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有關小學生心理輔導的活動有哪些
⑴ 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在疫情防控期間 我們小學生能為社會為國家做些什麼 至少說出
首先我們要從自己做起上學放學都要佩戴好口罩,勤洗手,多運動!只要自己不被病毒感染就是對國家的支持了,其次周末做好防護可以在公園或學校門口做宣傳,提醒大家注意個人防護知識等等都是在為社會做貢獻!
⑵ 疫情期間,作為小學生的我們,你覺得可以做好哪些點滴小事
1、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做好個人清潔衛生
在疫情期間遵照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的原則,主動隔離,保持個人和居家的清潔衛生。要保持作息規律,保證睡眠時間,合理膳食均衡營養,增強自己的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
2、坦然面對情緒變化,理解和接納負面情緒
在疫情壓力下,同學們可能會出現焦慮、恐慌、憤怒和煩躁等各種不良情緒,這是人面對應激事件的正常心理反應,是機體自我保護的體現,越是壓抑和否認,就越是容易被情緒支配。面對負面情緒,同學們不必過於敏感和緊張,也無需否定自己的感受,積極理解和接納負面情緒的存在,才能更好地調節。
3、科學看待疫情防控,學習情緒調整方法
通過官方渠道了解防疫信息、有關科學知識以及疫情防控措施,積極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做到不信謠、不傳謠。學會一些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如「深呼吸放鬆法」「肌肉放鬆法」等來維護情緒穩定,也可以通過運動、音樂、傾訴來轉移注意力,增加積極體驗。
4、開展室內鍛煉活動,保持良好身體狀態
結合自己的興趣和生活條件自主選擇活動方式,每天開展1小時左右的室內運動,如進行墊上俯卧撐、仰卧起坐、平板支撐,還可以跳健身操、轉呼啦圈、踢毽子等。適當的運動不僅可以消除疲勞,提高大腦中的血氧含量,並且能夠促進大腦活動,既健身又悅心。
5、密切親友互動交流,做到隔離不隔心
在家裡可以利用電話、簡訊、微信等線上溝通平台與同學交流、與親友保持聯系。相互鼓勵與支持不僅能夠減輕孤獨感,也能增強戰勝疫情的信心,並增進彼此的情誼。
⑶ 疫情期間親子關系及心理健康方面讓你困惑的問題是什麼答案
一天期間親子關系的心理方面問題,會讓我覺得和孩子表面上越來越近,但是卻管控不了他玩游戲的情況
⑷ 小學生防控疫情內容有哪些
小學生防控疫情內容有:疫情期間別亂跑,還是呆在家裡好。不要互相去打專擾,網上也可紅包討屬。
戰勝新冠肺炎疫情,我們不僅需要「科學家的科學」,以科技攻關提升防控水平和治療能力,也應提倡和鼓勵「公眾的科學」,以科學防護守衛自身安全,以科學素養培育健康文明習慣。
面對突發的疫情,迅速拉起防線十分必要,拉起合格防線卻並不容易。這其中,要避免形式主義設防和過度防護。確保醫療防護資源使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是保護醫護人員、確保戰勝疫情的重要前提。為此,有必要提倡公眾合理使用防護物資,確保防控一線的需要。
⑸ 疫情作為老師如何在疫情期間對小學生上課期間小學生如何上課
疫情期間一定要看上級發布的各項文件通知,如果要求上網課,那老師就要考慮好網課所需要的各項資料,事先備好課,不但要備學情還要備有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比方說突然斷網了怎麼辦?突然卡機了怎麼辦?作業形式要方便,孩子在家就能完成。如果是疫情期間容許上進校上課的話,那就要管好孩子的個人衛生習慣,比方說戴口罩,比方說洗手等等,無論哪個地點上學,重要的都是要關注好個人安全。
⑹ 教師在疫情期間可以從哪些方面給予小學生支持
在一群期間嗎老師可以在手機上與孩子或者是家長做一些互動,或者是經常發一些嗯孩子們在家可以做的運動啊或者是嗯辦一些活動啊這些都可以,這樣可以讓孩子們減輕一些心理壓力
⑺ 疫情期間怎樣安排孩子的學習
01 控制手機使用時間,做到合理有度。
這一條很關鍵,否則會讓孩子手機上癮和眼睛近視。在家長的指導下,孩子可以適當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但不可時間過長,也不能影響正常作息。孩子可以與家長確定好雙方每天使用手機和網路的時段、時長等,共同遵守你們制定的規則,從每一天做起。
02 孩子要盡早調整好一個積極的學習狀態
具體方法可以參考:
1、自我暗示。每天可以給自己3次積極暗示,早上醒來後、起床前、中午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可以暗示自己:今天自己狀態非常好;學習是一件很快樂(很幸福)的事情;自己喜歡學習;今天學習效率非常高等。
2、積極鍛煉。每天保證1小時的戶內、戶外鍛煉。戶內鍛煉可以是靜坐、做俯卧撐、仰卧起坐、平板支持、蹲起、舉啞鈴、後背撞牆、踮腳跟等運動,其中要重視靜坐,靜坐對青春期的同學們有綜合的好處。
3、製造危機感。一些同學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心理承受力,通過給自己製造危機感來激發學習的動力與狀態,比如:考不上自己理想的大學怎麼辦?XXX同學超過我怎麼辦?
