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輔導活動課提高抗挫折力
❶ 如何培養高中學生應對挫折的能力
高中生抗挫折能力培養及心理輔導的對策
1.抗挫折能力的培養
(1)自控能力的培養
抗挫折能力弱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是一種意志力薄弱的表現。培養意志力是增強自控能力的主要手段,能夠加強高中生克服困難、抵制挫折的信念。對自控能力進行培養首先要強化學生的的正確動機,人的行動都是靠動機支配的,只有正確的動機才能對高中生的活動產生正確的影響;其次要培養高中的興趣從而鍛煉其意志力,對於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大部分人都能夠全身心投入,高中生也不例外,要以此為基礎,對其意志力進行鍛煉。[3]
(2)應變能力的培養
大部分高中生沒有較強的抗挫折能力,許多情況下對突發狀況很難應變,因此提高高中生的應變能力是有必要的。在具體的培養中,要對高中生的人生觀、價值觀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其用平和的心態面對挫折,同時引導其對發生的事情進行經驗總結,提高解決事情的能力,最後要對高中生的心理定勢進行疏導,使其能夠靈活的對問題進行分析。
2.心理輔導
在當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高中生很容易壓力過大,出現抗挫折能力下降的情況。因此加強對高中的心理輔導工作,對於高中生的心理健康以及抗挫折能力的提高都有重要意義。教師可以採取疏導的方法對高中生進行受挫原因的分析,加強其對自己的認知,排解不良情緒,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其次也可以利用轉移法,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別的地方,避免學生鑽牛角尖,使其從另外的角度看待問題,對挫折產生的壓力進行緩解,以解決問題。除此以外,教師還可對生活學習中有可能出現的挫折情景進行演練,使學生能夠在事前直觀的感受,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綜上所述,要加強對學生的心理輔導,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
❷ 如何提高學生抗挫折能力
作為教師一定要有意識培養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在多年班主任工作與教學工作中,我是這樣培養學生的耐受力的。
首先,正視挫折,從心理上接受挫折。人生逆境十之八九,順境能夠十之一二。在日常生活中遭受挫折不可避免。小到考試失利,競選失敗,受老師批評,與同學起糾紛,大到父母離婚,自己患病,親人突然去世,失戀失業。沒有哪個人敢說他從未遭受過挫折或今後不會遇到挫折。沒有經歷過失敗的人生不是完整的人生。沒有河床的沖刷便沒有鑽石的璀璨,沒有挫折的考驗便沒有不屈的人格。挫折可以幫助人驅走惰性促人奮進使人走向成熟與成功。關鍵在於你如何面對挫折。正因為有挫折才有勇士與懦夫之區別,巴爾扎克說:挫折和不幸是天才的進身之階;信徒的洗禮之水;能人的無價之寶;弱者的無底深淵。還是向雪萊學習吧:無論頭上是怎樣的天空我都准備承受風雨。
其次從榜樣身上汲取抵抗挫折的力量。學習如何對抗挫折。遠的如諾貝爾貝多芬馬克思奧斯特洛夫斯基對抗挫折的豪情,大的如從中國革命史和建設史中了解祖國如何在挫折中發展強盛。近的如張海迪桑蘭身殘志堅猶自奮斗不息,歌星劉若英成名前曾在某著名音樂人的製作室被判為:你的嗓音和你的相貌同樣不漂亮,我看你很難在歌壇有所發展。
一直的不放棄一直的努力終於讓她站上了夢想的舞台。有同樣經歷的還有女子足球世界盃金靴獎得主孫雯,她最初也是個被拒之門外失敗者,可是她也選擇在離夢想最近的地方默默努力,最終一鳴驚人。她們用事實告訴我們:經歷挫折猶自站在成功的邊上儲蓄能量積累智慧,終有一天迎來成功。最值得一提的是感動中國的洪戰輝。他用平凡人的平凡事證明:人生就是一個不斷經歷挫折不斷成長的過程。應該讓學生多看這方面書籍,有條件還可以集體學習並寫讀後感,對學生進行熏陶。
再次構建抵抗挫折的大環境激發學生自主意識。利用班團活動課心理輔導課進行抗挫折強化教育,在集體活動中澄清模糊認識,利用集體力量促發學生的自主意識。對在挫折面前表現好的學生公開表揚以示鼓勵同時激發其他同學對抗挫折的信心和鬥志。
