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輔導課程 » 七年級下冊語文輔導書答案

七年級下冊語文輔導書答案

發布時間: 2021-01-27 14:39:12

㈠ 七年級下冊語文人教版學習輔導答案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復習題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或看拼音寫漢字。(4分)
倜儻( ) 哺( )育 砭( )骨 溝壑( )
xián( )熟 léi( )弱 jī( )絆 jiǒng( )乎
2.找出句子中的錯別字並加以改正。(4分)
(1)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墮的身體奇跡般地再度升高。( )
(2)深霄燈火是他的伴侶,因他大開光明之路。 ( )
(3)椅子背所靠的那根竹,跟了他的動作而發抖,上面的竹葉作出簫簫的聲音來。
(4)他們始終以高度的責任心、自尊心和契而不舍地對神奇而美妙的宇宙進行探索的責任感,去實踐真正的生活以至獻出生命。
3.按要求填空。(6分)
(1)《木蘭詩》中描寫邊塞夜景,表現軍中艱苦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論詩》中道出詩歌創作應求新求變,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詩人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岑參《逢入京使》一詩中,寫詩人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達懷親之情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趙師秀《約客》一詩中,常被用來形容江南梅雨季節清新幽靜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一詩中,常被用來表達久別重逢,機會難得的心情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請分別寫出含「貓、馬、虎、狼」的成語各一個。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閱讀下面的一組材料,寫出你的發現。(3分)
材料一:只要你是一隻天鵝蛋,就算是生在養鴨場里也沒有什麼關系。(安徒生《丑小鴨》)
材料二: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王安石《傷仲永》)
材料三: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孫權勸學》)
我的發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導讀(3分)
《童年》是一部_________體小說,講述的是作家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全書讀來令人悲哀但又不過於沉重,使人在黑暗中____________________,在邪惡中看到善良,在冷酷無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劇的氛圍中感受到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詩文閱讀(20分)
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6——11題。
(一)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6。詩中的「聞折柳」是什麼意思?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3分)

7。前人在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2分)
(二)
一屠晚歸,擔中肉盡,止有剩骨。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屠懼,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從。復投之,後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
屠大窘,恐前後受其敵。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數刀斃之。方欲行,轉視積薪後,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後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8.解釋加點的字。(4分)
(1)綴行甚遠 綴:
(2)眈眈相向 眈眈:
(3)目似瞑,意暇甚 意:
(4)狼亦黠矣 黠:
9.將下面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4分)
(1)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
(2)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
10.選段中表現狼「黠」的句子有哪些?請找出來寫在下面。(4分)
11.你讀完《狼》這篇課文之後,得到了什麼啟示呢?(3分)
三。現代文閱讀(30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2——22題。
(一)
【甲】一出門,便望見月下的平橋內泊著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雙喜拔前篙,阿發拔後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艙中,較大的聚在船尾。母親送出來吩咐「要小心」的時候,我們已經點開船,在橋石上一磕,退後幾尺,即又上前出了橋。於是架起兩支櫓,一支兩人,一里一換,有說笑的,有嚷的,夾著潺潺的船頭激水的聲音,在左右都是碧綠的豆麥田地的河流中,飛一般徑向趙庄前進了。
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里。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他們換了四回手,漸望見依稀的趙庄,而且似乎聽到歌吹了,還有幾點火,料想便是戲台,但或者也許是漁火。
【乙】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後了,船行也並不慢,但周圍的黑暗只是濃,可知已經到了深夜。他們一面議論著戲子,或罵,或笑,一面加緊的搖船。這一次船頭的激水聲更其響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條大白魚背著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躥,連夜漁的幾個老漁父,也停了艇子看著喝采起來。
12.甲乙兩文中「我」的心情是否一樣?為什麼?(4分)
13.「 淡黑的起伏的連山,彷彿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卻還以為船慢」一句與與乙文中哪一句的表現手法一樣,請找出來並進行簡要分析。(4分)
14.《社戲》是一幅美麗的風情畫,是一首純真的抒情詩,請仿照下面句子圍繞「童年」寫幾句話,要求寫出你對美好童年的感受。(2分)
童年,是放學路上與哥哥一起採摘的一片綠葉,青翠而亮麗;童年,是想在小夥伴面前逞「英雄」,拿一根長篙去捅馬蜂窩,被蜇得小臉腫得像麵包卻還說「不疼」,勇敢而可愛;童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沉重的漂流
①在離虎跳峽不遠的地方,我意外看見了一個樸素的紀念館——-長江漂流紀念館。
②我屏著氣踏進門,又屏著氣看完所有的展品。
③人們熟悉那種一般意義上的漂流:青山倒映,綠水長流,漁歌歡唱,竹排扁舟……這種漂流,很多人都經歷過,很多人都喜歡;這種漂流,是輕松的漂流,閑適的漂流,女性化的漂流。
④而我此刻看到的漂流,卻是險惡的漂流,沉重的漂流,完全屬於男子漢的漂流。這種漂流的分量,你只有到虎跳峽旁邊去才能掂量出來。那落差幾十米的長江之水,挾著一股寒氣,奔騰而來;它含著天的威勢,山的力度,以沖決一切的勇氣,滾滾東去,激流飛濺,白浪滔天,霧滿峽谷,聲震九霄……在這個地方漂流,轟轟烈烈,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有人說,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漂流。
⑤然而,這又是必須付出代價的漂流。男人們高昂起堅硬的頭顱,向著急流和險灘挺進。有人在天與地的縫隙中,重新呼吸到了生命的空氣;也有人在水和石的沖擊下,永遠沉入了另一個世界。生還的是英雄,而人們更願意記取的,是那些死去的硬漢姓名:堯茂書、孔志毅、楊洪林……
⑥我用凝滯的目光撫摩漂流者的照片。關於他們的漂流,一直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一種聲音說,這是盲目的沖撞,是無謂的犧牲,是狹隘的英雄主義;另一種聲音說,任何時代都需要冒險精神,沒有冒險精神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在這兩種聲音面前,我忘卻了思索。我不知道哪一種聲音是對的。我只覺得有關於此的全部吶喊,都是帶血的。
⑦不論世界怎樣評判,此刻面對堯茂書他們的眼睛,我內心決不敢輕薄。我捫心自度,我哪裡有他們那樣的勇氣!不要說長江漂流、黃河漂流,就是在家鄉的黃浦江上,我也未見得敢劃一隻小船,去與風浪搏鬥。也許白天敢,黑夜就不敢;人多敢,獨身就不敢。我想,世界上的人,本來就分英雄與敬仰英雄的兩類,而我,雖然身為男人,卻只能屬於敬仰英雄的那一類。
⑧長江與黃河的漂流,在殉難者的名字刻下了一排之後,終於悲壯地沉寂下來。這些年,在浙江,在福建,在江西,在雲南……我看到的漂流,都只是那種充滿了詩情畫意的清波盪舟。男的女的,穿的花花綠綠的,赤著腳,玩著水,還唱著情歌,喀嚓喀嚓按著照相機,坐在小竹椅上,催船工把竹排劃得快些再快些。稍微有點浪涌過來,打濕了裙子和褲子,他們就尖聲叫起來,把笑聲灑得一江都是。
⑨然而,要論詩,只有堯茂書他們的漂流,才稱得上是一首詩。那是一首英雄的詩,悲壯的詩,生與死搏鬥的詩,人與天爭鋒的詩。在那首詩里,男人嘶啞的喉嚨,呼喊的是征服自然的雄心;他們的一腔熱血,染紅了太過平淡的歷史。紀念碑不會為輕歌曼舞紅男綠女而立,紀念碑只屬於那些把生死置之度外的戰士。
⑩長江水呼嘯東去,紀念館默默肅立。沒有絲帛的輕,掂不出大山的重。在這里,大漂流的犧牲者口眼不閉。因而,只要站在江邊側耳諦聽,你就會聽到有一首無字的歌,震響天際,繚繞不息……
15.從第④段看,長江漂流的「險惡」體現在哪裡?(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3分)

16.第⑧段描繪清波盪舟圖景的目的是什麼?(2分)

17.你對本文的標題「沉重的漂流」是如何理解的?(3分)

