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輔導課程 » 湖南省湘鄉市初中心理輔導

湖南省湘鄉市初中心理輔導

發布時間: 2021-02-01 23:32:35

1. 怎樣能更好的為初中生做心理輔導

不論什麼時候,什麼人都是缺少真正關心他們的的人,特別是中學生,如果用心去關心版、愛護他們,心權理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但也不能忽略個別學生,這樣的學生就需要做認證細致的調查,研究,做和學生談心,溝通,從精神物質方面去關心他們,不要學生一有問題就找家長,這是學生最反感的,做好溝通,能與學生溝通解決的問題盡量不要找家長,在家長面前要盡可能客觀的評價學生,還有對學生不要有等級觀念,那樣你離學生就會越來越遠,一視同仁很重要,不管他學習好不好,品德、性格上有沒有缺陷,都要一視同仁,特別是那些特殊的孩子更應該多一些關心........做一個好的老師很不容易的,不僅要付出很大的精力與時間,還要有耐心,細心和愛心,最重要的是愛心哦!

2. 初中性心理輔導教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雙腳向前行進跳,發展幼兒的彈跳能力及協調能力。

2、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3、鼓勵幼兒主動參與活動,體驗助人的快樂。活動准備:

1、兔媽媽、兔奶奶頭飾各一,兔寶寶頭飾若干,錄音機和音樂磁帶。

2、游戲場地布置:兩塊菜地(青菜、蘿卜),兔奶奶家。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扮演兔媽媽,幼兒扮演兔寶寶。

1、隨音樂練習一些基本動作。

帶領幼兒隨音樂的節奏做一些動作:伸伸臂——彎彎腰——踢踢腿——蹦蹦跳——放放鬆。

2、情景導入。

「嘀鈴鈴……」兔媽媽接電話,告訴兔寶寶們:「是兔奶奶打來的,兔奶奶年紀大了,走不動路,可家裡的糧食吃完了,想請我們來幫幫她,好嗎?」

「我們一起去幫助兔奶奶吧!」

二、復習雙腳原地向上跳。

「寶寶有了本領才能幫助奶奶,那我們會什麼本領呢?」

「我們一起來練習一下吧!」

三、學習雙腳向前行進跳。

「兔奶奶家很遠,寶寶怎麼去呢?」

「對了,我們要跳著去。先來試試吧!」

1、學習動作。

教師示範典型動作,幼兒集體學習,強調動作的要領。

2、按不同情節引導幼兒練習向前行進跳。

拔蘿卜——拔青菜——休息(席地而坐,隨柔和的樂曲做一些放鬆動作)——去兔奶奶家。

練習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

幼兒動作,適時提醒幼兒動作要領,及時表揚有進步的幼兒。

3、教師小結。

四、情感體驗。

「我們幫助了兔奶奶,心裡感到怎麼樣?」

五、結束活動。

活動分析:由於小小班孩子具有好模仿的特點,因此我在活動中創設了「兔寶寶和兔媽媽幫助兔奶奶」這個童話情節,讓單調枯燥的動作練習充滿了童趣,所以在整個活動中孩子的情緒一直很高漲,並能主動參與活動,基本實現了目標。

活動反思:怎樣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孩子主動參與活動是我們在設計一個活動時就應該要考慮的。無論組織怎樣的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培養其對活動的興趣,讓幼兒的創造思維獲得發展。

3. 湘鄉有心理咨詢診所嗎

去人民抄醫院看有沒有精神科,還是神經科,我忘了,
你是失眠之類嗎
這類診所是沒有的。
有什麼不開心可以跟身邊的人傾訴下,自己也多放寬心去面對生活和身邊的人。自己心裡暗示 ,會起到很大作用的
心理醫生也不過是輔助作用,主要靠自己的。
加油。