最後教師應該積極主動掌握班級情況,對那些面臨挫折比如考試失利家庭出現變故的同學及時追蹤關注,必要時可以取得家長和班委或其他同學配合,以便在學生處理不好時及時的提供支持扶助。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個細致活,要求教師有愛心耐心還得有智慧講技巧,殫思竭慮,左右權衡,已求最佳效果。
❸ 如何幫助學生提高抗挫能力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
成功是消除挫折的最好的靈葯,失敗之後的成功來自於不懈的努力。依此原理,你可內以設計容一次努力常常失敗,多次努力便能成功的活動;從活動與己關系不大進展到活動與己關系很大,另外,收集典型指責用語,對活動失敗的人發一些調查表,對他使用這些用語,讓他在表格上勾選聽到這些指責的感受,難過程度,臉皮是練出來的,被責與自責要學會轉換,引導學會分析失敗的主客觀原因,學會重新選擇奮斗目標,獲得振作的動力。
❹ 如何提高學生抗挫折能力 心理課
挫折是指個體在從事有目的的活動中遇到障礙、干擾,致使個人動機不能實現,個人需要不能滿足而引發的一種消極心理狀態。
由於學生心理發展不成熟,缺乏付挫折的解析能力和承受能力,遇到挫折容易產生抑鬱、緊張、消極、焦躁、憤怒等不良的心理反應。優秀學生也不例外。那麼如何提高學生的抗挫折能力呢?我認為要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敏銳地捕捉到優秀學生的挫折問題。
我班裡有一個在各方面都特別優秀的學生,因此我讓她當了班長。平時的學習、表現根本不用老師操心,而且還是老師的小幫手。就是因為這樣,她對自己的要求也特別高,每次都想考100分。一開始,我不以為然,覺得孩子對自己嚴格要求是好的。可後來我慢慢發現,這個孩子的自尊心和好勝心都太強了。有一天她突然對我說:「老師,我不想跟小明一組,因為他總是不聽我的指揮,不按時完成作業,上課表現不好,拖我們組的後腿。您能不能換一個人?」當時我正在忙其他事情,就對她說:「既然他是你這組的組員,你就有責任管好他。」沒想到孩子哭著跑了,這時我才意識到是時候對她進行挫折教育了。
二、設定距離,面對挫折。
我在心裡猜想:也許這個孩子因為平時表現好,跟老師走得近,就想行使「特權」換組員,認為老師會滿足她的一切要求。於是我想了想,利用休息時間把她叫到沒有人的辦公室單獨進行交流。正好當天我們上了品德課,內容就是遇到困難要勇敢戰勝它。於是我以此為契機,對她說:「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我們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挫折。如果你退縮了,你就是一個失敗者;相反,如果你勇敢地面對並戰勝它,你就是一個成功者。我們就把那個同學當成是你遇到的一個困難,如果你能通過自己的能力去影響他,幫助他一起進步,相信你會很有成就感的!你願意試一試嗎?」孩子聽了我的話,微笑著點了點頭說:「老師,我知道該怎麼做了。」後來,我經常看到這位同學利用休息時間幫助那位「學困生」補課,慢慢地孩子進步了。
總之,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們要耐心地引導、教育,切不可什麼都一味地滿足,這樣他們才能更加健康地成長。
❺ 如何幫助學生提高抗挫折能力
如果沒有退路了,就只能面對挫折。
我覺得還是要從學生的自尊心入手,從積極主動性上入手,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內心的沖動,而不是被挫折產生的恐懼打倒
❻ 如何 提高心理抗挫能力
以下是提高學生的抗挫折能力的一些建議:
1.意識到挫折的存在性:中學生應意識到挫折是客觀存在的,人生並非處處美好、舒適,從而在心理上做好准備。如讀書、社會生活、與人交往等活動中可能出現挫折。
2,意識到挫折的兩重性:挫折的結果一般帶有兩種意義:一方面可能使人產生心理的痛苦,行為失措;另一方面它又可給人以教益與磨練。中學生應該看到挫折的兩重性,不應只見其消極面,而應以樂觀的態度對待生活中的挫折。
3.保持適中的自我期望水平:中學生正值精力充沛、朝氣蓬勃的青春年華,生活充滿了希望和幻想,對學習和生活難免抱有較高期望和較高要求,但由於對生活中所遇坎坷估計不足,對自身能力、知識水平缺乏全面認識,所以一旦遇到不順利的事就容易產生挫折感。因此中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具體可行的目標,保持中等期望水平,同時注意不可輕易否定自己。
