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輔導的目標特徵
Ⅰ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包括哪些內容
1.認清自我。擇業首先要認識自我,了解自己的性格、氣質以及能力、興趣、特長,給自己恰當的認知和定位,搞清適合干什麼,能幹什麼,從而確定大致的選擇方向和范圍。其次,必須明確職業價值觀,即確定自己在職業中最看重什麼。
2.解讀職業。對自己想從事的職業要進行深入綜合的分析,了解該職業所需的專業訓練、能力、年齡、性格特點等要求,職業的性質、工作環境、福利待遇以及發展空間和就業競爭機會。
3.准確定位。大學生求職難的真正原因在於,他們不能為自己確立一個清晰的職業定位,給自己制定一個大學生職業規劃。
4.鎖定目標。通過前面三個步驟後,需要根據自己的特點和現實條件,確立生涯目標。也就是說順利找到職業定位後,需要對自己過往的實習經歷或工作經驗進行認真的疏理,在此基礎上,你的就業范圍便能夠進行鎖定,比如在哪些行業什麼職位上,自己的能力將得到最大最順利的展現和發揮。
5.確定方案。確認了就業范圍,還需要為自己制定一個可操作的短期目標計劃。對於缺乏工作經歷的大學生,找到進入職場的機會是當前的首要任務。這時要學會積極主動地尋求幫助,用好身邊的人脈資源,盡早接觸社會,尋找各類工作機會,最好能通過熟人推薦工作,這樣的成功率往往最大。
6.如何進行。第一步,客觀的認識自我、准確職業定位(自我認知)。第二步,評估就業機會、知己知彼(職業認知)。第三步,擇優選擇職業目標和路徑。
(1)心理輔導的目標特徵擴展閱讀: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
1、大學期間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黃金階段,對大學生個人的未來職業走向和職業發展具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2、職業生涯規劃的訓練有助於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避免學習的盲目性和被動性;
3、規劃個人的職業生涯,可以使職業目標和實施策略瞭然於心,並便於從宏觀上予以調整和掌控,能讓大學生在職業探索和發展中少走彎路,節省時間和精力;
4、職業生涯能對大學生起到內在的激勵作用,使大學生產生學習、實踐的動力,激發自己不斷為實現各階段目標和終極目標而進去。
大學職業生涯規劃的目標:
1、一年級目標:初步了解職業,提高人際溝通能力。主要內容有:
和師哥師姐們進行交流,詢問就業情況;
參加學校活動,增加交流技巧;
學習計算機知識,輔助自己的學習;
網上學習更多的知識。
2、二年級目標:提高基本素質。主要的內容有:
通過參加學生會或社團等組織,鍛煉自己的各種能力,同時檢驗自己的知識技能;
主要嘗試兼職、社會實踐活動,並具有堅持性;
提高自己的責任感、主動性和受挫能力;
英語口語能力增強,計算機應用能力增強。
3、三年級目標:提高求職技能,搜集公司信息。主要的內容有:
撰寫專業學術文章,提出自己的見解;
參加和專業有關的暑期工作,和同學交流求職工作 心得體會 ;
學習寫簡歷、求職信;
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並積極嘗試。
4、四年級目標:工作申請,成功就業。主要的內容有:
對前三年的准備做一個總結。
可以考慮更多的自己人生的目標:考研?工作?