18.文中第⑥段提到了對長江漂流的兩種不同看法,你同意其中哪一種看法?說出你的理由。(3分)
(三)鐵骨錚錚聞一多
雲曉光
抗戰暴發了,聞一多開始蓄鬍須。他說:「趕不走日本人,我就不剃鬍子,看它能夠長多長!」
七年過去了,他的胸前黑須盈尺,但是日本人還是沒有被趕走。有一天,聞一多居然見到了街頭有餓死的國民黨士兵,要知道,這是在大後方昆明啊。
聞一多先生不再潛心學問了,他拍案而起道:「這個國家,我們不能不管了!」
他出席各種進步會議,他在會上的發言猶如獅吼虎嘯,不做任何的掩飾。他的發言,老實人聽了連膽子都要被嚇破,誰都知道國民黨統治黑暗,弄不好,腦袋就沒了,但是聞一多先生不怕。他當著國民黨軍官邱清泉的面發問道:「國家糟到這步田地了,我們再不出來講話,還要等到什麼時候,我們不管,還有誰管?有人怕青年鬧事,我倒以為鬧鬧無妨。現在只有一條路,革命。」
他在另一次大會上說:「三十年了,居然國家還像三十年前一樣,難道袁世凱還沒有死嗎?」
聞一多不僅這樣說,還跑到街上去,和青年學生一起遊行。齊胸的長須飄盪,步履沉穩。
國民黨非常討厭他,給他起了個俄式外號叫「聞一多夫」,說他是領俄國人盧布的,還叫他「聞瘋子」,聞一多的學校職務也被解除了。但是聞一多不怕,他已經看出國民黨政府不會幫助這個國家了,就和它對著干,他在一次校友會上說:「前兩天有一家報紙罵了蔣介石,他的黨徒就不幹了,說侮辱了什麼。為什麼蔣介石就不能罵,他為國家造了多少孽,坑害了多少人民?我有名有姓,我就要罵:『蔣介石王八蛋! 』」
和聞一多一樣的還有李公朴,他也是錚錚鐵骨,國民黨派特務暗殺了他。聞一多趕到醫院去,李公朴已經死了。聞一多撫摸著他的遺體說:「你走吧,我一定跟你來,我決不躲避。」
鑒於國民黨的蠻不講理和特務的瘋狂,很多人都勸他躲避一下,聞一多說:「李先生可以為民殉身,我們為什麼不可以,我們這時不站出來,用什麼來告慰死者?」
李公朴的追悼會上,布滿了特務。聞一多上台罵道:「今天,這里有沒有特務?你站出來!是好漢的站出來!你出來講!憑什麼要殺死李先生?」
「正義是殺不完的,因為真理永遠存在。」
「歷史賦予昆明的任務是爭取民主和平,我們昆明的青年必須完成這任務。」「爭取民主和平要付代價的,我們絕不怕犧牲,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像李先生一樣,跨出了門,就不準備再跨回來。」
這就是聞一多先生著名的《最後一次講演》。
他已經決心赴死了。
在這之前,曾有一個女特務來到聞一多家中,帶著一本《聖經》,她說:「聞先生,趕快懺悔吧,你名字里的多字,就是兩個夕,你命在旦夕了,必須放棄你的行為和主張。」
聞一多說:「你的恐嚇信可以留下,但你立刻滾出去。立刻就滾!」
就在1946年7月15日,聞一多先生做完《最後一次講演》的那天下午,他出席記者招待會回來,在回家的路上,聞一多先生和前去保護他的兒子一道,被一陣亂槍射殺。
那一年,聞一多48歲。
(選自《閱讀與寫作》)
19.閱讀文章,概括出文章從哪些方面來表現聞一多的「鐵骨錚錚」的。(3分)
20.文章第七段交待國民黨稱呼聞一多為「聞一多夫」「聞瘋子」,這表現了什麼?(2分)
21.下面是幾則名人名言,請從本文或或者課文《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中也找出一句附在下面。(2分)
(1)人只有一生一死,要生得有意義,死得有價值。
——鄧中夏
(2)在人生的路上,將血一滴一滴地滴過去,以飼別人。雖自覺漸漸消瘦,也以為快活。
——魯迅
(3)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裴多菲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聞一多
22.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具有錚錚鐵骨的人物不勝枚舉,請你舉出兩例這樣的人物。(2分)
四。寫作(50分)
同學們,魯迅的童年,有百草園里無窮的樂趣,有到外婆家看社戲和偷羅漢豆的有趣經歷,你的童年有著怎樣難忘、有趣的經歷?先補充完整題目。再根據題目作文,不少於500字。
題目:___________的經歷
(參考詞語:冒險、危險、痛苦、有趣等)
七年級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一。(20分)
1(4分).tǎng bǔ biān hè 嫻 羸 羈 迥
2.(4分)(1)墮→墜 (2)霄→宵 (3)簫簫→蕭蕭 (4)契→鍥
3.(6分)(1)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3)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4)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5)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6)示例:貓鼠同眠 虎背熊腰 狼心狗肺 馬革裹屍(答出三個可得滿分)
4.(3分)示例:一個人的成才與否,同天賦和後天的努力都有很大關系。(意對即可)
5.(3分)自傳 看到光明 人們戰勝悲劇命運的巨大力量(本題考查小說的基本主題;詳見教材第243頁。每空1分)
二。(20分)
(一)6。(3分)聽到《折楊柳》笛曲(1分,意思對即可);表達了詩人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2分,意思對即可)
7。(2分)示例:本詩抒寫了思鄉之情,而這種思鄉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可見「折柳」是全詩的關鍵。(意對即可。7、8兩題是緊密相聯的,學生不理解《折楊柳詞》為唐代贈別、鄉思名曲就不可能得分,不理解折柳贈別是唐代著名風俗也不可得分。在這里,實際上考的是考生的文化素養和底蘊。)
(二)8.(4分)(1)緊跟 (2)注視的樣子 (3)神情、態度 (4)狡猾
9.(4分)(1)過了一會兒,一隻狼徑直走開,另一隻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2)場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麥場里,覆蓋成小山似的。
10.(4分)(1)一狼徑去,其一犬坐於前(2)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後也(每句2分)
11.(3分)示例:(1)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論怎樣狡詐,終歸要失敗的。(2)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存有幻想,不能妥協讓步,必須敢於斗爭,善於斗爭,才能取得勝利。(言之成理即可)
三。(30分)
(一)12.(4分)不一樣(2分),一個是去看戲,一個是看戲後。月夜行船,突出了「我」急於看戲的迫切心情;月夜歸航,表現了「我」依依不捨之情(2分)。(意對即可)
13.(4分)「連夜漁的幾個老漁父,也停了艇子看著喝采起來。」(2分)都是烘托船行速度之快,孩子們駕船技巧嫻熟以及童年的歡樂(2分)。(意對即可)
14.(2分)示例:童年是生日那天朋友送的畫筆,多彩而美麗;童年是假期里與父親一起捕怍的一隻蝴蝶,活潑而美麗。(言之成理即可)
(二)15. (3分)落差巨大;水流湍急;浪大霧重(各1分)(本題考查的是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做這樣的題目首先要明確題目要求,即:從第④段看;尋找長江漂流的「險惡」;用自己的語言概括。然後重點研讀第④段,尋找體現漂流「險惡」的詞語,比如 「落差幾十米的長江之水」、「挾」、「奔騰而來」、「威勢」、「滾滾東去」、「激流飛濺」、「白浪滔天」、「霧滿峽谷」,然後將凶險的來源概括為4點:落差、水流、巨浪、大霧。用自己的語言整理一下即可。)
16. (2分)描繪清波盪舟圖景的目的是反襯長江漂流者征服自然的雄心和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氣。(本題考查的是散文的寫作手法。做這樣的題目首先要研究並概括給定段落的意思,然後聯繫上下文來比較內容的異同,再根據內容的差異來分析其作用。像這種大段的圖景描寫,在散文中的作用不外乎:渲染環境、為下文作鋪墊、襯託人物心情、反襯等。意對即可)
17. (3分)長江漂流因付出生命的代價而顯得沉重;長江漂流所引出的關於生死價值的討論是一個沉重的話題;長江漂流的壯舉因後繼無人而顯得沉重。(本題考查的是對文章情感的把握。這個題目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著重考查考生篩選捕捉信息的能力和把握情感態度的能力。因為它是和題目聯系在一起的,所以必須從整體上細致地把握文章的感情,這就需要我們具體概括每一節的內容,細致地尋找體現情感的詞語——逐個排查,看起來很笨,但很適用,且不易丟失內容。回到原文,我們不難發現,從第⑤節開始作者慢慢向我們展示了長江漂流沉重的面孔——生命的代價,沉重的話題,適當概括一下便是沉重的具體內涵了。意對即可)
18.(3分)示例:我認為這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漂流,長江漂流的勇士們向世人證明了中國人並不缺乏征服大自然的勇氣和力量,中國人完全具備為實現宏偉理想而勇於探索、勇於開拓、不怕艱難、不怕犧牲的勇氣。(看法1分;理由2分)(本題考查的是對文章內容的探究與遷移。做這種題目不僅需要讀透文章,還需要一定的知識積累與表達能力,是一種對閱讀能力要求比較高的題目。答題前必須先讀懂文章,概括出兩種不同的觀點,然後聯系已有的知識儲備,作出自己的判斷,言之成理即可。回答是非問題,觀點必須正確;回答兩可的問題,態度必須明確,作出判斷後還要自圓其說。無論態度和觀點如何,都必須做到語言表達順暢。言之成理即可)
(三)19.(3分)從聞一多的語言方面、行為方面以及對待言行的態度方面
20.(2分)表現聞一多的言行給國民黨當局帶來的恐慌,也暗示出他們暗殺聞一多的原因
21.(2分)如「正義是殺不完的,因為真理永遠存在。」或者「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像李先生一樣,跨出了門,就不準備再跨回來。」
22.(2分)示例:文天祥、朱自清、劉胡蘭等。
四。(50分)按中考標准評閱。

