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學會合作心理輔導教案
『壹』 求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1、 觀察、注意、記憶、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達到同齡人正常水平,在一定場合能發表個人見解。
2、 情緒比較穩定協調,基本上能保持較好的心境,一般情況下對自己的情緒反應能把握好時機和分寸。
3、 興趣廣泛,對某些方面的興趣有穩定性和專注力,能積極參加課內外活動和社會實踐。
4、 行事有較明確的目的,有一定的自製力和調節力,有克服困難的恆心和毅力,基本上懂得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5、 能將絕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學習,有正確地學習動力,有一定的學習自主性,不斷追求新的學習目標。,
6、 自尊、自重,能正確地認識和悅納自己,在法律和道德所允許的范圍內能適度追求和滿足自身需要。
7、 對生活有較大的熱情,有進取的精神面貌,對自己的隱憂能盡量地「放開去」,能較愉快地感受到自己的進步,性格較為開朗,處事基本上做到言行一致,有正義感。
8、 樂於交往,與家庭成員、老師、夥伴大都保持比較和諧和親密的關系,對友誼有正確的理解。
9、 了解高中男女學生基本的生理、心理特點,與異性同學有廣泛友好的接觸,對外界的各種誘惑有較強的抵制能力。
10、 能面對現實並以積極的態度適應環境,個人目標和行為經過努力能與社會、學校的要求基本一致,能識別和抵制不良的社會影響
『貳』 社會情感學習之《學會合作》的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已成為二十一世紀教育的主題,合作是未來工作、社會適應乃至國力競爭的基礎。在小學階段,合作和協調精神是學生進行良好的人際交往所必須的心理品質;是小學生團體發展性心理教育的重要內容。而目前城市小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在家庭、學校生活等多層面中表現不合群,不善於與人合作的弱點。因此,培養小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非常必要。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師主體作用,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讓學生在合作中學會合作。
【輔導目的】
1、使學生初步認識到學會合作的重要性,增強合作意識。
2、通過訓練,培養學生初步的合作能力。
【輔導重點】
通過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團結合作的力量,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並學習如何與人合作。
【輔導難點】
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學生能總結分析有利於合作的行為與方法,從而提高與人合作的能力。
【輔導形式】
情景體驗、活動實踐、討論分析、交流體會
【輔導時間】
40分鍾
【輔導年級】
三年級
【輔導准備】
多媒體設備、電腦課件、皮球、凳子等。
【輔導步驟】
課前談話
快樂的童年總是伴隨著游戲度過的,老師知道你們都喜歡玩游戲,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個有趣的游戲,想玩嗎?糟了,玩游戲的凳子忘了搬進來了,這凳子比較多,我一個人可能搬不進來,哪位同學願意幫幫忙?非常謝謝你們,你們的幫助不僅讓游戲順利進行,而且還讓我明白了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你們看我們大夥的力量多大,齊心合力就把這個凳子都搬進來了。
(設計意圖:以身邊平凡的小事,很自然導入本課的主題,不帶痕跡地讓學生初步感受合作的力量。)
一、游戲引出合作,初步感知合作。
1、體驗游戲:《一指抓皮球》
師:我們玩的第一個游戲,名字叫《一指抓皮球》,如果你能不藉助任何東西,用你的一個手指在20秒內將它抓起,這個皮球就屬於你了。誰來挑戰一下?
2、學生嘗試,並根據學生情況給予鼓勵安慰。
3、你覺得怎樣才能把球抓起呢?
師:實踐證明一指是抓不了皮球的。游戲做完了,思考留下了,通過這個游戲,你們有什麼感想或啟發呢?
4、板書活動主題。
師:是啊,只要幾個手指合作起來就能輕而易舉地將皮球拿起了。這也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主題——學會合作(板書)
(設計意圖:通過「一指抓皮球」的小游戲,讓學生懂得一個個體的能力是有限的,有些事情單靠個體是很難完成,藉助他人的幫助才能更好的完成。)
二、聯系生活了解合作,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1、老師看圖片講述身邊合作的事例。
六一兒童節中的拔河比賽需要每個人都全力以赴、圖上同學正在干什麼?參加早操比賽。是呀!一致的步伐,整齊的動作,這都需要大家的配合與默契。這是我們學校合唱團參加廣州市第十屆學校合唱節的照片,由於同學們的齊心協力和共同努力,我們的合唱隊還獲得了廣州市的第一名呢!女排姐姐們憑著齊心協力的配合、頑強拼搏的精神終於為祖國贏得了無數的榮譽……你們看小到拔河比賽,大到為國爭光都需要合作,這樣的事情實在太多了,現在把你們聽到的、看到的或者親身經歷的有關合作的事例說一說,也可以分享合作的擔心與疑問讓我們一起去分享,去感動吧!
