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魯特輔導機構
⑴ 扎魯特哪裡可以打徵信報告我在扎魯特旗魯北,有想打徵信報告,去哪個銀行可以打,具體位置,謝謝
查徵信找人民銀行。目前人民銀行徵信系統的個人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的網路覆蓋全國各地,無論在哪裡,申請人都可以到所在地的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查詢。每人每年有2次免費查詢個人徵信的機會。周一至周五可以查詢徵信,雙休日人民銀行不上班。
一、查詢點查詢:根據《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本人信用報告查詢業務規程》(銀徵信中心〔2013〕97號)規定:個人查詢到就近的人民銀行查詢信用報告的,應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原件供查驗,同時填寫《個人信用報告本人查詢申請表》,並留有效身份證件復印件備查。
二、網上查詢:通過在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台的官方網站進行用戶注冊;再提交個人信用報告查詢申請,第二天就可以獲取查詢結果和電子版報告。
三、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中對個人信用報告主要有三個版本,包含信息各有不同,分別為:
1、個人版:供消費者了解自己信用狀況,主要展示了信息主體的信貸信息和公共信息等。包括個人版和個人明細版。
2、銀行版:主要供商業銀行查詢,在信用交易信息中,該報告不展示除查詢機構外的其他貸款銀行或授信機構的名稱,目的是保護商業秘密,維護公平競爭。
3、社會版:供消費者開立股指期貨賬戶,此版本展示了您的信用匯總信息,主要包括個人的執業資格記錄、行政獎勵和處罰記錄、法院訴訟和強制執行記錄、欠稅記錄、社會保險記錄、住房公積金記錄以及信用交易記錄。
⑵ 蒙古族名人公元1600
1、明安圖(1692—1765),字靜庵,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白旗人,清代著名的數學家、天文學家、測繪學家。
2、 尹湛納希(1837—1892)蒙古族小說家。漢名寶衡山,字潤亭。內蒙古卓索圖盟吐默特右旗人。其父是一位愛國將領和古籍收藏家、歷史學者。
3、旭日干(1940—),獸醫學博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導師,教授,被國家授予「傑出專業技術人才」榮譽稱號,被世界譽為試管山羊之父。
4、席慕容,蒙古族女詩人。原籍內蒙古查哈爾盟明安旗。蒙古名字全稱穆倫席連勃,意為浩盪大江河。是蒙古族王族之後,外婆是王族公主。在父親的軍旅生活中,席慕容出生於四川。十三歲起在日記中寫詩,十四歲入台北師范藝術科,後又入台灣師范大學藝術系。1964年入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專攻油畫。畢業後任台灣新竹師專美術科副教授。舉辦過數十次個人畫展,出過畫集,多次獲多種繪畫獎。1981年,台灣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詩集 《七里香》,一年之內再版七次。其他詩集也是一版再版。
5、 肖乾
(1910-1999) 原名肖秉乾。北京八旗蒙古人。中國現代著名記者、文學家、翻譯家。先後就讀於北京輔仁大學、燕京大學,英國劍橋大學。1931年到1935年間,蕭乾和美國人安瀾、斯諾編譯了《中國簡報》、《活的中國》等刊物和文學集。1935年他進入《大公報》當記者,那時的代表作為《流民圖》。1939年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講師,兼任《大公報》駐英記者,代表作有《南德的暮秋》、《銀風箏下的倫敦》等,是二戰時期整個歐洲戰場最有名的中國戰地記者。還曾采訪報道第一屆聯合國大會、審判納粹戰犯等重大事件。1949年後,主要從事文學翻譯工作。1995年出版了《一個中國記者看二次大戰》,譯有《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捷克著名小說《好兵帥克》、加拿大《里柯克幽默小品選》、挪威易卜生的《培爾·金特》等,還有美國的《戰爭風雲》、《屠場》、《棄兒湯姆·瓊斯的歷史》等15部譯著。特別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當推《尤利西斯》。此書因過於奇特,在英國也沒幾個人能看懂、因此敢於翻譯本身就成為新聞。1994年這部百萬字譯作問世即獲新聞出版署第二屆外國文學圖書一等獎。蕭乾晚年歷任中國作家協會理事、顧問,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文史館館長等。