㈡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訓練案參考答案

課文精彩語段閱讀(15分)
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無味;雪一下,可就兩樣了。拍雪人(將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羅漢需要人們鑒賞,這是荒園,人跡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來捕鳥。薄薄的雪,是不行的;總須積雪蓋了地面一兩天,鳥雀們久已無處覓食的時候才好。 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 些批谷,棒上 一條長繩,人遠遠地 著, 鳥雀們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 ,便罩住了。
1.在文中空白處填人恰當的動詞並指明其作用。(3分)
2.為什麼在冬天的百草園拍雪人和塑雪羅漢是不相宜的?(3分)
3.根據文中所說,捕鳥需要什麼條件?(3分)
4.這段文字敘述的重點是什麼?(3分)
爸爸的花兒落了1.加點字注音無誤的一項是( )(2分)
A.摘下(zhāi) 遮蓋(zhē) 麻渣(chā) B.玻璃(lí) 皺眉(zhòu) 柵欄(shān)
C.蒲公英(pú) 徘徊(huí) 包袱(fu) D.賴床(lài) 抽屜(tì) 石榴(liu)
2.結合語境解釋加點詞語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我將代表全體同學領畢業證書,並且致謝詞。(在儀式上所說的表示感謝的話。)
B.老師叫我們先靜默再讀書。(寂靜,沒有聲音。)
C.我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定,這樣的安靜。(遇到緊急的情況不慌不亂。)
D.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比喻猶豫不決)
3.填人下列空白處的關聯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
「英子,不要怕, 什麼困難的事, 硬著頭皮去做, 闖過去了。」
A.不管 只有 才能 B.不論 只要 才會 C.無論 只有 就 D.無論 只要 就
6.下列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爸爸打「我」並且逼「我」去上學是因為爸爸認為家庭的振興要靠「我」將來謀得一個好的職業來實現,所以「我」從小就要學好知識。
B.「只記得,從那以後,到今天,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著校工開大鐵柵欄校門的學生之一。」這一句概寫爸爸的責罰對「我」產生的影響:使「我」在以後的生活中能始終嚴格要求自己。
C.「他為了叔叔給日本人害死的事,急得吐血了」看似不經意的一筆,卻寫出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給這個家庭帶來的深重災難。
D.「我好像怕趕不上什麼事情似的。」這一句,形象地寫出「我」急於回家的心情。
二、整體感悟(13分)
1.文章的標題具有雙重含義,一是指 ,二是指 。(4分)
2.貫穿全文的感情基調是 ,貫穿全文的線索有兩條,一是 ,二是 。(6分)
3.通讀全文,說說「我」性格上有什麼變化?(3分)

