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輔導課程 » 民警心理健康輔導

民警心理健康輔導

發布時間: 2021-01-29 17:17:33

㈠ 為什麼說心理健康訓練對手警察工作的重要作文大全

通過本次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學習,讓我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以專及它的重要性,現談談屬自己本次學習的心得體會: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關鍵是教師,教師要尊重學生。不可有私心,要講究誠信,要創設和諧、宜人的教育物質環境,給孩子一片天空,讓他們自由呼吸;給孩子一塊綠地,讓他們栽花種草;給孩子一片繪畫壁,讓孩子自由描繪、哪怕是塗鴉;給孩子一片飼養園地,讓他們感受動物的可愛。順孩子之天性,讓他們快樂的成長。創設優美、安全、舒適的物質環境。整潔優美的物質環境喚起了中學生對生活的熱愛,陶冶了中學生情操,充實了中學生生活,激發了中學生的求知慾,培養了中學生的探索精神與生活情趣。
社會日新月異的急速發展和變革,各種不良思潮和矛盾使在校青少年學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由於青少年學生正值成長發展過程中,缺乏科學的辨別能力和社會實踐經驗,加上中學生的獨立意識較差,所以中學生易發生心理行為偏差。近年來,中學生常出現妒忌、自卑、孤僻等不健康心理行為,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現,他們存在心理偏差,是由於在學習和生活中碰到問題和困難時,缺乏解決矛盾,應對挫折和處理危機的能力。
一、抓認識提高,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㈡ 哈爾濱那裡能請到給公安民警上課的心理老師,主要給青年民警上心理健康課。

哈。健康教育撒。能培訓本系統的心理咨詢師不?說起來更貼切實際
至於技巧,很多教育機構都有,避免賣廣告的嫌疑好啦。機構只要講課的需求,搭飛機過來講學也是經常的事,不必局限哈爾濱d

