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輔導課程 » 家庭管理的心理輔導

家庭管理的心理輔導

發布時間: 2021-01-30 06:42:03

A. 如何對孩子進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一.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作為家長一定要正確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對孩子的期望要適度,有關專家指出,如果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支配過多,會讓孩子變得很脆弱,常常為了避免錯誤而放棄自己的創造性,放棄通過失敗來學習的機會。
長此以往,會使孩子失去創造力和想像力,許多父母對孩子實施了過度教育,強烈的壓抑使孩子產生人格上的扭曲。

其次,家長的教育方式要以鼓勵為主。失敗總有其原因,或是主觀上的不努力,或是客觀上存在問題,家長應幫助孩子細細分析症結所在,然後對症下葯,採取措施,給予更多的關心和不失時機的教育引導。
並且,在孩子不斷努力的過程中,家長要善於發現哪怕是很小很小的成績,及時地給予不同形式的表揚與肯定。

面對孩子的錯誤和失敗,家長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採取科學的教育方法,盡快使孩子從「失敗」走向成功。
二、創建良好的家庭生活環境
家長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少不了為了孩子創造一個和諧的家庭心理氛圍,調查情況表明,在和睦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表現出情緒穩定,情感豐富、細膩,性格開朗,團結友愛,有自信心等。
而有的家庭夫妻不和,互相指責,經常吵架、賭氣,生活在這種環境中的孩子,不僅「安全」需要得不到滿足,還容易產生過分膽小、焦慮、冷漠、悲觀、孤獨、緊張等特徵。

可見,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有必要為孩子創設溫馨的、和睦的家庭心理氛圍;並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採用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
蘇霍姆林斯基說:「家庭的智力氣氛對兒童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兒童的一般發展、記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裡的智力如何,成年人讀些什麼,想些什麼,以及他們給兒童的思想留下了哪些影響。」
盧梭也說:「家庭生活的樂趣是抵抗壞風氣的毒害的最好良劑。」可見,良好的家庭教育對於培養有文化的下一代,抵制和凈化社會不良文化影響的作用是多麼重要。

首先,父母應像對待大人一樣尊重他們,孩子雖小,但也和大人一樣有著很強的自尊心,父母不能採取粗暴的態度給孩子施加壓力或說一些傷他們心的話,更不能在眾人面前訓斥孩子,使孩子失去自尊,從而產生反感情緒或叛逆心理。
其次,父母應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家庭成員之間應用習慣的方式,平靜地直截了當地表現自己的心理活動。心理上的開放有益於養成孩子開朗活潑的性格。

從而避免養成孩子孤僻的性格,也只有這樣,才不會出現父母有一天會覺得「這孩子怎麼啦?」的情況。作為一個合格的父母,應當了解自己的孩子,選擇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注重孩子心理健康的培養,為培養社會健康人才打好堅實的基礎。

B. 怎麼對單親家庭的孩子心理輔導

我也是單親的孩子 你如果有這樣的同學 你就告訴她無所謂 其實那沒多大的事情
我都大學畢業版了權 還沒有人發現我是單親的 所有同學都覺得我被父母寵壞了 特別幸福
其實就是因為我性格好 我像她那麼大的時候叛逆的要死 心裡那陰影真是黑壓壓的
後來就慢慢變好了 懂事了 大家在一起很開心 性格越來越好
你要做的就是要她開心,朋友很重要的,不要拿你有的突出她沒有的就好了
時間塑造一個人 其實你也發揮不了太大的作用 就是多陪伴 盡可能的給她快樂
以免她心裡向憤世嫉俗或者是不相信親情等方向發展。
再次表示 朋友很重要!看你這么關心她一定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你要給她親人一般的溫暖,
我就有這樣的朋友 我們從小一起長大 10幾年的朋友了 幫我許多,希望你也可以。

C. 結合心理健康教育談談如何進行家庭病人管理

你好,來鑒於你的問題,我來說自說家屬如何去面對和照顧抑鬱症患者吧,抑鬱症是一種精神疾病,病因不詳,而且是分季節性的,家屬往往會因為患者的糟糕情緒受到影響。那麼家屬需要做到哪些呢?

