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體心理輔導針對人群
❶ 團體心理輔導有哪些優勢
1、效率高。
2、團體中和「個體一樣」的體驗,本身具有輔導的性質。
3、資源和觀點多樣化。
4、滿足歸屬的感覺。
5、類似於真實生活。
❷ 團體心理咨詢有哪些優勢與劣勢
團體心理咨詢的優勢在於價格便宜,而劣勢就是咨詢師的工作強度大,不能有效解決問題。團體心理咨詢是一種在團體情境下提供心理幫助與指導的一種咨詢形式,即由咨詢員根據求詢者問題的相似性或求詢者自發,組成課題小組,通過共同商討、訓練、引導,解決成員共同的發展或共有的心理問題。
所以選擇泊恩心理這種大品牌心理咨詢機構很重要,泊恩心理的精神科醫生、心理治療師以及心理咨詢師畢業和工作於海內外知名院校及醫院共30餘位。團隊多數門診醫護人員畢業於國內以及國際知名高等院校,所有醫務人員符合國家精神衛生相關執業要求。我們致力於持續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在臨床實踐的同時堅持每月100課時以上的循證醫學(EBM)以及循證心理實踐(EBP)繼續教育。
❸ 心理學中的團體治療 適應對象是那些人群
團體心理治療,又抄稱小組治療,指治療者同時對許多患者進行治療。這些患者常具有疾病及相關問題的共性。這種方法的優點,能節省治療所需的人力,也能利用集體的力量產生積極效應。團體治療適應范圍包括:
神經症或神經症反應,包括各種社交焦慮或社交恐怖。
輕度的人格障礙,特別是人際關系敏感或有交往缺陷者。
青少年心理與行為障礙。
心身疾病,尤其是各種慢性軀體疾病患者,旨在改善繼發的心理問題。
重性精神疾病緩解期,特別是社區中的康復期患者。
各種應激性及適應性問題。
團體心理治療特別適合於人際關系適應不良的求治者。
❹ 團體心理輔導人數最佳在多少人
一般抄大學生進校時都會襲做團體心理輔導,在游戲中增進感情,互相熟悉了解,消除陌生感,最多三四十人,太多了游戲會失去控制不好進行;最少也可以是一個社團的部門人數十幾二十人這樣,太少了游戲會沒有氣氛不好調動。
具體要結合你所做的團體心理輔導的對象、游戲內容和目的等具體分析。
❺ 團體心理輔導是什麼
團體心理輔導是在團體的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它是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促使個體在交往中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索自我、調整改善與他人的關系,學習新的態度與行為方式,以促進良好的適應與發展的助人過程。
團體輔導是從英文groupcounseling翻譯而來的,group可譯為小組、團體、群體、集體等,而counseling可譯為咨詢、輔導和咨商。
所以,團體輔導與小組輔導或集體輔導都是groupcounseling的不同翻譯。從使用習慣上講,台灣地區多用團體咨商或團體輔導;香港地區多用,小組輔導;我國大陸多用團體輔導。本書按照約定俗成,使用「團體輔導」這一概念,是指運用團體動力學的知識和技能,由受過專業訓練的團體領導者,通過專業的技巧和方法,協助團體或員獲得有關的信息,以建立正確的認知觀念與健康的態度和行為的專業工作。
團體輔導是在團體情境下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成員在共同的活動中彼此進行交往、相互作用,使成員能通過一系列心理互動的過程,探討自我,嘗試改變行為,學習新的行為方式,改善人際關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所以,許多人在參與團體輔導過程中能夠得到成長、改善適應和加快發展。不過,如果誤用、濫用和盜用團體輔導,不僅會使團體成員蒙受傷害,學習錯誤的行為,加深其自卑感和挫敗感,而且會破壞團體輔導的專業信譽。因此,從事團體輔導的領導者必須不斷充實團體輔導的專業知識,掌握團體輔導的技巧.了解團體發展的過程,才能組織和實施有效的團體活動,協助成員真正解決問題,促進他們尋心發展和生活適應。
❻ 什麼情況下需要進行團體心理輔導
