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輔導班隊課設計
Ⅰ 小學生團體我心理輔導課主題有哪些
給中小學准備心來理輔導課程的話自自然是要針對中小學生的特點,大致就是獨生子女問題、中高考壓力、人際溝通、情緒調節、迷茫、自卑、厭學、青春期等常見問題,來作為中小學心理輔導的主要課題比較合適。
此外,給中小學生准備團體心理輔導還要注意兩點:
1.青少年團體心理咨詢標准版工具箱從不同年齡階段學生心理發展的特點和成長規律出發,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學生常遇到的心理壓力、情緒困擾、人際沖突所設計。
2.青少年團體心理咨詢促進性主題工具箱針對一些典型主題設計層層深入的系統性整體活動方案。
博仁團體心理輔導課程可以幫助學校(大學、中學、小學)心理輔導老師,教會怎麼去設計和開展一期團體心理輔導,怎麼去當好團體咨詢教師的等等方面哦。
Ⅱ 心理輔導活動課設計需要注意什麼
一、心理健康活動課的特點 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是一門新興的課程,是面向版全體學生的一種活動形式權,其特點是:它以解決學生成長中的問題為主線確立活動目標,以學生的心理需要和年齡特點組織活動內容,以學生活動為主,以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內心體驗。
Ⅲ 心理輔導活動課與思品課和班會課的區別
有區別的。
心理健康課是學校為保障學生心理內健康,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容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和素質全面提高的課程教育。具體目標:是學生不斷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對少數有心理行為問題和心理障礙的學生,給予科學的心理咨詢和輔導,是使他們盡快擺脫障礙,調節自我,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輔導課是學校按同一年齡段的學生心理發展的規律和特點,通過各種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有目的、有計劃地去培養、訓練、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達到健全和完善人格品質的心理輔導形式。具體目標:發展性目標和預防性目標。
其中發展性目標側重於學生心理潛能的開發,心理素質的培養,幫助學生自我完善,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提高今後的生活質量;而預防性目標是幫助學生及時發展自己在學習、生活、成長中的心理問題,學會矯治和調節心理偏差的方法,培養良好的心理適應能力和積極健康的情緒。
Ⅳ 心理健康主題班會設計
感恩祖國懂得珍惜
——營養餐主題班會教案
時間:
單位:
班級:
班主任:
活動目的:
1.通過宣傳教育使學生懂得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是國家的一項民心工程,更是一項有利於國家長遠發展的民族振興工程。
2.進一步提高學生「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意識,讓學生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並學會感恩。
3.培養學生愛惜糧食、愛惜物品、自覺節約飯菜好習慣,樹立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的意識。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談話:同學們,你們吃營養餐也有一段時間了。那麼,你們知道什麼是「營養餐」嗎?學生交流。
2.講述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由來
在2012年10月底召開的「農村義務教育學校廚房建設研討會」上,教育部相關負責人透露,納入「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以下簡稱「營養餐計劃」)的學校已全部「開餐」,近2600萬農村學生吃上營養午餐。全國已有上千所農村貧困學校,在社會力量的幫助下建起了較為規范的學校廚房,能夠為學生供應熱食正餐。
二、講勤儉節約的故事
1.指名講自己知道的勤儉節約的故事。
2.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國的優良傳統,從厲行節約的晏嬰到一錢太守劉寵,從一代名相魏徵到民主革命家孫中山,都為我們留下一份份憂苦萬民、勤勞天下的珍貴遺產。
三、學會感恩
1.感受黨恩