㈢ 如何做好警察心理健康與調適工作

朋友,你這不是個問題,而是一篇調研論文哦

㈣ 民警在家庭中容易出現哪些心理問題

在許多人心目中,警察個個都是鋼鐵硬漢,其實,警察和普通人一樣,同樣會出現挫折感,心理障礙或心理危機。警察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職業,具有高壓力、高風險、高強度的特點。這對公安民警的身心健康產生直接威脅,使警察極易產生心理健康問題。調查顯示我國近80%的警察心理壓力過大,其心理健康水平明顯低於社會其他群體。據公安部統計,一線警察的人均壽命為48歲,比常人低13歲。西安市的一項警察心理測試結果: 90%的警察抑鬱病和強迫症明顯,其中80%的警察有不同程度的敵意和軀體化症狀。四川警察心理健康調查: 68%的警察心理壓抑值偏高,其中5%存在各種心理疾病。因此,關注警察心理健康問題刻不容緩。認真對待這些問題,對提高公安民警的戰鬥力,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一、警察心理問題出現原因
(一)工作自身原因
工作量超負荷:警察工作任務繁重。隨著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法律的不斷完善,法律賦予人民警察的職責越來越多,涉足的領域也越來越寬。這使得公安基層民警既要對付危害社會和人民生活的犯罪,又要耐心地處理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瑣碎小事。與警察任務的廣泛和繁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警力的捉襟見肘,警力不足導致民警長期超負荷工作。據調查,一線民警平均每天工作 11 至 15 個小時,平均 3 周才能休息一天。工作負擔過重已成為警察工作壓力源中最主要的一個因素。
工作的高度責任性:失誤是在所難免的,人人都可能出現失誤,但是對於一名警察來說,一次工作上的失誤可能意味著嫌疑犯的逃逸、戰友的鮮血,甚至是職業生涯的結束,法律的制裁。警察所從事的工作要求其對公安工作必須要有強烈的責任感,而強烈的責任感使警察時時刻刻都在為自己能否做好工作而擔憂,產生心理上的焦慮。
(二)外部原因
來自家庭關系的影響:家庭中夫妻關系與子女問題是警察生活壓力源的主要表現。警察工作的特殊性使得他們經常執勤且時間不定,與家人的生活步調無法一致。如果與家人缺乏良好的溝通與交流,必然會導致家庭不和睦,婚姻生活不和諧,甚至產生婚姻危機。由於缺乏足夠的時間與子女溝通,在子女的教育問題上他們自感「疏忽」和「失職」,如果子女的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遭受挫折,他們會發自內心的感到內疚、自責。如果此時再得不到家人的諒解就更加會加重他們的心理負擔。
來自社會施加壓力:普通民眾對警察的工作有著很高的期待,但由於社會治安工作的復雜性、艱巨性,盡管廣大公安基層民警在打擊犯罪、維護社會治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艱辛的勞動,依然會有人民群眾誤解或不滿意的地方。人民警察在解決民事糾紛的過程中,特別是在處理群體性事件時,警察遭到圍攻、謾罵、侮辱、毆打的現象也時有發生,群眾的不理解和委屈的長期積累給不少警察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
有的新聞媒體為增加收視率,經常對警察在案件處理過程中的失誤大肆渲染,揭露背後陰暗面,進而增加人們對警察偏見。而部分媒體在報道中則片面誇大了警察的個人形象, 彷彿警察個個都是「神探」,警察什麼事都能輕松「搞定」,誤導了群眾對警察的理解。這些不客觀、不真實、不公正的宣傳報道,不僅誤導了人民群眾的思維理念,更是擾亂了警察的執法視線和思路,無形中也增加了警察的心理負擔,導致有些警察束手束腳,不知如何操作,反映出的心理問題則是壓抑、迷茫、悲傷、消極和憂慮。
二、減輕警察心理問題的途徑
警察的心理壓力不僅巨大、特殊而且又不能夠避免,其職業特徵又決定了警察的壓力有別於其他職業群體的壓力。但通過某些方面的改進,可以緩解警察的心理壓力。
1.加大財政投入,增加警力,做到科技強警,解決我國現階段因為警力不足而導致警察工作負荷量大,並避免警察在一些高風險的環境下執行公務。從優待警,切實維護警察的合法權益,正確處理好從嚴治警和從優待警的關系,積極做好思想疏導工作,幫助他們克服工作中的困難,體察他們生活中的疾苦,豐富他們的業餘生活,建立健全警察醫療和保險制度,提高警察工作待遇,嚴厲打擊襲警和惡意投訴等違法行為。
2.正確的使用警力。警察的主要職責是打擊違法犯罪分子,維護社會治安。警察應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使其職權,履行其職責。地方黨委、政府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依照其權力正確地使用警力,而不是濫用警力。
3.做好家屬工作,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解決警察後顧之憂。家庭因素對警察心理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良好的家庭氛圍可以說是每個警察的避風港。為此公安機關應積極開展家訪活動,及時了解警察家庭生活的晴雨表,取得警察家屬的理解和支持。
4.加強對輿論與媒體的正確引導。絕大多數警察是好樣的,他們兢兢業業,克己奉公,為人民服務。但是,一些媒體往往把少數違紀違法的警察放大,沒有看到其他好警察積極工作、不怕累、不怕犧牲的一面,也沒有看到警察在執行公務中所面臨的危險;警察是人,但不是超人。在這一點上,社會和大眾對警察存在誤解。不是所有的事情警察都能做,也不是警察都不會犯錯誤。因此,有必要加強對輿論與媒體的正確引導,讓社會和大眾重新認識。
5.加強心理引導,提高警察心理健康水平。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服務活動,建立警察心理保健機制。心理學理論認為,心理素質是先天因素和後天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尤其警察職業具有高風險、高壓力、高強度的特點,需要比普通人更好的心理素質,即正確的自我意識,堅強的意志品質,穩定的情緒狀態,創新的思維能力,健康的人格特點,良好的人際心理等等。定期進行警察心理健康測試;有針對性地開展警察心理訓練;開設各種心理咨詢;建立固定的心理輔導室,進行必要的心理治療,都能有效減輕警察心理壓力。

㈤ 警察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

這是我借鑒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小時筆試問卷有點像考公務員從今年5月開始,公安部將對全國170萬民警進行心理普查,此次普查的主要依據———暫名為《警察心理健康常模》的全國民警心理健康標准,年後就將開始制訂。據透露,這是一份一個小時的筆試問卷,其中有類似公務員的心理測試、智商測試和答疑(怎樣處理實際情況)等等。

民警心理健康網站半天收到信息1730條此外,記者還從公安有關部門了解到,2004年12月30日開通的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網站,剛開通就受到了民警的歡迎,一個上午就收到了1730條來自全國各地民警的心理問題信息。這些問題主要集中在4個方面:來自工作的困惑(工作條件、人際關系、執法環境差異、不同警察群體對法律的認定等);警察群體執法上有哪些困難;經費短缺;工作壓力太大(上級機關不斷下指標)。

50位頂級心理專家聊天為警察解心結元旦過後,民警的這些心理問題將由50位特聘的「公安部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顧問」負責解答。據了解,這50名心理專家來自全國各地的公安院校和清華、北大等大學,都是國內最頂級的心理學專家。被稱為「中國反劫制暴談判第一人」的二級警監高鋒教授是其中之一。全國民警心理健康標准就將由這50位專家制訂。「對於現有的民警,一旦發現他們心理不合格,我們將對他們的行為進行關注,主要是通過聊天的形式對他們的心理進行調試,調整他們的感覺,使他們逐漸恢復到平常人的心理;而且從今年5月開始,對於警察院校招生和新警的錄用都將應用《警察心理健康常模》,測試不合格的將不能錄用為士官生、新警察。」