4.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觀:挫折可成為弱者巨大的精神壓力,也可成為強者勇往直前的動力。要意識到堅強的性格需要個人有意識的磨練,決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達到的。歌德曾說過:倘不是就眼淚吃過麵包的人是不懂人生之味的。所以,要樹立堅定的目標,培養樂觀精神,這樣一來就能從逆境中奮起。
5.創設條件,改變環境。情緒反映總是在一定的社會情景中產生。因此改變挫折引起的環境,轉移注意力,就可以達到消除消極情緒的效果。
6.合理的宣洩:人們在遭受挫折時產生的緊張情緒,必須經過某種形式得到發泄,否則積累過多,容易導致精神失常。
7.尋求心理咨詢:尋求心理工作者的幫助。通過個別交談,排除心理障礙,達到擺脫矛盾,穩定情緒的理想效果。
❼ 如何培養學生的抗挫折能力
青少年生理發育雖然很快,但性格、意志等方面仍處於不成熟、不穩定的階段,他們剛剛接觸社會不久,缺乏對挫折的親身體驗、正確認識和心理准備,加之爭強好勝,渴望成功,所以在遇到挫折時就會或多或少、或輕或重地表現出挫折容忍力差的心理傾向。然而,挫折教育有利於提高學生克服困難的決心、信心、恆心;有利於增強學生對挫折的承受力、應變力、克服力;有利於促進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育和成熟。那麼,作為班主任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抵抗挫折的能力呢?結合多年的學習和班主任工作實踐,筆者在此談幾點粗淺的看法,與廣大同仁共勉。
一、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幫助學生樹立堅定的信念。
自尊心是學生積極向上,克服困難,自我教育的內部動力。學生遇挫時,自尊心十分脆弱,特別需要保護,班主任要對其進行心理引導,忌用簡單粗暴的方法將其「拒之門外」。人只有以堅定的信念作支撐,才能不屈不撓,持之以恆。因此,在遇到挫折時,
要有信心,
有意志,
堅定信念,
承受挫折,
接受考驗,
迎接勝利。班主任要注重德育滲透,通過組織學生觀看歷史偉人奮戰的影片等活動,讓學生看到他們那種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和堅強的信念,以及面對困難和敵人的堅韌不屈的性格,引導他們樹立堅定的信念、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遠大的理想,從而提高學生的挫折承受力。
二、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對待挫折。
在學習和生活中,學生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教師要從理論學習和生活經驗上對學生加以引導,使他們認識到:挫折是學習和生活中的正常現象。同時還應該認識到,一個人一生中經受一些適當的挫折,並不完全是壞事,因為挫折可以磨礪人的意志,提高扭轉逆境、克服困難、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要教育學生遭受挫折時,
應以積極的態度對待挫折,
分析它,
解決,
擺脫它。不斷積累挫折經驗,正確歸因挫折,學會用轉移、宣洩、補償、升華等心理防衛機制來消除受挫折後的不良情緒,只有這樣才能不至於被挫折擊倒。
三、開展心理輔導,提高受挫心理素質。
心理輔導是促進中學生心理素質提高的重要途徑和切實手段。班主任應加強修習心理學知識,提高心理教育素養,經常以書信或面談的形式對存有心理困惑的學生進行個別咨詢指導,幫助學生學會正確認識自我、評價自我、激勵自我、調控自我,以緩解其心理緊張和沖突,提高其適應能力,維護其身心健康。通過心理咨詢,不僅可為遭受挫折的學生提供心理宣洩的場所,而且能使他們學會正確地認識挫折和掌握應付挫折的策略
四、創設挫折情境,積累受挫經驗。