然後,開始畢業後工作的申請,積極參加招聘活動,在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積累和准備。預習或模擬面試;參加面試等。
積極利用學校提供的條件,了解就業指導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資料信息、強化求職技巧。
Ⅱ 小學階段該如何規劃指導孩子數學學習
大部分孩子在小學自主學習能力偏弱,所以大部分還是靠家長來約束的。作為家長,首先要了解自己在孩子的整個小學學習過程中起到的角色。
主要是如下4個重要作用
1、為自己的孩子制定計劃
2、挑選學習資源
3、學習結果的監督
4、學習間接的輔導
我先給大家介紹下,制定計劃的幾個關鍵環節。每個年級段的孩子需求是不一樣的,每個年級的學習重點頁是不一樣的,所以制定計劃是個很復雜的活兒。我跟大家提供一個計劃,制定這個計劃,需要明確兩點:定位和評估
關於定位:要定位2個,一個是知識定位,二是孩子定位
如果不是知識的定位,可以跟學校老師溝通,或者自己翻閱下教學資料,參看下,孩子本學期需要學習的重難點,知識定位就是學習目標。方向錯了,補習再多,家長再怎麼監控,說不定還會有副作用。
孩子定位,每個孩子能力和學習程度不一樣,所以需要考慮自己孩子的情況,自己孩子的定位方式可以通過測試卷+與任課老師溝通,不建議由外部的培訓機構代勞。最後孩子定位完後,一般會有三種結果。
1- 補差性 2- 一般性 3- 提高性
針對這三種學習,才能開始制定學習規劃
孩子的學習,很簡單,只有3個步驟+1個插入
3個步驟:1- 知識接受 2-知識轉化 3-知識創新
1個插入:學習反饋
知識接受:聽老師講課,或自己看書,或家長講解
知識轉化:老師講課的時候問孩子問題,家長講解的時候問孩子問題,孩子自己看書的時候提出自己的問題
知識創新:也就是孩子能夠自主的找一些難題解答,或者對一些知識提出「莫名其妙」的想法
1個插入:就是對孩子學習反饋,也就是檢測。家長千萬注意檢測,檢測不是學習的必要環節。
中國喜歡用試卷考試,因為中國教育潛意識在對人才進行三六九等的劃分,孩子可能會因為成績不好,被劃分為差生,對孩子自信心打擊很大。所以這個檢測在孩子學習過程中,不是必要的條件,而是一個插入的條件。檢測的結果是用來改善孩子的學習規劃,如果不理想,家長要自己調整好孩子學習的進度和學習的時間。要多跟孩子溝通,讓孩子理解學習≠考試這個觀點,在中國考試的體制下,肯定會受到抨擊,呵呵……不過,我個人還是認為未來孩子的教育,不能是這種三六九等的教育。能以一張試卷來決定孩子。
我總結下上面的幾點
1、家長作用:制定計劃,挑選資源,結果監督,學習輔導
2、制定計劃方式:先要目標定位,測試評估,最後制定學習計劃(可以參考附件)
3、孩子學習過程:知識接受、知識轉化、知識創新和測試反饋
我再來跟大家分享下,小學1-6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和主要輔導方向
小學一年級: 心理特點:好奇,模仿,好動。好奇是好事兒,孩子對外界事物,新的知識,有強烈興趣。所以對孩子一些天真爛漫的想法,家長一定要加強引導 模仿,就是模仿老師、模仿身邊的同學,這也是小學1年級孩子信任、喜歡老師!!
一年級孩子的思維模式:直觀、具體、形象
如果孩子上1年級,圍繞著三點去選擇教材和輔導方式
另外一年級孩子的主要方向不是考試,不是成績,是要讓孩子理解什麼是學習,什麼是數學,關鍵通過這些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
數學的理解能力有兩方面構成:1語文 2數學的量
小學二年級 心理特點:自信心,自控力 自信心:多表揚和肯定孩子 自控力:孩子的情緒不穩定,容易沖動。
家長規劃的主要方向:學習習慣的培養,可塑性往逐漸定型的過渡
大概的意思是:要擬定好學習時間,用紙、用筆,計算和思考問題、做題的習慣;孟母三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孩子學習習慣沒養成,慢慢就不會重視學習,那個時候,我們再去逼孩子學,孩子就厭棄反感。這樣是剛才那位家長提到的,孩子不按照規劃來的部分因素。這個時間段,孩子會碰到難的數學題,不好理解的數學題,要多表揚和肯定孩子。好
小學三年級 心理特點:內控、深刻、自覺發展,情緒控制能力有限的,情緒不安。
這個不是每個孩子都這樣的,三年級的孩子很復雜,有要補差的,有要能力提升的,這個就得看情況了。三年級的孩子,常有馬虎大意、作業磨蹭。這些是大多數不良習慣中最多的,所以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
2年級是養成,3年級是邊養成,邊糾正
小學四年級
心理特點:9-11歲,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變,有自己的想法。不過辨別是非的能力有限,逐漸對學習失去興趣。
