見的心理障礙,有些學生遇到考試時,手心冒汗,情緒高度緊張,記憶困難,思想難以集中,甚至會失眠。更嚴重可能還伴有口乾,惡心等嚴重的反應。在小學高段。雖然這種現象不是很突出。但學生普遍害怕考試,希望不要考試,對考試缺乏信心,對考試的看法過於片面,對於結果比較悲觀;對考試漠不關心,抱「無所謂」的態度,也是目前部分學生對待考試的不正常心理,同樣應幫助他們認識其危害性,引起重視。
因此,這活動課的用意在於:一是讓學生通過一些自我調節技術來緩解緊張的心理。二是使學生明白,珍惜時間,平時積累,相信自己,考試是一次機會,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真正的做到「心靜自然涼」。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