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輔導班現狀
1. 大家怎麼看教師開辦課外輔導班的現象
首先,從教育大環境下看,九零年代以前的的學生是自由輕松的,因為大學文憑的含金量較高。現在,社會經濟發展,相應的各方面的社會水平都在進步,各行各業越來越精進,教育也一樣,社會人才的起點在變高,教育的需求在變大,逐漸衍生出各類補習班。所以這是一個供需問題。
其次,教育的矛盾性導致這一現象層出不窮,高考制度猶如一個大戰場,千軍萬馬呼嘯而過,留下一片哀嚎遍野。教育一邊倡導減壓減負,但畢竟制度才是根本,治標不治本,春風吹又生。一方面,教師不能在學校給學生加壓,學生的成績提不上去,那自然就有別的途徑解決。
另一方面,教師的工資待遇相較醫生,單位領導等吃國家糧的人來說是相對低的,雖然教育局今年來也有致力於提高教師隊伍工資水平,但這一點點的提高與日益增長的消費來說是用處不大,生活緊巴巴的教師們自然希望收入增加,家長需求分數,教師需求金錢,一拍即合。無論是在私在公,給學生課外補習對精力充沛而又敢於冒險的一部分教師群體來說,這都是不能拒絕的。我身邊就有一些教師會在寒暑假自己開設補習班或者進入培訓機構做兼職。
教育局是明令禁止教師在外開設補習班的,因為這樣教師能放在課堂上或者備課的時間和精力會被分散,這樣可能影響到本職課堂教學。同時,有些老油條教師甚至會為了多賺錢而選擇在課堂上講得不那麼精透,孩子課堂上聽不太懂那自然就課後找老師補習了,這是小部分情況,但不能不說每個行業都有它的美好與黑暗。不要以為教師隊伍就是只講貢獻不講利益的,在這個笑貧不笑娼的年代,有師德講奉獻的已經不多了。每個人都是在做自己的本職工作而已。
2. 怎樣才能取消各種課外輔導班現在的孩子太累了
現在的孩子。只是讀書的機器。他們所有的愛好興趣。全都磨滅了。昂,貴的補課費。家基本上談不上幸福可言
3. 大家不贊成上課外輔導班的原因
每個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都有很高的期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不免讓很多家長都緊盯著孩子的成績,希望孩子們通過升學來讓自己走的更遠,更好.每年名落孫山的人並不在少數,可是為什麼他們會在如此看重孩子學習的時代沒有榜上有名呢?
課外輔導不在於去或者不去,而在於去哪裡找家教,一個值得信賴的品牌難能可貴,找打好的課外輔導是值得的,找到不好的課外輔導是悲哀的.有沒有必要完全取決於課外輔導的性價比哦.
4. 課外輔導班倒閉,學生課程沒有上完怎麼辦
當然是找輔導班的負責人了,要不就告發!出現這樣的問題說明在選擇課外班的時候沒有考慮周全,選擇輔導班就要選擇打機構,那樣最有保障!大點的教育機構有龍文教育
5. 上課外輔導班的好處
首先,課外輔導可以針對性的解答學生不太理解的問題。
因為在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是要面對大多數同學的水平和進度的,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有一些思維較慢、接受能力較弱的同學,會感覺聽起課來很吃力,感覺老師講的東西自己聽不懂,會造成厭學情緒。
而課外輔導是採用面對面的授課形式,並且在授課之前,就已經對學生水平已有了解,這樣的針對性相對而言比較強,可以給學生留有充分的考慮餘地,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生的情緒會放鬆下來,學習的效率自然會大大提高。
其次,課外輔導可以幫助學生及時拾遺補缺,避免不理解的東西越壓越多,勢必造成惡性循環。
有的時候因為特殊情況(如病假),會造成學生的進度落後於老師所講的課程,這樣學生在聽課的時候,會有一些問題理解不了。而家教輔導會把學生耽誤的學習進度補上,並更詳細的進行講解,不但可以解決學習進度落後的問題,甚至會讓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更容易接受後面的知識。
還有就是,課外輔導可以增強學生的興趣和信心。
一個經驗豐富的課外輔導老師,會用幽默的語言營造一個輕松的學習不幸,使學生的情緒得以放鬆,這樣做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並會及時的鼓勵學生,為他們樹立起自信心,這些細致的教學方法,都是在普通課堂上難以體驗的。
送孩子上課外輔導班,如果孩子都能自覺地進行學習,不分心,肯定能達到送孩子去上課的目的和初衷,總之,主要靠自覺。
6. 為什麼現在課外輔導班如此火爆
課外班,到底該不該上?
有觀眾說,正在熱映的《虎媽貓爸》還原了一個真實的幼升小戰場。藝術來源於生活,現實的升學更殘酷,各種學位大戰、補習大戰每年如期上演,熱門的教育補習機構,如學而思、新東方等甚至要提前半年排隊。補課,真的有必要嗎?我們該給孩子怎樣的教育條件和教育觀念?