心理學認為,一個人遭受挫折的經驗對挫折的承受力有很大影響。現在的學生,從小嬌生慣養,大多都以自我為中心,很少有對待挫折的經驗,一旦遭受挫折和打擊,就會產生消極心理,驚慌失措,承受力很低。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挫折承受力,這就要求班主任應有目的地、精心地創設挫折情境,讓他們體驗各種挫折。比如體育競賽、知識競賽等,也可組織學生適當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經受磨難,鍛煉意志。通過諸如此類的一系列挫折情境的創設,學生不同程度地積累了一些挫折經驗,讓學生在逆境中奮進,在挫折中成長,非常有利於增強其應對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排解挫折的能力。
五、教會學生抵抗挫折的具體方法。
定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學習方面、人際方面、適應方面的心理輔導。可指導學生自學心理指導讀物,有針對性的進行自我教育與心理訓練,培養良好個性品質,鍛煉心理能力。重點傳授自我心理調適的方法,重在引導學生在生活、學習實踐中靈活運用,不斷總結提高。如:自我安慰法。面對挫折不消沉,自我安慰,自我鼓勵;傾訴法。在受挫之後,把不良情緒通過合理的途徑傾吐出來,以獲得心理釋然和內心的平衡;補償法。學生在某方面的目標受挫後,可通過其它途徑來實現另一可能成功的目標,作為補償代替,獲得心理平衡;調整目標法。受挫後審查原目標是否符合實際,如不符合或超越實際,就重新修訂目標。通過這些方法,讓學生學會心理保健,學會自我完善,自我調適,學會人際交往,學會承受挫折,培養自我承受和解決挫折的能力。
六、樹立學習榜樣,進行挫折教育。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具體榜樣形象的感染下,學生能加深對挫折的認識,激起內在的上進熱情,提高把挫折轉化為自我鍛煉成長的自學行為。班主任要有意識地搜集一些偉人、名人戰勝各種困難、挫折的典型事例,向學生講述,從學習、人際、情感、理想各個方面,給他們樹立出優秀的榜樣。例如忍辱不屈、發憤著史的司馬遷;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張海迪;雖處境維艱但倔然自強的達爾文等。這樣,在他們遇到挫折時就會向榜樣看齊,化成巨大的精神力量。
七、因材施教,方式適宜。
挫折教育是學生成長中必不可少的,它能起到賞識教育所達不到的效果。但要注意不同年齡、環境和性別的孩子在心智發展上存在著較大差異;相同年齡、環境和性別的孩子也存在著個體差異。因此,要做到「因材施教」,
對不同學生要選擇相適宜的挫折教育方式。比如,游離法挫折優秀生。優秀生長期處在贊揚中,心理上承受能力較弱。為打造優秀生們健康的心理,可採用讓第一的桂冠游離於多名優秀生之間的方法,以形成在學習上你追我趕的局面,讓優秀生們正確看待第一,以積極的心態接受失敗,明白先進的未必永遠是先進,落後的也未必永遠是落後的道理;逆向法挫折問題生。問題生大多數厭學,性格上冷漠、敵對多疑,劣性難改。一般的處罰、批評對他們來說是隔靴搔癢。可問題生都愛好文體活動,如果抓住他們的強烈表現欲,進行看似不講情面的逆向關懷,也許能觸動他們的心靈,改變他們的人生。
八、家校聯合,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班主任可以通過家長座談會、家長學校、家長培訓班等形式,向家長宣傳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幫助家長理解挫折教育的本質,取得家長的共識。同時,還可向家長傳授挫折教育的相關知識及方法,並對家長提出具體要求,使家長正確認識自己在挫折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積極配合學校開展挫折教育,避免出現家庭教育抵消學校教育作用的現象,使家校協調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總之,培養學生抗挫折能力的方法很多,在素質教育環境中,在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健全的人格培養愈來愈不容忽視的今天,班主任應結合實際,用好用活這些方法,並創造性地多層次、多形式、多途徑地開展挫折教育,努力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幫助每一個學生充滿積極進取的信心,樂觀向上,奏響生命的最強音。
❽ 如何幫助學生提高抗挫折能力
