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輔導課程 » 作文我與心理輔導

作文我與心理輔導

發布時間: 2021-02-03 02:28:41

❶ 求幫忙寫兩三篇作文!!!《我與大學生心理咨詢與服務中心》。大學生心理咨詢與服務中心是我們學校的一個

生命對於我們每個人都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應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忙碌無畏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以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這一番慷慨之詞出自奧斯特洛夫斯基,一位不屈於死亡的志士,更是一位傳播奉獻思想的學者.他告訴了我什麼叫奉獻.

翻開歷史長卷,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飛的「待重頭,收拾舊山河,驅韃虜,朝天闕!「的豪言壯語,並且他們馳騁沙場,身先士卒,精忠報國,真可謂是拋頭顱,撒熱血!使我望洋興嘆,只能送他們一句話「利慾功名塵與土,祖國威嚴雲和月!「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生命的價值是何等可貴.

穿越時空,回到現代.居里夫人之所以成功地提煉「鐳「除了有對科學執著的罪囚和不達目的追求和不達目的的誓不罷休持之以恆的精神外,更重要的是她有一顆無私奉獻的心.她提煉的3克鐳沒有1顆需要的地方.並且憑借著「鐳「的提煉她大可以大發橫財,一夜搖身變為億萬富家女,然而她斷然放棄,人們在她家看到的只是一貧如洗.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從她身上,深深印證了奉獻的偉大,因為他贏得了全人類的尊嚴與愛戴.

審視自我,我的生命價值又在何妨?記得在去年秋天,當西風捲起黃夜時,我漫步在小路上,落葉給了我靈感與啟發.「無邊落葉蕭蕭下,秋風颯颯卷殘泥「.這景象生情,徒感惆悵.而
2.珍惜生命

生命對每個人來說並不是永恆,因為當你一生下來,死亡也跟著你一起生下來,生命中每一片刻都在朝死亡移動,所以我們只能抓住生命的每一個瞬間。賀拉斯告訴我們:「每天都想像這是你最後的一天,你不盼望的明天將越顯得可歡戀。」這句話是讓我們珍惜生命,感激生命中的每一天。

殊不知,生命是殘疾的。微觀看,人生短暫,僅那麼六七十年,至多百十年,若中途有什麼意外,恐怕還活不到那麼久,然而這中間有多少人是真正為自己活著?又有多少人真正找到了自我?為向上爬絞盡多少腦汁?為掙大錢煞費多少心血?其實,與其說你賺了大錢,倒不如說你被錢所賺,因為錢賺走了你的青春、時間、體力,和生命。只有一次的生命才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說生命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是由於所有的財富都可以失而復得,唯有生命只是一次;但許多人寧願用它換取那些所謂的財富,卻把全部生命耗費在名聲、權利或金錢的積蓄上。他們臨終時卻如此悔嘆:「我只是使用了生命,而不曾珍惜生命、享受生命。」

活著,真好!然而人不可能永遠活著,生命從它誕生的那一天就開始走向死亡,就開始與死亡做一生的搏鬥。所以活著,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生命能夠承受多大的重量,生命有著怎樣的韌性,其實我們常常是弄不清楚的。我們更為清楚的是生命的脆弱。考試失敗,晉升受挫,鄰居失和,家庭矛盾,戀人移情,小孩吵架、兄弟吵嘴等等,甚至是許多雞毛蒜皮提不起筷子的事都令人失去理性,心智大亂而導致生命危機:自殺或殺人。所以很多深刻的哲人在總結了形形色色的人生後都嘆說生命何其脆弱。古代行船的人有一句話「船板下面是地獄。」只是一板之隔,生死兩境,可知生命的脆弱,隨時隨地都會遭到災難的可能。我們若有這種覺悟,心中存著「現在是生命最後的一刻」,無論遇到任何情況也不會驚慌失措。

生命只有一次,要真實地活著,且活得盡可能地精彩和珍惜生命的人為數不多。每一次風雨之後,讓心靈感受生命拔節的人更為寥寥無幾。生命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只有一次,而生命一旦來到這個世界上,便負有嚴肅的生命使命,那麼,我們究竟該如何對待我們的生命?