6、 瑪拉沁夫(1930~ )
現代蒙古族作家。遼寧省吐默特旗人。幼時家境貧困,只讀了幾年書。1945年參加八路軍,受到部隊生活的鍛煉;他還參加過內蒙古解放初期急風暴雨般的階級斗爭,擔任過基層領導幹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內蒙古地區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及深厚的生活積累,為他以後的文學創作打下了基礎。1951年,發表處女作《科爾沁草原的人們》,受到文藝界的重視。1952年入中國作家協會文學講習所學習,得到許多著名作家的指導,開闊了藝術視野,提高了觀察生活的能力與藝術表現能力。195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79年後任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民族文學》雜志副主編、主編。
7、 李准,蒙古族,1928年生於河南孟津縣下屯村,在私塾、小學、中學、劇團里打工時他從未離開過書本。1952年寫出了《不能走那路》,發表之後第二年調到河南省文聯任專業作家。1980年被調至中國作協任主席團委員。1996年出任中國現代文學館長。
作品:長篇小說《黃河東流去》,被稱為「立體的流民圖」,1985年獲茅盾文學獎;小說《不能走那條路》於1952年發表後被毛澤東主席加編者按在全國近50家報刊轉載;小說《李雙雙小傳》發表後被拍成電影流傳全國獲百花獎並成為經典影片;《老兵新傳》是他的第一個電影劇本、拍攝後在1959年獲莫斯科國際電影節銀獎;電影《龍馬精神》、《牧馬人》獲金雞獎;《高山下的花環》(改編為電影劇本)獲金雞獎;另有電影劇本:《大河奔流》、《清涼寺鍾聲》、《老人與狗》等。他是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又是電影家協會主席團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
8、烏可力,男,研究員,蒙古族。1934年11月生,內蒙古土默特旗人,黨員。1963年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
曾任八機總科技局預研處處長,航天部預研局副局長,中國長城工業公司執行副總裁,中國長城工業總公司顧問。一九九四年後,任中國九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到現在。
主要貢獻:1958年至1960年,在中國科技大學火箭設計組任組長期間,研製了固體火箭發動機。畢業後從事航空工程氣動方面的研究,負責殲七、殲八型號的風洞試驗和計算工作。1974年研究成功無機耐高溫塗料,填補了兩項國內空白,並協助在全國先後辦起五個生產廠,年產值達100萬元。1978年後,組織建立軍品預研體系,並主管固體發動機、空氣動力、雷達、材料方面的預研工作,推動了型號發展。在長城公司負責外貿工作,並參與衛生發射服務進入國際市場的重大決策,為我國空間技術躋身國際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做出了貢獻。1979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並獲得「五一」勞動獎章。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並獲航天大獎。
9、 德德瑪
中國著名的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瑪,中國青聯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理事、國家一級演員。