第一,要知道患者不是真的要跟你生氣,他就是情緒低落,心情煩躁,抑鬱會有好的時候,一天之內情緒都會改變多次。建議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和患者的情緒。

第二,抑鬱症目前是有精神活性葯物,比如抗抑鬱葯,抑鬱情緒會緩解的。

第三,抑鬱症也許不會終身治癒,但是患者會控制到與正常人差不多的水平,這就需要家屬的耐心與愛心,以及患者的努力。

D. 家庭團體心理輔導

呵呵! 這個的話,給你舉一個京*師*博*仁的一個案例吧!你看看對你有幫助沒!記得採納哦!$_$

家長:

這次參加了樂樂幼兒園舉辦的《家庭團體心理輔導》,感觸非常深刻。先不說關於諸如此類的活動我從來就沒有參加過,光對於「心理輔導」來說我知道的就是少之又少,何況「家庭團體心理輔導」這個陌生的詞語。走入教室,一看到黑板上的這個課題,還沒有等老師開始介紹解說,就已經覺得非常感興趣了。
開了這次家長會之後,讓我們家長懂得了從另一個角度來認識自己,能夠站在孩子的立場上來理解他們,讓我們和孩子之間互相信任,讓我們和老師之間互相信任,把孩子的教育工作做得更好。
說老實話,在對劉俊逸的教育方面我們都一直比較主觀,總認為大人說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小孩子就要照做,不要多問什麼,總歸是對他好,從而忽略了他的感受和想法,也沒有給他自由的空間。在這次心理輔導學習中,在老師親切的引導中,在悠揚的音樂中,我閉上眼睛和同在一起但其實可以說是彼此不認識的其他孩子家長互相牽手,試著放開自己,信任原來是如此簡單。通過了這次家長團體心理輔導,讓我及時地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就像老師所說的,只有自己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孩子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才會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其實我們只要換一種姿勢,就像蹲下身體和孩子平視,在同等高度下來和他交流溝通,理解他的世界,理解他的想法,就能很容易地建立起我們彼此之間的信任,而不是根據既定的模式讓他一味的照做就覺得是最好的。
我們會配合好老師,孩子有任何不良習慣或其他請和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溝通解決,讓孩子身心健康並快樂的成長。我們十分慶幸讓孩子來到了樂樂幼兒園,也希望關於此類的家長會能多舉辦些。最後祝貴園越辦越好!

E. 家庭管理中愛的四大領域

家庭管理分為五大類:家庭教育管理、家庭關系管理、家庭健康管理、家庭文化管理、家庭財政管理。
家庭教育管理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而按照現代觀念,家庭教育既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聘請專門從事家庭教育的教師對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對應英語是home ecation, family ecation, teaching in home。家庭教育簡稱家教。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21世紀青少年應該具備的「四個學會」來組織的,即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發展,學會與人相處。
在家庭管理學中我國比較流行的家庭教育定義是三道教育,即為生之道,為人之道,為學之道。
「為生之道」以生命健康為核心,由生理衛生(身)、營養保健(康)、安全防護(安)、運動能力(體)等四方面組成;
「為人之道」以生命價值為核心,由人格人生(志)、心理衛生(心)、道德禮儀(靈)、人際交往(交)等四方面組成;
「為學之道」以生命智慧為核心,由學習策略(學)、思維能力(思)、科學素養(理)、人文修養(文)等四方面組成。
三道教育模型的建構,使家長可以清晰、條理地按照三道的內容和標准來開展家庭教育。為家庭教育缺乏可操作性標準的現狀提供了良好的解決依據。
家庭關系管理
家庭關系是指基於婚姻、血緣或法律擬制而形成的一定范圍的親屬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家庭關系依據主體為標准可以分為夫妻關系、親子關系和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一個家庭最初是由男女婚姻關系而構建,後來才衍生出父母與子女,兄弟姐妹等其它家庭關系。
在家庭管理中包括的內容包有: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家庭關系和子女成長;婆媳關系;夫妻關系;鄰里關系;社會人際交往方式。
家庭健康管理
包括身體和心理健康。家人身心健康是家庭幸福的重要保障。
在家庭管理中包括的內容包有:飲食營養習慣;生活起居習慣;閑暇利用方式;日常疾病預防;心理健康保健。
家庭文化管理
包括家庭目標規劃、家族傳統和家法家規。是一個家庭生生不息的源泉。
包括課內容:男性文化氣概培養、女性文化氣質修煉、家庭核心價植理念、家庭動靜態環境文化、文化育人要素、人性美德、性格塑造、興趣挖掘、「德」是遠行能力等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概念進行內涵的挖掘與體系等。
家庭財政管理
包括家庭收入和支出及家務管理,是家庭幸福生活的另一個重要保障。
家庭理財就是管理自己的財富,進而提高財富的效能的經濟活動。理財也就是對資本金和負債資產的科學合理的運作。通俗的來說,理財就是賺錢、省錢、花錢之道。理財就是打理錢財。在家庭管理中包括的內容包有:.職業計劃;消費和儲蓄計劃;債務計劃;保險計劃;投資計劃;退休計劃;遺產計劃;所得稅計劃;兒童財商培養。