現在國家為我們每個同學免除學雜費、書費,還給每個同學提供營養餐,十年前爸爸媽媽是怎麼樣的?二十年前爺爺奶奶又是怎麼樣的?三十年前,四十年前呢?告訴我們你了解的情況。
2.總結過去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到現在,中國發生了滄海桑田,天翻地覆的變化。今天,我們在這里回顧我們黨走過的90多年的光輝歷程,歌頌黨的豐功偉績,就是要同學們知道我們今天的生活富裕、幸福,都是黨領導的好,都是黨的政策好的結果。我們要心懷一顆感恩的心珍惜今天的一切,努力學習,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自己的貢獻。
3.齊唱《感恩的心》、《紅星閃閃》。
四、活動總結
營養餐,對於改善學生營養結構、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健康、減輕學生家庭負擔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在享受營養餐的過程當中,要學會知恩、懂恩開始,學會感恩、報恩,今天的幸福生活全來自於長輩們的無限付出與努力。今天的營養餐也是社會發展、黨對學生無限關懷的結果。因此,學生要學會感謝黨的關懷,只有懷著一顆感恩之心,我們的內心才有可能充實,人生才盡可能有更多的幸福。
五、班主任講話
在這次「感恩」主題班會的過程中,我能感覺到同學們對這次活動的積極參與,你們都在竭盡全力想靠自己的行動去打動別人。你們的節目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手語小合唱非常感人。聽你們講述自己感恩的故事,看你們用手語表達自己感恩的心情,作為老師的我心裡也湧起一份真實的感動。我突然感覺,這些曾經在我眼裡長不大的孩子竟會如此獨立,如此懂事,你們都是些善良純潔的孩子,對生命中所有的人都擁有一顆誠摯的感恩的心,你們是想通過這次活動,將自己對於感恩的感受抒發出來,積極影響身邊的人也常常擁有一顆感恩的心。這次活動也在我們班掀起了一陣孝敬長輩、尊敬師長的熱潮,這說明感恩教育活動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我們每個人都真正地試著敞開心扉感恩這個美麗的世界了。
APP新用戶免費贈送全文,戳>>
加入VIP,本文免費下載
本文立即免費保存 百萬優質文檔免費專享 一鍵搜索VIP免費文檔 精品圖書免費閱讀
廣告
看營養餐食譜 大全,用小紅書APP,輕輕鬆鬆吃的美味又營養
查看詳情
Ⅳ 小學生心理輔導活動課程設計怎麼寫盡量主題新一點。
小學心理輔導活動課教學設計:直面挫折,健康成長。
【活動思路】 挫折是指人類個體在從事有目的的活動過程中,指向目標的行為受到障礙或干擾,致使其動機不能實現,需要無法滿足時所產生的情緒狀態。 現在的小學生在生活中大都沒有經受過多少磨難,但隨著年齡增長在學業上的挫敗感卻會增加,大考、小考都令他們心驚膽戰。尤其是六年級學生,此時他們正面臨學習生涯中一個重要的轉折時期,緊張的學習,令許多學生的心理敏感而脆弱。 本課主要是針對五、六年級學生在學習方面的挫折設計的,旨在轉變看待挫折的角度,激發學生戰勝學習中挫折的勇氣和信心,提高抗挫能力,獲得精神的提升、喚醒、激勵和鼓舞。
【活動目標】 1.知道挫折為人生的正常現象。 2.形成克服困難、戰勝挫折的心理動機,培養承受挫折的能力,形成「我要成功」的心理暗示。
【活動對象】小學五、六年級
【活動過程】 一、熱身游戲 游戲:小鳥長大 游戲內容:兩個蛋猜拳,勝者變小鳥,小鳥找小鳥猜拳,勝者變人,人找人猜拳,勝者變王,如果輸了,就倒退一個。(蛋——小鳥——人——王)(3分鍾) 明確規則: 1.真實,誠實。 2.不到時間不能停止,王也要找王猜拳。音樂停止,活動停止。 3.結束後記住自己的身份。 (全班互動,師生互動)活動結束後,教師分類采訪學生:在游戲中你的感受是什麼? 小結引出:在游戲中我們並不是一帆風順,有進也有退。 二、認識挫折 1.師:那麼在平時的學習中你遇到哪些類似的不順心的事呢?當時的感受怎麼樣? 師:你現在做個深呼吸,吸氣,然後呼氣,呼氣時嘗試放慢一點,對,就是這樣。 再做一次。你注意一下,在呼氣的時候,你的肩膀怎樣開始放鬆。對了,把注意力放在肩膀上,每次呼氣時它便會放鬆,再放鬆。同時,每當肩膀放鬆時,你發覺整個身體、整個人也漸漸地放鬆,對了,就是這樣。 開始回憶,並慢慢地打開記憶盒子,在你的腦海深處,有很多是你在學習中難忘的、不順心的事,你一件一件看過來,它們都一件一件地浮現出來,當時的感受又重現了,就好象回到了從前。好,請慢慢地睜開眼睛,把你想到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2.這些不順心的事,也就是挫折(板書:挫折),我們的同學都有,那麼挫折是不是只有我們小學生才有? 3.出示幻燈:「幼兒學步摔倒——上學考試失利——青年大學生找工作的挫折——中年的爸爸事業不順利——老年的爺爺生病」,問: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引出:人人都有挫折,一生都有挫折。(板書) 4.揭題:看來挫折就像我們的朋友和我們一生不離。