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團體輔導室職責
⑴ 心理團體輔導方案設計
一、了解服務對象(中學生)的潛在需要:中學生處於青春期,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生理的成熟與自我意識的逐漸形成,使得他們渴望得到更多的關注和理解,其中的「愛」更多應該是指學生對於人際交往的需要,他們希望得到同輩群體的支持和贊同。
二、確定團體的性質、主題與目標:首先中學生這是一個發展團體,達到的目標應該符合當下對中學生發展的要求,最終達到的目的應該是:沒有早戀這一說,那隻是比較親密的同學關系,我們的交往應該是健康的,不讓父母擔憂的,陽光的·····
三、搜集相關文獻以及方案(推薦《團體心理咨詢》一書,從中借鑒好的方法,迴避其中不好的方面)
四、完成團體方案設計表:比如團輔的地點、環境、形式、效果的評估、是否需要量表、花銷、道具等等
五、規劃團體整體框架及流程:個人的經驗——經由他人分享經驗的過程——個人回顧與整理自己的感受——新的自我了解與體驗
六、設計招募廣告
都是主框架,望自己多查閱相關文獻進行完善,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fighting
⑵ 團體心理輔導室需要購置一些什麼設施
基本配備:
團體輔導活動工具箱、團體活動桌椅,可選配宣洩設備、團體心理沙盤、生物反饋軟體、音樂放鬆椅等。可根據心理輔導室的大小進行配置。
⑶ 團體心理輔導室的四、團體音樂放鬆
功能說明:
利用音樂對人體心理和生理的影響,組織同類問題的人群在版舒適的環權境、優美的音樂作用下,放鬆心情、緩解疲勞,同時治療師還可以通過麥克風對該團體進行相應的輔導咨詢。自定義式結構可以滿足治療師自由添加、擴展音樂、背景聲、訓練內容的針對性素材。
環境布置原則:
1)採用溫暖、優雅、簡潔的布置格局,整體環境要求安靜
2)地板使用軟材質鋪設,如地毯,不要用木地板,避免走路的聲響影響放鬆效果
背景色彩建議:
淺色系為主,如淺綠色、淺藍色
配置設備建議:
非反饋型團體音樂放鬆系統 1套
反饋型團體音樂放鬆系統 1套
附件隨放鬆系統配套
⑷ 心理輔導與團體輔導有什麼區別
團體輔導是心理輔來導的形式之一。心源理輔導以對象的多寡可分為個別(單個)輔導和團體輔導,而團體的構成,有陌生人的團體(如工作坊學員、病友),也有家庭團體,案例的寫作?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所謂心理輔導案例,一般都由背景說明、對話、對象或咨詢師特別的行為和身體語言、情緒表現等組成。大概,團體輔導中,還應該有其他成員的即時反應、表現,以及咨詢師控制局面的描述吧。同時,或許比起個別輔導(「輔導」這個詞有些別扭,這個詞偏向於心理教育,我以上言論都是基於心理咨詢的),除了個人的、縱向的記錄和描述,還要包括橫向的,也就是學員之間、學員與咨詢師之間相互影響的記錄吧。
⑸ 心理學團體輔導活動
就是熱身練習哈,很多活動都可以,比如:
一、微笑握手(適合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
活動道具:無。
活動人數:10人以上。
活動時間:10分鍾左右。
場地要求:不限。
游戲規則: 即每人在規定的時間內與其他人微笑、握手,不可重復,時間到,最後與你握手的就是你今天認識的第一個朋友。然後,各自與自己的第一個朋友相互介紹、交流。接著,每兩對並成四人小組,相互微笑、握手之後,各自向新加入的兩個人介紹自己的第一個朋友。依次類推,使全部人相互認識、交流。
二、諾亞方舟(適合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
簡述:選擇不同的動物救,洪水來了則要找位置坐
人數:不限
場地:室內
游戲方法:
1. 把人數還少一張數目的椅子圍成一圈。除了「諾亞」外,其餘的人坐在椅子上。
2. 每個人必須為自已選個代表的動物。
3. 「諾亞」必須站在中央一一的走到每個面前,他可叫任何一個動物,被叫到的動物必須站起來跟著他走。當「諾亞」說:"洪水來了!",全部的人,包括「諾亞」必須趕緊找個空位坐下,沒有坐位的那人則變成「諾亞」,原「諾亞」則變成該動物。
4. 當「諾亞」三次的人則算輸。
三、 虎克船長 (適用:相互認識)
目的:藉著游戲來多認識旁邊人的名字
人數:不限
場地:不限
游戲方法:
1. 全部的人圍成圈圈,先搞清楚坐在二旁人的名字。
2. 由其中一人開始,說自已的名字二次,然後再叫另一人的名字。
3. 被叫到的人兩邊的朋友必須馬上說:"嘿咻!嘿休!"和做出劃船的動作。
4. 接著再由被叫到的人接著叫別人的名字(如 2),直到有人做錯或做錯三次(隨意!)