一般情況下團體都不能做到完全同質,總是有差異的,只不過有的團回體內部成員異質性答明顯,並且造成了不好的影響,或者影響了團體的整體發展,或者影響了成員自身的正常工作生活,這個時候可以咨詢專業人士是否需要做團體咨詢,專業人士會對團體進行評估,確定其問題類型,或者選擇團體成員(因為並不是所有處於團體內部的人都是合作團體咨詢)。對於一般的團體都可以做心理輔導,因為好的心理輔導本身是具有成長性的,每個人都可以得到成長。
❼ 團體心理輔導和素質拓展的區別、聯系~ 請詳細說明針對的人群、開展的活動、活動效果的區別
團體心理咨詢又稱EAP,多用於企業為員工提供的心理福利。
團體心理咨詢是版在團體情境權下進行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成員在共同的活動中彼此進行交往、相互作用,使成員能通過一系列心理互動的過程,探討自我,嘗試改變行為,學習新的行為方式,改善人際關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所以,許多人在參與團體輔導過程中能夠得到成長、改善適應和加快發展。
❽ 麻煩分享你的團體心理輔導方案吧~~~主要是針對互相認識的
『 團體心理輔導:苦中有樂』案例分析(來源京師博仁團輔)
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重點高中學習競爭激烈,高中生在平常的學習中,來自學校、家長甚至自己的壓力都很大。有的學生心理承受力差,感到學習苦不堪言,以至對學習產生厭倦心理,甚至逃學,退學,造成不良的後果。因此,幫助學生消除厭學心理,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不僅是教育工作者的責任,也是每個厭學學生的內心期望。為此,本人設計了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課,並在實踐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活動過程記錄
活動題目:苦中有樂
活動目標:幫助高中生認識學習中的苦與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減低厭學情緒。
參加者:厭學新生(24人,分3個小組)
組織者:心理輔導老師
時間:90分鍾
地點:心理活動室
活動步驟:
第一步:團體形成
目的:相互認識,擴大交往范圍,引發個人參與團體的興趣。
活動:滾雪球(約20分鍾)
輔導員先讓團體成員在房間里自由漫步,(讓成員自然相遇)見到其他成員,微笑著握握手,鼓勵成員盡可能多地與其他人握手。當輔導員說:「停」。每個成員面對或正在握手的人就成了朋友,兩人一組,面對面,做自我介紹。介紹的內容包括:姓名、班級、性格特點、個人興趣愛好以及個人願意讓對方了解的有關自我的資料。當對方自我介紹時,傾聽者要全身心地投入,通過語言與非語言的觀察,盡可能多地了解對方。(約5分鍾)
剛才自我介紹的兩個組合並,形成4人一組,每位成員將自己剛才認識的朋友向另外兩位新朋友介紹,然後4人一起自由交談幾分鍾。(約5~7分鍾)
兩個4人小組合並,8人圍圈而坐。從其中一個人開始,每人用一句話介紹自己,一句話中必須包含三個內容:姓名,班級,自己與眾不同的特徵。規則是:當第1個人說完後,第2個人必須從第1個人開始講起,第3個人一直到第8個人都必須從第1個人開始講起,這樣做使全組注意力集中,相互有協助他人表達完整正確的傾向,而且在多次重復中,不知不覺地記住了他人的信息。(約8~10分鍾)
例如:A:我是來自×班,性格××的××
B:我是×班,性格××的××旁邊來自×班,性格×的×。……
第二步:表露真情
目的:宣洩壓抑著的負面情緒
活動:學習上最苦惱的事(約25分鍾)
團體成員8人一小組輪流發言,傾訴自己在學習中感到最苦惱的事,最後由3個小組長總結匯報交流。
課間休息10分鍾。(做放鬆操5分鍾)
第三步:體驗成功
目的:從成功的體驗中激發自信,激發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
活動:學習中最快樂的時刻(約30分鍾)
輔導員要求成員閉目安靜,然後回憶自己學習中最快樂的時刻或事