㈢ 七年級下冊語文考向標答案

一、基礎積累與運用(24分)1、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2分)A哽咽.(yè)蟬蛻.(tuì)可汗.(hán)九曲.連環(qŭ)B熾.痛(chì)默契.(qì)祈.禱(qĭ)腦髓.suǐC救濟.(jì)憎.惡(zēng)嫉.妒jí環謁.yâD確鑿.(záo)氣氛.(fân)泥濘.(nìng)訕.笑shàn2、下列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2分)A、隨著晚會幃幕的拉開,那美輪美奐....的歌舞,品味精良的相聲小品,使晚會高潮迭起。B、先生身材魁梧,道貌岸然....,剛一見面,我便對他油然而生敬意。C、這個企劃案,是通過大家幾天幾夜,不眠不休,費盡心思....製作出來的。D、海面托著的就是披著銀發的蒼山,蒼山如屏,洱海似鏡,真是巧奪天工....。3.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是()(2分)A.祖國的安定團結更加激發了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的愛國主義熱情。B.我家花台上放著白玉蘭、玫瑰兩盆花卉。C.我國有世界上沒有的萬里長城。D.他那崇高的品德,經常浮現在我的腦海中。4、古詩默寫(7分)⑴山際見來煙,⑵,關山度若飛。⑶,影入平羌江水流。⑷,明月來相照。⑸《木蘭詩》中描寫戰爭曠日持久、戰斗激烈悲壯的句子是:⑹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5.小清要求電視台為他播放一首歌,說法最得體的一句是()(2分)A.我的好友小偉今天起參加中考,我衷心地祝願他考試成功。您為我播一首歌獻給他吧!B.我的好友小偉今天起參加中考,我衷心地祝願他考試成功。我想您一定會樂意播放一首歌獻給他的。C.我的好友小偉今天起參加中考,我衷心地祝願他考試成功。希望您為我播放一首歌獻給他,好嗎?D.我的好友小偉今天起參加中考,我衷心地祝願他考試成功。請您為我播放一首歌獻給他,好嗎?6、名著導讀(2分)①世界上許多偉大人物小時候都經歷過磨難。蘇聯作家就是其中一位,他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三部曲分別是、《在人間》、《我的大學》。7、閱讀下面一段歌詞,完成題目(4分)茫茫人海,漫漫大路,你我相遇,成為相互。相互就是走累了一起扶助;相互就是,走遠了一起回顧。請根據上面畫線的兩個句子的結構,以「相互就是」開頭,仿寫兩句:;8、下面是一份對200名初中生課外閱讀調查情況表,請根據這個表回答問題。(4分)閱讀內容人數百分比卡通書11256%時文雜志3216%武俠小說3015%文學名著2613%⑴從表中可得出一個結論,即(1分)⑵看了這一結果,你對同學的建議是(2分)三、閱讀理解(36分)一傷仲永(13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9、解釋下列加點字詞的意思。(4分)傳一.鄉秀才觀之()指物作詩立就.()稍稍賓客..其父()日扳.仲永環謁於邑()10、翻譯劃線的句子。(4分)①②11、下列句子,屬於正面描寫的有,屬於側面描寫的有(3分)A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B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C自是指物作詩立就D其文理皆有可觀者E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F父異焉12、聯系全文,說說本文闡述了一個什麼樣的道理。(2分)二最後一課(12分)接著,韓麥爾先生從這件事談到那一件事,談到法國語言上來了。他說,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又說,我們必須把它記在心裡,永遠別忘了它,①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說到這里,他就翻開書講語法。真奇怪,今天聽講,我全都懂。他講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覺得我從來沒有這樣細心聽講過,他也從來沒有這樣耐心講解過。②這可憐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在他離開之前全教給我們,一下子塞進我們的腦子里去。語法課完了,我們又上習字課。那一天,韓麥爾先生發給我們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麗的圓體字:「法蘭西」,「阿爾薩斯」,「法蘭西」,「阿爾薩斯」。③這些字帖掛在我們課桌的鐵桿上,就好像許多面小國旗在教室里飄揚。個個人那麼專心,教室里那麼安靜!只聽見鋼筆在紙上沙沙地響。有時候一些金甲蟲飛進來,但是誰都不注意,連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們正在專心畫「桿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國字。崖頂上鴿子咕咕咕地低聲叫著,我心裡想:「④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13.劃線句①中「監獄大門」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鑰匙」指的是:________,全句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4.劃線句②中「恨不得」和「一下子」表現了韓麥爾先生___________的心情。(1分)15.小弗郎士稱韓麥爾先生為「可憐的人」的意思是()(2分)A.對韓麥爾的即將失業感到可憐。B.對韓麥爾被迫離開阿爾薩斯感到同情。C.對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一種傷感。D.對韓麥爾不但成了亡國奴,甚至連從事幾十年的法語教學都被迫終止處境的同情。16.劃線句③是______(環境、細節、場面、心理)描寫,掛在鐵桿上的字帖,烘托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氣氛。(2分)17.劃線句④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8.這兩段文字給讀者的教育是()(2分)A.集體主義教育B.認真學習本民族文字的教育C.愛國主義教育D.尊重知識、尊重老師的教育(三)我長大了(11分)小的時候想長大,於是盼著早些進入中學,早些成為大人。終於考進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學。帶著一份喜悅對父母說:「爸、媽,我長大了,我進中學了。」父母一臉笑意:「不,孩子,成為中學生並不代表你成為大人。」於是,我繼續等著「長大」的到來。在臉上發現了第一顆青春痘,帶著一份期盼對父母說:「爸、媽,長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臉笑意:「不,孩子,青春痘並不證明你長大。」漸漸,「長大」在繁忙的學業中也被淡忘。後來,搬了家。家與車站有一段很長的路,於是鄰家的孩子總是用自己的自行車捎我一段。那是一個陰雨蒙蒙的清晨.霧氣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鄰家孩子的自行車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沒有等我反應過來,鄰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車逃之夭夭。我終於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這樣的事還是走了為好,但是,當我要起步時,卻發現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許多人圍了過來。我有些慚愧,於是,我低著頭幫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發現了父親那深邃的目光。我開始害怕,今天闖這樣的禍,回去會怎樣呢?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發現她的兒女並不孝。老太太絲毫沒有責備我的意思,她只是說她很寂寞。於是,我說,我會常常去看她。我並不想敷衍她,我決定這么做。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對父母。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備先做「乖寶寶」,然後再坦白交代,想來會少些責罵。晚飯桌上,氣氛並不如想像的惡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幾樣我愛吃的小菜。吃飯時,我小心地邊吃邊看著父親。父親很和藹,不時夾菜給我。我等待著父親的訓斥,而父親卻只是詢問了老婆婆的情況,囑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依然記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的話:「孩子,你懂得了什麼叫責任。」我終於感覺到父母承認了我的長大;我也終於明白,長大並不像考上中學那麼容易,也不像長青春痘那麼簡單。長大,意味著承擔責任。的確,並不是所有長大的人都能夠承擔責任的;然而,能夠承擔責任的人卻一定是長大了。19、第一段中,作者說「小時候想長大」,「想長大」的內容是什麼?(2分)20、文中劃線句子是描寫,作用是(3分)21、文中說:「此時,已有很多人圍攏來。我有些慚愧„„」「我」為什麼會「有些慚愧」?(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文中「撞人」和「吃晚飯」是(詳寫,略寫),而照顧老奶奶卻是(詳寫,略寫)。請從括弧號中選出答案填在橫線上。(2分)23、「的確,並不是所有長大的人都能夠承擔責任的;然而,能夠承擔責任的人卻一定是長大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2分)四、作文(40分)人生是一個靜悄悄的成長過程,這裡面有歡樂,也有憂愁;有輕松,也有凝重;有甜美,也有苦澀;有新奇,也有平淡„„你的又是什麼?能對大家說說嗎?請以「媽媽,我想對您說」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1、文體不限。2、緊扣話題。3、600字以上,字數不夠酌情扣分。4、卷面要求整潔。題目媽媽,我想對您說答案1.C2.C3.B4.略5.D6.高爾基《童年》7.參考答案:「相互就是痛苦時,一起傾訴;」相互就是快樂時,一起分享。8.⑴大多數初中生喜歡看卡通書,而不喜歡閱讀文學名著⑵開放性題目,答案合理即可。9.全完成把…..當做賓客通攀牽、引10.①馬上寫下四句詩歌,並且自己提上名字。②從此能指定題目叫他作詩馬上就能完成,其中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可取的地方。11.ABCDEF12.後天教育對一個人成才的重要性。13.普魯士對法國人民的統治和封鎖,法國語言;牢記祖國語言,可以激起人民的愛國意識,從而團結起來,求得民族解放14.把所有法語知識傳授給學生的急切心情15.C16.細節愛國17.嘲笑普魯士侵略者強迫他們學德語的愚蠢,寫出了他對侵略者的憤慨18.C19.希望早點進入中學早點成為大人20.環境描寫作用:為下文寫孩子撞倒老太太作鋪墊21.因為我的車撞人了,自己還想一走了之。22.詳寫、略寫23.略

㈣ 語文七年級下冊同步新課標教材導練答案

悔.我真後悔那是一件讓我非常後悔的事.一個晴朗的雙休日,我正在鄰居阿敏姐姐家玩,姐姐家裡養有一隻純黑色的小狗,叫小汪.它非常逗人喜愛,我很喜歡和它玩.我正在姐姐房裡看書,看著看著覺得有點累,就到處走走,欣賞姐姐家大廳的擺設.忽然,我的眼睛被三個晶瑩剔透的水晶球吸引住了.「真美啊」我由衷地贊嘆,將其中一個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裡,觀賞起來.正當我陶醉地看著水晶球時,一不小心,我手滑了一下,整個水晶球落在地上,「啪」地一響,碎成了兩半.頓時,我的背後直冒冷汗,臉上一陣青,一陣紅.樓下傳來阿敏姐姐的叫聲.正巧,姐姐家的小狗在樓梯上

㈤ 七年級下冊語文期末備考卷答案

2011—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南昌市期末終結性測試卷
七年級(初一)語文參考答案及評分意見
一、積累與運用(23分)
1、(1分)錯字、錯標點符號、字跡潦草、首行未空兩格均不給分
2、(10分)略
3、(2分)C
4、(2分)C
5、(2分)略
6、(2分)示例:A、振振有詞 奄奄一息 洋洋得意等 B、棄暗投明 出生入死 前赴後繼等,答案不一,結構合乎即可。
7、(4分)①昆劇(崑曲) 京劇 ②生、旦、凈、丑 ③有觀點,言之有理即可
二、文言文閱讀(10分)
8、①攻擊②打洞③像狗一樣④多少,能有幾何。
9、這才領會到前面的那隻狼假裝睡覺,原來是用來誘惑敵方的。
10、晚、少時、久之、頃刻
11、不僅僅是,狼在此實際上是惡人的化身,代表的是那種貪婪、兇狠、狡詐、愚蠢的惡人,說明對待這種象惡狼一樣的惡人,就應該象屠夫一樣敢於斗爭,善於斗爭,這正是此文的寓意所在。
三、現代文閱讀(17分)
(一)閱讀《安塞腰鼓》選段,回答問題。(8分)
12、身體強壯、生命力旺盛的特點。
13、寫「靜」是為了寫「動」。人和鼓的沉穩正是為下文的火爆場面蓄勢,更突顯了後生們充滿生命活動的英姿。
14、排比、比喻。生動地寫出了捶安塞腰鼓時的舞姿,使語言表達像安塞腰鼓一樣排山倒海,洶涌澎湃,氣勢非凡。
15、選段中的「好一個安塞腰鼓」,「好」在後生們腰鼓表演的壯闊、豪放,「好」在是沖破了束縛、羈絆、閉塞的生命活力的展示,引人思索,催人奮進。
(二)閱讀《一隻特立獨行的貓》,回答問題。(9分)
16、①吃飯時先喂貓;②「我」吃什麼貓吃什麼,甚至貓比「我」吃得還要好;③有時外出吃飯總不忘給貓打包帶飯
17、指的是「每每外出吃飯,看見炸黃花魚,燉雞塊,我就會眼冒綠光」。
18、運用比喻、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出貓饞食的神態和動作。
19、人和動物之間應平等相待,和平共處,只有把自己與對方看成是同類才更 容易達到和諧相處的境界。
四、作文(50分)
評分要點:
中心明確,敘事清楚,結構完整,語言流暢,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書寫規范。錯一字扣1分。

