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輔導課程 » 在高中輔導機構不交手機

在高中輔導機構不交手機

發布時間: 2021-01-16 20:11:15

『壹』 針對高中生帶手機到學校不交給班主任怎麼辦

為此專門開一個主題班會,把這個,帶手機的危害講一下,
然後,做一個動員,最後,讓同學們寫一下自己的感想。
促使他們主動交起來。

『貳』 一般市重點高中里 學生要交手機嗎能不交嗎(一般情況)如果不交,學生會不學而玩嗎

當然會玩了,大人都抗拒不了手機,不要說學生了,上交倒不一定,如果住宿生可以把手機放在宿舍里,只要不拿到教室即可

『叄』 高中學校沒收手機違法嗎

看以下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規定:學校沒有沒收、扣押學生財物的權利,違反了《民法通則》私人財產(書)神聖不受侵犯的的規定,即扣押與沒收,只有在法律有規定、有授權的部門才可以行使,法律並沒有規定學校可以沒收、扣押學生財物,因此是違法的。 這種行為是違法的,其實質是搶劫,以非法佔有他人財產為目的,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強占他人財產.老師的這種行為是屬於使用老師這種特殊的身份,強行奪走學生的財產,屬於刑法規定的其他方法. 〔刑法條文〕 第二百六十三條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從程序上來說:一般情況下被行政機關沒收的的財物須上繳國庫,也不能是自己佔有或者使用. 學生作為公民享有對自己物品的享有權和進行自行處置的權利 ,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將其個人財產沒收、損壞、遺失,否則要予以賠償。 按照法律規定沒收是一種行政處罰,必須由執法機關依據法律規定進行處罰,老師既不是行政執法人員,也沒有法律依據,無權沒收公民的財物,他們的行為是違法行為,學生可以到教育局投訴,甚至可以提起訴訟。 從嚴格的法律意義來說,在沒有本人同意的情況下,老師是沒有權利沒收學生物品或「代為保管」的。 沒有當事人同意的「代為保管」是強行轉移財產的佔有,亦是對個人合法財產所有權的侵犯。 對擴張思想的慣性延續,在法治社會,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沒收財物是一種行政處罰。法律規定:行政處罰由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同時規定: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可以在法定授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處罰。學校不具備以上條件,沒有沒收財物的權力,學校沒收學生財物是違法的! 下次碰到此類事情,直接打110。經過民警的民事調解不成,要求做司法途徑。到時候學校就罰了錢又丟了臉,該給他們長長記性了!一個學校首先要教學生學會做人,其次才是學習。手機問題只是妨礙了學習,而學校這么做卻已經觸犯了法律。學校自己都干違法的事,還有什麼資格教學生怎麼做人沒收手機也一定程度上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總之學校沒收學生手機等物品已經嚴重違反我國的法律法規,是一件錯上加錯的事情

『肆』 老師有權沒收學生手機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學校在學生不知情的情況下沒收東西是不合法的,沒收學生東西的,應該及時告知學生說明原因,並且在一定條件下歸還給學生。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第二十九條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行使下列權利:

(一)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二)組織實施教育教學活動;

(三)招收學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

(四)對受教育者進行學籍管理,實施獎勵或者處分;

(五)對受教育者頒發相應的學業證書;

(六)聘任教師及其他職工,實施獎勵或者處分;

(七)管理、使用本單位的設施和經費;

(八)拒絕任何組織和個人對教育教學活動的非法干涉;

(九)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國家保護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第三十條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法律、法規;

(二)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執行國家教育教學標准,保證教育教學質量;

(三)維護受教育者、教師及其他職工的合法權益;

(四)以適當方式為受教育者及其監護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學業成績及其他有關情況提供便利;

(五)遵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費用並公開收費項目;

(六)依法接受監督。

(4)在高中輔導機構不交手機擴展閱讀:

教師沒收手機後保證在一定期限內歸還是最常見的手段,一般來說都是說考試後歸還,但如果說歸還時限過長,或所有權人堅持不同意,而教師依然佔有手機,便可能會構成侵犯所有權人的佔有和處分的權利;如果教師堅決不交還所有權人,可以選擇聯系其父母,將手機交與其父母。

如果沒收手機後不予歸還的,就是屬於違法的行為,侵犯財產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七十五條公民的個人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

公民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哄搶、破壞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

第一百一十七條侵佔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返還財產,不能返還財產的,應當折價賠償。

損壞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

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並應當賠償損失。

『伍』 高中不讓帶手機,但是我想帶怎麼辦

沒有法律規定學校不讓帶手機,憲法賦予公民通信自由和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的權利。

學校沒有權利禁止手機作為交流工具。其他文件、規章與憲法相抵觸的,無效。但是,憲法也規定,個人在享受自己的合法權益時,不得損害國家、集體和社會的利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

如果你在使用手機的過程中侵犯了他人的權益,你將不再享有這項權利。例如,在課堂上玩手機影響了教師的教學和其他學生的聽課,侵犯了他人的受教育權,影響了集體休息時他人的休息權。