4. 如何對初中畢業班學生進行心理輔導

畢業班,在學生學習生涯中是家長、教師、學生關注的焦點,智育成為重頭戲。初三學生,隨著中考的臨近,心理負荷與日俱增。進入初三,學生的學習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是學習節奏加快,總有一種咄咄逼人的緊張感;二是學習負擔加重,一種新的知識剛剛學完,另一種新的知識又跟上,學生感覺很難應付,時間長了,他們會覺得很累,內心深處有一種失落感;三是面對家長的希望和老師的更高要求感到力不從心,精神恍惚,本來簡單的問題也變成了難題,出現知識恐慌和能力恐慌。這些都說明,多數初三學生正生活在陰影籠罩之下,心理處於亞健康狀態。為此我認為,作為畢業班的班主任不能靠簡單的方法滿足於解決一些顯現出來的班級問題、學生矛盾,更重要的是應注重學生的心理調節教育。學生心理狀況調節好了,班級管理就順手了,學生成績也就容易提高了。
一、初三學生心理障礙的主要表現
1.敏感,缺乏自信和恆心。
他們對周圍人給予的評價非常敏感和關注,哪怕一句隨便的評價,都會引起內心很大的情緒波動和應激反應,以致對自我評價產生動搖,遇到暫時的挫折和失敗,往往會走入另一個極端,灰心喪氣,怯懦自卑,沒有恆心。
2.注意力不持久,愛隱居,經常做白日夢。
臨近畢業,一方面由於升學等煩惱的事情多,他們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想通過隱居的方式逃避現實世界;另一方面他們又富於幻想,胸懷遠大的理想,對未來的中學生活充滿嚮往,經常做白日夢。
3.想駕馭別人,不服從,易激動。
隨著思考方式的改變,他們開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世界,喜歡質疑和爭論,居功自傲,盛氣凌人;自以為自己已經長大了,強烈要求自作主張,竭力擺脫家長的管束,在思想言行的各方面都表現出極大的獨立性,喜歡「對著干」,情緒易激動,難控制。
二、造成初三學生心理障礙的原因
造成學生心理障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與他們自身的心理素質有關,也與教師、家長的期望和社會的發展有關。
1.生理因素的影響。
進入少年期的畢業班學生由於體內激素的作用,在身體技能和形體上發生了巨大變化。他們的大腦發育趨向完善,智力提高很快,身高和體重迅速增加,第二性徵開始出現,性意識開始覺醒。這些生理變化會使學生產生神秘感,非常在意自己在異性眼中的形象,但由於世俗文化的牽制和約束而無法表達出來,造成情緒困擾,出現青春期焦慮,如注意力下降、愛出神遐想、對自己的身材或皮膚不滿意、情緒起伏明顯,從而對學習和身體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2.自己把成績看得太重,過分追求成績的完美。
初三學生正處於未成年與成年的轉型時期,價值觀與世界觀善未成熟,他們多數用外界的評價來衡量自己的價值。因此,他們愛面子,自尊心極強,不能清楚地認識自己,對自己的期望過高,他們會因高度重視考試分數而憂心忡忡。
3.在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老師「盼鐵成鋼」的高期望值下,學生的心理負擔會日益加重。
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學生的自信心會受到挫傷。家長把重點高中看成是孩子成才的唯一出路,為了讓孩子能考上,對他們另眼相看,家務不用做,零用錢也比平時給得多,語重心長的囑咐也多起來。評價體制是束縛教師教學的鎖鏈。為了追求升學率,提高教學質量,他們加班加點,不怕苦累地奮戰著,既要看好尖子生、中等生,又要兼顧後進生。在家長和教師的「補貼」下,學生只能埋頭苦讀,就算背上的包袱再重也不吭聲。
4.班級中的後進生,由於在學習、行為等方面表現不如他人,經常受到家長和老師的批評指責。
他們或者很自卑,把自己封閉在自我世界裡,不喜歡與別人交往;或者自暴自棄,徹底放棄學習;或者產生敵對心理,與家長、老師對著干;或者尋求其他發泄方式,如沉迷於網吧、逃學、抽煙、喝酒、打架等。這些不良行為,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三、消除心理障礙的方法
1.班主任應「平視」學生。
畢業班的學生是即將成人的學生,其基本的認識水平、辨別能力有了極大的提高。作為畢業班的班主任,以「平視」的態度對待學生,不僅是人格上的原因,更是師生情感因素決定的。只有「平視」學生,才能平等地對待學生的缺點,才能科學地評價學生;只有「平視」學生,班主任才會以朋友的身份去幫助學生調節心理,嚴格對待,寬容待人。「平視」必將把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扶正,必將成為班主任開展工作的保證。
2.有效地利用良好的人際關系軟環境。
人際關系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會發生相應的變化。除特殊情況,中學生的人際關系基本上脫離了對老師、家長的依賴。由此看來,學生能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是極其重要的。作為畢業班班主任,注意對學生人際關系的指導,對他們健康心理的形成是十分有利的。當然,我們也可以利用這個特殊的優勢,來調節學生心理,實施教育。可以說,健康的個性是離不開健康的人際關系的。人際環境是班主任用以調節學生心理的重要資源。
3.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
學生的生活單調、乏味,「三點一線」的范圍限制了學生的視野和活動空間。可根據學生好奇、好玩、好動的特點,積極組織一些文體活動,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成長。如體育方面可組織籃球比賽、排球比賽等,文藝方面可組織朗讀比賽、歌詠比賽等,讓有各方面愛好的學生都能在獲得文化知識的同時發展自己的特長。
4.對學生進行自信教育,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樹立自信心。
要指導學生實事求是地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來調整自己對考試的期望值,不要好高騖遠,認清自己的起點,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走,只要自己努力過、付出過就無怨無悔。這樣可以讓學生減輕心理壓力,放下精神包袱,使他們輕裝上陣。樹立自信心,是克服心理障礙的有效方法。樹立自信心,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自信訓練。考試意味著與別人競爭,但不到最後鹿死誰手還不知道呢。學生通過挑戰消極的自我意識,可以找到正確的自我意識,增強自信心和自製力,以一種新的姿態、新的面貌來面對學習、面對考試。
5.要加強與家長的聯系、溝通,取得家長、教師和學生三方面的情感交流。
學生心理負擔加重,不僅有著學校方面的原因,家庭也有重要影響。有些家庭父母關系緊張,孩子因缺少關愛而變得自卑、情緒低落、易沖動;有的家庭,父母工作忙,無暇顧及孩子,導致孩子不求上進、自暴自棄、放任自流;有的家庭過分溺愛孩子,造成孩子自私、任性、我行我素……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主動爭取家長的支持,共同探討學生的心理問題,及時給予解決。
總之,班主任對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是一門具有藝術性和創造性的工作,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差異,創造性地處理各種問題,在工作中看到學生進步,就會感覺到班主任工作充滿著魅力。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多為學生考慮,急學生之所急,樂學生之所樂,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解答學生心裡的困惑,培養出社會所需的創新型人才。