游戲說明:
可以先全部的人自我介紹再開始這個游戲。
四、" 棒打薄情郎"游戲 (適合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
(1)填畫胸卡:自己命名,成員之間接觸交流,建立信任。
挑選自己一個昵稱,你最喜歡別人稱呼你的名字,填寫在胸卡上,團體交流:為什麼喜歡這個昵稱?
(2)棒打薄情郎:成員了解和記住彼此的名字,促進了解。
圍圈就座,選一人手執報紙捲成的「棒子」,指導者喊出一位成員的昵稱,被叫者左右兩側的成員要馬上站起來,否則由被叫者給與當頭一棒,「棒打薄情郎」,反復做,直到大家熟悉彼此的名字。
五、串名字游戲 (適合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
游戲方法: 小組成員圍成一圈,任意提名一位學員自我介紹單位、姓名,第二名學員輪流介紹,但是要說:我是***後面的***,第三名學員說:我是***後面的***的後面的***,依次下去……,最後介紹的一名學員要將前面所有學員的名字、單位復述一遍。分析:活躍氣氛,打破僵局,加速學員之間的了解 。
⑹ 團體心理輔導是什麼
團體心理輔導是在團體的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它是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中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索自我、調整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度與行為方式,以促進良好的適應與發展的助人過程。
團體輔導是從英文groupcounseling翻譯而來的,group可譯為小組、團體、群體、集體等,而counseling可譯為咨詢、輔導和咨商。
所以,團體輔導與小組輔導或集體輔導都是groupcounseling的不同翻譯。從使用習慣上講,台灣地區多用團體咨商或團體輔導;香港地區多用,小組輔導;我國大陸多用團體輔導。本書按照約定俗成,使用「團體輔導」這一概念,是指運用團體動力學的知識和技能,由受過專業訓練的團體領導者,通過專業的技巧和方法,協助團體或員獲得有關的信息,以建立正確的認知觀念與健康的態度和行為的專業工作。
團體輔導是在團體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成員在共同的活動中彼此進行交往、相互作用,使成員能通過一系列心理互動的過程,探討自我,嘗試改變行為,學習新的行為方式,改善人際關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所以,許多人在參與團體輔導過程中能夠得到成長、改善適應和加快發展。不過,如果誤用、濫用和盜用團體輔導,不僅會使團體成員蒙受傷害,學習錯誤的行為,加深其自卑感和挫敗感,而且會破壞團體輔導的專業信譽。因此,從事團體輔導的領導者必須不斷充實團體輔導的專業知識,掌握團體輔導的技巧.了解團體發展的過程,才能組織和實施有效的團體活動,協助成員真正解決問題,促進他們尋心發展和生活適應。
⑺ 團體心理輔導中建議的作用
建議是一種干預技術,它可以幫助團體成員建立一套可選擇的思維或行動版模式。建議有多種形式,比如說提權供信息和意見、布置課後作業、讓成員考慮如何在團體內部或在團體之外開展一個試驗、鼓勵成員換個角度看問題。對可供選擇的行為方案提供相關的信息和適當的建議,可級加速團體成員活動的進程。建議不一定要由指導者來提出,團體成員之間也可以相互提出建議。過多的說服、建議或忠告可能會產生某些危害。一方面可能會使團體成員認為復雜的問題存在簡單靈活的解決途徑,另一方面是在將來面對問題時,成員可能就會更多地依賴他人的建議而不去獨立地解決問題。建議和指示之間有一條清晰的界限,技巧在於要使用建議去促進發展個體獨立處理同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