據說當代是「自私與不負責的時代」。多年前,三島紀夫和川端康成都是日本著名的作家,但是卻先後自殺了,一 ... 展開全部>

❷ 心理健康與我與自然作文

大學生健康教育 人類自從誕生以來,就非常注重自己的健康.特別是當今社會處於多變革、快節奏、高信息、強競爭的情況下,重視心理健康,提高全民族的心理素質,不但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人類自我完善的客觀需要。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學會更好地認識自己、了解他人,開發自身的潛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掌握心理調適方法,優化心理健康途徑,預防心理疾病,糾正不良心理,促進身心健康與人格完善,都是大學生自我修養的重要內容,也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課題。 第一節 心理衛生的意義 長期以來,人們對健康的認識一直是「沒有查出疾病就是健康」。這種「無病即是健康」的傳統觀念一直被許多人所持有。很多大學生對健康的認識也是片面的,自認為沒有什麼心理煩惱、心理困惑,就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人,學不學心理健康知識,重視不重視心理健康與自己無關,自我感覺良好。但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心理的、社會的和文化的因素同生物學因素一樣,與人的健康和疾病都有非常密切的關系。它要求人們更加關注自身的心理因素及社會適應能力,這不僅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個體自身發展的需要。 一、心理健康的涵義 現代健康的概念是指人的身心健康。實際上主要指人的健康體魄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這兩個方面。 1946年第三界國際心理衛生大會將心理健康定義為:所謂心理健康是指在身體、智能以及感情上與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圍內,將個人的心境發展成最佳的狀態。這次大會具體指明了心理健康的標志:「(1)身體、情緒、智力十分協調;(2)適應環境,人際關系中彼此能謙讓;(3)有幸福感;(4)在工作和職業中,能發揮自己的能力,過有效率的生活。」可見心理健康就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緒良好、意志健全、行為協調以及反映適度、人際關系協調、心理活動符合年齡特徵的心理狀態。 1989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健康定義是:「健康不僅僅是軀體沒有疾病,而且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由此我們得知,健康是生理、心理、社會適應和道德健康等幾個層面的健康,可見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最近有關學者也提出了具有現代意義的新的健康觀:健康應是能對抗緊張,經得住壓抑和挫折,積極安排自己的各種生活及活動,智慧、情感和軀體能融為一體,物質生活和精神生充滿生機,且富有文明的意義。 二、心理健康的標准 心理活動研究的復雜性貫穿於包括心理健康標准研究的全過程。人的心理絕非整齊劃一,各人的心理素質各不相同,外部表象也千差萬別,因此健康的標准也難非常精確,心理健康標準的制定都是相對的,往往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文化背景的制約。 關於心理健康的標准,中外學者眾說紛紜,至今也沒有完全形成一致的意見。根據目前大學生應具備的年齡特徵、心理特徵和社會特徵,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標准大致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 有正確的自我意識 個體能比較正確、全面的了解認識自己,能正確了解自己與他人的關系,能全面了解、客觀評價自我,有「自知之明」;能悅納自我,自信樂觀,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自暴自棄;在自我體驗方面,自尊自愛,自我肯定而不是自我輕賤;在自我控制方面,能夠自強獨立,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 2. 具有健全的統一人格 健全的統一人格要求個體在正確思想指導下,使認知、情感、意志、行動諸方面統一起來平衡發展。心理健康的學生能保持氣質、性格、能力、信念、理想和人生觀等各方面的平衡發展,所思、所言、所行能協調一致,既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又能夠與社會步調合拍,與集體融為一體。 3. 具有和諧的人際關系 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證。人際關系的好壞反映人們在交往中的心理滿足狀態以及人與人之間心理上的距離。在人際交往中心理健康的標志是:能與人平等相處、共享歡樂,善於處理復雜情況,運用健康的幽默法排解各種尷尬局面,少有敵意、猜疑、嫉妒、畏懼的心態;與人交往,多有信任、同情、友善、尊重的心態。心理健康的大學生在人際關繫上表現為樂於與人交往,能用真誠、信任、寬容和理解的態度與人相處,善於分享、接受、給予愛和友誼,既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又有知心朋友;能善於化解沖突和矛盾,在交往中保持獨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保持與他人和集體的協調關系;有幽默的同情心,就是在不愉快的情況下或甚至有潛在的痛苦時,只要沒有受到心理和身體的嚴重傷害,就有欣賞和表達詼諧的能力,這種幽默的精神是心理健康的表現。 4. 具有良好的適應能力 適應是指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順應,根據環境的變化改變自身。