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心理學考研輔導書
❶ 2018年成人心理學不接受專,本科考生,請問是否接受別科成人本科學歷考心理學研究生呢
心理學抄在職研究生是可以跨專業報襲考的,大學畢業之後,就是一段教育的結束,讀在職研究生是一個新的開始,不管學員之前的專業是什麼,只要您對心理學專業感興趣,想要選擇心理學在職研究生,都是可以報名參加的。只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選擇一個自己陌生的新的專業,就是一個從零開始的過程,所以考生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備。
跨專業考心理學在職研究生也是要符合其報考條件的,專科或者是本科學歷,具有一年或者一年以上的工作經驗,符合申碩條件的學員後期還可以參加申碩考試,獲得碩士學位證書。
❷ 求2018考研犯罪心理學的書目
2016年中國政法大學犯罪心理學專業考研參考書
❸ 2018西南大學心理學考研專碩347參考書目有哪些
[1] 《心理學導論》,黃希庭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
[2] 《發展心理學》(第二版),版林崇德主編,人民教育出版權社,2009年
[3] 《教育心理學》(第二版),張大均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
[4] 《社會心理學》,金盛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5] 《實驗心理學》,郭秀艷、楊治良,人民教育出版社
這是西南大學指定的書單,但是他每年的側重點都不一樣,所以建議按347大綱復習。
❹ 2018年要考北京師范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方向,考研參考書目是什麼啊
北師學碩分764和765兩個大的方向,兩個大方向下都有發展心理學,但是765考的是12本英文教材,764是中文教材,不知道你考的是哪個方向。
❺ 2018年心理學在職研究生考試科目有哪些
在職人員要報讀心理學在職研究生獲得心理或者教育相關的碩士學位,目前只有同專等學力申碩這一種屬方式。心理學在職研究生考試科目每年基本一致,當然考試內容是根據考試大綱而調整的。
心理學在職研究生考試科目只有兩門,一門是外語水平測試,考生可以在五大常用外語中任選擅長的一門來考,分別是英語,日語,俄語,德語,法語。另外一門就是心理學綜合科目了,這門考試一般涉及的內容都是研修班日常所學。考生只要單科成績滿60分,也就順利通過了申碩考試。
同等學力形式的心理學在職研究生非學歷教育,也非應試教育,即使考生不能一次通過考試,學校會為考生保留4年的單科成績,也就是說考生還有4次考試機會。一般來說只要在職人員完成日常學習,申碩考試成績基本合格,學習能力達到研究生同等學力即可,申請碩士學位。
❻ 2018心理學考研怎麼復習
心理學考研知識點多、復習量,需要認真復習,才能夠復習得好。
1、把握時間。只有回你自己堅定了,那我們這些答人,才可以為你所用,才會有機會幫助你。
2、不怕多看。早早就把社會、實驗、測量的書看完,先不說效果到底如何,但是咱們就是看過了,有些印象了,對於後面的復習,一定是有幫助的。千萬別說戰線拉的太長,捫心自問,你真的每天那麼緊張那麼努力在拉戰線嘛?但是,最基本的積累還是要做的,必須得做,否則你會發現,時間過得真快,回頭就只有感嘆了。
3、多利用書本,多聽課程,多記重難點筆記,做框架整理。有了框架意識,大家才能更好地記憶知識點,讓記憶更牢固,而不是遺忘地塊。
4、做題,查漏補缺,背誦。適量做題,通過做題,及時檢驗大家對知識點內容的掌握。
5、吃好喝好,保持好心態。雖然心理學考研復習任務重,但是大家還是應該,勞逸結合。
掌握了以上復習方法後,還可以看看迷死他趙老師的2018《心理學考研高爾基:知識精講》。對知識點內容的講解,有助於對知識點內容的掌握。
❼ 求2018河北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生考研具體資料
人力資源心理學是應用心理學包含的其中一個小方向,學碩的應用心理學和專碩的應用心理學都有這個方向。你打算報考學碩還是專碩囊?考研參考書目不取決於你報考的方向,取決你報考的院校。針對同一所院校,學碩分為基礎心理學方向、發展與教育心理學方向、應用心理學方向。無論你報考哪個方向,只要你確定了某一院校,參考書是一定的。(肯定也有特例,例如北師專碩、河北大學學碩、吉大等等)學碩有一小半的院校是統考,考試書目有普心、實驗、統計、測量、發心、教心、社心。一大半是自主命題,自主命題院校參考書每個學校參考書的數目、版本、作者會有不同。專碩都是自主命題,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書單。你報考哪所學校呀?需要幫助聯系我
❽ 浙江師范大學2018年心理學考研(學碩)的指定書目有哪些謝謝
浙師大的話是按照312統考大綱來的,包括了
1.《普通心理學》,彭聃齡,北京師范大學出內版社容。【第四版】
2.《實驗心理學》,郭秀艷、楊治良,人民教育出版社(淡藍色封皮)。
《實驗心理學》(第三版),朱瀅,北京大學出版社。
3.《現代心理與教育統計學》(第三版),張厚粲,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4.《心理與教育測量》鄭日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5.《發展心理學》,林崇德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白底紅皮)。
6.《當代教育心理學》(第二版),陳琦、劉儒德,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7.《社會心理學》(第三版),侯玉波,北京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