一九四七年出生在內蒙古額濟納旗,一九六零年參加家鄉烏蘭牧騎,一九六二年進內蒙古藝術學校聲樂研究班學習聲樂,一九六四年入中國音樂學院專修聲樂,師從於姜家祥教授,一九六八年畢業回內蒙,先後曾在內蒙古巴盟歌舞團、內蒙古民族歌劇團、內蒙古歌舞團擔任獨唱和歌劇演員。一九八二年調入中央民族歌舞團擔任獨唱演員。
10、姓名:巴特爾(Mengke Bateer)
生日:1975年1月20日
身高:2.10米
體重:140公斤
籍貫:內蒙古伊克昭盟杭錦旗
(曾效力:掘金、馬刺、猛龍、魔術)
位置:中鋒
國家隊號碼:14號
最好成績: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第八名,亞錦賽冠軍
第一個拿到NBA總冠軍戒指的亞洲人
11、斯琴高娃簡歷
斯琴高娃,1949年生,中國著名電影演員。
斯琴高娃從小愛好文藝,能歌善舞,1964年在全國少數民族歌舞匯演中初露才華。1965年入內蒙古歌舞團當演員兼報幕員。此段時間,她抓緊學習機會,向行內外的老藝術家請教、取經。
1978年她參加了影片《歸心似箭》的拍攝,沒想到剛出茅廬的她,把劇中的玉貞那種牽腸掛肚,難分難舍的熾熱感情以及那種潑辣而又含蓄深沉的內在氣韻,表演地真實,自然,受到觀眾、專家的一致好評。不久,被調入八一廠演員劇團,成了一名專業電影演員,1980年拍攝了《殘雪》、《阿詩瑪》兩部影片。
1981年應北影之約拍攝了影片《駱駝祥子》,這又是她的一部力作,劇中虎妞那種火辣辣,酸溜溜的味道,加之她天然外形,可以說將中國那個時代女性的特點,真實貼切地表現出來,配合張豐毅不溫不火的表演,可謂中國影壇一部佳作。以後,陸續拍攝了《許茂和他的女兒們》(1981八一)等影片。
80年代中期,她隨丈夫旅居瑞士,在國外,她依舊潛心探索演技,曾拍攝過《人在紐約》。
主要作品:電影《歸心似箭》、《殘雪》、《許茂和他的女兒們》、《駱駝祥子》、《似水流年》、《成吉思汗》、《月牙兒》、《香魂女》、《老人與狗》、《天國逆子》等,電視劇《大宅門》、《雍正王朝》等。
所獲獎項:1979年文化部優秀青年創作獎。1982年第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和第六屆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1985年第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演員獎。
12、姓名:騰格爾
民族:蒙古族
出生年月:1960年1月
從藝簡歷:
1992年榮獲蒙古人民共和國最傑出人士"金鳳獎".
1993年組建"蒼狼"樂隊.
1994年朱彥我國著名導演謝飛執導的電影《黑駿馬》(又名《愛在草原的天空》),同時擔任該片的全部音樂創作和主唱,並獲第19屆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獲最佳音樂藝術獎.
1996年出資為家鄉鄂爾和圖興建佛塔,奉獻自己的一片善心.
1996年,由他作曲,演唱(美國女作家聶華嶺作詞)的《江水啊,流啊流》在上海舉行的第二屆"華聲曲"全球華人歌唱比賽上獲一等獎.
1997年騰格爾率"蒼狼樂隊"參加了香港國際藝術節,當地媒體給予了充分肯定,認為騰格爾的音樂代表著中國流行音樂的一流水準.
2000年在杭州舉辦的中國藝術歌曲音樂電視展評上,由他作詞作曲並演唱的《天堂》獲最佳作曲,最佳演唱兩項大獎.同年,在北京舉行的新千年"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大賽上,歌曲《天堂》榮獲第六屆中國原創歌曲金獎.
2001年被選為東北亞環境與文化聯合組織中方委員.
2001年4月在首都北展劇場成功地舉辦了兩場個人演唱會,受到媒體和演藝界的好評,成為2001年北京文藝舞台流行音一大盛事.
2001年5月歌曲《天堂》獲中國最高音樂獎項——首屆中國"金鍾獎"聲樂作品銅獎.
2001年6月為了表彰他為發展我國藝術事業做出的突出貢獻,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並頒發榮譽證書.
2001年9月14日帶領蒼狼樂隊赴美國成功地舉辦了個人演唱會,在演唱會中演唱了歌曲《天堂》悼念"9.11"事件中的死難者,令現場觀眾潸然淚下.
2001年底為電視連續劇《雍正王朝》錄製片尾曲《大男人》,該劇播出後,在全國及港澳台地區產生轟動,歌曲《大男人》的演唱,令眾多歌迷推崇備至.
2001年底至2002年7月參加了中央電視台舉辦的"心連心"藝術團,《同一首歌》等大型演唱會,及全國各地舉辦的演出和電視台的文藝晚會大一百五十餘場.