5. 怎麼對初中生進行心理疏導

初中生屬**期,也是青春期,表現為和家長不合作,和老師對著干。因此,對初中生的心理輔導我把握這個特點進行,就會有效果。
首生要明白**期發生的原因。大家可能在電視上看有,有動物世界中,小動物長到一定年齡,就會離開媽媽,獨自生活,這就是生物的**的生理原因。人也一樣,如果按生物的生理**期來說,就是長大了,要求獨立了,從面表現在生理上的一種反應。
因此,在這一階段,要很好的引導,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
1、以疏為主。給孩子以獨產的空間,不要管得太死,不要總是說理。這個時期大道理讓孩子明白就行,不要總掛在嘴上。不要把有些情況看得太嚴重,比如說孩子看了**電影了什麼的,你再管得嚴,孩子還是有辦法看到,只不過你不知道罷了,既使你知道了,也不要小題大作,很正常地說說,好多東西要自已明白,體現一個「疏」字。
2、以引配之。如治水一樣,以引為主,不要堵,越堵會越糟的。
3、以導助之。道理還是要講的,只不過讓防子明白了就行,有時做個提示,孩子知道就好。
4、和孩子交朋友。甚至一塊兒八卦同學,八卦社會上的事,甚至一塊做些小「壞事」,比如捉弄一下孩子的媽媽等。