㈥ 七年級語文人教版下冊《學霸123》參考答案

一、基礎積累與運用(分)1、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2分)A哽咽.(yè)蟬蛻.(tuì)可汗.(hán)九曲.連環(qŭ)B熾.痛(chì)默契.(qì)祈.禱(qĭ)腦髓.suǐC救濟.(jì)憎.惡(zēng)嫉.妒jí環謁.yâD確鑿.(záo)氣氛.(fân)泥濘.(nìng)訕.笑shàn2、下列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2分)A、隨著晚會幃幕的拉開,那美輪美奐....的歌舞,品味精良的相聲小品,使晚會高潮迭起。B、先生身材魁梧,道貌岸然....,剛一見面,我便對他油然而生敬意。C、這個企劃案,是通過大家幾天幾夜,不眠不休,費盡心思....製作出來的。D、海面托著的就是披著銀發的蒼山,蒼山如屏,洱海似鏡,真是巧奪天工....。3.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是()(2分)A.祖國的安定團結更加激發了台灣同胞和海外僑胞的愛國主義熱情。B.我家花台上放著白玉蘭、玫瑰兩盆花卉。C.我國有世界上沒有的萬里長城。D.他那崇高的品德,經常浮現在我的腦海中。4、古詩默寫(7分)⑴山際見來煙,⑵,關山度若飛。⑶,影入平羌江水流。⑷,明月來相照。⑸《木蘭詩》中描寫戰爭曠日持久、戰斗激烈悲壯的句子是:⑹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5.小清要求電視台為他播放一首歌,說法最得體的一句是()(2分)A.我的好友小偉今天起參加中考,我衷心地祝願他考試成功。您為我播一首歌獻給他吧!B.我的好友小偉今天起參加中考,我衷心地祝願他考試成功。我想您一定會樂意播放一首歌獻給他的。C.我的好友小偉今天起參加中考,我衷心地祝願他考試成功。希望您為我播放一首歌獻給他,好嗎?D.我的好友小偉今天起參加中考,我衷心地祝願他考試成功。請您為我播放一首歌獻給他,好嗎?6、名著導讀(2分)①世界上許多偉大人物小時候都經歷過磨難。蘇聯作家就是其中一位,他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三部曲分別是、《在人間》、《我的大學》。7、閱讀下面一段歌詞,完成題目(4分)茫茫人海,漫漫大路,你我相遇,成為相互。相互就是走累了一起扶助;相互就是,走遠了一起回顧。請根據上面畫線的兩個句子的結構,以「相互就是」開頭,仿寫兩句:;8、下面是一份對200名初中生課外閱讀調查情況表,請根據這個表回答問題。(4分)閱讀內容人數百分比卡通書11256%時文雜志3216%武俠小說3015%文學名著2613%⑴從表中可得出一個結論,即(1分)⑵看了這一結果,你對同學的建議是(2分)三、閱讀理解(36分)一傷仲永(13分)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9、解釋下列加點字詞的意思。(4分)傳一.鄉秀才觀之()指物作詩立就.()稍稍賓客..其父()日扳.仲永環謁於邑()10、翻譯劃線的句子。(4分)①②11、下列句子,屬於正面描寫的有,屬於側面描寫的有(3分)A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B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C自是指物作詩立就D其文理皆有可觀者E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F父異焉12、聯系全文,說說本文闡述了一個什麼樣的道理。(2分)二最後一課(12分)接著,韓麥爾先生從這件事談到那一件事,談到法國語言上來了。他說,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最明白,最精確;又說,我們必須把它記在心裡,永遠別忘了它,①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說到這里,他就翻開書講語法。真奇怪,今天聽講,我全都懂。他講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覺得我從來沒有這樣細心聽講過,他也從來沒有這樣耐心講解過。②這可憐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在他離開之前全教給我們,一下子塞進我們的腦子里去。語法課完了,我們又上習字課。那一天,韓麥爾先生發給我們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麗的圓體字:「法蘭西」,「阿爾薩斯」,「法蘭西」,「阿爾薩斯」。③這些字帖掛在我們課桌的鐵桿上,就好像許多面小國旗在教室里飄揚。個個人那麼專心,教室里那麼安靜!只聽見鋼筆在紙上沙沙地響。有時候一些金甲蟲飛進來,但是誰都不注意,連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們正在專心畫「桿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國字。崖頂上鴿子咕咕咕地低聲叫著,我心裡想:「④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吧!」13.劃線句①中「監獄大門」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鑰匙」指的是:________,全句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4.劃線句②中「恨不得」和「一下子」表現了韓麥爾先生___________的心情。(1分)15.小弗郎士稱韓麥爾先生為「可憐的人」的意思是()(2分)A.對韓麥爾的即將失業感到可憐。B.對韓麥爾被迫離開阿爾薩斯感到同情。C.對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一種傷感。D.對韓麥爾不但成了亡國奴,甚至連從事幾十年的法語教學都被迫終止處境的同情。16.劃線句③是______(環境、細節、場面、心理)描寫,掛在鐵桿上的字帖,烘托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氣氛。(2分)17.劃線句④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8.這兩段文字給讀者的教育是()(2分)A.集體主義教育B.認真學習本民族文字的教育C.愛國主義教育D.尊重知識、尊重老師的教育(三)我長大了(11分)小的時候想長大,於是盼著早些進入中學,早些成為大人。終於考進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學。帶著一份喜悅對父母說:「爸、媽,我長大了,我進中學了。」父母一臉笑意:「不,孩子,成為中學生並不代表你成為大人。」於是,我繼續等著「長大」的到來。在臉上發現了第一顆青春痘,帶著一份期盼對父母說:「爸、媽,長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臉笑意:「不,孩子,青春痘並不證明你長大。」漸漸,「長大」在繁忙的學業中也被淡忘。後來,搬了家。家與車站有一段很長的路,於是鄰家的孩子總是用自己的自行車捎我一段。那是一個陰雨蒙蒙的清晨.霧氣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鄰家孩子的自行車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沒有等我反應過來,鄰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車逃之夭夭。我終於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事,這樣的事還是走了為好,但是,當我要起步時,卻發現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許多人圍了過來。我有些慚愧,於是,我低著頭幫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發現了父親那深邃的目光。我開始害怕,今天闖這樣的禍,回去會怎樣呢?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發現她的兒女並不孝。老太太絲毫沒有責備我的意思,她只是說她很寂寞。於是,我說,我會常常去看她。我並不想敷衍她,我決定這么做。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對父母。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備先做「乖寶寶」,然後再坦白交代,想來會少些責罵。晚飯桌上,氣氛並不如想像的惡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幾樣我愛吃的小菜。吃飯時,我小心地邊吃邊看著父親。父親很和藹,不時夾菜給我。我等待著父親的訓斥,而父親卻只是詢問了老婆婆的情況,囑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依然記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語重心長地對我說的話:「孩子,你懂得了什麼叫責任。」我終於感覺到父母承認了我的長大;我也終於明白,長大並不像考上中學那麼容易,也不像長青春痘那麼簡單。長大,意味著承擔責任。的確,並不是所有長大的人都能夠承擔責任的;然而,能夠承擔責任的人卻一定是長大了。19、第一段中,作者說「小時候想長大」,「想長大」的內容是什麼?(2分)20、文中劃線句子是描寫,作用是(3分)21、文中說:「此時,已有很多人圍攏來。我有些慚愧„„」「我」為什麼會「有些慚愧」?(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文中「撞人」和「吃晚飯」是(詳寫,略寫),而照顧老奶奶卻是(詳寫,略寫)。請從括弧號中選出答案填在橫線上。(2分)23、「的確,並不是所有長大的人都能夠承擔責任的;然而,能夠承擔責任的人卻一定是長大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2分)四、作文(40分)人生是一個靜悄悄的成長過程,這裡面有歡樂,也有憂愁;有輕松,也有凝重;有甜美,也有苦澀;有新奇,也有平淡„„你的又是什麼?能對大家說說嗎?請以「媽媽,我想對您說」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1、文體不限。2、緊扣話題。3、600字以上,字數不夠酌情扣分。4、卷面要求整潔。題目媽媽,我想對您說答案1.C2.C3.B4.略5.D6.高爾基《童年》7.參考答案:「相互就是痛苦時,一起傾訴;」相互就是快樂時,一起分享。8.⑴大多數初中生喜歡看卡通書,而不喜歡閱讀文學名著⑵開放性題目,答案合理即可。9.全完成把…..當做賓客通攀牽、引10.①馬上寫下四句詩歌,並且自己提上名字。②從此能指定題目叫他作詩馬上就能完成,其中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可取的地方。11.ABCDEF12.後天教育對一個人成才的重要性。13.普魯士對法國人民的統治和封鎖,法國語言;牢記祖國語言,可以激起人民的愛國意識,從而團結起來,求得民族解放14.把所有法語知識傳授給學生的急切心情15.C16.細節愛國17.嘲笑普魯士侵略者強迫他們學德語的愚蠢,寫出了他對侵略者的憤慨18.C19.希望早點進入中學早點成為大人20.環境描寫作用:為下文寫孩子撞倒老太太作鋪墊21.因為我的車撞人了,自己還想一走了之。22.詳寫、略寫23.略