2002年4月為家鄉捐資修建寺廟,並為內蒙古自治區捐助樹苗治理風沙.
2002年4月率蒼狼樂隊在北京林業大學成功地舉辦了個人演唱會,將售票所得全部款項資助林大在校貧困生42名,受到首都高校及各界人士的好評;並被聘為首批"首都大學生綠色形象大使",同時被林業大學授予"愛心使者"的榮譽稱號並頒發榮譽證書.
2002年5月被中央電視台特邀為第十屆"哈葯六杯"全國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業余組的評委.
2002年6月為電視連續劇《絕對權力》錄制主題歌.
2002年7月為著名導演馮小寧執導的電影《嘎達梅林》錄制主題歌《嘎達梅林》;同時在台灣和香港特區播出的三十集電視連續劇《成吉思汗》中的主題歌《傳說》由滕格爾演唱,該劇在港台地區產生了強烈反響;主題歌《傳說》同樣受到關注與好評.同月參加了歡迎美國著名傳媒大王薩默·雷石東來華訪問的文藝晚會,薩默·雷石東對騰格爾的演唱給予好評.
2002年8月在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旗他的家鄉舉辦大型個人演唱會《故鄉情》,用他的歌聲回報養育自己的家鄉.
13、塞夫、麥麗絲
內蒙古著名的電影導演.
從《騎士風雲》到《天上草原》他們始終以執著的民族精神,熾熱的民族情感營造著獨特的銀幕世界.他們電影作品中的民族特色和民族風格在題材內容、人物形象、民族性格以及自然景觀等幾個方面更為突出.
代表作品:《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東歸英雄傳》、《悲情布魯克》、《活著,可要記住》
14、著名作家蘇赫巴魯
蘇赫巴魯,蒙古族,漢名劉威,1938年生,遼寧省朝陽市建昌縣喇嘛洞鄉坤都營子村人。1945年離開家鄉,後去吉林。1959年畢業於長春市十一高中後,到吉林省前郭爾羅斯民族歌舞團任編劇和作曲。1965年下放到查乾花草原文化館,從事文藝輔導,1981年調回原歌舞團任編劇。1984年當選為政協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委員會駐會副主席和縣文聯主席,1991年從事專業文學創作。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常務理事、吉林省西部區蒙古文學學會副理事長、兼《金鷹》蒙古文學雜志主編。
15、白岩松,男,蒙古族,1968年8月20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文化,中央電視台新聞評論部主持人。
1968年8月20日出生於內蒙古海拉爾市,1979年就讀於海拉爾第二中學
1985年考入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
1989年畢業分配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廣播報》工作
1993年起參與創辦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欄目,之後出任總主持人。從1997年開始,他主持了香港回歸、三峽大江截流、國慶五十周年慶典、澳門回歸,第27屆奧運會等大型現場直播節目。他還參與策劃並主持《焦點訪談》、《中國之路》等節目。他在主持生涯中,告別簡單播報與表演形式,自己參與策劃,並負責大多數節目的撰稿,使其主持的節目深刻而不呆板,活潑而不媚俗,成為新一代電視人的代表人物之一,並獲「金話筒」獎。
2003年新聞頻道創建,他開始主持《中國周刊》。
16、嘎達梅林