F. 對家庭離異的學生怎樣進行心理輔導

一、多誇獎鼓勵,少批評指責
二、用愛撫慰創傷,呵護幼小心靈
三、加強心理疏導,健全人格品質
四、搭橋鋪路,重拾溫暖

G. 什麼是家庭私人顧問私人心理顧問嗎

私人心理來顧問是朝向客戶源的身心發展,以生活和工作的協調發展為目標。私人心理顧問是針對高端人群的一種服務,而心理咨詢師是針對存在問題的人群;私人心理顧問的服務內容,包括確立系統心理服務方案;建立私人心理檔案;心理評估;心身將抗維護建議;一般性心理咨詢;系統性發展咨詢與心理成長輔導;心理危機干預;心理咨詢轉介等等;而心理咨詢師為客戶提供初診接待,心理測評,心理診斷,制定心理治療計劃,實施心理治療等服務。私人心理顧問的工作范疇更廣,以心理評估、生涯輔導、家庭關系、管理人際、心身健康、危機干預等,心理咨詢師是以心理健康咨詢為主。私人心理顧問的服務形式比較靈活,電話、微信、面談都可以,心理咨詢師以面談、網路為主。工作地點也不同,心理咨詢要在心理咨詢室進行,而私人心理顧問工作地點比較靈活,可以是咖啡廳、客戶辦公室、也可以是咨詢室。私人心理顧問的工作時間會更加靈活,根據客戶協議需求,靈活設置,心理咨詢只能以咨詢室規定的時間進行。

H. 家庭管理的分類

家庭管理分為五大類:家庭教育管理、家庭關系管理、家庭健康管理、家庭文化管理、家庭財政管理。
家庭教育管理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而按照現代觀念,家庭教育既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聘請專門從事家庭教育的教師對子女的教育。家庭教育的對應英語是home ecation, family ecation, teaching in home。家庭教育簡稱家教。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21世紀青少年應該具備的「四個學會」來組織的,即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發展,學會與人相處。
在家庭管理學中我國比較流行的家庭教育定義是三道教育,即為生之道,為人之道,為學之道。
「為生之道」以生命健康為核心,由生理衛生(身)、營養保健(康)、安全防護(安)、運動能力(體)等四方面組成;
「為人之道」以生命價值為核心,由人格人生(志)、心理衛生(心)、道德禮儀(靈)、人際交往(交)等四方面組成;
「為學之道」以生命智慧為核心,由學習策略(學)、思維能力(思)、科學素養(理)、人文修養(文)等四方面組成。
三道教育模型的建構,使家長可以清晰、條理地按照三道的內容和標准來開展家庭教育。為家庭教育缺乏可操作性標準的現狀提供了良好的解決依據。
家庭關系管理
家庭關系是指基於婚姻、血緣或法律擬制而形成的一定范圍的親屬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家庭關系依據主體為標准可以分為夫妻關系、親子關系和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一個家庭最初是由男女婚姻關系而構建,後來才衍生出父母與子女,兄弟姐妹等其它家庭關系。
在家庭管理中包括的內容包有: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家庭關系和子女成長;婆媳關系;夫妻關系;鄰里關系;社會人際交往方式。
家庭健康管理
包括身體和心理健康。家人身心健康是家庭幸福的重要保障。
在家庭管理中包括的內容包有:飲食營養習慣;生活起居習慣;閑暇利用方式;日常疾病預防;心理健康保健。
家庭文化管理
包括家庭目標規劃、家族傳統和家法家規。是一個家庭生生不息的源泉。
包括課內容:男性文化氣概培養、女性文化氣質修煉、家庭核心價植理念、家庭動靜態環境文化、文化育人要素、人性美德、性格塑造、興趣挖掘、「德」是遠行能力等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概念進行內涵的挖掘與體系等。
家庭財政管理
包括家庭收入和支出及家務管理,是家庭幸福生活的另一個重要保障。
家庭理財就是管理自己的財富,進而提高財富的效能的經濟活動。理財也就是對資本金和負債資產的科學合理的運作。通俗的來說,理財就是賺錢、省錢、花錢之道。理財就是打理錢財。在家庭管理中包括的內容包有:.職業計劃;消費和儲蓄計劃;債務計劃;保險計劃;投資計劃;退休計劃;遺產計劃;所得稅計劃;兒童財商培養。