㈦ 七年級下冊語文配套練習冊答案(人教版)

七年級語文上配套練習冊期末綜合練習答案 、D 、B 、⑴安徒生丹麥《賣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兒》《丑小鴨》⑵《老舍文集》老舍舒慶春《四世同堂》《茶館》⒋⑴天光雲影共徘徊⑵亂花漸欲迷人眼⑶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⒌塞翁失馬——馬到成功——功成身退——退避三舍——捨己救人塞翁失馬——馬革裹屍——屍位素餐——餐風宿水——水到渠成⒍選擇了機遇,你也就選擇了風險;選擇了求索,你也就選擇了磨難。選擇了沙漠,你也就選擇了流浪;選擇了綠洲,你也就選擇了繁盛。選擇了付出,你也就選擇了成功;選擇了逃避,你也就選擇了失敗。選擇了荊棘,你也就選擇了奮斗;選擇了坎坷,你也就選擇了磨難。選擇了坦誠,你也就選擇了友誼;選擇了隱瞞,你也就選擇了分離。⒎⑴①即——既②示——事⑵示例:《西遊記》:明代吳承恩所著《西遊記》一書設制了離奇怪誕的「八十一難」以及一路上的神奇怪異,動人心魄的神魔沖突,反映了取經途中的艱辛。真經巳經成了「成功」和「目標」的象徵。它告訴我們,一切成功都來之不易,必需付出代價,作出努力。我們可以學習他們那種堅定的信念、頑強的毅力和團結一心的精神外,還可以學習孫悟空那種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積極樂觀的斗爭精神。為了祖國的富強和昌盛,努力學習,煉好一身本領,克服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與挫折,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材.《魯濱遜漂流記》:魯濱遜遭遇海難,流落到荒島以後,不哀嘆命運不濟,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樂觀地對待一切神奇的命運,讓我更相信偶爾的失落終會雨過天晴」。《水滸傳》:每當我捧起《水滸傳》時,就會心潮澎湃,思緒激昂。「大丈夫生天地間,應以天下為己任,終生不移」的梁山英雄們舉起「替天行道」的大旗,殺富濟貧,乃真英雄也!《西遊記》:讀了《西遊記》的感受:我感慨當時社會現實的黑暗,欣賞悟空敢於斗爭,善於斗爭,不畏強權,樂觀頑強的精神,同時也明白了必須經歷艱難才能最終獲得幸福成功的道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講述了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從工人成長為無產階級英雄的歷程。由於戰爭的創傷與疾病的折磨,在保爾生命的最後幾年,雙目失明,全身癱瘓,完全失去工作能力。他以驚人的毅力與病魔作斗爭,在病榻上創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一部閃耀著革命理想主義思想光輝的優秀作品,洋溢著火一般的激情,激勵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在我的腦海里留下的印象是不可磨滅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讓我們看到的是一個鋼鑄的巨人,他正大聲地對我們說「鋼鐵是這樣煉成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保爾·柯察金積極進取、頑強勇敢、熱愛生活、永不退縮的高貴品質深深感染了我。保爾成了身殘志堅,頑強奮斗者的代名詞。他的名字如同一盞明燈,永遠折射出他人生的璀璨,同時也照耀著每一個讀者。⒏⑴帶領⑵經過⑶十分之九,意思是絕大部分⒐B⒑⑴過了幾個月,他的馬帶領胡人的駿馬回來了。⑵這為什麼就不是一件好事呢?⒒馬無故亡而入胡旗子好騎,墮而折其髀。⒓⑴霍金來西湖赴荷花之約;⑵我們與如荷花般的霍金相會。⒔⑴這個比喻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霍金面對榮譽時的從容(或實現人生價值後的無悔)。⑵形成對比,突出了霍金在身體殘疾時表現出的堅強樂觀的精神品質。⒕示例:經歷了淤泥般的黑暗生活並將之淡遠,所展現出來的亭亭玉立的生命是最美的。示例:付出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心血和汗水,把它化作一縷甜蜜的回憶與沉潛的智慧,擁有這個過程的生命是美麗的。⒖示例:簡單即美。有一句歌詞說「平平淡淡、從從容容才是真」。花開花落是寧靜的美;和諧相處是最質朴的美;笑看得失是最從容的美。生活的本質不在於繁華與繁復,而在於從最簡單出感受真,於最平凡出感受美。示例:美的創造往往是曲折的,美的內蘊往往是豐富的。當人們贊嘆《永州八記》的清秀之美時,可曾想到它蘊含著柳宗元貶謫的辛酸;當人們稱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境界之美時,可曾想到它源自杜甫屋漏難眠的凄楚。只有經歷歲月的沉澱和苦痛的磨礪,美才能綻放出永恆的華彩。⒗文章塑造的是一個吃苦耐勞、堅強、樂觀、慈祥的母親。⒘⑴母親深夜敲盆趕鼠。⑵母親跪在田中插秧。⒙⑴運用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水中的秧田之美,贊美了母親的勞動成果。或「立起來」運用擬人手法,寫出了秧苗的動態之美。⑵「彎腰」「跪」「爬行」突出表現了母親此時的體力不支和勞累,表現了母親的辛苦與堅強。⒚D⒛「白發」是全文的敘事線索;「白發」是母親的形象特徵,作者著力描寫這一特徵,突出了母親的辛勞,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心疼,對母親的愛和懷念。

㈧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同步答案

《竹影》是豐子愷散文作品中一篇內涵深刻、耐人尋味的佳作,全文敘述幾個小夥伴,借著月光,在自家的"水門汀"上游戲,描畫映著的竹影,你一筆,我一畫,竟然有幾分中國畫的意味。孩子的游戲,在成年人眼裡也許不屑一頤,但在豐子愷的眼裡就有了非比尋常的意義。也許,藝術和美就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竹影》為我們指出了只要留心自己的生活,即使看似天真的游戲,有時也會給人們帶來無窮的受。- 《竹影》教案

安徽省廣德縣獨山中學 吳昊
教學目標:1、體會本文所表現出的天真爛漫的童真、童趣,領會藝術和美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
2、初步了解中國畫和西洋畫的不同特點。
教學重點:體會文章表現的童真、童趣,領會藝術和美蘊含在童稚的活動中。
教學難點:體會中國畫與西洋畫的不同。
教學方法:
採用「感知一品讀一遷移—小結」的教學模式,課前讓學生查找收集資料。倡導教師必要的牽引到放手,到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轉變,構建師生間和諧平等互動的語文課堂。

板書:

童真童趣

畫竹影

藝術體驗

讀——品——想——結

一、 導語

有些同學看到我,可能會在心裡說,這個老師怎麼長得這么小巧啊?我的回答是:因為我還保留了一顆童心,一顆熱愛自然熱愛藝術熱愛孩子的童心。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有關自然有關孩子有關藝術的課文《竹影》。

二、 、初讀課文

a) 有多少同學閱讀過這篇文章?請這位沒有讀過的同學猜想一下,這篇文章到底是寫什麼的,是寫景的嗎?是寫人的嗎?還是寫事的?為什麼要以竹影為題呢?

b) 由於這是篇自讀課文,需要同學們以自己的能力去完成這一課文學習。現在請同學們自由地閱讀課文,可以朗讀、可以默讀、可以掃讀等,只要是自己喜歡,怎樣的閱讀方式都可以。

不動筆墨不讀書,請同學們在讀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不明白的詞可以做下標記,並把自己認為寫的好的地方,或是和你產生了共鳴的地方,作下標記,可以劃線,可以作批註,簡要地記錄下你讀書時的情感體驗。讀完了,我還想請同學們對這篇文章進行簡單的概括。

c) 同學們讀得很仔細,現在請你們中說話最精練最簡短的同學來概括這篇文章。

他概括得好不好呢?你來評價一下吧,你認為怎麼概括才又簡短又深刻呢。可不可以用更簡練的詞語來概括呢?

