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輔導師姜寶軍
⑴ 心理咨詢師做什麼的
幫助來訪者,解決困擾,提供咨詢與幫助
透過現象看來訪者的本質
⑵ 有經驗的心理輔導師請進來看下~
我只是感覺你的父親性格中有一些偏執的東西,類似愛鑽牛角尖,只要認定的內事就不會改變主容意。他在其他方面是不是也有偏執的表現?
人格是比較穩定的,一般不會發生大的改變,因此,要想改變他這種偏執的性格不太容易,更何況他已經六十多見歲了。你可以找一些有關偏執性人格的方面的書看看。我覺的,改變與他交流的方式,找一些談話的技巧可能會好一些,比如,順著他的話的意思說話,誇獎他等等。像上面你說的,讓他幫忙時,說一些他幹活好,細心,類似哄著他幹活一樣,同時也表達出不會讓他干太多,會心疼他一類的話,也許他會更容易接受。
⑶ 心理咨詢師是做什麼的
平常我都是使用禪卡咨詢作為個人情緒的疏導以及問題的指引和建議。
心理咨詢師是指運用心理學以及相關學科的專業知識,遵循心理學原則,通過心理咨詢的技術與方法,幫助求助者解除心理問題的專業人員。
心理咨詢最一般、最主要的對象,是健康人群或存在心理問題的人群。健康人群會面對許多家庭、擇業、求學、社會適應等問題,他們會期待做出理想的選擇,順利地度過人生的各個階段,求得自身能力的最大發揮和尋求生活的良好質量。心理咨詢師可以從心理學的角度,提供中肯的發展咨詢,給出相應的幫助。
主要為以下3種情形居多:
1、兒童的管理教育問題
從臨床資料來看,又分為兩大類型:一種是父母過分關注,使孩子產生嚴重的依賴和自我中心的傾向;另一種是父母為事業而忽略了對孩子的正常管理教育,使孩子產生孤獨和退縮的行為。兒童的問題往往與成人的錯誤對待方式有關。成人將自己的主觀願望強加給兒童,造成了他們的困惑或痛苦,可能會出現厭學情緒、自卑、意志力薄弱、學習興趣低落,甚至離家出走。當今少年性格上的弱點使他們對環境適應不良,不良社會力量的引誘使他們誤入歧途,也是他們行為問題的原因。
2、婚姻家庭問題
從心理學角度看,產生問題的原因大致有兩方面:第一是感情紐帶的鬆弛,第二是婚姻的支柱彼此理解水平和能力的低下。對於夫妻關系可以總體上給出一個原則,這個原則是:夫妻之間的感情是建立在兩個獨立的個體彼此給予和能夠接納的基礎上。相互的給予是重要的,但如果給予的方式不能被對方理解和接受,往往會有相反的結果出現,這說明了相互理解,接受容納的重要性。一般生活咨詢中所說的互相忍讓顯然是不科學的,因為忍讓不能達到心理上的溝通,忍不下去而爆發的時候,那將會更加難於處理。
3、需求與能力的差距
目前社會的需求遠遠超過了臨床心理學自身的發展。學科的發展現狀不論是理論方面還是具體治療方法方面都不能適應社會的迫切需求。另外,專業人員的數量和質量也還存在嚴重問題,碩士生、博士生數量太少,無法應付如此急切和廣泛的需要。
⑷ 求心理輔導老師
你還小,以後大了就好了,生活中還有很多比女人更重要的東西。
100分有些版可惜了,留著吧。是男人權都會有你這個階段,只不過要看各人的情況而定,是不是能及時走出來,鑒於你的情況,你的生活應該無憂,如果你每天為了填飽肚子生活而奔波,你就不會想女人了。
⑸ 作為一名心理輔導師需要採取什麼技術建立輔導者與來訪者的關系
我覺得需要採取的技術可能就是讓來訪者不要過於緊張。
⑹ 心理疏導師與心理咨詢師有什麼區別
你好樓主!
這兩者本質上是一樣的,
沒有什麼特別的區別,
只不過叫法不一樣而已,
個人感覺心理咨詢師的咨詢范圍
更加大。
⑺ 《如何做好校園心理輔導師》
「心理輔導」這個概念,出現在我們教師腦海中的時間已不短,但直到如今,許多教師這種輔導意識還很薄弱。而事實上這種教育理念,是適應時代要求的,每個教育者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把心理輔導運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則是迫在眉睫了,現在我們就談談中小學教師如何做好心理輔導工作?