2、學生討論列舉合作的事例與分享合作的擔心與疑問。
小結:同學們列舉的事例真多,其實剛才我們把凳子搬進來,也是一種合作。看來合作真是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現在請同學們再聽一個故事,相信你們對合作將會有更深一層的了解。(放《天鵝、梭子魚和蝦》的故事錄音)。
3、放《天鵝、梭子魚和蝦》的故事
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受要和大家分享?(學生發言)
小結:同學們說得非常好,原來幾個人要想做成一件事,就要齊心協力,就要勁往一處使,要合作就必須「目標一致」。(板書)
(設計意圖:以圖片創設情境,以列舉具體事例感受,讓學生充分體會合作的重要性,而不是硬把道理塞給學生。)
三、實踐活動中嘗試合作,學習如何合作。
過渡語:原來一致的目標在合作中真是那麼重要,下面就讓我們在游戲中嘗試合作,希望同學們能在合作中體驗成功,感受合作的快樂。
1、學生分組游戲——同舟共濟(以組為單位進行游戲,每組6人)
游戲前創設情景:春天就要來了,大家喜歡春遊嗎?好,那我們今天啊就一起去郊外春遊。不過得過一條大河。此時我們幾個人只有這一葉扁舟,靠著它才能到達安全的彼岸?我們以組為單位,這凳子就是那葉扁舟,參與人員必須全部牢牢地站在船上,否則就沒能順利到達河對面去欣賞美麗的春景了。游戲必須在1分鍾完成,老師說開始才能站上凳子。這個游戲是老師為同學們學會合作而設計的,但必須在老師的看管下才能玩,而且要注意安全.老師想請四個安全小衛士,每組兩人)
2、游戲結束後請學生交流分享。
①請參與游戲的同學說說你們剛才的想法、感受。
②剛才暫時沒有參與游戲的同學也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出示板書(互相關愛、互相配合、互相謙讓)
小結:是啊,合作是非常講究技巧的,它需要我們設定有一個共同的目標,然後一起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互相關愛、互相配合、互相謙讓,這樣才能更順利的成功完成任務。其實要合作成功還有許多因素,例如寬容、諒解、知識、能力、技巧等方面。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真切地感受到合作的好處,懂得怎樣合作。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學生能總結分析有利於合作的行為與方法,從而提高與人合作的能力。引導學生明白合作和協調精神進行良好的人際交往所必須的心理品質。)
四、交流合作感受,增強合作意識。
時間過得真快,我們的課快要結束了,這堂課讓你們收獲了什麼?
總結:是啊!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合作把我們的心連在了一起,把手緊緊地攜起來了,合作讓我們體會到了團結的力量,感受到了成功的快樂。請同學們回家收集合作名言,老師這里有些關於合作名言,讓我們一齊來欣賞。
希望大家能把這節課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學習當中,更好得合作。
(設計意圖:情感升華,使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多合作,會合作,善合作,從小學會做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質,為其終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叄』 有沒有針對中學生的心理危機干預輔導課的教案設計啊
讓我們同行——中學心理教案
2004-4-30
活動理念闡述
處於青春期的高中生對於異性交往的問題是非常敏感而好奇的,本節課的設計就是要讓學生思考:在異性交往的過程中,每向前邁出一步我們都是需要慎重考慮的。教學活動過程
一、明鏡台:
1、看動畫《女人是老虎》,討論「為什麼小和尚覺得吃人的老虎最可愛?」
設計意圖:在青春期有異性交往的需要是正常的。
2、討論:在高中階段是男女同坐好還是同性別坐好,好在何處?
設計意圖:異性交往有其優點,如個性彌補,學業彌補。
二、智慧泉:
1、小游戲:學生自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氣球吹起來。
思考:慢慢變大的氣球等待它的命運是什麼?氣球的大小寓意是什麼?
設計意圖:暗示學生男女異性交往有時就像逐漸變大的氣球,一旦掌握不好就會爆炸,變成碎片無法挽回。
2、看四幕小品劇《男生、女生》。第一幕:玩耍;第二幕:煩惱;第三幕:抉擇;第四幕:結局
第一幕場景:課後學生討論去遊玩。
問題:高中階段還有哪些屬於這類異性交往?
第二幕場景:一男生對一女生頗有好感,為此感到煩惱不已,於是向朋友請教是否應該向這位女生表達愛慕之心。
討論:如果你是這位男生的好朋友,你的態度是什麼?為什麼?
第三幕場景:男生表達了自己的好感,同時又委託他人詢問女生是否可以成為朋友?
討論:該女生是否應該與男生繼續深入交往下去?
第四幕場景:三種選擇:a.兩人有早戀傾向,頻繁互通電話,結伴郊遊。b.兩人還是普通同學。c.兩人見面也不打招呼。
討論:哪種結局比較好,為什麼?
設計意圖:針對每一幕出現的問題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教師介入總結:在異性交往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幾個階段。1、人際交往(友誼)———2、產生好感(愛慕)———3、表達好感(行動)———4、深入發展(深化)———5、進入角色(早戀)。
教師提問:(略)
三、啟思錄:
活動設計:
1、引用《十七歲不哭》里的一句話,表明教師觀點。
2、聽歌:《同桌的你》———回憶這種朦朧心境時的美麗情愫。
設計者:
馮冬怡,杭十四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者,目前就讀於浙江大學心理系研究生課程班,並於2002年取得國家勞動部認可的心理咨詢員資格認證。曾榮獲杭州市心理輔導優質課比賽一等獎。
119中學心理健康教案
119中學心理健康教案
姓名 戴淑敏 性別 女 學校 哈119中學 學年 初一
年齡 45 教齡 26 科目 心理健康 時間 2005.4.