心理健康的大學生在社會環境改變時,能面對環境做出客觀的評價和認識,能主動調節自我,積極適應環境,能和社會保持良好的接觸,不斷調整自己對現實的期待和態度,使自己的思想、目標和行為符合新環境的要求。 5. 具有堅強的意志 意志是人自覺地確定目標,並根據目標選擇手段、支配和調節行動,克服困難達到目標的心理過程。堅強的個人意志要求個體在行為上具有較高的自覺性、自製力和果斷性、頑強性;善於分析情況,果斷堅毅,堅定不移,持之以恆,同時又不固執刻板;能控制一時的感情沖動,約束自己的言行,抵制不正當的誘惑,不放縱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挫折、困難、逆境時,保持百折不撓的毅力,並有必勝的信心。 6. 具有積極的學習態度 以較強的求知慾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對待學習;能保持較高的學習效率,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善於學習,樂於實踐,反復磨練,能從學習中獲得滿足感和快樂感。 7. 具有積極穩定的情緒 情緒是指人的需要是否獲得滿足而產生的暫時性的劇烈情感。如憤怒、恐懼、喜歡、悲傷等。情緒積極穩定主要表現為情緒積極而不消沉,情緒反映靈敏而適度,感情真摯而穩定;能經常保持愉快、開朗、自信、滿足的心境,對生活、事業和前途充滿信心和希望;具有調控自己的情緒以保持與環境變化相平衡的能力。 以上幾個方面是相互聯系、相互補充的有機整體。同時,不同的年齡,不同環境下人的心理健康狀況也是不同的。因此,分析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和確立心理健康標准時,應從實際出發,從個體出發,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做到客觀、全面、准確。 上述大學生心理健康標准只是一種相對的衡量尺度,它只是反映了大學生在適應社會生活方面應具有的最基本的心理條件,而不是心理健康的最高境界。 三、心理健康對人生的意義 1. 保持心理健康有利於統一健全的人格。心理健康是人們進行工作、學習、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條件。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使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協調一致,和諧發展;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正確認識自我,擺正自己的位置;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有和諧的人際關系,才能積極主動適應環境;心理健康的人才能珍惜和熱愛生活,積極投身於生活,並在生活中盡情享受人生的樂趣,有積極的人生體驗。 2. 保持心理健康有利於預防和治療心理疾病。從某種角度講,心理疾病比生理疾病對人的身體危害更大。預防和治療心理疾病對人生有更重要的意義。所以,應學習和掌握關於心理健康的知識,注重心理健康,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學會做心理保健,常做心理「美容」,經常清除心靈上的「垃圾」,以矯正自己不良的生活方式,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預防心理疾病的發生。 3. 保持心理健康有利於人的生理健康。人的生理和心理之間互相依賴、互相聯系,是有機統一的整體。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礎,而心理健康對生理健康也有巨大的影響作用。心理學研究表明,焦慮、恐懼、憤怒等消極情緒長期籠罩著一個人的心靈,就會使大腦皮層的機能降低,而較低的神經中樞機能卻亢進,從而導致疾病的產生。在我國的傳統醫學和養生思想中,古人早就提出了消極情緒可以致病的經驗概括。其中特別強調七情失調會引起陰陽失調、氣血不和、經絡阻塞等生理疾病。所謂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等心理因素,古人認為七情太過,而生百病,他們認為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恐傷腎、驚傷膽、憂傷肺。因此,強調情緒穩定和精神愉快,防止過度的情緒變化。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心理的變化會引起一系列生理上的異常和不適,持久的情緒壓抑或消沉則會導致生理器官的功能失調或病變。特別是各種嚴重的慢性病,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潰瘍病、皮膚過敏等,都和情緒以及心理有一定的聯系。這說明心理健康狀況對生理健康起很大的作用,甚至有些病可以說是「病由心生」。 事實表明,心理健康不僅有利用取得良好的學習成績,提高工作效率,創造愉快的生活,而且能夠幫助人們在挫折和逆境中處之泰然,在社會變革和生活災難面前知道變通,有較高的適應能力。因此,心理健康有益於自己,有益於他人,有益於社會。 第二節 加強心理鍛煉,學會心理調適 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尚為最後形成,心理還未完全成熟,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難免會出現心理失衡,產生心理困惑。因此,加強心理品質鍛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不僅可以有效地化解心理困惑和消除心理障礙,而且是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有效地學習和工作,發揮自身聰明才智的基本條件。 因為心理健康問題所涉及的要素有很多方面,其內在結構也非常復雜,下面僅從學生人生態度的確立、自身素質的提高和自我心理調適等幾個方面,提出如何增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 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人生觀處於人的心理現象的更高層次,是個體主導心理活動和行為選擇的靈魂和准則。