(板書:朋友)那麼我們如何面對挫折這位「朋友」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討論。 三、心靈感悟 1.師:前段日子一位同學也和大家一樣,遇到了些挫折,我們來聽一聽: 材料1:大家好,我是小弱,是五年級的學生。以前我的成績一直在中上。進入新學期時,我還暗下決心,要在期中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各門成績都要「優」。兩個星期前的期中考試,我因為一些應用題不會做,數學考砸了,沒能取得「優」。 考差後,我被父母罵了,我心裡特別難受,我不停地想:我努力了,但還是沒能取得「優」,我挺笨的!從那後,我對學習越來越沒興趣,也不想關心學習成績,暑假裡又迷戀上電腦游戲了。現在成績更差了。 2.開始小弱還是有決心的,是什麼原因使他考後變樣? 歸納對待挫折的態度:悲觀失望、自暴自棄 3.同樣面對挫折,他卻為什麼能成功? 材料2:有一位成功的人說:為什麼我傲推銷會成功,我記得有人告訴我,大概拜訪40個客戶會成功一個,我就這么想,如果我碰了39個「釘子」後。就會成功一個,那我每碰一個「釘子」就離成功近了一步,所以每碰一鼻子灰時我都會很高興。 引出小結:看待挫折的角度不同,結果就會不同。 4.我們怎麼看待挫折朋友,它就會怎麼樣對待我們,看來我們應該和這位挫折朋友握手。(板書:握手) 5.我們一起來幫助小弱,如果你是小弱,考砸了以後怎麼辦?可以聯系自身情況,在情緒、成績方面你各有什麼辦法?小組討論。寫在「奮斗腳丫」上。(音樂) 每組派個代表匯報,把「奮斗腳丫」貼在黑板上形成一個奮斗的歷程。 師隨機板書並歸納:尋找原因、合理宣洩、尋求幫助、自我鼓勵等方法都能幫我們戰勝挫折。 四、激發動力 1.出示乙武洋匡的圖片(遮住下半身)。 師:他上了日本最有名的早稻田大學,當上了體育報道的作家及一家電視台的主持人。說說這個人生活得怎麼樣? (呈現下半身)再說說看完的感受。 師:他並沒有以自身殘疾為借口,而是在平時的學習中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他的目標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2.師:其實。這些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們都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朝著目標不斷努力,即使失敗了,也不放棄。可見樹立目標、確定計劃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自己的認識,鞭策自己,讓我們來製作一份「成功計劃」吧!(成功卡) 引導學生交流「成功卡」並予以鼓勵。 五、總結升華 師:人生難免遇到挫折,只要我們把挫折踩在腳下,就一定會飛得更高!一起來欣賞。 播放flash《飛得更高》。師語言描述情境:有時,我們會像小鳥一樣,剛剛出殼,孤獨無助。你渴望天空,你渴望飛翔。第一次,你站在山頂。張開翅膀嘗試著飛翔,但是你失敗了。第一次的失敗並沒有打倒你,你再次站在山頂,鼓起勇氣飛翔,可是你仍然失敗了,你開始懷疑自己,但你看到別人飛起來了,你也看到飛翔的希望,飛翔的夢一直留存,你不停地鼓勵自己:我要飛得更高,飛得更高! 總結:在人生的風雨中,剛開始,我們會像小鳥一樣,會有許多坎坷在你的左右,只要你一步一個腳印,只要你不斷嘗試,只要你堅強、勇敢、自信,就一定會走出五彩的人生。
【點評】 本節心理輔導活動課創設了民主、合作、真誠、共情的氛圍,引導學生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成長。而且輔導活動能調動學生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活動性、發展性。也成了這節活動課的一個亮點。整個設計符合心理輔導的特點與實質,是一堂優秀的輔導課。 1.主題合適,貼近生活 教師根據小學高年級學生不能正確面對挫折的現狀,選擇了應對挫折為主題。小學生的主要活動印是學習,同時對自我的認識帶有很大的絕對性,如果不能正確認識挫折,一旦他們在學習中遭遇挫折,很容易自暴自棄,對他們的學習生活都會帶來不好的影響。因此本節課的內容非常有針對性,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心理發展的需要。 2.輔導目標明確,目標意識強 「挫折」一詞在人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負向消極的,但此節課卻轉交了固有觀念,把「挫折」看作「朋友」,而且還要與之握手,這一命題非常新穎,意圖也很鮮明。教學目標依此設定,即在認知方面:知道挫折為人生的正常現象;在情感方面:形成「我要成功」的心理暗示;在技能方面:培養承受挫折的能力。