課題 托起你的夢想
教 學 目 標 知識目標: 1.感受「夢想催人前進和奮起」。 能力目標: 2.樹立自我成長的目標。德育目標: 3.學習自我目標管理,設計實現夢想的方法和途徑。過程與方法:1.教師簡述,導入本課 2.分享故事:「名字的故事」 3.游戲:「流星下的願望」 4.故事交流:夢想的價值 5.討論與分享:我們為什麼沒能達成自己的目標呢? 6.教師總結
教學重點 讓學生感受夢想的美好
教學難點 讓學生學習如何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引導、分析、體驗、
教 案 設 計
學 生 活 動 教 學 記 實 教 師 活 動
看大屏幕學生講述「名字的故事」。小組交流,再集中全班交流。學生填寫「流星下的願望」。 閱讀「夢想的價值」。 小組展開情景討論和分享自己的經歷。全班交流。朗誦小詩:如果生命是一條小溪,你希望它湍急還是平緩呢?如果生命是一片綠野,你希望它廣闊還是狹小呢?如果生命是一角天空,你希望它高遠還是低矮呢?平緩的溪流只會使遠行船隻擱淺,狹小的草地長不出奇葩異草,低矮的天空又缺少一份深邃博大。開拓生命,其實就是托起你的夢想。 一、 導入新課二、講授新課 1、平凡的名字,蘊涵著偉大的夢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夢想是我們成長路上的一顆啟明星,催我們前進,催我們奮起!讓我們從今天起就播下夢想的種子。2、敢於夢想,是實現夢想的先決條件。現在,我們已擁有這么多美好的夢想,那麼,如何讓夢想不再遙遠呢?收回「流星下的願望」。隨機抽取,進行交流,教師進行適當指導和點評。3、小結:人因夢想而偉大,沒有夢想的人生是最枯燥乏味的人生。而那些只會做夢卻不去實踐的人,就像那個賣夢的孩子一樣,無論多麼美麗的夢想都會與他失之交臂。實踐夢想的第一步,當然是要把夢想轉化成一個個具體的目標!4、 師生歸納:讓「美夢成真」的秘訣:(1)、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即把夢想轉化成一個個具體的目標和實際行動,不能好高騖遠。(2)、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即切切實實地去落實一個個具體的目標,不能急於求成。)(3)、時時檢討,保持彈性。(即常常檢查目標落實情況,並因時因地因人適當調整目標,不能一成不變。)(4)、量力而為,適可而止。(即夢想和各個時期的目標都必須適合自己。目標不能過低,也不宜過高。一般說來,最適合的目標就像摘果子一樣,「跳起來才能摘到的果子最甜!」)(5)、長程短程,互相配合。(即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互相協調,銜接有序,實現夢想。)三、課堂小結1、 要想不斷成長,僅有遠大夢想是不夠的,還要有合理的目標和計劃。2、 計劃應有時間長度的區別,你需要10年乃至一生的長遠目標,也需要1年、1月、1天、甚至1小時的計劃,因為小計劃的實現,是實現大計劃的保證。3、 用積極的行動實實在在地落實你的目標。當你未能實現目標時,一定要分析原因,並加以改進。4、 可以從學習(包括將來的職業)、生活兩方面來設想你的未來。5、 為你自己制定一個一個月的改進計劃,就從今天開始。 教師簡述,倒入本課在美國一座黑人教堂的牆上,刻著這樣一句話:「在這世界上你是獨一無二的一個,生下來你是什麼,這是上帝給你的禮物,你將成為什麼,這是你給上帝的禮物。」你是什麼,是上帝給你的禮物,你無法選擇;你將成為什麼,則是你給上帝的禮物,全由你自己做主。那麼,你將成為什麼呢?你想過這個問題嗎?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這個話題。 要及時肯定學生名字故事中蘊涵著的「夢想」的美好和「夢想」對自我成長的積極影響。教師引導:古老相傳,當流星劃過天空時,我們許下的願望是可以實現的。假如現在流星正劃過天空,你有時間許下5個讓自己變得更美好的願望,這5個願望一定能在現在或將來實現。它們可以是具體的,可以是抽象的…從故事中你獲得了什麼想法和感受?你還聯想到了什麼?播放歌曲《蝸牛》。教師引導、組織,及時表揚,在歌曲聲中最後總結。「小小的天 有大大的夢想 我有屬於我的天 任風吹乾 流過的淚和汗 總有一天我有屬於我的天。」開拓生命,其實就是拖起我們的夢想。心中有明確的目標,堅定執著地朝著目標努力,你定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的藍天!
第五課 托起你的夢想板 1、我 Show 你 Show書 2、自我探索設 3、怦然心動計 4、心心點燈
『肆』 高中生心理活動課設計教案
老師和家長要多雨學生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