03 配合學校開展居家學習,做到停課不停學。
孩子和大人都要調整好狀態,完全進入孩子開學狀態。父母要早起做早餐,孩子也要准時吃早飯。延遲開學期間,孩子們可以根據學校安排,通過網路課程、空中課堂等方式居家學習,並藉此機會提高自我學習管理的能力。可以通過網路等途徑學習時間管理方法,也可以通過自己設定「上課鈴」和「下課鈴」等方式找到課堂上課的感覺,還可以和父母約定時間共同學習,互相督促,一起進步。晚上,全家人也要按時早點休息,父母一定要營造出一個居家學習的環境。
04 讓孩子做學習的主人,提高自我學習管理能力。
上網課對自控力弱的學生,效果最不好。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跟上課程的節奏,就是提高效率的關鍵之處!下面建議值得參考
1、課前預習。課前預習後的上課效果杠杠的,讓你能跟上老師的節奏。
2、認真聽講。上課錯過五分鍾,課後會浪費很多時間,專心聽講很重要。
3、及時完成作業。做練習其實就是將學到的知識進行實操,加深印象。
4、鞏固復習。沒有永恆的記憶,復習固然很重要。
5、遇到難題及時求助。求助我網路,老師,同學等等,要及時不要拖延。
那針對孩子自律性很差咋辦?父母一定要給予適當的監督,幫助孩子利用這個假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05 制定全家日常作息表,做到規律有序生活。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全家一日的生活、休息、健身、學習、娛樂等安排做成一張時間表,還可以列出每日願望清單,如做手工、畫畫、親子游戲、室內運動、製作美食、打理植物等,由全家共同來完成,共度美好的親子時光,使居家生活變得更健康更有序。只要全家人按照日常作息錶行動,家庭氛圍就會積極向上,避免孩子因為春節假期變得懶散。下面的非常6+1計劃各位家長可以參考。
06 父母積極與孩子溝通交流,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孩子要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炒菜、打掃衛生、整理房間、洗衣做飯等,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勞動技能,幫助家長減輕負擔。如果孩子不主動,父母想辦法要引導孩子做家務,一方面增加孩子的生活體驗,另一面讓孩子體驗父母一日三餐的不容易。
最後告訴我們親愛的父母和孩子:疫情不可怕,疫情也是大家都不願看到的,但是既然發生了,我們就要積極面對。如果孩子們能利用這段假期,積極思考和積極規劃自己的學業及人生目標,若干年後,再回想起這段日子,說不定會非常感激。全國人民都突然按下了暫停鍵,或許就是上天給了大家一個認真思考的機會,待到春暖花開時,我們一定能盡情擁抱豐碩的成果。
⑻ 疫情期間 容易出現哪些心理健康問題可採取哪些簡單的心理自助和疏導方法
疫情期間容易出現哪些心理健康問題?疫情期間要注意抑鬱。抑鬱症在心理上是最大的障礙。
⑼ 疫情當下,小學生在心理,學業,生活方面存在的最突出的問題是什麼
還停留在2019年的我們怎麼都不會想到,2020的開頭就這么不安穩。剛剛邁入新年大門,世界各地多發災難,澳洲火災、美國流感、非洲蝗災,還有最牽動我的心的發生在中國的疫情。現今各省各市都已經封鎖,各小區也是大門緊閉,今年的宣傳標語都變成了“串門就是互相殘殺,聚會就是自尋死路。”長期的閉門不出已經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尤其是已經開學的小學生。
小學生們正是身體成長的高峰期,長期的封閉在家,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了。眼看著桌上的菜一天比一天少,不挑食的還好,可是小學生哪有幾個不挑食的?每天吃的越來越少,身體營養慢慢就跟不上了。錯過了這一個成長期,不一定還會有第二個了。而且小學生們缺乏自我管理意識,每天上課時間一結束就是手機電腦,家長想管也管不住,長久以來對身體的傷害也大。
疫情當前,大家都希望能早日結束,你不出門我不出門,病毒就無處感染。再堅持幾天吧,勝利終於會到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