四年級就是一個分水嶺了,孩子的叛逆萌芽也就在這個時期。很多初三的家長問我孩子叛逆怎麼辦,其實那個時候我也是苦笑幾聲, 初二初三的時候,是孩子叛逆爆發期,解決問題手段最後是在萌芽期就採取手段。
4年級的孩子,常常會談自己的想法,這個時候,家長要多聆聽,多贊同,多了的,帶著孩子去發現,直接的語言溝通可以少點。盡量不要讓孩子發現你是在批評他 孩子發現問題後,恍然大悟,然後你再表揚他發現問題的能力這個是其中一種方法所以,四年級的大家輔導的主要方針可以定位在:樹立信心,幫助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里我想突出這兩個字:幫助——幫助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要直接教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是讓孩子去發現,幫的最好方式是引導。
小學五年級
5年級的孩子心理特點: 激發學習興趣,求知慾望和勤奮學習的精神,培養正確的競爭意識,促進自我意識發展。
這個階段,「好」孩子的特點非常明顯,對學習特別有興趣,會主動的做題,讀書。當然,所謂的「壞」孩子就有些讓家長頭痛了。「壞」孩子這個時候也不用著急的,跟學校老師溝通下,問下他身邊的一些小夥伴,真實了解孩子的一些信息,再採取方案。要逐步引導孩子,重新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要逐步引導孩子,重新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這個學習習慣如果養成,會更適合自己的「壞」孩子 更利於孩子的發展。因為這個時候,「壞」孩子的獨特個性綻放得比「好」孩子更開放。所以,家長不用擔心,採取好的方案。而「好孩子」,家長要注意了。這個時候的「好」孩子,因為之前學習成績不錯(中國教育體制害的),形成了競爭意識, 這種競爭一旦發展成攀比成績,會造成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所以,家長一定要多引導孩子,養成正確的競爭意識。關於如何養成正確的競爭意識,我後續會跟大家分享。
另外這個時候,學校的課內學習內容相對簡單,沒有復雜的思維題目
所以這個時候,5年級的家長完全可以給孩子增加一些課外課程,類似奧數這些課程,也為小升初做准備。
小學六年級心理特點:
判斷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時還對師長的正當干涉感到反抗抵制。記憶力增強,注意力容易集中,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能力加強,大家注意第一點,判斷眼光看待事物,其實是子「叛逆」的開始,但是大家不要理解為叛逆。這個叛逆是因為孩子大腦已經發育完全,具備了較完善的獨立思考能力,所以在嘗試對一些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如何處理呢?還是引導,不要一開始就否定掉孩子的想法要跟孩子溝通,他內心的真實想法,以及理解孩子出現這些想法的原因,再採取「治療」記憶力和邏輯能力,孩子會全面爆發,這個時候適當給孩子一些有難度較高的知識,有助於孩子邏輯思維的發展但意志力不堅強,分析問題的能力還在發展中,所以遇到困難和挫折會灰心。所以,家長也不要因為孩子大了,就不理會孩子的心理問題了還是要繼續關注的,只是關注的時間點不一樣,比如,3、4年級的時候孩子碰到問題,可能會嘗試2後,會心了,而6年級的會在4次之後所以大家把握好安慰孩子心理的時間點 6年級的孩子不要提前了,讓孩子多想想,不然孩子又會變懶的。
Ⅲ 請以「我的父親母親」為題為初二學生設計次心理輔導課要求:活動目標具體明確內容符合初二學生的年齡特點
這是你們老師給你的作業吧?!
Ⅳ 如何克服心理壓力
減輕心理壓力有來以下幾個源方法:
1、首先要保持好的心態,積極面對難題,正確認識自己:對自己的身體素質、知識才能、社會適應力等要有自知之明,盡量避免做一些力所不及的事情,引起不必要的壓力。
2、如果壓力太大,可以學會自我調節,加強自身修養。以適當方式宣洩自己內心的不快和抑鬱,以解除心理壓抑和精神緊張。善於自我調節,有張有弛。
3、具體的可以做感興趣的事,如看電影、旅遊、聊天,聽音樂,釋放壓力。或是找個沒人的地方大聲地喊叫。做一些運動。
4、平時多聽音樂,讓優美的樂曲來化解精神的疲憊。輕快、舒暢的音樂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有效放鬆。
5、開懷大笑是消除精神壓力的最佳方法,可以忘掉憂慮。
6、有意識的放慢生活節奏,冷靜地處理各種紛繁復雜的事情,即使做錯了事,也不要責備自已,這有利於人的心理平衡,同時也有助於舒緩人的精神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