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殘心理輔導記錄表
① 咨詢心理醫生:失戀的人喜歡自殘
一般來說失戀會給人很大打擊如果你有著個過激的性格你就會自殘因為你想藉助自殘這種形式來發泄自己心中的懊悔和失敗感
② 不滿時總是有自殘的想法,我需要去心理咨詢嗎
是不是年齡小,不成熟啊。
人生難免挫折、煩惱,遇到挫折、煩惱版時,要學會用積極權、智慧、有益的方法去面對,去解決,而不要採取自殘之類消極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建議你:
開闊心胸、視野,以長遠眼光看問題,知道煩惱只是暫時的,要從不同角度看問題,擅於發現人、事、物積極、有利、美好的一面,全方位地發現、發掘自己的優勢、資源、特長。
平時注意多與他人交流、談心,遇到難題,大家共同分析、解決。平時適當多一點戶外活動、體育運動,調整好身心狀態。確立正確、合理的理想、目標、計劃,充實自己的生活。
找時間,建議你咨詢一下心理醫生。
③ 心裡咨詢
■核心提示
美國心理學家彼特認為:世界上大概有一半人具有自虐狂傾向,他們覺得自己渾身都是缺點,事事與願望相違背,喪失自信心,心甘情願讓別人壓在自己頭上。
最近很流行「自虐」這個詞,明星們動不動就拿出「自虐」這個招數,讓更多的人
注意自己,就連旅行社也在他們的旅遊線路中推出「自虐游」,來吸引顧客。還有一些人竟然上網發表一些自虐、施虐經驗或是發表一些「自殺自虐自殘」的圖片,和更多的人進行交流,並成立自己專門的網站、俱樂部。長春市心理醫院首席專家、長春市心理衛生研究所所長鄭曉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樣濫用「自虐」進行炒作,不利於人們心理健康。
自虐的人不願敞開自己的心扉
裴女士自從和丈夫離婚後,總覺得自己什麼都幹不了,認為離婚過錯完全在於自己,終日鬱郁寡歡。一次她在做針線活時,無意中用針扎了自己一下,當時她感到這種感覺很美妙,讓她覺得很舒服。於是每隔幾天,她就用針扎自己。時間長了,她感到光扎針也不過癮了,於是她就嘗試著把第一根針埋到體內,她感覺針在自己體內的感覺比針刺更好,就這樣,每隔五六天,她就把一根針埋到自己的體內,直到最後一根針扎到她的坐骨神經上,不能讓她正常走路,她才到醫院進行治療。當時她的體內已經埋下了30多根針了。
一些人是知道自己有自虐心理或傾向的,鄭曉華教授告訴記者說,自虐的人從來都不會向他人透露自己的心聲,有些人擔心他人知道後,會笑話或是不理解他們的做法,遭到他人的異議。因此,他們總是在默默承受著自虐帶來的快感。像裴女士這樣的患者,要不是因為針影響了她的正常生活,她是不會向他人求救的。但作為家人或是朋友要在發現問題後,及時幫助患者走出這種不良的心理狀態。
自律、自殘不等於自虐
有些人在面臨考試時,就會徹夜地學習,不按時休息或是吃飯;有的人為了減肥而控制自己的食慾,即使餓了也不吃;或是和戀人分手時,就會採取一些極端的方法,如:用煙頭燙、不吃飯、不睡覺、用針扎,目的是想讓對方自責,能夠回心轉意。鄭教授說,其實這些做法都不是自虐的表現,只是一種自律和自殘的表現。真正意義上的自虐和這些行為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自虐有軀體自虐和精神自虐,是當心情郁悶時,自己加於自身的行為或方式,是一種非常態心理。自虐者多數對自己不認同,有對自己進行懲罰的意思,並且用其他的方法很難擺脫,他們獲得的是精神上的快感,自虐者不敢說「不」或是「痛」。而自殘和自律是帶有一定的目的性的,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或是目標而暫時需要承受的痛苦。
千萬不要模仿自虐
張先生無意中聽到了朋友討論自虐網站的事情,出於好奇他也瀏覽了自虐網站。當時看到一些自虐的照片和帖子他還覺得這樣做的人,真是愚蠢、有病甚至是變態。過了很長一段時間,自己在工作上犯了個很大的錯誤,受到了單位領導嚴厲的指責,並且在全公司進行了點名批評,他無法排解自己心中的苦悶,忽然想到了在網上看到的用刀扎腿的照片。於是他就迅速找到自己的水果刀,狠狠心,扎了下去,第一次他覺得很疼,沒有想像中的那樣好,但是慢慢的,他覺得不再有刀痛的感覺,反而有刀滑過皮膚的涼意,很爽。後來每十天左右,他就迫不及待的感受一下那絲絲「涼意」。
鄭教授說,很多自虐的人都是通過模仿學會自虐的,現在出現的這種網站、帖子,大家不要輕易地去看甚至模仿,容易使大家產生不好的心理暗示。另外,每個人對這種做法的感受是不一樣的,照著做了,可能尋求不到你要的快感,更容易讓你產生後悔的心理,自卑感進一步加重,從而進入一種惡性循環的怪圈當中。