別忘了給金幣。

6. 初中生家長如何做好孩子的心理輔導

首先,要正確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
在當今這個以升學率來衡量教育成果的時代,家庭教育的實質往往被學業成績所掩蓋。大多數家長只關心中學生的分數,而不懂得如何去引導中學生在學習中不斷進步、不斷完善自我,從而走向成功。其實,對於每個學生來說,並不都是學習成績好、考試分數高,就一定能體驗到成功。是體驗到成功,還是體驗到失敗,還取決於學生對考試成績的態度。因此,父母應該告訴孩子,只要平時上課用心聽講,學習認真、努力,無論較後考試得多少分,只要比以前進步了,就都應該感到滿意。因為,進步即是超越自我,而超越自己就是一種成功。
其次,要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
家長們應該對孩子說:「孩子都已經高中了,爸媽相信你,你自己的事自己定,爸媽給你說的事都做參考」。給孩子足夠的信任,給孩子多一點自由。尊重他們的各種需要,尊重他們的興趣和愛好,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遇事多跟他們商量,多聽他們的意見,允許他們自己做選擇和決定,容忍孩子有與父母不同的見解。放手讓孩子接觸社會生活,讓他們在社會生活中經受磨練,增長才幹,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7. 初中生心理案例

一、個案基本數據
姓名:陳**
性別:男
年齡:16
年級:xx
接案日期:xxxx.12.12

二、主要問題敘述
案主在課堂上睡覺情形嚴重,在學校幾乎都在昏沉中度過,對學習缺乏動機,學業成績低落。導師多次勸導無改善跡象,轉介至輔導室尋求協助。
三、背景資料
(一)家庭背景
(1.)家庭略
(2.)家庭背景
1.案主之前與祖父母、父親、母親、弟弟、妹妹同住。父親工作不穩定,母親因上大夜班,晨昏顛倒,案主與母親相處機會不多。案主較害怕父親的管教。
2.因父親發生外遇,父親與母親案主國二時離婚。因不想讓祖父母擔心,父母離婚後仍同住一各屋檐下,國三時母親才遠赴日本,今年十一月中,父親赴大陸工作。
3.案主在家會管教弟妹,叮嚀弟弟出門要早點回家,要求妹妹幫忙看顧店面。
4.家中經濟主要依靠雜貨店收入、祖父母的老人年金。

(二)學校背景
(1)案主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均低落,每節上課幾乎都會睡覺,甚至會連睡好幾堂課。考試則在考卷上簽名後繼續睡。
(2)家人(祖父母、父親)均要求案主好好讀書,但個案希望先工作。
(三)社會背景
(1)個案表達能力很好,對於自己的想法均能清楚描述。
(2)個案喜愛玩網路游戲,平時都在家中玩,假日才會到網咖。
(3)案主表示在學習上應無法挽救,對自己也放棄了。

四、晤談摘錄

(一)晤談目標在與個案建立關系,了解案主生活背景。
案主願意且主動說明自己學習經驗及生活背景,案主曾多次表明不想讀書的想法,但家人均不同意。對於自己目前學習狀況,個案表示曾試圖調整睡眠時間,但發現無效。案主對於自己只要一上課就容易陷入昏睡的狀況也很想了解,表示願意建立持續晤談關系,也希望上課睡覺的情形可以獲得改善。