大學階段是一個人的人生觀趨向定型時期,正確的人生觀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指南和保證,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養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才能做到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喪失信心和追求,不會在身處逆境、遭遇挫折而一蹶不振或導致心理困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才能科學地對待社會、人生與生活中的各種矛盾,才能對周圍的各種事物、環境有適度的心理反應,防止心理反應失常,促進心理健康,使自己處於一種樂觀奮發的精神狀態之中,樂觀地工作學習和生活,這有利於提高對心理沖突和挫折的承受能力,防止心理障礙的發生。總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是保持心理健康,戰勝一切心理動盪和不安的最基本條件。 二、增強心理品質鍛煉 1.善於認識自我 培養良好的人格品質首先應該正確認識自我,培養悅納自我的態度,確立合理的自我評價體系,找准自我評價的標准,客觀地分析自己的長處和缺陷,不以自己之長而驕傲,也不因自己之短而自卑;培養健康的人格品質,自信而不自負,謙虛而不自卑,樂觀而不盲目,克己而不過分;勇於承認錯誤,善於自我批評;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立抱負水準,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 2.意志品質堅強 意志是一個人支配自己行為的心理過程。意志品質在人的行為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猶如汽車上的方向盤,主導著人的行為,又如制動器在遇到問題時要及時剎車或減速。在生活的道路上人們會遇到各種不如意的事情,遭遇各種挫折,能否始終不愉地堅持目標,戰勝困難和挫折,最後成就事業,關鍵在於有沒有堅強的意志品質。所以養成堅強的意志品質對大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沒有堅強的意志品質就不可能構建完美的個性。只有果斷堅毅、堅定不移、持之以恆的意志品質,才能促進心理健康和人格完美。 3.有豐富的心理健康知識 心理健康素質的培養對大學生來說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大學生有計劃有目的的學習一些有關心理健康的知識,閱讀有關心理學書籍,從理論上提高自己。並藉助心理學書籍來認識自己,包括認識自身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心理障礙,自覺地有意識地改變自己那些不健康的觀念、想法,用正確的心理健康知識武裝自己。注意自己的性情修養和心理保健,使自己的精神始終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中,不受或少受那些不良刺激和影響。 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 滿意的感受、愉快的心情,主要來自較好的精神修養。心理健康的人,也不是對任何事物都能保持愉快的心情,而是善於控制和調整自己。例如。有的人感到煩躁時,會選擇柔和的音樂聽,以使自己的心情寧靜;有的人感到憂郁時,去聽一些雄壯或激昂的樂曲上,以使自己興奮起來。通常所用的自我調式的方法有: 1.自我激勵 自我激勵是一個人精神活動的動力源泉之一。主要是用崇高的理想、生活的哲理、榜樣的事跡或明智的思想觀念來激勵自己,鼓勵自己,安慰自己,調整不良的心理。調適好自己的心理,不自卑,不自傲,相信自己,接受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相信未來是美好的,學會從零開始,心向未來;在學業上要追求無止境,在生活上要知足常樂,要學會知足。 2.情境遷移 在遇到苦悶或憤怒的情境時,可以把注意力從消極的方面轉移到積極方面去,盡量避免或減輕精神創傷,使自己的情緒恢復到穩定。比如,可以聽音樂,散步,和知心的朋友聊天,逛公園等。這對消除煩惱,緩解緊張的情緒大有益處。 3.情緒宣洩 心理學家認為,宣洩是人的一種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是個體在產生痛苦時、悲傷憂郁時,通過適當的方法、渠道進行發泄,達到減輕痛苦的目的。如向師長親友、同學朋友傾訴一番,把自己的委屈、煩惱、痛苦訴說出來;或大哭一場;或乾脆通過體力勞動、唱歌、運動等形式發泄一下,來緩解心理上的壓力;或在空曠的田野上大聲喊叫,既能呼吸新鮮空氣,又能宣洩積郁。 4.必要的咨詢 當遇到困惑和挫折時,可以咨詢父母、老師、同學、朋友,也可以到專業的心理咨詢機構去咨詢,向他們訴說內心的困惑或心理障礙,以求的他們的幫助和開導。 5.講究處事技巧 當與別人發生沖突時,不妨暫時避開對方一段時間,或找親朋好友傾訴一番,這么做並不是軟弱無能的表現。或因某種事情引起不愉快的情緒時,最好把這件事盡快忘掉,不要去想它,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最好配合轉移思維,就是設法使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更有意義的方面去,這種重新投入到新的一件更高尚的、更有意義的事情上,以沖淡感情上的不愉快或痛苦的現象,稱之為「升華」。 6.學會自我放鬆 這種方法是要學會四肢放鬆,並獲得安靜,能有意識地去感受四肢的松緊、輕重、冷暖的程度,從而取得放鬆的效果。自我訓練法能改善生理功能、交感神經活動降低,心率、呼吸頻率減慢等,可達到排解和消除不良情緒的目的。 7.常做「心理美容」 每個人都有心理缺陷,這就好比人的身體相貌總有值得改進的地方一樣,並非是什麼疾病。經常進行「自醒」,反觀內照,如果能夠及時調整就是給自己的心理做了美容,對心理健康大有益處。 8.發展多種興趣 比如書法繪畫、唱歌跳舞、體育運動等。特別是體育運動,除了可以宣洩情緒外,還能培養互相合作、敢於對抗、勇於向上的品質,從而通過鍛煉體能達到帶動「心能」的目的。 如果不滿意的話~~建議您看看豆丁網上的文章~~~