(這篇文章以幾個少年描描畫畫的游戲,,及爸爸給我們講畫畫的知識,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獲得了藝術美的發現。)

三、 品味文章

一個蘋果兩個人分,一個蘋果只剩下半個。而一種思想兩個人分,一種思想會變成兩種。現在請同學們將你讀到的記下的與同學們一起分享。

學生們讀一讀自己劃的好句子,或是自己作的批註。他們可能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

1、 文章對孩子們的活動寫得很有童趣很真實:

如:弟弟發現一個只有孩子才能注意的問題:………成年人也許不會注意這樣的事情,誰又有這樣的細心這樣的時間去注意月光下的人影頭上冒出煙氣?這樣的問題成年人聽了,也許不以為然地一笑了之,而孩子們卻會追根究底的。大家爭論了一會兒,沒有解決。

如果成年人爭論一個問題,一定會水落石出的。華明的注意略去了轉向了別處,水門汀上熱心地描寫自己的影。如果是成年人一定挨批評,做事三分鍾熱情,但是孩子的天性如此,他們對世界如此好奇,不可能要求他們像成年人那樣專注某件事。搞不明白不一定非弄明白,吸引他們的事多著呢。作者把孩子的心理和性格寫得真實恰當。

作者並沒有一味地寫孩子新一輪的熱情,他們用木炭描這些天然的國畫,並聯想到平時見到的畫圖。孩子由童心童趣,不由得走到藝術的殿堂門口。於是領路人——爸爸出現了,他給孩子們講了一番中國畫的藝術特徵,因勢利導地給孩子們上了一堂藝術入門課。

2、 一些句子很生動,也是用孩子的眼光用藝術的眼光來看待景物。

略見教參.

3、 爸爸很會引導。經過爸爸的引導,你了解了哪些繪畫的知識?

(1)爸爸沒有批評他們在水門汀上畫畫,而是引導他們走進藝術的殿堂。爸爸和他們一起畫畫。

(2)爸爸在講中國畫和西洋畫的時候,打了個比方,「西洋畫像照相,中國畫像符號」。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講授二者的區別:西洋畫注重寫實,畫人則要按解剖學來畫,畫景要畫出立體感,而中國畫則不講究這些,畫人,則張揚人物的特點,畫景則山水重重疊疊,象是飛機中所見的,而且又不是一時所見,卻是飛來飛去,飛上飛下,幾次所看見的。想到哪畫到哪。而且很多中國畫只有寥寥數筆,卻傳達出畫者深刻的思想和感情。所以,西洋畫更講究形式,畫出的畫和照片一模一樣,而中國畫講究神似,如做文章一樣,只突出主題)

(1) 爸爸在講中國畫時,沒有用專業的術語,也沒有長篇大論,只是用了幾句話就概括了竹畫也是中國畫的要點:講究畫意(竹葉的方向、疏密、濃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體等)表現著一種美的姿態,一種活的神氣。

(2) 請繪畫最好的同學上黑板畫一幅竹影,大家按課文中的標准評價。

4、你還在文中讀到了什麼?為什麼以竹影呢?

意境很美。幾個小夥伴,借著月光畫竹影,你一筆,我一筆,參參差差,明明暗暗,竟然有幾分中國畫的意味。藝術和美就蘊含在孩子的童稚活動中。

四、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過快樂的童年,也做過許多充滿童趣的游戲。但當時沒能像作者那樣從中獲得藝術美的體驗,所以大多已成了過眼煙雲,學了這篇文章,你現在回過頭來想想,你兒時做過的哪一個充滿童稚的游戲也是可以讓你獲得類似的發現、體驗的?後來它發芽成長了嗎?

五、學習語文,很重要的一個方法就是善於小結。現在我們請同學們將自己在這節課中所學的所想的小結在作業中。

作業一:用一句話概括這節課的收獲。再分項寫出從內容上、思想上、寫法上的體會。

作業二:課後自己進行一次藝術上的創造,將自己的創造的過程、體驗用語言表達出來。字數300左右。

六.結全文。這節課,我們運用了:讀——品——想——結的方法,自己學習了這篇散文。以後,同學們也可以用這種方法學習課本上的自讀課文、課外書上的美文。至於文中的一些細小的知識點如作家作品介紹,詞語解釋等,請同學們課後自己查資料,互相交流。最後,引用一下豐子愷在《藝術三昧》中的話來結束這節課:宇宙是一大藝術。人何以只知鑒賞書畫的小藝術,而不知鑒賞宇宙的大藝術呢?人何以不拿看書畫的眼來看宇宙呢?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嗎?
我們來猜個謎語: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頭,燈前月下跟你走,就是從來不開口。(影子。)
請同學們再來聽首兒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後:影子是個小黑狗,常常跟著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個好朋友,常常陪著我。
每當我們唱起這樣的兒歌,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兒時的夥伴玩影子、玩各種有趣的游戲,從中獲得了對生活的美好體驗。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於影子的文章—一《竹影》,希望今天的學習對同學們有所啟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猜謎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充滿童稚的兒歌,更能激發他們對童年趣事的美好回憶,以此為切入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與學習本文的熱情,為下面環節的展開作一個良好的心理准備。)
二、作者介紹
(學生交流收集的豐子愷的資料,講述有關作者生活創作的故事。)
師:豐子愷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藝術大師,在繪畫、散文創作方面成就頗豐,這些成就與他從小就愛在生活中去發現、思考是分不開的。下面,就讓我們從閱讀作者的文章開始,走近豐子愷。(用講故事的形式介紹作者,突破傳統的介紹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同時也檢驗了課前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
三、自由朗讀,整體感知
用一句簡潔的話概括課文內容。
(配以輕音樂,學生輕聲朗讀。學生回答有因難,教師可提示,文題是「竹影」,它是以寫景為主,還是以寫人物活動為主?)
明確:敘述幾個少年描竹影的充滿童真、童趣的游戲。從中引出對中國畫的藝術體驗,從中獲得了藝術美的發現。
(朗讀是對課文語言及課文內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學生自主與文章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過自讀,學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寫作意圖,為品讀課文作好鋪墊。)
四、品味朗讀,體驗童趣
童心是天真爛漫的,童趣是發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戲,卻有了藝術美的發現。那麼,你覺得文中哪些描寫最生動地表現了童趣?找出來,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找到後在小組內朗讀,然後教師點名朗讀得好的學生示範朗讀,也可鼓勵學生自告奮勇來朗讀。)
(「課程標准」中要求學生「對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在品讀交流中,讓學生的思維互相碰撞,引起共鳴,產生更多的火花,當學生有了心得之後,讀相關的語段時感情就會充沛、真摯。教師對學生的朗讀應鼓勵、肯定,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五、拓展欣賞
在一位獨具慧心的藝術啟蒙人「爸爸」的引領下,「我」和夥伴們從一次無意的游戲,走進了藝術的殿堂,並領略了中國畫與西洋畫各自的魅力。下面讓我們借這次語文課。也來簡單欣賞一下東西方文化不同的藝術魅力。
(多媒體展示幾幅中國畫和西洋畫,配音樂。)
(中國畫與西洋畫的區別,是一個很專一的理論,教師如果過多解釋,反而會「越描越黑」。藉助多媒體的視聽效果,加以音樂的陪襯,學生憑借自身的審美力、想像力,去感悟藝術的美。同時,擴充藝術的欣賞內容,也增加了語文課的容量,使學生得到藝術的熏陶,有利於學生的終身發展。)
六、口語交流
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過快樂的童年,也做過許多充滿童趣的游戲。但當時沒能像作者那樣從中獲得藝術美的體驗,所以大多已成了過眼煙雲,學了這篇文章,你現在回過頭來想想,你兒時做過的哪一個充滿童稚的游戲也是可以讓你獲得類似的發現、體驗的?後來它發芽成長了嗎?
(語文學習要基於教材,但又不能僅局限於教材,應向生活延伸。由童年的游戲引發的體驗,應避免圍繞竹子品格的空洞的說教,而應注重對藝術發現的認識,注重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引導,對學生自身修養的培養。)
七、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用一句話來歸納一下你的感受、收獲嗎?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演示板書。)
藝術並非是高不可攀的東西,它就蘊含在孩子們童稚的游戲中。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擁有一顆童心,你就能擁有陽光般的快樂;只要你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你就會發現在平凡的生活中,美無處不在。羅丹也曾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希望同學們能走進生活這個語文大課堂,用你們的慧眼去發現、去描繪、去贊美生活的美。
(學要有所得。大家的合作交流,觸動了學生的靈魂,就能讓學生說出自己最深的體會,教師的寄語,讓課堂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同時,讓學生由課堂走入生活去進行語文學習,拓寬了語文課堂的寬度。)

