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輔導課程 » 留守學生心理輔導案例

留守學生心理輔導案例

發布時間: 2021-01-31 14:52:01

① 如何對留守兒童進行心理輔導

現階段農村學校留守兒童比較多,他們中的多數孩子是父母外出打工,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代為監護撫養;還有少部分是父母離異,由他人代為撫養。因為隔代溺
愛,或者部分愛的缺失,這些孩子在生活或學習中表現為自私,唯我獨尊,懦弱,以奇為美……行為習慣千奇百怪。這些孩子心理更脆弱,應該給與他們特別關愛,
否則很可能成為問題孩子。
如何做好做好這部分孩子的心理輔導?做為資深教師,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1.細心觀察,發現問題
1.1 在課堂學習活動中觀察孩子的細微情緒變化。可以從孩子在學習活動中參與程度、活躍情況、與小夥伴們協同合作的態度和學習效果中發孩子們心理異常表現。
1.2 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孩子們的心理變化,如在課間活動中,觀察孩子活動中表現,是郁悶,或者是暴躁,或者情緒低落,不言不語等情緒異常表現。也可以在午飯中,從孩子飯量變化,來發現孩子的異常心理表現。
1.3 在活動課中,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教師要做有心人,在任何時刻都要注意觀察,及時發現問題。
2.發現問題,及時溝通,巧妙疏導
2.1 首先要與孩子溝通,要求教師與孩子交心朋友,這樣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其次,要與家長保持溝通順暢。這里也有一定技巧,要先肯定孩子的優點,讓家長因此有自豪感,以保持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2.2 在溝通中,會發現孩子們的心理需要。因為這些孩子父母不在身邊。他們多數會有愛的缺失。渴望得到關注、關愛,希望被認可。還有及少數孩子有被遺棄的感覺。
2.3 真對孩子不同的心理需求,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因人而異,對症下葯。
a、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們釋放壓力的機會,渲泄出負面情緒。
b、善於發現孩子們閃光點,及時肯定,表揚激勵。
c、因勢利導,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d、可以利用班隊會,鼓勵孩子積極參加講演比賽,講積極向上的少年英雄故事等鼓勵孩子。循序漸進地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
e、樹立典型,滿足孩子的成就感,對於學習有些困難,但能關心他人,熱愛集體的孩子,可樹立為助人為樂標兵。對於紀律差,但熱愛勞動,能主動承擔班級各項勞動任務的孩子,樹立他為勞動標兵。
f、利用動機遷移,及時肯定孩子們相應優點,巧妙指出其缺點和不足,使孩子們能自覺地形成趕幫超的習慣。
3.利用班集體的力量,使這些孩子,在學習活動中和日常生活中逐漸形成積極向上,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
班級分幾個小組,每周評比流動紅旗,可以分為幾項評比,可以比紀律、比學習、比勞動、比體能、比愛心、比有益的興趣愛好工藝品等。在評比活動中,循序漸進地培養孩子們全面發展的素質。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做好留守兒童的心理輔導的方法也各有千秋。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實踐中,與同事同行們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② 單親留守的孩子該怎麼進行心理教育輔導

單親留守的孩子一般上而言比單純的單親孩子和留守兒童心理更復雜。這樣回的孩答子一般上而言更缺乏關愛。對這些孩子進行心理教育輔導的時候,要注意給他們更多的愛。
首先,要開始贊美他,比如「你今天的衣服真適合你」「你的小飾品真可愛」「你的眼睛好大」「你好乖啊」等等,先拉近跟他之間的關系,讓他感到你是個可以接近的人。
然後開始先從一個小故事開始,比如說你今天出門的時候遇上了一個很有趣的人,你上學的時候有趣的同學,還有你最近在看的一本書,有些什麼感受可以跟他分享。讓他感受到你是可以傾訴的人。
單親留守兒童大多數沉默寡言,自卑,有防備,進行心理輔導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給他營造願意說話的環境。