❸ 我對心理健康的認識作文600字到800字

進入新世紀以來,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各方面的關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教育本質的體現,而且正在逐漸成為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一
名小學高年級班主任,以前又擔任過語文教學,我常常想:如何對學生進行心理方面的教育?如何在「以德育人」的同時「以心育人」?既然班主任是心理健康教育
的骨幹、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載體,那麼能否將二者有機結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呢?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做了如下一些探索:一、將心理健康教育與作文教
學相結合想法的提出
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第三個層次是在學科教學、各項教育活動、班主任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利用隱性課程對學生的心理施加積極影響.同時,《小學語文新課
程標准》中也指出:「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或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學效果很
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的內在心理狀態如何,情緒高昂,則效果倍增;情緒低落,則效果微小.只有靠學生內在情感動力,才能推動知識的掌握和智力的發展.」小學
生作文源於他們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或親身經歷的人或事.小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用自己的話說出來,無需太多的加工潤色,更無需這樣
或那樣的刪改,這就是在他眼中的事情的本來面目.從他們的作文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麼,他們對一些事情的具體看法.由此我想到把作文教學與
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聯系起來,是可以起到教、育兩不誤的作用的.二、將心理健康教育與作文教學相結合想法的實踐
這一實踐的宗旨就是「將心理健康教育向學生的日常生活滲透,與作文教學相結合」教、育共長.生活是作文的本源,離開了生活,作文便失去了源頭和生命力.小
學生學習寫作文,主要以生活為基礎.寫作文的過程既是培養、提高學生文字表達能力的過程,又是陶冶、豐富學生情感的教育過程.學生的情感是作文的內在動
力,而作文又是其情感的記錄.因此,抓住這一切入點,將心理健康教育向學生的日常生活滲透,與作文教學相結合;把對整體學生的心理教育與個別學生的心理教
育相結合.在實施過程中,我注意抓住學生中出現的一些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利用作文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力求把教學要求轉化為學生的內在需要.如在一
次家長會中,有些家長反映學生受不了委屈,因為一點小事便弄得大哭小鬧不止.這個問題引起了我的重視,於是我布置了作文《當我受了委屈的時候》.在作文
中,有的孩子寫道:「當我受委屈的時候,我會非常生氣,有時候我會哭,有時候會靜靜的坐著不理睬他們,自已做自己的事,有時,我會打架,有時會罵人,還有
時會摔東西.」一看就知道這個孩子的處理方式具有極大的普遍性.還有的孩子寫道:「會和好朋友說一說,讓她們說誰的對,如果是我的錯,我會向那個人說聲對
不起,讓她原諒我,以後我們還是好朋友.」很顯然這樣的做法具有很強的理智性,且有一定的推廣價值.對於這樣的作文,教師就不能一味的按原有的方式進行批
改了,而是需要加進更多的人性化色彩.

❹ 有關心理輔導方面的作文

做一個心理健康的人
健康不只是身體的健康,心理健康同樣很重要。心理健康是現代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
那麼,什麼是心理健康?
——個體能夠適應發展著的環境,具有完善的個性特徵;且其認知,情緒反應,意志行為處於積極狀態,並能保持正常的調控能力。 生活實踐中,能夠正確認識自我,自覺控制自己,正確對待外界影響,使心理保持平衡協調,就已具備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徵。
現在人們對心理健康的標準是這樣定義的:
一、具有充分的適應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並對自己的能力做出適度的評價;
三、生活的目標切合實際;
四、不脫離現實環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
六、善於從經驗中學習;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八、能適度地發泄情緒和控制情緒;
九、在不違背集體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發揮個性;
十、在不違背社會規范的前提下,能恰當地滿足個人的基本需求;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行為協調統一,其行為受意識的支配,思想與行為是統一協調的,並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個人的行為與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亂,語言支離破碎,做事雜亂無章,就應該進行心理調節。
做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要自信。玫瑰就是玫瑰,蓮花就是蓮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較。一味的比較最容易動搖我們的心態,改變我們的初衷,而比較的結果,使人不是自卑,就是自傲,總之是流於平庸。一個人一旦沒有了自信,就會脫離正常的生活軌道。
做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會欣賞。人生不必苛求完美,只要你擁有一個輕松自我的微笑,只要你擁有一份向上進取的心境,只要你滿意於自己的踏實努力,便能夠好好地欣賞到別人,別人也能欣賞你。
做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要安心。圍棋多佔一格就勝,缺一格就敗。勝敗是根據一定的條件決定的。如果沉湎於勝敗之詞,則必然形成各種精神上的苦惱。「圍棋的對手,恨之入骨,卻又愛不釋手」。我們很想一格不漏地獲勝,這就是人生的努力。努力乃是我們人生的本來面目。如果放棄了勝敗和努力,這時的人生則一無所有。安心並我們的目的,安心而努力才是目的。不肯枉自沉湎於勝敗之詞,就是安心。
我們要做一個身體健康的人,更做一個心理健康的人!