㈨ 七年級下冊語文導學答案

二五 短文兩篇(二課時)
第二課時(學習《兩小兒辯日》)
【學習目標】
1.積累文言字詞,正確翻譯課文;
2.熟讀《兩小兒辯日》;
3.多角度理解兩篇短文的內涵。
【學習重點】
1.積累文言字詞,正確翻譯課文;
2.多角度理解兩篇短文的內涵。
【知識鏈接】
《列子》,相傳為戰國時鄭國人列禦寇(亦作圄寇、圉寇,前450?—前375?)所撰。《漢書•藝文志》著錄《列子》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從思想內容和語言使用上看,可能是晉人根據古代資料編著的。內容多為民間故事、寓言和神話傳說。
【導學過程】
一、自主學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盤盂( ) 孰( )為汝( )多知( )乎
滄涼( ) 決( )
2.解釋下列加點字:
孔子東游( ) 辯斗( )
問其故( ) 去人近( )
探湯( ) 多知( )
不能決( )
3.說出下列兩組一詞多義的含義:
①一兒以日初出遠( )
此獨以跛之故( )
② 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
孰為汝多知乎( )
4.翻譯下列句子
①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
②孰為汝多知乎?
二、合作探究。
1.對於兩小兒所持的看法及其依據,你能否根據已掌握的科學知識,對這兩種現象解釋一下。

2.對兩小兒的「辯斗」你有什麼看法?

3.「兩小兒笑曰」中的「笑」是什麼意思?你認為他們該不該笑?
4.面兩句話,分別贊揚了孔子的什麼精神?
⑴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⑵孔子不能決也。
5.你讀了這個故事,得到那些啟示?(從不同角度)

三、拓展提升。
莊子欲刺虎
莊子欲刺虎,館豎子止之,曰:「兩虎方且食牛,食甘必爭,爭則必斗,斗則大者傷,小者死。從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卞莊子以為然,立須之。有頃,兩虎果斗,大者傷,小者死。莊子從傷而刺之,一舉果有雙虎之功。
注釋:①選自《史記.張儀列傳》。②莊子:此指卞莊子,春秋時魯國的勇士。③館豎(shù)子:旅館的童僕。④須:等待。
1.解釋加有下加點的詞:
(1) 莊子欲刺虎( )
(2) 館豎子止之曰( )
(3) 兩虎方且食牛( )
(4) 一舉必有雙虎之名( )
(5) 兩虎果斗( )
(6) 一舉果有雙虎之功( )
2.翻譯文中句子。
卞莊子以為然,立須之。

3.閱讀這個故事給你什麼啟示?

附:譯文
孔子往東方游學時,看到兩個小孩在爭論,孔子問他們爭論的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
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像個大圓車篷,等到正午時就像個盤子或盂,這不是遠處的小而近處的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清涼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熱得像把手伸向熱水裡。這不正是近的就覺得熱,距離遠就覺得涼嗎?」
孔子不能夠斷定誰是誰非。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
【總結反思】
二六 珍珠鳥(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引發學生思考人與動物的關系,激發學生關愛生命、善待生命的情感。
2.品味文章的語言,培養閱讀、鑒賞能力。
3.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
1.展示人和動物之間充滿愛和信賴的理想境界;
2.提高鑒賞能力。
【知識鏈接】
馮驥才,當代作家,1942年生於天津,原籍浙江慈溪市人。從小喜愛美術、文學和球類活動。曾當過專業籃球運動員,從事過繪畫。1977年發表與李定興合寫的長篇歷史小說《義和拳》。1979年以來發表了不少作品,表現出旺盛的創作力和突出的創作才能。主要作品有長篇歷史小說《神燈》,中篇小說《鋪花的歧路》《啊!》《三寸金蓮》
【導學過程】
1.給加點字注音
鳥巢___ 垂蔓___ 雛兒___ 蓬鬆___ 眼瞼___
眸子___ 流瀉___ 呷嘴___
2.給多音字注音組詞
卷( )___ 挨( )___ 似( )___ 顫( )___
( )___ ( )___ ( )___ ( )___
3.形似字注音組詞
斑( )___ 蔥( )___ 蘢( )___ 享( )___
班( )___ 忽( )___ 籠( )___ 哼( )___
4.找出句子中的動詞,說說它們的作用
(1)它先是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挨近,然後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
動詞:
作用:
(2)我用手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
動詞:
作用:
二、合作探究
整體感悟課文後回答
1.本文的感情線索是什麼?
2.為什麼文章在開始部分用單獨一段強調珍珠鳥「是一種怕人的鳥」?
3.作者是如何描寫珍珠鳥可愛的形象的?
4.「我」為小鳥做了哪些事?
三、精讀精練:閱讀「漸漸它膽子大了,就落在我的書桌上。……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1.段⑤中「這樣」一詞指代的內容是什麼?
2.先前「只要大鳥在籠里生氣地叫一聲,它立即飛回籠里去了」。選段中小鳥對大鳥呼喚的反應有什麼不同?這種變化說明了什麼?
3.段⑤中「淘氣」一詞在文中要表達什麼意思?「再三」一詞能否刪掉,為什麼?
4.段⑦中「感受」一詞指代什麼內容?
5.最後一行文字有什麼作用?
6.段⑥這一段文字,猶如一幅畫。請用一個詞為這幅「畫」加個標題,點出這幅「畫」的含義。
四、拓展提升
可愛的小鳥
沒有一片綠葉,沒有一縷炊煙,沒有一粒泥土,沒有一絲花香,只有水的世界,雲的海洋。
一陣台風襲過,一隻孤單的小鳥無家可歸,落到被卷到洋里的木板上,乘流而下,姍姍而來,近了,近了!……
忽然,小鳥張開翅膀,在人們頭頂盤旋了幾圈,「噗拉」一聲落到了船上。許是累了?還是發現了「新大陸」?水手攆它它不走,抓它,它乖乖地落在掌心。可愛的小鳥和善良的水手結成了朋友。瞧,它多美麗,嬌巧的小嘴,啄理著綠色的羽毛,鴨子樣的扁腳,呈現出春草的鵝黃。水手們把它帶到艙里,給它「搭鋪」,讓它在船上安家落戶,每天,把分到的一塑料筒淡水勻給它喝,把從祖國帶來的鮮美的魚肉分給它吃,天長日久,小鳥和水手的感情日趨篤厚。清晨,當第一束陽光射進舷窗時,它便敞開美麗的歌喉,唱啊唱,嚶嚶有韻,宛如春水淙淙。人類給它以生命,它毫不慳吝地把自己的藝術青春奉獻給了哺育它的人。可能都是這樣?藝術家們的青春只會獻給尊敬他們的人。
小鳥給遠航生活蒙上了一層浪漫色調,返航時,人們愛不釋手,戀戀不舍地想把它帶到異鄉。可小鳥憔悴了,給水,不喝!喂肉,不吃!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澤。是啊,我們有自己的祖國,小鳥也有它的歸宿,人和動物都是一樣啊,哪兒也不如故鄉好!
慈愛的水手們決定放開它,讓它回到大海的搖籃去,回到藍色的故鄉去。離別前,這個大自然的朋友與水手們留影紀念。它站在許多人的頭上,肩上,掌上,胳膊上,與喂養過它的人們,一起融進那藍色的畫面……
1.給加點字注音
攆它___ 舷窗___
2.解釋下列詞語
慳吝:
愛不釋手:
3.文中多處用了擬聲詞,請把它們找出來,並分析其作用是什麼?
4.把描寫小鳥外貌的句子找出來,並分析其作用是什麼?
5.用一個詞語概括最後一段的內容。
6.說說本文的主題是什麼?
五、積累訓練
益鳥是人類永遠的朋友。古代詩歌中也留下了許多關於鳥的吟詠,請寫出一些你所喜愛的詩句。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