工作生活壓力都大就會出現心理問題「我們現在的警察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太大了,」高鋒說,「出現一些心理問題不可避免。」高鋒介紹,公安部籌備公安民警心理健康網站和心理測試已有兩年了,從2002年開始,公安部就開始召集專家開始做心理點滴試驗。

新聞鏈接

北京警察兩年遭打罵上萬人次「近年來,公安民警在正當執法中遭遇無理取鬧,被謾罵、毆打、惡意投訴甚至致傷致殘的事件時有發生,且呈日漸增多之勢。」在去年的北京「兩會」上,北京市政協委員劉子華提出了《關於對公安民警正當執法權益保障問題的建議》。劉子華是一位律師,據他統計,2001年初至2003年上半年,北京民警在正當執法中遭遇無理取鬧、妨礙執行公務事件共2479件;遭遇謾罵、毆打的有10567人次。其中有747名民警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劉子華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執法人員的心理承受力。據介紹,對於無理取鬧、辱罵、侮辱民警、揪打民警、撕壞民警衣服、警銜標志及誣告、誣陷民警的案件和事件,現行法律法規沒有專門規定,因此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據對不法分子進行處罰。

㈥ 公安民警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保持心理上的健康,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培養健全的人格
人格具有穩定的一面,但是又有可以改變的一面,因此每個人要對自己進行分析、評價。如果發現人格特徵具有某些不健康的因素,就要自覺地尋求幫助,加以矯正和克服。具體就應該做到:要鍛煉自己勇於和關於批評與自我批評,以便克服自己身上的弱點;要注意培養廣泛的興趣和愛好;要培養自己敢於面對現實和實事求是的精神;要鍛煉自己,使之具有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要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高興時不過度興奮,不愉快也不過於憂傷和愁悶。
(二)、加強自我修養
一個人如果注意加強自身的正確觀念的修養,他就能對人生、對社會有正確的認識;就能科學地分析周圍發生的事物,以保證心理反應適度,防止心理反應失常,保持心理健康。
(三)、做情緒的主人
英國著名作家薩克雷說過一句話:「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也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主觀情緒與客觀事物的關系。要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體驗,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做到情緒穩定,遇事冷靜。積極、樂觀、向上的情緒,能經得起勝利和失敗的考驗。
(四)、正確看待和解決心理沖突
人在社會生活中,主觀上的要求與客觀的限制可引起強烈的或持續的心理沖突。心理沖突在一定的條件下能夠造成心理疾病。人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發生心理矛盾,但要控制其強度,使之不過猛,持續時間不要過長,有了心理沖突,要設法正確解決,不能消極對待。
(五)人要有自知之明
要了解自己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狀況,經常用心理健康標准來衡量自己的行為,促進心理健康。辦事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切不可設置經過努力而達不到的目標,否則容易受到挫折,產生心理沖突,影響心理健康。
(六)、主動適應環境,打開自己的人際關系網
良好的人際關系可以使人心情舒暢。應當把交往作為生活的一種樂趣,掌握正確的交友觀念和人際的技能和技巧,真誠待人;要適應不同氣候、溫度和地理等自然環境,能正確地處理和應付家庭、工作單位和社會生活方面出現的問題。
(七)、自覺參與體育鍛煉與集體活動
體育鍛煉可以促進多種心理品質的協調發展,使人感知敏銳,有利於消除孤獨,形成朝氣蓬勃、樂觀開朗的性格;積極參加勞動,經常參加有益的集體活動,進行正常而友好的人際交往,有利於消除身體和心理上的疲勞,使人心情舒暢和精神愉悅。
(八)、以樂觀開朗對待激惹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開,有助於心理健康。有這樣一個故事: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有一位性格急躁的夫人。有一天,蘇格拉底在院子里正和一些學者談論學術問題,突然聽到叫罵聲,隨後見到夫人提著一桶水走來,澆在蘇格拉底的頭上。蘇格拉底全身被澆濕,處境十分尷尬。這里蘇格拉底笑著對客人說:「我早就知道,打雷之後,必定下雨。」大家被蘇格拉底的幽默所感染,夫人也轉怒為笑了。以樂觀開朗應對情緒激惹,往往會收到一定的效果。
(九)學習一些有關心理方面的知識
增強心理健康水平,要從理論上明確有關心理的基本知識,同時要學習一定的方法。在實踐中,既要重視前人已總結出來的方法,又要注意結合自己的實際,創造出符合自身特點的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心理健康是一種良好的心理狀態,處於這種狀態,人們不僅有安全感、自我情況良好,而且與社會契合和諧,能以讓社會認可的形式對外部環境進行適應。作為一名公安民警,我們應該有著健康的心理,才能在工作中正確作出決策,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旺盛的工作熱情,恪盡職守,兢兢業業地做好每一項工作。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