工具/原料
心理輔導老師、班主任、學生
轉變觀念,區別心理輔導和德育教育
1
一定意義上講,這是心理輔導成功的先決條件。因為心理輔導要求輔導者與被輔導者之間相互信任,相互悅納才能得以順利開展。如果心理輔導者以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面目出現,以苦口婆心說教的方式對待學生,肯定要被他們,特別是「問題」學生從心裡否定掉。結果你是講得口乾舌燥,唾沫橫飛,學生卻已經坐不住了。這是一誤區,需引起高度警惕。
2
如何轉變自己的角色,又是一個挑戰:完成這個角色轉化,最重要的是教師要轉變觀念,放下架子,在心理上與學生平等,如果自己高高在上,或為完成某項任務而下達一些指令,這樣只能事倍功半,甚至是作無用功。
END
心理輔導老師要以學生需求為出發點
1
心理老師不要強調自己的身份、立場,而是要以學生需求為出發點。在我們的傳統思想教育工作中,教師的主動性很大,往往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自上而下式的,真理總是掌握在老師手裡;要求學生聽從、服從,遵從老師的旨意;學生非常被動,而這種模式完全不適合於心理輔導。
2
心理輔導應當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在當今社會,這些生機勃勃、體質強健的青少年,面對的卻是單調枯燥的學習活動;激烈緊張的考試競爭、觀念不當的家庭教育、節奏快速的生活流程,以及人際關系中的種種矛盾沖突,這些都有可能造成青少年的心理壓力和心理失衡。
3
針對這些紛繁蕪雜的問題來源,如果教師仍然是以自我為中心,或是靠主觀臆測來解決問題,怎能對症下葯呢?結局可想而知!以學生為本,從學生實際出發,這是心理輔導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END
聆聽是心理輔導中最重要的技術
1
在傳統的思想教育過程中,一般都是老師講學生聽;或老師講得多聽得少,學生聽得多講得少。這樣的話,學生心裡只把你當作老師而不是傾訴的對象,就不會表達出自己真實想法。同時,心理輔導的目的是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首先要了解學生情況,這就需要教師去耐心聽。
2
聽的過程實質上也是把脈的過程,聽完了也找到了問題的症結。讓學生多說,也是讓學生合理的宣洩情緒。宣洩了也就輕鬆了;說了也能理清頭緒,更認清自己。有些問題甚至會不費吹灰之力而告破,這又何樂而不為呢?但對許多老師來說,這並不容易。因為長期的思想工作者角色是他們養成了滔滔不絕的習慣,善講而不善聽。
3
許多信息就會由於不善於聽而流失,甚至歪曲。從而使輔導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要錘煉語言功能,但同時一定要學會聆聽。這既是一種技術,更是一種態度,是對學生的尊重、同情與愛護,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學生。
END
做心理輔導時要以創設良好氛圍為基礎
人是情緒化的動物,而這種情緒又是不穩定的,極易受到感染。為此要善於借用各種方式感染學生的情緒,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之適合於輔導工作順利開展。這可以從硬體和軟體兩個方面著手。
比如上班會課,可事先對教室或其它活動場所進行布置,讓人有一種溫馨、和諧、愉快、輕松的感覺;同時又要在自己的語言、語氣、語調上,身體語言上下工夫,讓自己更具親和力。比如,在座位的排列方式上,若稍做改動,可收到大效果——改秧田式為梅花型、馬蹄型、圓形等,便於和學生情感交流。
3
總之,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注重學生整體人格修養的陶冶,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創新才能是開展學校心理輔導的迫切要求。
4
如果您在中小學心理輔導中有很多困惑,那麼可以參加中國心理健康輔導員資格認證培訓班,跟隨中小學心理輔導專家董艷菊老師學習,董老師從事一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近二十年,有著豐富的學校心理教育工作實踐經驗。
⑻ 心理輔導老師
開始新的戀情
⑼ 尋。心理輔導師。
照你所形容的症狀來看,還不算有心理問題,只是一些正常的反應,每個人都會有一定的低潮期的,首先要自己進行自我調節,比如多跟朋友出去,多找找自己喜歡的事,多幫助別人,幫助別人是最容易讓人快樂和有成就感的事情。
如果你的症狀持續時間已經很長,比較明顯,甚至有點影響正常的生活了,那就需要找專業的心理咨詢師了,個人感覺你的症狀不是很明顯,先自我調節一下。
祝你快點好起來,記住,快樂是自找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