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輔導成功案例
⑴ 地震後心理輔導具體事例
心理救災日記2
5月24日 星期六
副領隊戚建良:今天收獲很大,感觸良多。這次機會十分難得,我在這一定注意廣泛接觸積累,以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凈化自己的心靈。協會領導源源不斷的關愛曾激勵我不懈努力。
領隊吳琴英:孔老師,現在一線公路全線封鎖,我們已進入一線重災區,德陽市的什邡縣的漢旺鎮,這是一個疫情嚴重的地方。我咋天做了二個團體,其餘是個案,一個是兒童,一個是青少年,孩子說:學校沒有了,同學死了,很困惑。詳情講發回,今晚將有大量照片發回。
隊員吳英:咋天做了一個從漢旺鎮撤下來的女醫生的個案。她目睹醫院的垮塌,大部分同事被埋,產生強烈的恐懼,並感悲痛萬分,以至於產生幻覺,覺得地一直在顫抖,不能入睡。
我耐心地傾聽她的敘述後,為她做了想像放鬆訓練,並做了軀體放鬆,她感覺非常好。
隊員陳利亭:志願者的心理急需調整,有些人在做了志願者前本身就存在心理問題,當他們來做志願者時,心中最大的期望就是做義工來提升自我以達到自我成長,只是有時現實與期望之間總有差距,因此反而造成心理問題。對這些志願者進行心理輔導後,他們的心情開朗了,能夠正確面對現實。
有這樣一個例子,有位志願者告訴我說,大多數災民都感謝他們的義舉,但也有人認為他們是在騙吃騙喝。當志願者將食物遞給這類人時,也受到他們諸多責難。他們為此感到很傷心。我就讓那個志願者坐在我面前,我站著將一個東西遞給他,而後又蹲下眼光與他平視重復前面的行為後,問他比較前後二次的行為有什麼不同的感覺,他覺得當別人站者時他覺得有壓迫感,而當他與自己眼光平視時感覺比較舒服。我就給他分析,當人受到創傷後,心理承受能力下降,自信心也下降,當這些人感覺別人讓他不自在時,他的自我防禦系統就自然開始反擊。志願者在這種狀態下如未及時調整自己行為時,就會和被幫助者之間形成負循環,也就有了前面的互不理解。
朱一峰:一個22歲的小夥子,在地震中把女朋友安置在一個稍安全的地方後就跑出去幫助別人了,這個時候,另外一個男孩來到他女朋友的身邊,過後,女朋友比理解他,他感到被別人乘虛而入,被誤解了,感到人生找不到目標了。經過對他的輔導後,他說:現在我感到已是渾身充滿了力量,我要去重建我的家園,我也會一如既往去幫助我們身邊更需要幫助的人!我已明白我的人生價值。有句話說得好: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我是為了更需要幫助的人做的事。呵呵,無論如何我要感謝您,是您幫助我從她的陰影中走出來了。
戚建良:我、鄭華明,與分別來自成都、什邡的三位青少年志願者接觸,三人中有二人家園沒有了,一家有損失,都是共青團員,年齡分別為16、16、20歲。針對他們的焦慮情緒,了解他們參與志願者行動的動機、工作情況及至今感受,予以充分鼓勵,並告知我省市開展賑災的總體情況、我們身邊的同事、親友心系災區、關切災區的典型事例。經過長時間的心理輔導,他們很有感觸。覺得收獲很大。
能直接為災民服務,我真的很開心。但我明白自己的能力很有限,我會牢記囑咐,讓愛心永存,讓生命充滿活力。
10:36分:領隊吳琴英:我們現在正趕往災區綿竹縣,這是個重災區。
領隊吳琴英:我們今天到了災情最嚴重的地方,收獲很多,明天那個地方要戒嚴了。應力老師今晚十一點多到。
⑵ 誰有幼兒園心理輔導教案或幼兒個體心理輔導案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保障學校及其學生和教職工的人身、財產安全,維護中小學、幼兒園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普通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幼兒園(班)、特殊教育學校、工讀學校(以下統稱學校)的安全管理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學校安全管理遵循積極預防、依法管理、社會參與、各負其責的方針。 第四條 學校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包括:
⑶ 小學生心理輔導案例分析
看了上面的內容後,我強烈地感受到孩子心理障礙的形成,家庭的因素佔主要作用版。所以,在輔導孩權子、幫助孩子的過程中,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是需要去做的,那就是去疏通孩子母親的愛之渠。母親給予孩子的愛是任何一個心理輔導老師都無法替代的,但心理輔導老師可以幫助母親,重新擁有愛孩子的能力,這種能力不代表母親的言行是對還是錯,而在於愛的表達方式是否被孩子接收到,是否真的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如果不是,那麼,只有去換其他的方式去愛,換不代表無能,換只代表去尋找更好的途徑。
願我的感受能夠對你有所啟迪,能夠幫到孩子的母親學會愛的方式,幫到孩子健康成長。祝福!
