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輔導課程 » 心理輔導為什麼不找熟悉

心理輔導為什麼不找熟悉

發布時間: 2021-01-24 01:38:58

Ⅰ 為什麼心理咨詢師無法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做咨詢

建議是盡量迴避。咨詢師和來訪者既然是親友關系,那就意味著有共同的親戚或朋友,來訪者與這些人相見時,會不會有尷尬的感覺?
在一些情況下,建立純粹咨訪關系有困難。如高校的心理老師,既給學生上課、同時又兼任心理咨詢師。有一位老師曾做過這樣的分享:「有一次我的學生來咨詢。當時我擔任他所在班上的一門課程,在我給全班同學做心理游戲時,我發現他需要個別心理輔導,下課後建議他到咨詢室。他到咨詢室就來找我了。我告訴他迴避原則,他有些猶豫:「老師.還是你給我做吧!」我接了這個個案。有一次咨詢時,他突然說道:「老師,現在我很不願意上你的課。」.『是嗎?能談談為什麼嗎?」「因為,在咨詢室里,你是給我一個人做咨詢;在班裡,你是給全班上課。我覺得不舒服。」我們無法得知是什麼方面讓這個學生不舒服,是因為老師關注所有同學讓他不舒服,還是他覺得老師知道了自己的秘密而不舒服?或者是其他原因?但是,可以肯定「老師加咨詢師」這雙重角色給來訪者帶來了困惑。
咨詢師生活在現實生活中,有時還是會遇到一些無法迴避的情形。如一位咨詢師曾遇到這樣一件事:「有一次,一個認識的人突然打電話給我,想要找我做咨詢。『我現在都快瘋掉了,不找個人談談我不知道自己今晚會做什麼傻事!!』在咨詢室緊急見了面後,我就知道他的情況有多糟糕:兩隻眼睛血紅;身上一股難聞的味兒,宿酒混合著其他;頭發和鬍子亂蓬蓬的。這和他一貫的形象形成多麼大的反差!一開始他情緒激動得連完整的句子都說不出。我知道了那個突發的、令他傷心欲絕的故事,他無法承受,他無法入眠,他酗酒,他想自殺,他想瘋狂報復。狂風暴雨的傾訴之後,他無助地問:『我該怎麼辦?我該怎麼辦?』在他離開時,他向我承諾不去做那些傻事。之後這么多年我們再沒有見過一次面,應該是一種刻意吧。我知道他內心的感受:在他最無助的時候,他把內心最深處的想法告訴我了,但過後這讓他很不舒服,沒有安全感。還有,我是和他最低谷的那種狀態聯系在一起的,他非常不喜歡那種狀態,因而也不願意因見到我勾起傷心往事。我當了一回稻草,卻無法再做朋友。」這位咨詢師後來成為迴避原則的堅定擁護者。
咨詢中的迴避原則是保護咨詢師和來訪者雙方的利益。純粹的咨訪關系既便於來訪者敞開心扉,又便於咨詢師保持客觀和中立的立場。如果有其他關系摻雜其中,咨訪關系可能會受到影響,有時還會波及雙方的後續關系。