所以國家法律中並沒有規定是否允許使用手機,但是應該根據各個學校的規定來決定。

(5)在高中輔導機構不交手機擴展閱讀:

學校無權沒收或暫扣學生的物品

沒收和暫時沒收財產屬於行政處罰的范疇,學校作為教育機構顯然沒有這種權利。學校無權沒收和扣押學生的財產,這違反了民法通則關於私人財產(書)神聖性和不可侵犯性的規定,即沒收和沒收。

只有在法律有規定的情況下,有權的部門才能行使,法律沒有規定學校可以沒收、沒收學生財產,所以是違法的。

學生作為公民,有權擁有自己的財產,有權自行處置。學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沒收、損毀、丟失個人財產,或者賠償損失。

根據法律規定,沒收是一種行政處罰,必須由執法機關依法予以處罰。教師不是行政執法人員,也沒有法律依據,無權沒收公民的財產。他們的行為是違法的,學生可以向教育局投訴,甚至提起訴訟。

嚴格來說,教師沒有權利沒收或「照顧」學生的財物,未經他們的同意。

「保管為保管」是未經當事人同意強行轉移佔有的財產,也是對個人財產合法所有權的侵犯。

『陸』 高中不成文規定學校不能帶手機、但學校手機學生手機是否合法、求專業人士帶上法律條款回答、如果手機遭收

學校為了維護正常的教學秩序,通常會採取一些管理手段,如有些學校會搜查學生的物品或者暫時扣押、沒收學生的手機等,有些學校甚至出現教師罰學生款的情況。作為教育機構的學校顯然沒有以上權利。沒收和暫扣財物屬於行政處罰范疇,必須具有相應的主體資格,而學校不是行政機關,因此不能沒收和暫扣學生的財物。依據:‍我國《行政處罰法》第十五條規定:「行政處罰由具有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在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

其二,《民法通則》第七十五條公民的個人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
公民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哄搶、破壞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
《物權法》第四條國家、集體、私人的物權和其他權利人的物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其三,對於學校沒收或者暫扣、毀壞學生財物、罰款等行為,學生可以依據我國《教育法》尋求法律援助。該法第四十二條第四款規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權利:對學校給予的處分不服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訴,對學校、教師侵犯其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提出申訴或依法提起訴訟。」也就是說如果學生的財產權受到來自學校或者教師的侵犯,學生可以選擇兩者之一或者兩者同時進行的方式尋求法律救濟。
校方沒收或者暫扣學生財物的行為初衷是由於管理的需要,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手機的確會對教學秩序造成一定影響。另一方面,手機作為學生的個人財產,當然也應受到法律的保護。因此,學校在教學管理中應盡量避免採用粗暴的管理方式,應當嚴格依照法律規定來解決學校管理權與學生財產權之間的矛盾。比如在禁止學生使用手機這件事情上,校方完全可以採取將手機送還家長,同家長共同協商對學生管理等方式,而不是簡單地沒收或者暫扣。
希望能幫到你。滿意請加分。‍

『柒』 高中老師能夠沒收學生手機嗎

沒收手機的行為,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才可以確定。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手機是學生的合法財產,學生對於該手機擁有完全的所有權。但是老師沒收的行為是否違法,可以區分以下情況:
1、教師沒收手機後直接交與學生家長。
在該種情況下,教師是基於對於學生的管理進行的行為,沒收手機雖然短暫讓所有權人失去了對於所有物的佔有和處分,但由於教師將其交與了所有權人的父母,且所有權人與其父母的關系極為緊密,因此也不認為其實際侵犯了所有權人的所有權,因此沒收後交與其家長的行為,並不違法。
2、教師沒收手機後保證在一定期限內歸還。
這是最常見的手段,一般來說都是說考試後歸還,但如果說歸還時限過長,或所有權人堅持不同意,而教師依然佔有手機,便可能會構成侵犯所有權人的佔有和處分的權利;如果教師堅決不交還所有權人,可以選擇聯系其父母,將手機交與其父母。
3、教師沒收手機後便不予歸還。
若發生此種情況,則教師的行為已經實際侵犯了所有權人的佔有和處分的權利,教師拒不交還的話,所有權人可以通過法律主張自己的合法權益。
摘自
http://www.hu.com/question/19896626

『捌』 孩子高三厭學不去上學,偶爾去上一對一的輔導班,在家玩手機

你好,孩子高三厭學,作為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為什麼會產生厭學的思想,孩子在專進入高中時期以屬後學習壓力相對於中學時期要大的很多,尤其是高三面臨高考。家長應該多鼓勵孩子,多和孩子溝通。平時注意孩子的言行舉止進行分析。堅持耐心引導的原則,逐漸幫助孩子走出厭學困擾。
孩子學習壓力大,建議給孩子做一個升學規劃,有很多的升學方案可以選擇,可以根據孩子的成績規劃出最有利的升學方案,早做規劃,孩子在升學時才會更輕松達到升學目標。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