⑷ 心理輔導個案求分析
這並不能算問題,為什麼控制不住呢?是因為當前沒有什麼事情能夠吸引他或者必須他做,所以要做的是讓他確立一個清晰的目標,然後建立一個激勵制度,逐步去完成,當他有事情必須要做的時候,或許會好一點。真不行的話讓其去多去旅遊!
⑸ 初中生心理案例
一、個案基本數據
姓名:陳**
性別:男
年齡:16
年級:xx
接案日期:xxxx.12.12
二、主要問題敘述
案主在課堂上睡覺情形嚴重,在學校幾乎都在昏沉中度過,對學習缺乏動機,學業成績低落。導師多次勸導無改善跡象,轉介至輔導室尋求協助。
三、背景資料
(一)家庭背景
(1.)家庭略
(2.)家庭背景
1.案主之前與祖父母、父親、母親、弟弟、妹妹同住。父親工作不穩定,母親因上大夜班,晨昏顛倒,案主與母親相處機會不多。案主較害怕父親的管教。
2.因父親發生外遇,父親與母親案主國二時離婚。因不想讓祖父母擔心,父母離婚後仍同住一各屋檐下,國三時母親才遠赴日本,今年十一月中,父親赴大陸工作。
3.案主在家會管教弟妹,叮嚀弟弟出門要早點回家,要求妹妹幫忙看顧店面。
4.家中經濟主要依靠雜貨店收入、祖父母的老人年金。
(二)學校背景
(1)案主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均低落,每節上課幾乎都會睡覺,甚至會連睡好幾堂課。考試則在考卷上簽名後繼續睡。
(2)家人(祖父母、父親)均要求案主好好讀書,但個案希望先工作。
(三)社會背景
(1)個案表達能力很好,對於自己的想法均能清楚描述。
(2)個案喜愛玩網路游戲,平時都在家中玩,假日才會到網咖。
(3)案主表示在學習上應無法挽救,對自己也放棄了。
四、晤談摘錄
(一)晤談目標在與個案建立關系,了解案主生活背景。
案主願意且主動說明自己學習經驗及生活背景,案主曾多次表明不想讀書的想法,但家人均不同意。對於自己目前學習狀況,個案表示曾試圖調整睡眠時間,但發現無效。案主對於自己只要一上課就容易陷入昏睡的狀況也很想了解,表示願意建立持續晤談關系,也希望上課睡覺的情形可以獲得改善。
(二)cl與身心科醫師進行討論。
cl擔心案主上課持續昏睡德狀況與身心病症有關,尋求醫師共同討論後續輔導策略。醫師表示除整日昏睡外,突發性的入睡也可能是種病症,提議作心理評估,了解案主情況是否有「嗜睡症」或其它可能。
(三)與身心科醫師共同與案主進行晤談,經醫師評估,初步判斷案主上課睡覺情形應不屬於「昏睡症」,但依據案主歷經父母離婚的重大變故,情感關系遭受挫折;長期缺乏學習所導致學習成就低落與學習動機缺乏,可能影響案主自我預言。是否運用葯物協助案主提振精神狀態可再進行討論,但更重要是進行持續晤談,並會同導師討論協助案主改善學習現況可行的方式。
五、分析與診斷
(一)存在主義治療法
(1)假設與診斷
本學派指出缺乏人生意義而產生的人生問題有三,其中之一為:由存在的空虛現象引發的挫折,指一班人對生活感到無去而導致精神上的困惑與苦悶。案主所處現況就接近這種缺乏人生意義的狀態。因學習成就低落,引發挫折感,逐漸導致案主缺乏學習動機,覺得學習對自己毫無意義。
(2)治療目標
協助案主藉由給予生命的、從世上獲得的、及面對無法改變的命運所採取的態度上,追尋人生的意義。
(二)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法
(1)假設與診斷
雖然由導師轉介而來,但案主自己也有強烈改變動機,希望能改善目前學習狀況。SFBT理論認為案主就是自己問題的專家,只是缺乏表現的機會;同時,諮商重點不在探就問題成因,而聚焦於改善目前狀況,諮商員主要協助案主藉由尋找「例外」及「成功經驗」重新發現自己的力量。
(2)治療目標
治療目標在協助案主減少上課睡覺的時間。藉由協助案主看見自己的例外與成功經驗,同時執行具體明確的家庭作業,改善案主目前學習情況。
⑹ 心理輔導案例
教案一篇篇貼出來挺麻煩的,我也是心理輔導老師,推薦你一個心理輔導活動課教案較多的網站吧:
星星點點——心理學信息交流網
http://www.xxdd.net.cn/Index.htm
進去後點「學校心理」,裡面個案、教案都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