(二)cl與身心科醫師進行討論。
cl擔心案主上課持續昏睡德狀況與身心病症有關,尋求醫師共同討論後續輔導策略。醫師表示除整日昏睡外,突發性的入睡也可能是種病症,提議作心理評估,了解案主情況是否有「嗜睡症」或其它可能。

(三)與身心科醫師共同與案主進行晤談,經醫師評估,初步判斷案主上課睡覺情形應不屬於「昏睡症」,但依據案主歷經父母離婚的重大變故,情感關系遭受挫折;長期缺乏學習所導致學習成就低落與學習動機缺乏,可能影響案主自我預言。是否運用葯物協助案主提振精神狀態可再進行討論,但更重要是進行持續晤談,並會同導師討論協助案主改善學習現況可行的方式。

五、分析與診斷

(一)存在主義治療法
(1)假設與診斷
本學派指出缺乏人生意義而產生的人生問題有三,其中之一為:由存在的空虛現象引發的挫折,指一班人對生活感到無去而導致精神上的困惑與苦悶。案主所處現況就接近這種缺乏人生意義的狀態。因學習成就低落,引發挫折感,逐漸導致案主缺乏學習動機,覺得學習對自己毫無意義。
(2)治療目標
協助案主藉由給予生命的、從世上獲得的、及面對無法改變的命運所採取的態度上,追尋人生的意義。
(二)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法
(1)假設與診斷
雖然由導師轉介而來,但案主自己也有強烈改變動機,希望能改善目前學習狀況。SFBT理論認為案主就是自己問題的專家,只是缺乏表現的機會;同時,諮商重點不在探就問題成因,而聚焦於改善目前狀況,諮商員主要協助案主藉由尋找「例外」及「成功經驗」重新發現自己的力量。
(2)治療目標
治療目標在協助案主減少上課睡覺的時間。藉由協助案主看見自己的例外與成功經驗,同時執行具體明確的家庭作業,改善案主目前學習情況。

8. 班主任如何做好初中畢業班學生心理輔導

1.敏感,缺乏自信和恆心。
他們對周圍人給予的評價非常敏感和關版注,哪怕一句隨便權的評價,都會引起內心很大的情緒波動和應激反應,以致對自我評價產生動搖,遇到暫時的挫折和失敗,往往會走入另一個極端,灰心喪氣,怯懦自卑,沒有恆心。
2.注意力不持久,愛隱居,經常做白日夢。
臨近畢業,一方面由於升學等煩惱的事情多,他們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想通過隱居的方式逃避現實世界;另一方面他們又富於幻想,胸懷遠大的理想,對未來的中學生活充滿嚮往,經常做白日夢。
3.想駕馭別人,不服從,易激動。
隨著思考方式的改變,他們開始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世界,喜歡質疑和爭論,居功自傲,盛氣凌人;自以為自己已經長大了,強烈要求自作主張,竭力擺脫家長的管束,在思想言行的各方面都表現出極大的獨立性,喜歡「對著干」,情緒易激動,難控制。

9. 初中生人際上的煩惱,求專業心理老師輔導

這個事情不好說,也不知道他們心理到底想的是什麽。既然他們不理你,你為什麽還要去理他們呢?你成績不好,全班的人都會看不起你,他們就會越開心。我覺得你應該找一個你印象里好一點的老師,多和 TA 聊聊,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都可以。
好好學習,在班裡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這樣即使他們不理你,還有更多的人會主動和你交朋友的。
希望你好好珍惜美好的童年,不要讓以後來後悔當初。

10. 初中生心理輔導--自信

那你就應該再一次小抄考中嘗試一下自己掌握的感覺,不要考慮過多,及時對錯也不要考慮,你只要奮筆疾書,寫下你想寫的,寫完就交卷,然後去操場泡上一圈,深呼一口氣,對自己說:從現在開始我要做自己!無論是誰都不可能和你一起一輩子,所以你最應該做的就是做自己!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