Ⅱ 為什麼中學生不願意走進心理咨詢室麻煩告訴我

幾天前,X市一名高中學生和一名初中學生相繼自殺,更讓人看到了問題的嚴重性。但另一個現象也很普遍:各中學開設的心理咨詢室幾乎都成了擺設。 據了解,在很多中學里,都有一間布置得十分溫馨的心理咨詢室,暖色的牆壁,沙發、茶幾、專業書籍一應俱全。一些學校還專門購置了心理沙盤等測試工具,與嚴肅教室相比,這里顯得更加舒適、幽靜、隱秘。但這里卻很少有同學來。一位長期從事心理工作的教師無奈地說:「學校心理咨詢室的利用率很低,有時一周也來不了一個孩子。」 我曾與不同學校的近百位學生進行交流,他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說:「心裡有秘密,但不能說。」一位高中三年級學生認為,心理咨詢室就是由心理老師來解決學生面臨的、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但這樣的問題不能告訴老師。「年齡很重要,老師不懂我。比如喜歡某個男生這樣的問題,能向老師說出來嗎?說出來會引起老師的關注嗎?他能替我保守秘密嗎?告訴家長或班主任老師怎麼辦?」 除了情感方面的問題外,許多學生認為,不能說的秘密還包括和同學的關系、對某些老師的看法和家裡的一些私事,其中可能會有自私或者丑惡的表現,但這些是不可能告訴心理老師的。「總不能讓老師看到我不光彩的一面吧。」 同學們認為,不願意進學校心理咨詢室的原因除了信任、樹立自己形象、有代溝外,最關鍵的是:老師都是我們身邊的人,說出來再見他們時怎麼辦?他們能否替自己保守秘密? 更有一些同學認為:我又沒事,干嗎去心理咨詢室?一位高一學生就說:「有心理障礙的同學才會進心理咨詢室,我覺得我心理挺健康的,是個陽光的男生,不需要咨詢什麼。」 中學的很多心理老師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有一次,我要上一節心理健康現場課,需要10多個學生來參與,班主任老師幫忙找了些學習好的孩子,可他們卻非常不樂意。學生認為,「如果我去了,是不是就代表我的心理有問題?那我還是不去了,我很正常。」其實,不是心理有問題才去心理咨詢室的。無論你有開心的事需要分享,還是有困難需要幫助,或者很郁悶,就想找個人說說話,都可以找心理咨詢老師。」 多年的心理咨詢工作,讓學校里的老師們發現學生的一些共同點:經常參與學生工作,與老師接觸比較多的學生,會很主動地進行心理咨詢。包括個人的感情問題,也會尋求幫助。但一些平時性格內向,不願意多說話的學生,就會越來越封閉自己。究其原因,有的心理老師說,還是因為師生關系,是溝通的問題。 由於教師職業的特殊性,就塑造出了嚴肅的形象,學生害怕老師,擔心自己的秘密告訴老師後,會受到批評。若想解決此問題,學校首先要做好宣傳工作,讓孩子們把老師當成朋友,建立起信任感。其次,有些老師必須改變自己,讓學生信任你。比如,有些老師在批評學生時會說:你是不是心理有問題?趕緊找心理老師看看去。這種態度讓學生認為,找心理老師就真的是自己有問題了,不願意主動靠近。這是一種誤區,老師平時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語言。再者,現在專業的心理咨詢老師數量有限,有些學校甚至沒有一個國家級心理咨詢師,即便有心理咨詢室,也不能真正幫助學生。所以,讓學生真正走進心理咨詢室,還需要各方認真努力地解決問題。

Ⅲ 我該不該去找心理輔導老師

任何的心裡問題都要自己調節,心裡老師起的只是引導作用,關鍵還是靠自己。
我明白你不想找老師,很多人都這樣的,這是正常的,
你自己調節一下吧!參加一些活動或者自己去爬爬山,高些體育活動也可以啊!這樣你就沒有什麼心思去想別的了!
其實我覺得你自己的心裡是比較健康的,因為能意識到自己心裡上的毛病,這本身就說明你心裡是健康的。
希望你每天都開心!多想想你身邊關心你的人吧!她們一定想看到你的笑臉
別忘了要去感謝義務勞動或者進行體育運動哦

Ⅳ 為什麼說有心理問題找心理咨詢

因為這就是他們的專業啊,他們這些搞心理學的就是為了幫助人們解開心理上內的一些容問題,讓一些有心理問題的人能夠恢復正常,想以前一樣工作學習,不被心理問題所困擾。

而一般有心理問題的人,他們往往都是因為最近的一段時間遇到的事情,自己想不開,想不通,困在了心裡的死胡同里出不來了,而又不好意思找自己身邊的親戚朋友訴說,或者是難以啟口。

這時心理咨詢就是他們最好的出路,一個電話打過去,對方不知道你是誰,你也不知道電話那頭的人是誰,就這樣兩個人不認識的陌生人,就算把事情都說出去也不怕會曝光,畢竟你的名字可以是假的,可以是小名。