傾訴會讓你徹底擺脫自虐
一位經常自虐的網友在網上發表帖子說,「當精神自虐尚不能得以解脫當下的痛苦時,肉體就成了連自己也討厭的行屍走肉。於是就折磨自己的身體,用酒精麻醉神經,用煙霧熏黑肺部,用飢餓折磨腸胃,用瘋狂熬夜銷蝕神形,除了吸毒,十八般酷刑無不用其極,只恨自己為什麼還不死。」
鄭教授說,有自虐心理的人是很痛苦的,都想及早擺脫這種自虐心理。但僅僅用砸東西、大喊大叫等方式來排解是不夠的,能夠徹底擺脫這種感受的方法是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凡事都不要苛求自己,要學會客觀、全面地分析和看待問題,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會與人溝通,把自己心中的困惑、不滿都向他人說出來,宣洩出來,就能夠避免自虐心理和自虐傾向的發生。
鄭教授說,有自虐傾向和自虐心理的人並不可怕,也不要封閉自己,當個人無法擺脫這種心理時,一定要及時就醫,在醫生的幫助下是完全可以擺脫這種不良的心理狀態的,不要諱疾忌醫。
④ 我需要心理輔導
我沒學抄過心理學,自己簡單總結了下:1受家庭的影響,導致對他人的不信任。因為有父母的陰影,所以男有的很多做法使你無法確定他對你的感情,可能就是人們所說的安全感吧。2不能感受到正常的父愛和母愛。所以當別人說我愛你的時候心理會感覺到一點安慰。這就相當於缺失補償吧。3發脾氣是對周圍環境的不滿和不安,卻自己無力控制,所以潛意識里通過發脾氣來來證明自己是強大的。4自虐,不是很嚴重,大約是想用自己的受傷來引起別人注意,得到關心和愛。
我沒學過心理學,自己分析的,不過我覺得差不多。解決辦法可以象你說的那樣找個心理醫生,也可以等待有個真的深愛著你的人,可以慢慢撫平你的傷
⑤ 自殘行為的學生如何進行心理輔導
1、了解情況復
近年來,學生自殘、自虐制等自傷行為在新聞媒體報道中屢見不鮮。待學生心情平復時,找機會和學生談生,了解事情況發生的原因及經過。然後再對症下葯。在做心理疏導是一個過程,而且,如果學生在你身上找不到安全感,一般他不會告訴你任何你想知道的。如果他不願意和你溝通,完全不理你,可以通過學生信任的同學、同伴口中獲取有效的信息。了解了相關信息後,可以先與學生商議,以後採用較為輕替代行為,改變原過過激的行為。如深呼吸、慢跑、打沙袋練拳擊等。
2、向學校反饋,做好記錄
通過心理疏導後,要向學校相關領導上報學生的情況,並做好學生情況的記錄,然後一起討論處理情況。通過多種途徑幫助學習,重新樹立其自尊、自信、自立與自強,最大限度地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
二、通知家長,專業心理治療
通知家長,與家長相互配合,密切交流,讓家長調整自己的心態,接受孩子的實際情況,不要指責、辱罵、毆打傷害孩子。否則適得極反。 請專業的心理醫生,診斷治療。大我數的學生缺乏心理疾病的認知,有抵觸情緒。這需要您也家長做好思想工作。
⑥ 咨詢心理醫生:失戀的人喜歡自殘
那是因為你很在乎這場戀情、想用自殘的方式來祭奠曾經的痛、不是內不能愛了、是沒法愛了、容你太投入了、當感情是你的全部、通過自殘來達到自己目的的人是不可靠的,他可以為你這樣,也可以為別人這樣。既然不象以前那麼愛了,又何苦讓自己生活在痛苦之中?早早擺脫吧!這樣的人不值得你這樣的,即使你苦苦哀求把他留在身邊,有意思嗎?男人應該是你的一片天,能夠值得你依靠的人。、好好的面對人生、一切都會慢慢好起來的、相信你自己、別老陷入感情的戰爭、希望能幫助到你
⑦ 心理咨詢師你好,我一直在自殘,今天突然開竅不想再這樣下去,但是控制不住
這位朋友 您好!抄
您過去一直在襲自殘,今天您忽然不想這么做了,但是控制不住。
這說明您有抑鬱症,自殘是為了發泄,您目前的情況已經有所好轉,給您的建議是:
趕快找點事情做起來,讓自己忙碌一點,沒時間想自殘的事。或者出去走走,和朋友們聊聊天、逛逛街,您自然而然就會把注意力轉移到外界。
從今天開始,每天堅持運動,運動可以幫組發泄,也能讓您的身體更加強健,負面情緒發泄出去以後,您就不會有自殘的慾望。
如果條件允許,建議您找個有實力的心理咨詢師幫助您。
祝好!
⑧ 我孩子十歲,整天不說話,脾氣很暴躁,還有自殘行為,這是自閉症嗎西安有心理咨詢師可以幫助我
一個茁壯成長的孩子有這樣的問題,作為父母心理肯定著急、焦慮,如果你感覺自己的教育力所不能,為了孩子的成長發展,你可以找專業機構咨詢 lohasxlws!我一個鄰居的孩子在哪也得到過有效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