❺ 對於心理健康的認識作文300字

最低0.27元/天開通網路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三一數據

三一文庫(www.31doc.com)〔心理健康作文300字以上〕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動正常、心理素質好。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心理健康作文300字以上,一起來看一下吧。心理健康作文300字以上篇一今天,我跟表哥閑聊的時候,不知道怎麼提到了心理健康這個話題。《生命教育》課的蔣老師告訴我們,不光要注意身體健康,心理也要健康。蔣老師曾經給我講過考試不可怕、想哭就哭、克服嫉妒心理……這些內容,遇到那些情況時產生的情緒,我就覺得沒什麼壓力了。表哥說他們也有一門叫《心理健康》的課程,最有趣的是他們那個老師居然還有潛意識催眠的本領。有一次上課的時候,老師就露了一手。老師讓他們趴在課桌上,心裡放輕松。然後放了一些輕松的音樂,口中輕輕念叨著一些引導的詞語。表哥他們就感覺自己的意識不受控制了,心裡覺得飄飄然,耳朵里只回響著老師的話,但說的什麼卻一點兒也不知道了。最後,表哥他們班上有一個同學當場睡著了,別的同學都進入了半睡眠狀態。我聽了以後,覺得很神奇,要是我長大了,也能學會這種本領就好了。心理健康作文300字以上篇二天早上第三節課,侯老師給我們上了一節心理健康活動課。這次的心理健康活動課的主題為「如何面對老師的批評」。老師先跟我們玩了一個小游戲,大西瓜小西瓜,然後故意找了一個不太認真的同學批評一下,尋問大家覺得這位同學被老師批評後會有什麼感受?心情會怎麼樣?「生氣」「難過」……答案五花八門。接下來老師說我們在學校里,和