③ 留守兒童沒有父母在身邊陪伴的心理是怎麼樣的 案例

1、由於「留守兒童」長期生活在特殊的環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關愛與呵護,久而久之,產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留守兒童」自幼離開父母,缺乏親情的關愛,往往易產生焦慮、煩躁、悲觀、疑慮等一系列的消極情緒;在性格方面,較為突出的是性格柔弱內向、自卑孤僻;學習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輔導,導致困難重重;行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監護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況下,「留守兒童」產生厭學、逃學、沉迷於游戲廳、網吧等娛樂場所,引起行為上的偏差,嚴重者走上犯罪的道路,誤入歧途。2、留守兒童周圍的人現在的生存壓力很大,他們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注他們。培養「留守兒童」的心理調適能力1、自信心的培養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一定能夠達到某一目標或完成某一項任務的心理狀態。「留守兒童」由於不能得到父母及時的管教,而隔代監護人爺爺奶奶等又常常溺愛或放縱他們的行為,致使他們學習的自覺性較差,成績落後,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信心。要學會正確評價自己。「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不要死盯著自己的短處,要善於發掘和發展自己的優勢,「避己之短,揚己之長」,對自己做出公正全面的評價。教師要指導「留守兒童」去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性大的事情,如幫爺爺奶奶做一些家務,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學會克服自己學習上的一些不良習慣等,即使很小的事,也能獲得成功的體驗,起到增強自信心的作用。2、抗挫折能力培養挫折可以稱為是需要得不到滿足時的緊張情緒狀態。挫折感在「留守兒童」的心理上表現很明顯,他們常常會由於考試的失敗、學業的擔憂、社交的障礙、缺少父母的關愛等方面的原因體驗到挫折感。他們的情緒常常處於失望、焦慮、沮喪等緊張狀態。遇到挫折時應進行冷靜的分析,從主客觀、目標、環境條件等方面找到受挫的原因,並採取有效的補救措施。要善於根據自己的優勢確立奮斗目標,在前進過程中發現不切合實際時,要及時調整,化壓力為動力。其實,適度的刺激和壓力能有效的調整機體的積極因素,正所謂「自古雄才多磨難」。要有一個辯證的挫折觀,保持自信和樂觀的態度,學會悅納自己。3、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現代社會人際交往和合作能力愈來愈顯得必不可少。但這方面的能力並不是天生的,而是經過一定的實踐逐漸形成的。「留守兒童」由於長時間缺少父母的關愛呵護,自閉心理較為嚴重,常常不願與人交往,心理壓力較大。在學校教育中,教師要鼓勵他們多參加班級和學校的各種活動,為他們展示和表現自己提供一定的平台。應該鼓勵他們克服自閉心理,試探著主動與人交往,慢慢獲得成功的體驗。心理健康教育策略1、思想預測思想預測是指人們根據思想活動發展的規律和特點,事先估計和分析產生思想問題和不良品德行為的可能性,以求及早預防和早期糾正。「留守兒童」正處在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在缺乏父母之愛的生活環境中,經常產生思想矛盾,自卑心理嚴重,情緒常常處於很不穩定的狀態。俗話說:「月暈而風,礎潤而雨」。「留守兒童」思想面貌的變化不管順向進步還是逆向發展,預先總會有跡象。很多有經驗的老師,為了預測「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情形,往往有意特設一些情境,來預測心理健康的程度。像這種「徵候預測法」需要教師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從細微之處入手,要善於駕馭學生發展的方向。教師在確定預測方法時,要明確預測目標,掌握「留守兒童」思想主流發展的趨勢,或者可能產生的問題,以得到及時的指導。2、心理保健教師要有意識的教給「留守兒童」心理保健的方法,通過學生積極主動的自我心理調節,使其心理趨於穩定和平衡。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轉移法:要學會自覺的轉移自己的注意中心。對正在經受精神折磨的兒童,要讓他設法擺脫眼前的情境,如傾聽自己喜歡的音樂,或者戶外散步,呼吸新鮮的空氣,可以通過一些群體的娛樂活動,如下棋,練習書法,畫畫等有有益的活動來消除當時不正常的情緒。宣洩法:壓抑、自卑,自棄等心理是「留守兒童」常見的心理狀態,要讓學生學會用恰當的方法得以排解:可以通過寫日記訴說,給遠方的父母寫信或者打電話訴說,也可以在空曠的地方大聲吼叫等方法,及時疏導心結,化解積郁,求得心理平衡。還可以找知心朋友和值得信任的師長,傾吐悲傷、委屈、苦惱、憤怒等情緒,以解除內心的沖突。自我暗示法:成語中的"望梅止渴"、"草木皆兵"、"杯弓蛇影"等,都是暗示作用的生動寫照,暗示作用能夠強烈地影響人體的生理機能,對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能起顯著的導向作用。當記恨念頭產生的時候,要用語言自我暗示,強制壓抑自己萌發錯誤的動機和慾望。要不斷的告訴自己,「我能行」、「我一定會處理的很好」、「我不比別人差」,不輕言放棄。經常性的努力,不懈的鍛煉,會使你走出自卑的陰影。

④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案

這東西還真不好說,我的建議還是多建遠程留守兒童視頻點,跟遠方的爸爸媽媽免費通話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