I. 簡述家庭心理咨詢的基本方法與技術

現在我們講第四個問題:家庭文化的禁忌。
家庭文化的禁忌,先要問一下大家禁和忌是什麼意思?有區別嗎?
我先講一個家庭用葯的問題。葯品說明書上有關於這個葯品的禁忌說明。包括慎用,忌用和禁用要求。我們來看看忌用和禁用
忌用:就是指避免使用或最好不用。如有些患者在服用某些葯物後可能引起明顯的副作用。如磺胺類葯物對腎臟有損害作用,腎功能不良者忌用。若非用某些不可時,則須同時應用能對抗或減弱其副作用的葯品,將不安全因素減到最低限度。而家庭用葯時,凡忌用葯品最好不用。
禁用:就是絕對禁止使用。對禁用葯品可以說無任何選擇餘地。因為患者一旦服用,就會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或中毒,如中葯巴豆、牽牛、麝香、水蛭等葯,孕婦絕對禁用。胃潰瘍患者禁用阿司匹林,否則易造成胃出血甚至胃穿孔。嗎啡有抑制呼吸中樞的作用,故支氣管哮喘及肺原性心臟病患者禁用。對患者來說,凡屬禁用的葯物,千萬不可貿然使用,以防造成嚴重後果。
我想大家應當了解了禁和忌的基本區別了吧。現在我們來談談為什麼家庭文化有禁和忌的問題,我們從前面講到的家庭文化功能中,不難理解,家庭文化對孩子的影響力是全方位的,是深刻的,並且很多是無誤意識之間相互影響的。好的影響是我們所希望的,不好的影響是我們要迴避,或者說避免的。我們家長第一要區分開好的影響和不好的影響。美國兒童教育專家通過一項調查,總結出父母在教育子女時最容易踏入以下七個不益孩子成長的禁區:
1、居高臨下
禁忌語言:「你這么做就得挨揍」、「我在你這個年齡時早就……」、「你不聽也得聽」等等。如果父母老是「高高在上」,孩子在接受批評時心理就不能平衡,這樣即便你批評得百分之百的正確,孩子也會出現「口服心不服」的反應,最後事倍功半。
2、冷嘲熱諷
禁忌語言:「你以為自己很能幹嗎?」、「你可是我家的天才」等。兒童心理治療專家指出,孩子,尤其是幼童,最怕的是出自父母之口的冷嘲熱諷。他們很難理解,和自己最親近的父母怎會說出這種表面是表揚而實質是貶損的「雙關話」,即使你說這些話時還帶有些許幽默感。
3、絕對否定
禁忌語言:「你從來沒有好好吃過一頓飯」、「你總是撒謊」等等。家庭教育中,批評孩子是對的,但如果把話說「絕」,反過來可能引發孩子的一種逆反心理,從而導致最後拒絕接受批評教育。
4、言過其實
禁忌語言:「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玩的玩具」、「你是全世界最美的女孩」等等。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會漸漸分辨出你話中含有水分,於是長大成人後,對他人的評語或稱贊也會將信將疑。此外,聽慣父母誇大其詞的贊揚的孩子,在步入社會後往往只能聽好話而聽不進反面意見,由此人生易遭挫折。
5、人身攻擊
禁忌語言:「你胖得像頭豬」、「你蠢得像頭驢」等等。智力再愚鈍的孩子也能體會出這類話包含的「惡意」,心靈會受到莫大的傷害。此外,尚年幼的孩子還可能信以為真而自暴自棄,最後喪失自尊自信。
6、威脅恐嚇
禁忌語言:「若不好好做作業我就關你禁閉」、「你不乖就讓你去喂狼」等。這類虛張聲勢的威嚇和言過其實的表揚一樣,同樣會讓孩子喪失對父母的親熱和信任。
7、冷若冰霜