❻ 心理輔導作文

[心理輔導作文]心理輔導作文心理活動描寫
語言行動描寫:語言行動是心理的外在表現形式,人物的心理通過語言行動向外界傳達,心理輔導作文。人在緊張的狀態下他(她)的語言行動就會扭曲,就會與平時不同試卷靜靜地反躺在桌上。
我用有點顫抖的手去掀試卷,一個鮮紅的「4」字映入我的眼簾,我的手一抖,試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試卷底下,用力一翻,隨著「啪」的一聲,我看到了我的分數──48,可憐的「48」,我「唉」的一聲便癱在了桌上。
作文題目:----我錯了------------------
要求:依據情節,合理描寫
按順序寫,寫出層次
要表現人物性格
要結合其他描寫
出示習題:
能否反省自己,總結得失,是一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你曾經做錯了什麼事情?又是怎樣認識到錯誤,糾正錯誤的?請記錄下你的成長瞬間,給別人以啟發。注意寫好你的思理活動。
審題指導:
內容要點;你曾經做錯了什麼事情?又是怎樣認識到錯誤的,糾正錯誤的?
寫法要點:注意寫好你的思理活動。
寫法指導
在生活中,我們每當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心理總會產生一些想法和做法,這就是心理活動。那麼怎樣才能寫好人物的心理活動呢?
一、依據情節,合理描寫
依據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環境、氣氛,合理想像,適當描寫人物心理,才能夠把人物寫「活」寫真,使文章的內容更加突出。
回家的路上
路燈亮了,作文指導《心理輔導作文》。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這回又晚了。我慌慌張張地向家裡跑去。一路上,爸爸黑邊眼鏡後面那雙嚴厲的眼睛,不時地出現在我眼前。我的心立刻忐忑不安,七上八下的。我一路小跑,心裡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幾天爸爸剛剛說過,放學要直接回家,不要到別處去玩。可是我剛堅持三天,就又給忘了。這回爸爸一定會特別生氣,說不定還要揍我呢!這時,我放慢了腳步,怎麼辦?現在只有一條路,那就是向爸爸承認錯誤,請他原諒。想到這兒,我就加快了腳下的速度,飛速地向家裡跑去。
這篇短文寫的是「我」在回家的路上的心理活動。片段開頭清楚地交待了心理活動產生的原因。如寫「我」的心咯噔一下:「糟了,這回又晚了。」這個心理活動是由於看到「路燈亮了」而產生的。接著敘述了自己心裡的想法,使短文一層進一層地鋪展開去。
從這個事例可以看出,寫心理活動的基礎是敘事,有了實實在在的事情,才能寫出實實在在的心理活動。
二、按順序寫,寫出層次
我們看見或遇到一些事情,心理有許多想法或看法,如果全部端出來,就會使人感到像一團亂麻,不知道寫的是什麼。因此,要一層一層地寫出心裡想什麼,怎麼想的,為什麼這樣想等。
請看下面的短文:
大掃除
放學後,該我參加衛生大掃除了。我拿起一把大笤帚走到教室後面開始清掃地面。忽然,在一張桌子腿下發現一支筆,我撿起來一看,原來是一支「派克」圓珠筆。這筆是誰的呢?我看了一下座位,這是王明同學坐的地方,準是他丟的。我記得前些天,他還向同學們吹噓地說,他過生日的時候,他爸爸要送他一支「派克」筆。這下別吹了,我把它藏起來,讓他嘗嘗著急的滋味。我把筆放進口袋裡,刷刷地清掃地面。忽然,我眼前浮現出王明同學著急的面孔,彷彿看見他急得抓耳撓腮。我這個玩笑開得不是地方,怎麼能拿自己的快樂,去換取同學的著急呢?我得把筆給他送去,讓他獲得一個意外的驚喜。
大掃除結束了,我拿筆向王明家走去。
這篇短文寫撿拾圓珠筆的事情,是按照:找到筆的主人——想到筆的來歷——想讓主人著急——決定送還失主的順序寫的。從心理活動的描寫中可以看出故事的線索、前因和後果,從而展現了小作者急人所急的精神。
因此,可以說:條理清楚,線索明確,是寫好心理活動的基本功。
三、要表現人物性格
一個人面對著眼前的事情,有何想法,持什麼態度,是能夠表現出人物性格的。因此,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時,把握人物性格特點,杜絕小人說大人話,杜絕不符合人物性格特點的心理活動。
四、要結合其他描寫
在寫心理活動時,可以穿插敘事,寫出人物的動作和語言;又可內心獨白,用「我想」引出心理描寫;也可描寫景物襯托心理活動。這樣寫使文章錯落有致,富於變化。
片段作文:心理描寫
1.當得知你作文競賽獲得了一等獎時。(200字左右)
2.身為軍人的爸爸已經五年沒有回家過中秋了,當你得知這個中秋節他要回家時。(200字左右)
3.當你看到一個乞丐在路邊乞討,而破碗中還寥寥無幾時。(150字左右)〔心理輔導作文〕【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

❼ 我是小小心理輔導員500字作文

啪……嚓……啪……這是怎麼了?原來,我的爸爸媽媽又吵起來了!
那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從街上回來,路上,媽媽要買桔子,爸爸看了走過來急吼吼地說:「買啥買,小品晚會都快開始了,趕緊回家。」媽媽說:「晚看一會兒能死呀!」爸爸生氣了,從媽媽手中搶過桔子,扔了回去,拉著媽媽就往家走,媽媽氣得臉都紅了,甩開老爸的手,自己走在前面,我嚇得心怦怦直跳,小心地跟在他們身後,心想:完了,一場「暴風雨」要來臨了!
終於到家了,爸爸氣呼呼地打開電視,媽媽看爸爸還有心思看電視,氣得在屋裡打轉轉,哎,不知道哪件東西會成了媽媽的出氣筒呢。忽然「啪」的一聲,媽媽一腳把曖水瓶踢飛了。「嚓」不好,台燈被爸爸報銷了,媽媽看了,就和爸爸大聲吵起來,爸爸也兇巴巴的,像要打人似的。我嚇得跑了出去,在外面急得直轉,怎麼勸他們呢?忽然,我想到了一個妙計……
我找來一張大白紙,畫出爸爸要打人、媽媽在罵人的凶凶的樣子,又畫出爸爸媽媽和好的樣子,我舉著畫,先來到媽媽面前,開始的時候,媽媽不看我的畫,我只好不停地勸媽媽,好說歹說,媽媽才勉強看了一眼,沒想到,就這一眼把媽媽逗樂了,爸爸看了我的畫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說:「媽媽、爸爸,你們不要再吵架了好嗎?」爸爸媽媽點了點頭。
從此以後,爸爸媽媽就再也沒有爭吵過,一家人和和睦睦的很開

咋樣?