「暫時領先」有那麼重要嗎
近些年參加了從小學、中學到大學的各種同學會,多數同學並未大富大貴,只是過著普通平凡的生活,工作穩定、家庭和諧,足矣!當年的學霸學渣在學校時可謂天壤之別,可二十年過去了,當年成績的好壞與否,與現在的生活並無太大相關性。而記憶中年少時最開心的部分,與補習更是無半分關系。
對於家長來說,讓孩子去補習的初衷無非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要一步領先,才能一路領先。可是,人生還長著呢,前十年甚至二十年的領先,真的那麼重要嗎?對於孩子來說,這種暫時的領先,意味著每天大量的重復做題,意味著大量課余時間要奔波在來回補習班的路上,意味著沒有了多數大人眼裡看來無意義的發呆、踢球、嬉戲的時間,這種付出真的值得嗎?不排除參加補習中的許多都是優秀的孩子,他們的家長或者他們自己希望付出更多,能讓他們邁上更高的台階,可是,多數孩子在補習班裡投入的大量時間和精力,只是拉高了選拔的標准。當他們成年後回想當年,一定會很懊惱在補習班上虛度了少年時光。
時至今日,高考(課程)早已不是獨木橋,人們的價值觀念也更加多元,我從不認為成績是決定成敗的標准,也反感於視金錢與權力為成功標準的價值觀。而大多數對升學無比焦慮的家長,他們一邊說著只是希望孩子健康快樂,有個好的未來。可是,一邊卻認為成績不好註定沒有好的前途和未來,註定會不幸福。什麼是好的前途與未來,應該由孩子自己說了算。不可小看了孩子的認知能力與判斷力。只要他開心,內心認同自我,哪怕未來只是平平凡凡又如何?(樂水)
怎樣才是「為你好」
關於上課外輔導班,我覺得不能一概而論,去還是不去,要根據孩子本人的意願和狀況。以前,我一直堅定地反對上課外輔導班,主要是不想讓孩子養成一個依賴課外班的心理。正因為現在普遍的情況是大家都在上輔導班,那麼,孩子有可能形成一個弱心理:我沒考出預期的成績,就是因為別人都上了課外班而我沒上的原因—我覺得,這個心理很要命,它會讓孩子由衷地迴避自身的問題,比如,基礎不扎實,上課沒有專心聽講等等,同時,還會讓孩子心理上過分依賴「外力」,對於自身的成長並不利。因此,在孩子班級大多數人都去上輔導班時,我果斷地勸說他不要去,告訴他:你想保持學習好,就必須上課全神貫注,而不是想著反正輔導班裡老師也會講的。這樣嘗試了初二一年,效果也還可以。
但是,最近一次家長會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想法是否有些武斷。老師說,中考是全廣州中學生的競爭,所以,不能只看孩子在班級在學校的排名,要橫向放大到整個廣州來看,這樣才能大致判斷出自己孩子的位置,考慮對應的高中。作為家長,當然都希望孩子能去好的學校,如果此時,孩子自己有顆「求」上輔導班的心,那麼,我為什麼要阻止他呢?
作為家長,我不能以「為你好」的名義來強迫孩子去上輔導班,但同樣,也不能以「為你好」的名義來制止孩子想去上輔導班。畢竟,現在有些老師擔負的教學工作很重,教好幾個班,不可能對每個孩子都查缺補漏。有些課堂上沒有弄明白的地方,在輔導班裡受老師提點一下而豁然開朗,總比孩子一個人苦苦思索反而鑽了牛角尖繞了彎路要更有效吧。所以,去不去輔導班關鍵要看孩子的意願和狀況。
7. 補習班的有什麼壞處 急
補習班的壞處:加重學生學習負擔、加重家庭經濟負擔、遏制學生全面發展的能力、影響課堂學習的效果、產生依賴心理。
輔導班(即補習班)弊端:
輔導班的不利之處,課堂學習才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課外輔導佔用大量休息的時間,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
(7)課外輔導班現狀擴展閱讀:
選擇:
1、學前測評:避免盲目
絕大多數家長在為孩子選擇輔導班時都會有「你們的教學進度我的孩子能不能跟得上」等憂慮,而很多輔導班實行的學前測評模式則從很大程度上讓家長們吃了顆「定心丸」。
先考試,通過一定的分數線之後再參加輔導,這既統一了班級的教學步伐,減少了「拖後腿」的現象,也使學生避免了因盲目報班而導致浪費時間和金錢的煩惱。
2、尊重孩子意見
參加課外輔導班學習的學生大致分為三大類:一類學生參加學校中的課內教育無法使他們滿足,存在「吃不飽」的情況;另一類學生在學校的成績比較差,希望通過參加課外輔導班來提高自己的成績。
第三類學生自己並沒有主動參加培訓的願望,但出於家長和周圍環境的壓力而不得不參加課外培訓。家長在面對多家培訓機構和紛繁的培訓課程時,一定要注重孩子的興趣意願,選擇適合孩子參加的班。
3、與輔導老師交流
選擇輔導班時,家長應與輔導教師交流,把孩子的不足之處和性格特徵告訴輔導教師,咨詢輔導教師將要採取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