心理輔導活動課 齊礦中學 趙琴 人為了滿足需要而採取的行為不順利,或目的不能實現,就是挫折。因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產生的情感體驗叫挫折感,其表現為遺憾、失望、後悔、焦慮、自卑、絕望等情緒狀態。中學生所受的人生挫折有限,都生活在順利受寵的氛圍中,他們所能承受的挫折的能力也極為有限,因此,幫助中學生提高自身對挫折的承受力,使他們日趨成熟起來,為他們進入社會而立於不敗之地有著重要的意義。輔導目標:1、了解自己受過的挫折及對之採取的做法;2、認識自身行為態度在承受挫折方面的弱點;3、通過古今中外成功者的範例,增強挫折承受力。輔導方式: 1、討論與分析 2、角色扮演 3、情景體驗輔導准備:1、課前將學生分為每4個人一組,各組利用業余時間收集一個古今中外成功者承受挫折的範例。如找不到,則由教師向學生提供。各組選出一名代表,准備向全班同學講述範例。2、幻燈投影,錄像輔導過程: 一、回望自我教師引入 :「大家聽過『桑蘭』這個名字嗎?她帶著人民的希望,去參加美國舉行的『友好運動會』。可是一個不小心的失手,使她留下了終身的遺憾。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的,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與失敗。(教師講到這里,突然停下來,點一名正專心聽講的學生起立,設置一個受挫的情景。) 教師:「劉紅,你為什麼眼睛往外看?」 (劉紅起立後會表現出受委屈的情緒,然後老師向她解釋原因,這么做是故意的,並請她對自己所受的境遇說出真實的心理體驗,即怎麼想的。劉紅說完後,微笑著示意她坐下,採用「共情」技巧,力圖引起全班同學的共鳴。) 教師:「是呀,假如我是你,也會有這樣的感受的。這就是挫折。請同學們回想自己所受過的印象最深刻的挫折,產生過什麼樣的想法,做出過什麼樣的行動,真實地寫出來。 (打開幻燈投影,出示預制的表格) 你的感受:你的做法: 二、心靈的啟迪 教師:「承受挫折的能力是成功者必備的心理素質。古代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廠朔而有國語……古往今來。凡是有成就的人,無不是勇於克服困難,並能在逆境中奮斗,表現出良好的心理品質。請你把查找到的中外成功者受挫折後歷起的範例,仔細觀察並思考他們成功經驗。」 (各組選一名代表依次上講台前講述範例。講到他們受挫後,讓全班同學猜測成功者的真實反應及其結果。教師給予適當的鼓勵。) 結束後,教師: 成功者的範例告訴我們:勇於面對挫折,從中吸取教訓,並努力奮斗,最終產生巨大的動力,走向成功。我們不難總結出成功者在遭遇挫折時的共同之處。 (出示預制的幻燈片,讓同學們展開討論,並完成幻燈片上的句子,最後教師歸納總結並板書在黑板上。) 承受挫折能力強的成功者的共同之處:勇於面對挫折,冷靜分析困難,充滿信心,並創造條件努力實現目標,最終獲得成功。 相反,承受挫折能力弱的人的做法和態度是:缺乏信心和勇氣,表現出失意、煩惱、沮喪的情緒。覺得自己不行,沒有能力,做不了,最終放棄奮斗,導致失敗,甚至絕望。 (出示幻燈片,上面寫著名人名言) 「屢顛屢撲,愈挫愈勇」 三、情境訓練(角色扮演) (放預拍的錄像。畫面上出現一個情景:在上學的路上,你被人誤解了,被經過的幾個同學看見,他們沒有經過了解真相便一起嘲笑你,使你無地自容。把你受了委屈的想法和做法按錄像上的場面配音扮演) 教師說:「每個人經歷的挫折不盡相同,所採取的做法和體驗到的感受也有差異,但承受挫折的能力是可以通過鍛煉來提高的。我們可以提高自己的認識,通過制定的計劃,鞭策自己,鍛煉心理承受力。走向成功。」 (出示幻燈片)成功計劃 我的榜樣是這么做的: 遇到挫折時,我要做到:我希望得到 的幫助。成功後,我要 我的座右銘計劃人 日期 四、思想升華。 (放一段有保爾·柯察金戰勝挫折的錄像,並配上畫外音) 挫折是青年人成熟的「催化劑」,它使人的意志得到鍛煉,提高克服困難的勇氣;使人以現實的眼光深化對於「自我」和「世界」的認識,它是人生的老師,是成就的搖籃。 許許多多象保爾·柯察金那樣的例子數不勝數。他們樂觀向上,自信開朗,笑看人生的波折,奮發圖強,成為生活的強者。挫折還可以使人從中吸取教訓,改造自我,調整自己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學會為人處世。 挫折是人生的寶貴財富,是我們力量的源泉。 附測試表一張: 你害怕挫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