嘎達梅林(1892-1931) 本名那達木德,漢名孟青山。因兄弟中排行最小,俗稱"嘎達"。哲里木盟科左中旗人。原為本旗士兵,後晉升統兵梅林。1929年,為反對東北軍閥開墾本旗土地,偕旗民代表赴沈陽向旗札薩克達爾罕親王請願,被逮捕後押回本旗監禁。同年11月越獄,起兵武裝抗墾。所部很快發展到七百餘人,在本旗和扎魯特等旗境內襲擊墾務機構,與軍閥和王公武裝作戰。1931年4月,在內蒙古科左中旗舍伯圖附近渡河突圍時中彈犧牲。其抗墾事跡,被草原人民編成長篇敘事詩和歌曲廣為傳誦。
17、納·賽音朝克圖
納·賽音朝克圖(1914-1973) 又名賽春嘎,另有筆名扎嘎利布、烏·潮洛蒙等。察哈爾正藍旗人。中國近代最著名的蒙古族詩人、文學家,蒙古現代文學的奠基者。1936年進入察哈爾蒙古族青年學校。1937-1941年留學日本東京東洋大學師范系。1945-1947年留學蒙古人民共和國。1947年回國後,先後在《內蒙古日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工作。歷任內蒙古作家協會主席、內蒙古文聯副主席,全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家協會理事等。創作有詩集《心之伴侶》、《前進的杵臼之聲》、《我們的吶喊》、《烏蘭巴托》,散文集《沙漠,我的故鄉》,政論文集《蒙古民族興盛之歌》,箴言集《心之光》等。1999年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了150萬字的《納·賽音朝克圖全集》。
18、博彥滿都
博彥滿都(1894-1980) 漢名包豹忱。哲里木盟科左前旗人。肄業於奉天(沈陽)蒙文學堂和籌邊專門學校。後任報刊編輯、中學教員、地方公署職員。1925年加入內蒙古人民革命黨,任中央候補執行委員、哲盟支部書記。1929年,在長春組建蒙古平民同志會,任副會長。1930年參加南京蒙古會議,提出內蒙古民族自治要求。東北淪陷後,歷任偽興安南分省政務廳長、國務院興安局參與官、興安總省省長。期間,與哈豐阿等地下革命者聯系密切。1945年8月,與哈豐阿等成立內蒙古人民革命黨東蒙本部,任執行委員。1946年1月東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成立,當選為政府主席。同年3至4月,參加承德內蒙古自治運動統一會議,任自治運動聯合會副主席。其後,歷任興安省政府參議會議長、內蒙古自治政府參議會議長。1949年以後,歷任內蒙古人民政府委員、參事室主任,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政協常委。
19、博彥滿都
博彥滿都(1894-1980) 漢名包豹忱。哲里木盟科左前旗人。肄業於奉天(沈陽)蒙文學堂和籌邊專門學校。後任報刊編輯、中學教員、地方公署職員。1925年加入內蒙古人民革命黨,任中央候補執行委員、哲盟支部書記。1929年,在長春組建蒙古平民同志會,任副會長。1930年參加南京蒙古會議,提出內蒙古民族自治要求。東北淪陷後,歷任偽興安南分省政務廳長、國務院興安局參與官、興安總省省長。期間,與哈豐阿等地下革命者聯系密切。1945年8月,與哈豐阿等成立內蒙古人民革命黨東蒙本部,任執行委員。1946年1月東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成立,當選為政府主席。同年3至4月,參加承德內蒙古自治運動統一會議,任自治運動聯合會副主席。其後,歷任興安省政府參議會議長、內蒙古自治政府參議會議長。1949年以後,歷任內蒙古人民政府委員、參事室主任,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政協常委。
20、孝庄
姓名: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
姓 :博爾濟吉特氏
名 : 布木布泰(或譯作本布泰),
別名:孝庄文皇後
生辰:明萬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1613年3月28日)
