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輔導課程 » 大學生心理輔導與體驗

大學生心理輔導與體驗

發布時間: 2021-01-18 15:08:00

1. 求幫忙寫兩三篇作文!!!《我與大學生心理咨詢與服務中心》。大學生心理咨詢與服務中心是我們學校的一個

生命對於我們每個人都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應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忙碌無畏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以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這一番慷慨之詞出自奧斯特洛夫斯基,一位不屈於死亡的志士,更是一位傳播奉獻思想的學者.他告訴了我什麼叫奉獻.

翻開歷史長卷,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飛的「待重頭,收拾舊山河,驅韃虜,朝天闕!「的豪言壯語,並且他們馳騁沙場,身先士卒,精忠報國,真可謂是拋頭顱,撒熱血!使我望洋興嘆,只能送他們一句話「利慾功名塵與土,祖國威嚴雲和月!「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生命的價值是何等可貴.

穿越時空,回到現代.居里夫人之所以成功地提煉「鐳「除了有對科學執著的罪囚和不達目的追求和不達目的的誓不罷休持之以恆的精神外,更重要的是她有一顆無私奉獻的心.她提煉的3克鐳沒有1顆需要的地方.並且憑借著「鐳「的提煉她大可以大發橫財,一夜搖身變為億萬富家女,然而她斷然放棄,人們在她家看到的只是一貧如洗.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從她身上,深深印證了奉獻的偉大,因為他贏得了全人類的尊嚴與愛戴.

審視自我,我的生命價值又在何妨?記得在去年秋天,當西風捲起黃夜時,我漫步在小路上,落葉給了我靈感與啟發.「無邊落葉蕭蕭下,秋風颯颯卷殘泥「.這景象生情,徒感惆悵.而
2.珍惜生命

生命對每個人來說並不是永恆,因為當你一生下來,死亡也跟著你一起生下來,生命中每一片刻都在朝死亡移動,所以我們只能抓住生命的每一個瞬間。賀拉斯告訴我們:「每天都想像這是你最後的一天,你不盼望的明天將越顯得可歡戀。」這句話是讓我們珍惜生命,感激生命中的每一天。

殊不知,生命是殘疾的。微觀看,人生短暫,僅那麼六七十年,至多百十年,若中途有什麼意外,恐怕還活不到那麼久,然而這中間有多少人是真正為自己活著?又有多少人真正找到了自我?為向上爬絞盡多少腦汁?為掙大錢煞費多少心血?其實,與其說你賺了大錢,倒不如說你被錢所賺,因為錢賺走了你的青春、時間、體力,和生命。只有一次的生命才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說生命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是由於所有的財富都可以失而復得,唯有生命只是一次;但許多人寧願用它換取那些所謂的財富,卻把全部生命耗費在名聲、權利或金錢的積蓄上。他們臨終時卻如此悔嘆:「我只是使用了生命,而不曾珍惜生命、享受生命。」

活著,真好!然而人不可能永遠活著,生命從它誕生的那一天就開始走向死亡,就開始與死亡做一生的搏鬥。所以活著,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生命能夠承受多大的重量,生命有著怎樣的韌性,其實我們常常是弄不清楚的。我們更為清楚的是生命的脆弱。考試失敗,晉升受挫,鄰居失和,家庭矛盾,戀人移情,小孩吵架、兄弟吵嘴等等,甚至是許多雞毛蒜皮提不起筷子的事都令人失去理性,心智大亂而導致生命危機:自殺或殺人。所以很多深刻的哲人在總結了形形色色的人生後都嘆說生命何其脆弱。古代行船的人有一句話「船板下面是地獄。」只是一板之隔,生死兩境,可知生命的脆弱,隨時隨地都會遭到災難的可能。我們若有這種覺悟,心中存著「現在是生命最後的一刻」,無論遇到任何情況也不會驚慌失措。

生命只有一次,要真實地活著,且活得盡可能地精彩和珍惜生命的人為數不多。每一次風雨之後,讓心靈感受生命拔節的人更為寥寥無幾。生命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只有一次,而生命一旦來到這個世界上,便負有嚴肅的生命使命,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對待我們的生命?

據說當代是「自私與不負責的時代」。多年前,三島紀夫和川端康成都是日本著名的作家,但是卻先後自殺了,一 ... 展開全部>

2. 高中生與大學生心理咨詢

妖妖什麼的,說的好.其實是你自己處於青春期的心理所認為的,你個人在自回己長大後就會明白自己以前答的想法會好笑的,你想想中國有那麼多沒有文化卻要自己的後人讀好書有文化這是為何了?人讀書是為了什麼了,等到你真的明白了,你的這想法就沒了.好了,一切隨你自己,好好努力吧,小朋友!