這一目標也符合《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對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要求:使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調控自我、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活動設計中的每一個環節都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體現了教師強烈的目標意識。 3.內容設計巧妙,結構嚴謹 本節課圍繞「握手挫折朋友」,設計了四個基本活動環節,環環相扣,不斷深入。從活動中得到體驗,再提煉到認知,再提升到行動,每一環節都在同學們的積極參與和教師的引導下得出應對挫折的正確觀念和態度。設計充分體現了心理輔導活動課的活動性原則,學生在活動中收獲體驗,收獲成長! 本設計若能在最後增加一項學生對本堂課收獲的反饋環節將更完善,這一環節有助於學生把所學從體驗提升到認知的層面。另外,通過反饋,學生彼此分享自身所學將有助於加深體驗,互通有無。
Ⅵ 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是什麼
今日,參加完心理健康培訓,接到了一個極具挑戰的工作,整理、撰寫心理健康主題班會的課例,心理健康主題班會是什麼呢?了解了一下,大致如下:心理班會又可稱為心理輔導班會或心理主題班會,顧名思義就是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要內容的班會課。 一、心理班會的特點 1、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 心理班會運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和理論,在班會課中滲透心理學原理,發揮班主任以人為本的教育意識,運用團體輔導、角色扮演、心理劇、心理活動體驗等方法傾聽學生心聲,為學生排解暫時的心理困惑。 2、針對性 心理班會具有針對性和時效性,更貼近學生,更加有利於建設良好的班級環境,促進班級的長足發展。 二、心理班會與傳統班會的區別 1、選題不同 心理班會是根據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和學生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特點而選擇主題的,具有針對性和時效性,根據班級學生現階段的情況可以隨時變更活動目標。而傳統的主題班會主題很廣泛,通常依據學校的中心任務選題,例如:針對「校慶」周年紀念,召開激發學生熱愛母校的思想感情的班會;或者根據有紀念意義的節日舉行主題班會,如「學雷鋒」主題班會等。很多學校的主題班會是由學校指定主題的。 2、形式不同 心理班會運用團體輔導、心理劇和心理游戲等形式,重視學生在班會過程中的體驗,並對體驗進行概括總結和分析,最終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而傳統的主題班會主要通過理論闡述、文娛表演、參觀訪問等形式,更強調對學生的思想教育。 3、教師角色不同 在傳統主題班會中,教師的角色是管理者;而在心理班會中,教師的角色是指導者,要慎重地確立主題,針對本班學生情況精心而又創造性地設計活動,針對學生參與活動情況及時進行指導。 三、心理班會的實施 1、心理故事 心理故事是心理班會實施過程中很重要的一種形式。在班會開展過程中,我們可以有針對性地給學生講一些故事,再從故事引申到我們所要進行的主題,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2、校園心理劇 校園心理劇把學生中出現的心理問題、心理現象搬上舞台,讓學生自己表演、自己觀看、自己體悟,從而使表演者和觀看者都得到啟發。校園心理劇可以為學生提供一種比較真切的體驗,並為他們應對生活中的心理問題和困惑提供直接經驗。因此,它是心理班會實施中很重要的一種形式。 3、團體心理活動 團體心理活動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中通過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索自我、接納自我,調整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度和行為方式,實現心靈成長。 教師在活動中要盡量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千萬不要變成班主任長時間地講道理,或者讓學生排演幾遍,然後按照指定的答案來回答,這樣學生不能主動參與到活動中,活動的效果也無法體現出來。 4、音樂類活動素材 心理班會少了傳統意義上班會課的說教,旨在幫助學生提高內省力和自我探索能力。心理班會的開展,促使教師從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轉變為對學生更有耐心、更理解、更尊重的指導者,也促進了教師的心靈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