民族:蒙古族
祭日: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1687年)
籍貫:蒙古科爾沁
地區:京師
國家:中國
職業:清太宗庄妃.世祖皇太後.聖祖太皇太後
信仰:佛教
孝庄皇後,出生於蒙古科爾沁部的一個顯赫家庭,是清朝歷史上一位舉足輕重、頗受關注的人物。孝庄皇後出生於蒙古科爾沁部的一個顯赫家庭。在明末東北各族各部的混戰中,她作為政治聯姻的紐帶嫁給崛起於白山黑水的後金「英明汗」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為妻,時年十三歲。在後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漸捲入一場又一場政治斗爭的漩渦,並展示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華,逐步確立了穩固的地位並成為清初政壇上的一個一言九鼎的人物。
她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寨桑的二女兒。科爾沁蒙古較早就歸附了後金,並與後金聯姻,以鞏固雙方的政治聯盟關系。後金天命十年(1625)二月,時年十三虛歲的布木布泰由哥哥吳克善伴送至後金新都遼陽,嫁給了努爾哈赤第八子三十四歲的皇太極為側福晉,也就是偏房。而早在11年前,她的親姑姑哲哲已嫁與皇太極為正房大福晉,九年以後的天聰八年(1634),已繼承汗位的皇太極又娶了她的姐姐海蘭珠,於是姑侄三人同事一夫。
婚後,布木布泰接連為皇太極生下三個女兒。天聰三年(1629)生皇四女,後來受封為固倫雍穆長公主;天聰六年(1632)生皇五女,後來受封為固倫淑慧長公主;次年,又生下皇七女,後來受封為固倫端獻長公主。三位公主,成年後分別嫁與蒙古貴族弼爾塔哈爾、色布騰和鏗吉爾格。
歷史上的孝庄皇後 她的功績可以是 歷代任何一位皇後所不能及的她的,雖然她有能力作為中國第二個武則天,然而她沒有,卻是為了輔佐自己的兒子和孫子而活,這是最讓人敬佩的.這就是她的境界,她是不想被後人指責,不想亂了朝政,她一生的心頭願望就是為了大清朝,只要大清興盛她什麼都可以犧牲!如果愛情在她心中是第一位的話那麼也許多爾袞早就能當皇上了,但孝庄皇後心中第一的是大清基業,她沒有把愛情混為一談!她一生辛勞的輔佐一代又一代皇帝,為了丈夫為了兒子付出那麼多,且不說她的委屈有多少承受了多少常人沒承受過的苦與累,她日積月累的辛勞就證明了她的偉大,一個女人這樣是多麼不容易,自古女人想撐起一切是談何容易的啊,無數的阻力與背後的唾罵,她沒有把功名看重只想做個無名功臣興旺大清!所以我們後人還是理解到她的,為她的善良與英明一世而崇敬感動!
⑶ 扎魯特旗魯北鎮會計培訓班有幾家
你好,會計老鄭·一點通網校 回答這個問題:
考過才是硬道理。
如果考會計從業資格證報班,強烈建議選擇網校,先試聽再選擇,報班無風險,能隨時隨地,充分利用碎片時間學習,一對一,老師隨答疑時輔導,特別適合上班族,而面授班雖多,良莠不齊,如果運氣不好,報名費就浪費了。還得趕時間,與公交車賽跑,聽不懂,就過去了,一步跟不上就步步跟不上,想咨詢老師,而教師上完課就走人,答疑幾乎不太可能了。
會計老鄭·一點通網校,會計從業資格證(會計上崗證、會計證)448元輔導包通過,這兒要求嚴格,言必行,行必果。輔導包通過的具體方法:
輔導包通過措施1,全程答疑輔導。語音、一對一、家教式、隨問隨答。
輔導包通過措施2,全程監督學習。根據考試時間與每天學習時間,倒逼學習計劃。一旦確定,嚴格執行。計劃落實每一章幾月幾日開始,幾月幾日結束,允許根據實際情況微調。要求同學每天匯報學習情況及章節練習准確率。匯報方法:計劃到哪,實際到哪,與計劃相比,快了還是慢了。章節准確率需要截圖匯報。不匯報,要嚴厲批評,不留情面。