禁忌語言:「你沒看到我正忙著嗎」、「待會兒再說」等等。孩子從這些話中聽到的「潛台詞」是:大人們對我乾的事毫無興趣,他們並不把我當作他們的心肝寶貝。 在對孩子的教育中,言語教育是經常使用的一種方式。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媽媽,可是,當孩子犯了錯誤,或是做事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你是否會在愛的名義下,口不擇言,傷害了孩子稚嫩的心靈呢?
以上這幾條是常見的。也是比較明顯的家長常犯的低級錯誤。很多有心成為好家長的朋友們都能自覺的做好。不會或者說少犯這些低級錯誤。家長心理學總結出以下九條禁與忌法則。現在分享給大家。
第一忌打罵孩子。禁冷漠輕視
體罰打罵。許多家長在情急狀態下常有的舉動,這多半是從小被自己的親父母打罵中,無意識中學習應對方式。有的甚至信奉「不打不成器」主「黃荊棍下出好人的」的信條,現在那種動嘴就罵,抬手就打的家長越來越少。而從未打過孩子的家長也是國寶熊貓級的家長,非常的珍希。其實,體罰打罵式的管教,背後的情緒體驗和交流是高效的。三歲以下的小孩子他們的行為判斷多是從父母的情緒反應來調節自己的行為方式的。自以為靠語言和道理使孩子變好的是家長們自戀的產物,孩子就是看我們的臉色而不是聽我們的道理。以為孩子明白成人的道理的家長更是可笑的。我們認為,家長要做的是預想自己如何發生情急狀態時會如何對待孩子,有沒有設立禁區。我們的推出的「我要做個好家長的工作坊」里就有專門運用NLP技術為家長朋友設置一個心錨的訓練。那種動嘴就罵,抬手就打是會把孩子把變態的,造成長期感情對立。毆打的傷痕留在子女身上,而仇恨的種子埋在了子女的心中,弄不好就會含怨出走,到社會上尋找慰藉,結果在外邊同不三不四的人廝混在一起,很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
對特別小的孩子大聲斥責、惡言惡語。在盛怒的媽媽面前,幼小的孩子只有嚇得瑟瑟發抖,沉默地流淚。嚴重的還會造成驚恐反應。長期聽慣媽媽惡言惡語訓斥的孩子,會受到媽媽潛移默化的影響,也習慣於用惡言惡語對待他人,打罵不好。冷漠忽視是比打罵更可怕的行為,是我們認為要禁止的行為,因為,打罵中,孩子還能接受到自己被重視,家長在意自己的信息。而冷漠忽視則讓孩子接收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自我得不到基本的接納肯定,而肯定和愛是心靈成長的前提,孩子如果被忽視和冷漠,基礎上是不可能健康成長的。現實中真正冷漠自己孩子的家長是很少的,而不能關注孩子的需要,特別是精神需要的家長卻不少。中國家長更多的是關心孩子的吃。而孩子跟大人一樣,也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也需要有能傾訴的對象,釋放自己的壞情緒。可有些家長因為忙、沒耐心,或是覺得孩子小,常常忽視孩子的這種需要,這樣的次數多了,孩子就產生一種挫折感,覺得媽媽不喜歡、不重視自己,從而和媽媽產生隔膜,再也不對媽媽敞開自己的心扉,當孩子長大後,做媽媽的想要跟他進行心靈交流就難了。代溝就是這樣挖成了。感情缺乏交流就是感情虐待。要知道,缺乏和被剝奪了父母關心撫愛的孩子,比起那些遭受父母痛打的孩子心靈上所受的創傷更深,危害更大。當孩子們缺乏愛撫和教養時,當父母們通過剝奪、疏遠、支配、斥責等方式對孩子進行感情虐待時,會引起孩子動作諧調不發展,情感缺乏,肌肉和筋骨關節器官等不能正常發展,肌體也不能進行有效的新陳代謝。久而久之,會使受到情感虐待的孩子產生一種孤獨感,並逐步喪失對一切事物的興趣和熱情。臨床實踐中,被情感虐待的孩子幾乎都要伴隨有比較嚴重的身體方面疾病和障礙