3. 你在大學生心理咨詢中心體驗到了什麼

體驗到了心靈的成長

4. 什麼積極配合進行心理輔導,是培養大學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徑

要提高和完善大學生自我意識,首先要正確認識自我,找到自身的定位,從而去回科學的塑造自我,就答要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設立一些小目標,比如早睡早起,飲食規律,每天鍛煉一小時,擺脫自身懶惰,減少無節制的上網,多一些睡眠時間,運動時間,讓我們給自己一個健康的身體。

任何你狀態最糟糕的時候,一定是失去目標的時候,無所適從,被拋入巨大的空虛之處,這個時候,我們會焦慮,會沮喪,會產生心理沖突,所以我們要給自己設立具體的行動目標,才不會陷入自我懷疑和迷茫當中。

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學會自我接受和自我肯定,學會調節自身情緒,培養自信心。

不妨多去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事物,遠離身邊的負能量,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體會這過程中的充實感和成就感,帶給我們的快樂,只有在不斷的挑戰中,我們才能增強自信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促進健全的人格發展。

作為大學生,去體驗不一樣的事情,對未知的人事保持想像,對平靜的日常保持好奇,享受大學生活的純粹,關愛大學生身心健康,用一顆豁達溫柔的心靈與世界與自己和平相處。

最後,希望我們在寶貴的時光里,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健健康康比什麼都重要。

5. 大學生如何看待和認識心理咨詢

1
心理咨詢≠討教、傳授處理問題良策

人們有了心理問題才可能想到要心理咨詢,而恰恰多數的心理問題不能以簡單的說教來解決。對於求助者來說,他們認為心理咨詢就是心理咨詢師幫助自己拿出解決問題的主意,要求盡快得到處理問題的良方良策,但大多數的問題又都是些社會心理問題,而每一個問題又有千差萬別的處理方法,不同的個性及思維行為模式就會有不同的思維趨向,因此在不同的人看來就有不同的方法,作為咨詢者看來是正確的方法不見得適合來訪者。

正規的心理咨詢是咨詢工作者與來訪者在商榷、討論當中使來訪者發現其個性中的不足,並通過咨詢來解決和完善這一不足,然後來訪者拿出辦法。相反,假若咨詢工作者替來訪者在某類問題上拿定了主意,這便違背了心理咨詢的原則。假如一個人向不同的幾位心理咨詢師咨詢,都給他傳授了幾種良策,到最後他肯定會不知所措了,再假如他走捷徑按照討得的決定去做了,喪失了目己的個性不說,下一步心理咨詢師該給他糾正的就是「咨詢依賴」了。2
心理咨詢≠同情+閱歷。

有不少來訪者、尤其是電話來訪者,要求心理咨詢師最好遇到過、處理過他們所存在的問題(似乎只有心理咨詢師回答是,他們才放心),只有這樣對會同情他、理解他。對心理咨詢工作人員要求閱歷深、經驗多這是人之常情(也不排除來訪者自己尚未意識到的多疑這一性格特點),但大可不必要求心理咨詢師也有過類似經歷,不管有無類似經歷,都會以極大的同情心相待。還有一種現象,來訪者咨詢的目的好像就是為了尋求同情,如戀愛中的一方如果自認為條件較優越,而對方又不夠熱情主動,這時如果按照咨詢原理去解決其問題時他會顯得不安,也許他會說,「我的條件多優越呀,你應該同情我批評他(她)才對呀!」,試想對來訪者贊揚、同情一番,除了當時心情上一陣舒暢之外,領捂不到自身認知方面的缺陷,過後還是又回到原來的狀態。要不怎麼說「良葯苦口,忠言逆耳」呢?

6. 談談你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感受與認識

大學生心理素養學習英盛觀察後的心得體會

一、通過這學期的學習,我對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從無到有,從淺到深。使我認識到:健康不僅是身體上沒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確了解和接納自我,能正確地感知現實並適應現實,良好的適應及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平衡過去。在專家們的講課中,很多都是具有實際操作方法的,更多的注重了理論聯系實際的培養。

二、通過學習,自身心理素質有了提高。我對心理調適的技能,提供維護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質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過對個別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學習,對認識與識別心理異常現象有了認識,而且有了一定的輔導思路。心理素質良好的學生,會憑借自己的語言、行為和情緒,潛移默化地感染另一個學生,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學生在教師的感召下,會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體驗到愉悅、滿足的情感,並流露出對教師的尊敬和愛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緒的困擾,在不斷提高知識素養的基礎上,培養自信樂觀、豁達開朗的健康心理。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掘自己的潛能,發揮自己的才幹,促進自身的健康成長,提高學習教學的整體效益。

三、自己保持樂觀的心態,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通過學習,我知道了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一)學習心理衛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

(三)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

(四)樂於學習,並合理安排時間,張弛有度。 (五)培養多種興趣與愛好,陶冶情操。 四、通過學習我知道了我們大學生有必要學會自我心理調節,做到心理健康。我們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入手:

1、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有了學習興趣就能夠自覺地躍入浩瀚的知識海洋里邀游,拚命地吸取新知識,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2、保持樂觀的情緒和良好的心境,大學生應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愉快開朗的心境,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當遇到悲傷和憂愁的事情要學會自我調節,適度地表達和控制情緒,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喜不狂、憂不絕。

3、主動與學校的心理咨詢師溝通。學校心理咨詢是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優化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間的推移,心理咨詢被越來越多的人承認和接受,越來越多的大專院校,甚至中學開始設置心理咨詢機構。心理咨詢可以指導學生減輕內心矛盾和沖突,排解心中憂難,開發身心潛能。還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適應外界環境。所以當我們心中感到壓抑時,就應該及時主動的與心理咨詢師進行溝通。

優良的心理素質在青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全面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質,才能迎合二十一世紀這個競爭激烈的世界,才能在其中搏擊翱翔,走向成熟,迎接挑戰

void function(e,t){for(var n=t.getElementsByTagName("img"),a=+new Date,i=[],o=function(){this.removeEventListener&&this.removeEventListener("load",o,!1),i.push({img:this,time:+new Date})},s=0;s< n.length;s++)!function(){var e=n[s];e.addEventListener?!e.complete&&e.addEventListener("load",o,!1):e.attachEvent&&e.attachEvent("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complete"==e.readyState&&o.call(e,o)})}();alog("speed.set",{fsItems:i,fs:a})}(window,document);

為了能促進同學們身心兩方面的健康發展,也為了同學們能有一個跟加良好的心理素質,我們班開展了有關心理健康的活動,通過老師的講解、耐心疏導,使我懂得了解時代的發展,對人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擁有健康的心理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從素質教育的著眼點來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質的保障。我們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競爭壓力的增大,社會閱歷的擴展,以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就可能遇到或產生各種心理問題。

我認為一個優秀的學生不僅僅是單看你的學習成績,還要看你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心理素質,因為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我們搞好學習和生活的基礎,為此,我要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首先我要辯證地看待我的優趣點,正確認識自己,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屬於的閃光點,只需要我們要善於去挖掘,對於我的缺點我要不斷改進。

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的熱情投入到學習當中去。21世紀是充滿競爭的世紀,敢於冒險,敢於探索,善於競爭,善於合作,富於創造是21世紀對人才規格的基本要求。這些品質無一不與良好的心理素質密切相關。素質教育就是要求我們在德、智、體諸方面的素質全面發展,學生素質發展有多方面的內容,心理素質不僅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其他素質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制約作用。它既是素質教育的出發點,又是素質教育的歸宿。我系舉行了心理健康活動周,就是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再一個是心理素質,承受挫折的能力。帶著什麼樣的心態來看社會的問題非常重要。一個學生的心理狀態是否正常、健康,在家庭關系、同學關系、學習問題等方面的認識和處理方式的正確與否往往會影響一個學生的學習態度,是關繫到學生能否健康成才的重要問題。因此,心理健康是發展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前提和基礎,反之,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會提高。

7. 大學生心理咨詢的作用和意義

大學生心理咨詢;心理咨詢的概念及其作用;;如果你有心理困擾,你會求助於誰?;人們對心理咨詢的誤解:;心理咨詢中的會談和普通會談的差異?; 心理咨詢是指由受過咨詢心理學專門訓練的專業人員運用心理學知識、理論和技術,針對求詢者的各種適應與發展問題,通過與求詢者協商、交談、啟發和指導的過程,幫助求詢者達到自立自強、增進心理健康水平和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的目的。

;傾聽心聲 傾訴是人的一種心理需要,它能幫來訪者緩解心理壓力,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前提。

辨明問題 心理咨詢是和你一起去分析所面臨問題的實質,發現引起問題的原因。

磋商對策 當一個人處在精神壓力的重負下,思路常常會被堵塞。而咨詢師處於旁觀者的角色,能為你提出合理化的參考建議。

平衡情緒 心理咨詢通過給你宣洩壓抑情緒的機會,使你緊綳的情緒得到緩解

促進成長 學校心理咨詢的性質屬於發展性咨詢,目的在於助人成長。

;心理咨詢的原則:

保密原則

自願原則

尊重與接納原則

價值中立原則

助人自助原則

; 心理咨詢的對象; 心理疾病的分類;心理咨詢的主要對象可分為四大類:

精神正常,但遇到了與心裡有關的現實問題並請求幫助的人群

精神正常,但心理健康出現問題並請求幫助的人群

特殊對象,即臨床治癒的精神病患者

需要危機干預的人群

;神經症VS精神病;大學生心理相關問題分階段各不相同:;;2 大學生常見心理咨詢內容及類型;面對新生活你有哪些心理困惑?;面對新生活你有哪些心理困惑?;面對新生活你有哪些心理惑?;面對新生活你有哪些心理惑?;面對新生活你有哪些心理惑?;面對新生活你有哪些心理惑?;面對新生活你有哪些心理惑?;2.2 大學生常見心理咨詢類型; 團體心理治療;;;音樂治療

繪畫治療

心理劇; 音樂治療;繪畫治療; 心理劇是一種可以使患者的感情得以發泄從而達到治療效果的戲劇。通過扮演某一角色,患者可以體會角色的情感與思想,從而改變自己

8.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2000字以上

我認為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就是對生活和學習有樂觀的心態;有正確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同學們關系和諧,很好的融於集體;能很好的適應環境…
心理咨詢,是指咨詢員運用心理學的知識,通過詢問等方法解決其心理困惑。心理咨詢事實上是幫助來訪者實現心靈再度成長的過程。那些認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會去心理咨詢的觀念是不對的.
總之,心理咨詢是指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對在心理適應方面出現問題並企求解決問題的來訪者提供心理援助的過程。
通過這學期對大學心理(二)的學習,我對心理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是對心理學的發展史有了一定了解,然後是學習了一些團體活動的知識,並且在參加活動課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識,在團體活動中大家彼此敞開了自己的心扉,積極的參與到了集體的活動中,在此中再一次體現了集體的力量…
在心理咨詢的活動課中,我認識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時心靈事多麼的需要他人的呵護,那種心與心的交流才能讓人體會到交流得喜悅,我們的心理咨詢的模仿有時會讓人感覺像節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誠的心卻又不能不讓感動,初次它讓我體會到了那種幫助別人的喜悅。
活動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途徑。它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活躍課堂氣氛,真正達到育人效果。學生在實實在在的活躍的生動的並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動中受到教益和啟迪,促進知行的結合。學生在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中,激發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結,形成了信念之後,進而需要在行動中表現自己。此時教師要引導、鼓勵學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為他們提供展現自己行為的機會和場所。
這學期我還參加了我們學校的心理協會---沁心港灣,這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起共同努力,不僅學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識,還為其他同學提供心理方面的服務。特別是今年的5.
25活動更是深深的感動了我,老師與同學們的親密交談讓同學們,還有我有懂得了很多很多……而且在這里我可以把在心理課上學到的知識付諸與實踐,讓我學而致用!
完成了大學心理學(二)的學習,我對自己大學四年的生活有了初步的規劃,對以後的路,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了一個初步的規劃
可見,心理學對我們大學生的幫助之大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無論在生活、還是學習、交際方面都可以用到這方面的知識。
這門選修課我很感興趣的一門,我有種不用逼自己去專心聽課,而是那種不由自主被老師所吸引的感覺。可見心理學真的有它的魅力所在啊!
雖然我選修的心理課結束了,但我對心理知識的學習卻還沒有結束,或許心理學跟我以後的職業沒有什麼很大的聯系,但是心理學知識對於我的幫助卻是長遠的,甚至是一生的。

9. 談談你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中的收獲和體驗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收獲主要是對自己心理健康的把握,讓自己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寫作思路就是要從自己在這門課程中學到的一些東西和自己的親身經歷相結合起來。

人類在探索大自然的也在逐漸地探素著自己心得海洋,因為心理學已成為一訂獨立的學科,它為我們探秘心海和人性開空間和視角。

大學生心理健康課是教會我們如何理解自己所遇到的煩惱,如何防治心理疾患,如何提升幸福指數,如何提高生命質何以更加飽満的熱枕,投身民族復興事業。

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

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基礎的,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全面發展的實現。

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學生克服依賴心理增強獨立性。大學生經過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競爭,告別了中學時代、跨入了大學,進入了ー個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學生必須從靠父母轉向靠自己。上大學前,在他們想像中的大學猶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無比。

上大學後緊張的學習,嚴格的紀律,生活的環境使他們難以適應。因此,大學生必須注重心理健康盡快克服依賴性,增強獨立性,積極主動適應大學生活,度過充實而有意義的大學生活。心理健康是大學生取得事業成功的堅實心理基礎。

目前我國大學畢業生的分配工作已發生了很大変化,大學生都實行供需見面、雙向選擇、擇優錄用等方式,擇業的竟爭必然會使大學生心理上產生困惑和不安定感。

心理健康利於大學生培養健康的個性心理。大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徵,是指他們在心理上和行為上經常、穩定地表現出來的各種特徵,通常表現為氣質和性格兩個主要方面。

氣質主要是指情緒反映的特徵,性格除了氣質所包含的特徵外,還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徵。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徵普遍表現為思想活躍、善於獨立思考、參與意識較強、朝氣蓬勃的精神狀態等等,這些有利於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