輔導包通過措施3,掰開了,揉碎了,通俗易懂上課。因太通俗易懂,同學們稱老師為會計翻譯官(會計專業術語翻譯成大家都能聽懂的語言)。視頻可以發給你看看,自己評價。
輔導包通過措施4,一步一腳印,穩扎穩打。建議先看視頻,再看一遍書,後做章節練習。要求每一章章節練習准確率達不到80%,不允許進行下一章學習,一步一個腳印。
輔導包通過措施5,三輪復習,提供模擬軟體。第一輪,全面准確理解基礎知識,提供比較基礎且特別能考察理解准確程度的練習題,如果穩定80%,考過問題不大;第二輪,瘋狂做題,提供與考試模式一樣的考試系統,適應並熟悉考試環境;第三輪,預留一周,准備考試。
⑷ 扎魯特旗的歷史沿革
商周至秦漢時期,這片土地屬於東胡人的牧場。
漢至晉朝時期,系烏桓、鮮卑人住地。南北朝及隋唐時期,是契丹住地。
遼代,為北大王擦喇之牧地,契丹人居住。
金朝時期,金界壕以南為北京路,女真人居住。元代屬上都路,到北元及明朝時期,歸於烏梁海三衛佔地。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內喀爾喀五部,征服三衛之一的公寧衛,附屬於察哈爾部。烏巴什繼承其父和爾朔齊哈薩爾諾顏之位,自稱偉徵諾顏,駐牧於泰寧東部。對所管轄的部號稱扎魯特。從此「扎魯特部」這一名稱開始載於史冊。
天聰二年(1628年)歸屬後金。皇太極為了更好地利用科爾沁部和扎魯特部的勢力,於天聰五年(1631年)對蒙古地區開始實行軍政令統一的旗(和碩)佐領(蘇木)制度。從此以後,扎魯特部在行政和軍事上,失去了傳統的自主權力。
天聰十年(1636年),後金改名為大清國,整個內蒙古49旗完全置於清王朝的直接統治之下。
清順治五年(1648年),清廷追封內齊為多羅貝勒,並由內齊之子桑嘉布繼承其父多羅貝勒爵位,佔有扎魯特部原有牧地和部眾,賦予扎魯特旗札薩克之職,世襲罔替。同年,清廷又追封色本為多羅達爾汗貝勒,由色本次子桑噶爾繼承其父多羅達爾汗貝勒爵位,從扎魯特部劃出一部分牧地和部眾據其所有,賦予扎魯特旗札薩克之職,世襲罔替。所領的牧地為扎魯特右翼旗。自此,原為一體的扎魯特部,分為並立的扎魯特左翼和右翼兩個行政旗。旗以上設盟,扎魯特左右二旗屬昭烏達盟。
中華民國建立後,基本上沿襲清廷的行政體制,原理藩院改為蒙藏院,其下屬機構如故。直奉軍閥之間混戰之際,為在蒙古地區擴展勢力,把熱河作為前沿陣地,袁世凱委託熱河都統(後改稱省長)直接掌握和監督昭烏達盟管轄下的各旗縣事務。設縣和沒治局,著手開發墾殖蒙地,大抓財政稅收,以補充戰亂所需的大筆開支。
民國12年(1923年)12月27日,熱河都統委任高義山為魯北沒治委員兼備隊統領官。
民國13年(1924年),高義山正式建魯北沒治局(魯北縣)。在扎魯特左右二旗的領地上,出現了旗縣分治的局面。縣管開墾區,旗管未開墾區。旗縣同時存在,縣居旗之上。
民國22年5月(1933年5月),偽滿洲國在熱河省昭烏達盟西拉木倫河以北地區,設置興安西分省(省會開魯),扎魯特左右二旗歸興安西分省管轄,廢除魯北縣置。
民國24年4月(1935年5月),偽滿洲國政府下令,原扎魯特左右二旗合並為一個扎魯特旗,旗公署指定在魯北。
1945年11月,扎魯特旗成立臨時政府。
1946年1月,東蒙古自治政府成立,3月,扎魯特旗建立自治政府,隸屬於昭烏達省政府。
1946年承德「四·三」會議以後,明確了中國共產黨對內蒙古自治運動的領導。撤銷東蒙古自治政府,中共昭烏達省改稱昭烏達盟行政委員會,隸屬熱河省。扎魯特旗自治政府改為扎魯特旗民主政府。
1946年8月,中共昭烏達盟委員會組成扎魯特旗工作委員會,到扎魯特旗開展工作。1947年5月,扎魯特旗劃歸遼吉省哲里木盟,1947年7月,成立扎魯特旗政府。
1948年8月,遼吉省撤銷後,隸屬於遼北省哲里木盟。1949年4月,隨哲里木盟劃歸內蒙古自治區管轄。1949年10月1日,改為扎魯特旗人民政府。1956年建鎮。
1958年稱紅旗人民公社,1965年恢復魯北鎮建制。1969年7月5日至1979年5月30日,隸屬於吉林省。1979年5月,隨哲里木盟重新劃歸內蒙古自治區。