第二忌物質獎勵,禁金錢剌激
物質獎勵是中國家長最喜愛的教育行為方式,其是這是一種很不好的方式,為什麼要獎勵,多半因為孩子的表現符合了家長的願望,而家長的願望中,更多的是家長自己的需要投射到自己孩子身上的情況。是用愛控制孩子一種形式,是我們家長心理學所批判的方式。不過在教育實踐中,物質獎勵的確能起到有效的教育效果,這是有心理學理論原因的,也是一種行為主義心理治療,代幣法和陽性強化法。
家長心理學主張,能夠不用物質獎勵盡量不用。因為,物質獎勵的正面意義的背後潛藏著更多的負面因素,首先,孩子可能會忘記掉他表現的行為本身給他的快樂,成長的快樂,心靈自由的快樂,這些有幫助於他心靈健康成長的因素很可能被物質獎勵的東西所掩蓋了,例如學習是快樂的活動,是滿足我們人好奇心理需要的活動,並且學習活動中因為我們的參與,我們會感受到自我的力量,體驗到學習成功經驗的喜悅。它本身就有吸引力,本身就對孩子努力有回報。而來自外在的物質獎勵很可能變成了物質蒙蔽。給清亮的心靈蒙上來自於家長和社會塵埃。金錢剌激就更可怕了,強度更大,對孩子的心靈沖擊也更大,把正常的成長行為與可以賺錢聯系起來,因為有錢才有價值聯系起來。是一種很錯誤的聯接,是在告訴孩子很錯誤的方式手觀念。記得我在講座中講到過一個故事,說一個老人如何用金錢影響到孩子們的行為改變的。不過要區分一下的是,家長給孩子必要的零花錢和春節長輩們給的壓歲錢,是中國的國情特色,不能作為金錢剌激來處理。孩子有錢,如何用錢,管理自己的慾望,學會延時滿足,往往是教育的好資源和好時機。理財也是一種社會能力!我們要禁止的是把孩子正常的成長表現和成長行為與金錢掛鉤,用金錢來剌激孩子出現家長們所希望看到的表現和行為。以達到家長控制孩子成長的目的。
第三忌輕易許諾,禁言而無信
這條呢是我們家長都能正確理解的在實踐中注意做到。古代曾子剎豬的故事就是很好的說明。這里只是提醒家長朋友,自己如果有這種情況的話,建議你對自己做一些反省,必要時可以去找咨詢師聊聊,因為,這種行為不僅對孩子成長不利,對你自己的健康和諧的家庭生活和社會關系,事業發展都要有較大的影響。
第四忌暴露矛盾,禁貶低對方
對孩子的傷害之一就是破壞他的同一性感知,認識,觀念等等。在孩子面前暴露兩口子之間的矛盾,或者暴露與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之間矛盾,親戚之間的矛盾,就是對孩子同一性的破壞。家庭生活都是處在矛盾之中的,記得毛澤東主席在《矛盾論》中說,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又是對立統一的。還是相互轉化的。成年人的矛盾是孩子難以理解的接受的。把成年人的矛盾暴露給孩子,就是對孩子的重壓。會扭曲孩子的心靈。矛盾暴露有時是自然發生的,是難以避免的,這種情況對孩子心靈成長是有積極因素的。促使孩子去思考,去觀察,去探索,有的孩子甚至會去調解父母的矛盾。當然我們還是要強調,孩子不應當去管父母親之間的矛盾,父母親也不應有意把矛盾暴露給孩子。
貶低對方就是要嚴格禁止的行為,因為是一種人格攻擊行為,這種方式很容易被孩子學會,並在自己與別人的關系之中運用。貶低對方還會造成孩子的不安全感。造成內在分裂狀態,導致孩子從小學會陰

成都新起源成長中心

J. 針對單親家庭的孩子,如何做好心理輔導

耐心和他們做朋友多交流多關心他們,一視同仁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