❽ 關於個性心理輔導篇的作文要500個字

進入新世紀以來,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各方面的關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教育本質的體現,而且正在逐漸成為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一名小學高年級班主任,以前又擔任過語文教學,我常常想:如何對學生進行心理方面的教育?如何在「以德育人」的同時「以心育人」?既然班主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幹、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載體,那麼能否將二者有機結合,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呢?帶著這樣的問題我做了如下一些探索:

一、將心理健康教育與作文教學相結合想法的提出

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第三個層次是在學科教學、各項教育活動、班主任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利用隱性課程對學生的心理施加積極影響。同時,《小學語文新課程標准》中也指出:「小學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或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的內在心理狀態如何,情緒高昂,則效果倍增;情緒低落,則效果微小。只有靠學生內在情感動力,才能推動知識的掌握和智力的發展。」小學生作文源於他們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或親身經歷的人或事。小學生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用自己的話說出來,無需太多的加工潤色,更無需這樣或那樣的刪改,這就是在他眼中的事情的本來面目。從他們的作文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他們在想些什麼,他們對一些事情的具體看法。由此我想到把作文教學與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聯系起來,是可以起到教、育兩不誤的作用的。

二、將心理健康教育與作文教學相結合想法的實踐

這一實踐的宗旨就是「將心理健康教育向學生的日常生活滲透,與作文教學相結合」教、育共長。

生活是作文的本源,離開了生活,作文便失去了源頭和生命力。小學生學習寫作文,主要以生活為基礎。寫作文的過程既是培養、提高學生文字表達能力的過程,又是陶冶、豐富學生情感的教育過程。學生的情感是作文的內在動力,而作文又是其情感的記錄。因此,抓住這一切入點,將心理健康教育向學生的日常生活滲透,與作文教學相結合;把對整體學生的心理教育與個別學生的心理教育相結合。

在實施過程中,我注意抓住學生中出現的一些帶有普遍性的問題,利用作文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力求把教學要求轉化為學生的內在需要。如在一次家長會中,有些家長反映學生受不了委屈,因為一點小事便弄得大哭小鬧不止。這個問題引起了我的重視,於是我布置了作文《當我受了委屈的時候》。在作文中,有的孩子寫道:「當我受委屈的時候,我會非常生氣,有時候我會哭,有時候會靜靜的坐著不理睬他們,自已做自己的事,有時,我會打架,有時會罵人,還有時會摔東西。」一看就知道這個孩子的處理方式具有極大的普遍性。還有的孩子寫道:「會和好朋友說一說,讓她們說誰的對,如果是我的錯,我會向那個人說聲對不起,讓她原諒我,以後我們還是好朋友。」很顯然這樣的做法具有很強的理智性,且有一定的推廣價值。對於這樣的作文,教師就不能一味的按原有的方式進行批改了,而是需要加進更多的人性化色彩。如我給第一例學生的評語是:「你和我受委屈時的反映很像,而且這種方式確實可以充分的發泄一下,但這很不好,是嗎?我常想,其實可以想出更好的辦法:或解釋,或走開,或不去想,都可以,對嗎?」類似的評語,可以指導學生的行為,使他們知道再發生類似的情況時,怎樣可以做得更好些。在《我要做個好學生》這篇作文中,有學生這樣寫道:「小時候,我的學習成績在我們班裡中上等,我真想超過學習成績一直比我好的同學,我就每天都刻苦努力學習,終於超過了比我學習成績好的同學。我認為學習要放在第一位,我要做一個好學生。」她是這樣寫的,也確實是這樣做的,這篇作文也使我找到了她為什麼一直對班裡的事情漠不關心的原因。於是我在評語中寫道:你說的非常不錯,其實,我覺得你不僅要認真學習,更應投入到集體當中,這樣你才會有更大的收獲,有更多的快樂!此後我有意識的在班級生活中安排一些公益性的事讓她做,逐漸改變了她狹隘的學習觀。還有一名學生的作文更令人吃驚:「做一名好學生,不但要學習好,更要在老師和同學以及別的領導眼裡留一個好印象。」我一直對這名學生的印象不錯,但我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孩子的內心竟有著如此」成人化」的想法。於是我在評語中語重心腸的寫道:「做一名好學生的標准很多,其實最終一點就是你的健康成長,你明白嗎?」

通過這種方式,在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同時,有效的發現、糾正了一些學生的觀點,幫助他們認識自己,提高他們對生活的適應能力,養成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態度,培養他們健康、向上、樂學、合群、自信、自主、開拓、創新的健康人格。

學習寫作文和提高認識能力是相輔相成的,高年級學生掌握了足夠的字和詞彙,視野逐漸擴大,能主動地觀察周圍的變化,能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和見解,對於生活中可喜、可悲、可愛、可憎的人和事都有著自己的理解方式。教學,歸根結底是為了學生的學習。學是內因,教是外因,教只有通過學才能起作用,沒有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教師的一切活動都毫無意義。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