1999年,國務院撤銷哲里木盟建制,成立地級通遼市,扎魯特旗歸通遼市管轄。
2000年,扎魯特旗轄6個鎮、5個鄉、14個蘇木。
2001年9月蘇木鄉鎮機構改革,工農鄉和伊和背鄉並入魯北鎮,2006年6月蘇木鄉鎮再次機構改革,毛都蘇木並入魯北鎮,魯北鎮是由原魯北鎮、工農鄉、伊和背鄉、毛都蘇木4個蘇木鄉鎮合並構成。
⑸ 蒙古族的名人(現代)
1、哈琳,7月21日出生於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蒙古土爾扈特部第十五代公主,中央民族大學音樂舞蹈系畢業,蒙古族歌手。作品有《黑眼睛的小駝羔》等。
2、騰格爾,1960年生於內蒙古鄂托克旗,中央民族歌舞團國家一級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享受國務院特批的政府特殊津貼,中央國家機關頒發的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勞動模範。
3、張小平,男,1994年入職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2011年8月取得研究員資格,2015年3月起擔任低溫推進劑發動機型號副主任設計師,從事液氧煤油高壓補燃和液氧甲烷發動機系統設計,參與了多項低溫發動機項目論證。曾任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副主任設計師。
4、烏蘭托婭,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蒙古族歌手。2005年,參加黑龍江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奪得冠軍 ,2006年,發行專輯《阿爾斯楞的眼睛》 正式出道。2007年,簽約廣州新月演藝經紀有限公司。
2010年,烏蘭托婭演唱的《套馬桿》走紅;2009年,推出個人專輯《我要去西藏》;2011年她攜《套馬桿》登"唱響中國"的舞台。2014年,獲得2014亞洲品牌年度奧斯卡——第9屆亞洲品牌盛典「亞洲品牌十大最具潛力代言人」獎。
5、烏蘭夫(1906年12月23日~1988年12月8日),曾用名雲澤、雲時雨,化名陳雲章。內蒙古土默特左旗塔布村人,蒙古族。1925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上將軍銜。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等職。
(5)扎魯特輔導機構擴展閱讀:
生活習俗
蒙古包為蒙古民族的傳統住房。蒙古民族的傳統交通運輸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車輛兩種。役畜以馬和駱駝為主,車輛為勒勒車。蒙古族的飲食有糧食、奶食和肉食。
蒙古人最大的傳統的節日性群眾集會為「那達慕」,蒙古語意為娛樂、游藝,起源於13世紀初。蒙古族的傳統節日有馬奶節、那達慕大會和白節(也稱白月)。
文學藝術
13世紀初起,蒙古人開始根據回鶻、吐蕃等民族的文字創制蒙古文字。是世界上唯一豎著寫的文字。此後,各種形式的歷史、文學作品相繼問世,有些一直流傳至今。其中,歷史著作以《蒙古秘史》、《蒙古黃金史》、《蒙古源流》最為著名,被稱為蒙古人的三大歷史巨著。
馬頭琴是蒙古人最具特色的傳統樂器,民族傳統舞蹈有安代舞、盅碗舞與筷子舞等。另外有蒙古呼麥、蒙古長調以及近代開始風靡全球的蒙古說唱等。
宗教與信仰
蒙古人早期信仰薩滿教,明末清初,藏傳佛教逐漸取代薩滿教,成為蒙古族的全民信仰。因此,喇嘛和誦經便成為敖包祭祀活動中的主角和重要內容。此外,藏傳佛教法事活動還遍及蒙古族日常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