而且他們都是經過專業培訓的,專門給人們解決心理上的問題,幫助那些有心理障礙的人找到一個解決障礙的辦法,幫助他們找到出去的路。

畢竟他們解決這樣的問題也不再少數,也有很多的例子給你說,讓你有信心可以解開你心上的結,當你的心理問題解決後,你們又是兩個互不相識的了,可能哪天在大街上碰到了,也只是一句對不起,然後就走了。

Ⅳ 為什麼我總堅持不下去,誰能幫我做個心理輔導

通過你的話感覺你對自己的現狀非常不滿意,過多的時間處於自責和不自信中內。在成長過程中遇到各容種各樣的困難是很正常的事,重要的是你要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告訴自己,雖然失敗了,但是懂得得更多,發現自己的確有不如人的地方,正確定位自己,找到生活的方向。很多人盲目以為只要考進大學就什麼都好了,其實大多數人並不能在大學里學到自己期望的東西,不管是重點大學還是普通高校。我的看法是,發揮自己的優勢,在生存中盡量避免挑戰自己的弱勢。不過最重要的是要認識自己。21歲的人生才剛開始起步,一切的命運掌握在你自己手中,只要你願意。這幾年你的命運會存在很多的變數,選擇挑戰還是逃避,選擇自信還是自責,我想你應該是最清楚不過的吧。不管怎樣,千萬不要放棄!

Ⅵ 有熟悉的介紹一下杭州可心心理咨詢中心,好不好我在找合適的心理醫生,急!

我在那裡進行過咨詢,感覺挺好!

Ⅶ 找了很多心理咨詢老師並且那麼多次都沒有什麼解決效果是怎麼回事

首先不是每個咨詢師都是萬能的,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論體系,你的問題可專能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咨詢師。屬第二是這個咨詢師除了專業知識夠扎實,還需要不斷的自我成長,發展出一個比較完整的人格,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來訪者。我在天音心理學習的時候,這個機構的負責人就很注重培養咨詢師的自我成長,解決他們自己的問題,遇到來訪者才更有力量去面對和解決。有些咨詢師做了10年,個案都沒有幾百個,而且產生來訪者脫落的情況,很大程度是因為他自己沒有做自我成長,而且經驗不豐富。
同時心理問題的產生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是需要一個過程。你跟咨詢師相互配合,而且有些問題也不只是你一個人的原因,也有可能跟你的家庭環境工作環境有關系,有時候自己成長起來的力量還太單薄不足以對抗原有的模式。然後你覺得就沒有效果,就想換咨詢師。也有可能是你自己根本就不想改變,所以一直逃避自我成長,也是有可能的。
解決不了,有兩個原因,咨詢師水平不夠,第二是自己的行為認知還促不成質變,你自己要思考一下,畢竟你的具體情況我不了解。希望對您有幫助。

Ⅷ 為什麼不能夠給熟人心理咨詢

因為你們相互熟悉,彼此都很了解,或者說咨詢師還是對有情感因素的,而不能把你當成一個完全不認識的陌生人,通過你的言行舉止,來用理性思維給你分析,而是會有情感因素不能夠完全理行的分析。

Ⅸ 為什麼感覺一些心理咨詢老師不懂尊重別人,不會了解別人不負責

真的假的?不會吧?

你說你精神分裂症的話,精神分裂症,有一個症狀,就是幻聽。
也許,那個回臟話答,是你幻聽、錯聽的,別人說別的話,你諧音,聽成那個臟話。
關於後面那位老師,對你的解釋,你可以適當參考,看是否有值得借鑒、汲取的地方。
另外,學校的咨詢室,可能能力有限。
對比較嚴重的精神心理疾病,還是建議上大醫院,就醫、治療、調理。
還有,你和你班的老師,也談一談心,聽聽他們的見解、建議與指導?
關於抑鬱,具體建議你:

適當戶外活動、運動,深呼吸,散散步,打打球,做做操……多與他人交流、談心,傾吐壓力、不快,或者一起討論、解決實際問題。

平時,要以樂觀、豁達的心態看問題,讀點勵志好書,擅於看到事物積極、有益的一面,有長遠眼光,而不要斤斤計較於一時的煩惱、得失。
注意糾正自己不正確的想法、觀念、感覺,不要太自我、主觀、片面了。
找時間,還建議上醫院,咨詢心理醫生。相信會有收獲的。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