件。靜思5分鍾後,請大家睜開眼睛,每個人講述自己的經歷,其他成員則協助講述者具體界定他此時此刻的內心感受,並分析快樂的原因,認清過去的經歷對現在及生活的影響,並探索每個人目前不同的生活處境與問題,對自己未來學習方面制定初步計劃設想。(在這過程中,成員往往會對自己有一些新的發現。)
第四步:重塑自我
目的:了解成員在團體活動過程中的進步與改善,彼此反饋,討論成果,結束團體。
活動:笑迎未來(15分鍾)
團體成員圍圈而坐,每個成員輪流說說自己上這一活動課後的感覺。結束時每個人發一張紙,請成員在紙頂端寫上「×××(自己姓名)的祝福」,然後向右傳給每位成員,每人都寫下自己對他人的祝福和建議,或用繪畫形式表達。當轉完一圈,每位成員細細閱讀他人的祝福,並對他人懷著深深的感謝,一一握手道別。
活動課後反饋:
學生普遍反映這種活動有助於幫助他們進一步認識自己認識他人,在激烈的學習競爭中增進彼此的友誼。
通過活動,越來越多的同學認識到只顧個人埋頭學習,漠視周圍一切不利於個人身心健康發展。通過活動,學生普遍提高自信心,發現自己原來有許多未發現的優點、潛能,發現自己除了學習,還可以發揮自己的長處。增長才幹,使學校學習生活充滿樂趣,在樂中學,學習效率才會提高,心情才會更好。
相當一部分原先有厭學情緒的學生反映,通過活動。發現在學習中陷入苦惱中的人不僅僅自己一人,這種「原來許多人也同我一樣」的感覺令他們如釋重負,再通過團體成員間的交流鼓勵,他們感到有支持自己進步的力量,重新產生了學習的強烈慾望。
溫馨提示:此活動需要團體活動輔導工具的誘導哦!
❾ 團體心理輔導的意義優點
個別咨詢的方式是一個有效的心理輔導途徑,但不足之處是耗時多、受眾面窄、解決問題單一等。而團體心理輔導能有效克服以上弱點。它是通過設立特定的場景活動,利用團體成員間的互動達到集思廣益、互幫互助、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非常適合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其優點主要有:
⑴適用面廣,既可以針對具有共同心理問題的十人左右的小組,又可以針對幾十人的發展性群體;
⑵形式多樣,生動有趣,有利於吸引學生積極投入;
⑶耗時短,效率高,收效好,每個成員既是「求助者」又是「助人者」,可在有引導的相互影響中多視角地學習,有理論,有實踐,有體驗,有分享,獲得多重的反饋,從而產生心理與行為的改變。在團體中不但可以更有效地影響或改變個人的某些自我概念或想法,還可以協助解決原本在個人之間難以解決的問題。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使命在於使適應正常的廣大學生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促使其內心世界的豐富、精神生活的充實、潛能的發揮與人生價值的正確體現。從整體上看,有不少學生會在心理和行為上表現出一些「問題」,其中大部分是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發展性問題。如學習能力差引起的學習困難,挫折承受力低而導致的情緒易波動等,屬於學生正常心理發展中有可能出現並可以理解的問題。學校需要針對這些學生的共同的成長課題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輔導應該以發展性心理輔導為重點,而團體心理輔導能充分地利用現有資源,起到更積極的作用。
❿ 團體心理輔導與個體心理輔導有哪些不同
團體心理輔導與個體心理輔導兩者之間的區別在於:
一、互動程度
團體心理輔導的情境可以提供嘗試各種方式與他人交往的機會,體驗親密的感受,能夠滿足成員的社會性需求,得到多方面的回饋。使求助者獲得他人對於行為交互作用的反應和啟示;個體心理輔導的情境中,人際互動為一對一的形式,深度夠但廣度不足。
二、助人氛圍
團體心理輔導的條件下,「我助人人。人人助我」。求助者不僅可以得到接納、援助,並且也給予別人以援助,團體越有凝聚力,成員之間就越能相互扶持,這種合作的、參與的關系有利於成員增近親近感,成員的相互作用可以促進互相教育、互相啟發,從而影響成員行為改變。個體心理輔導條件下比較欠缺這種合作、互助、分享的關系和氣氛。
三、問題類型
團體心理輔導在處理人際關系、社會交往問題時,通常優於個體心理輔導;個體心理輔導在面對個人深度情緒困擾問題時更加合適。
四、咨詢技術
團體心理輔導情境中,人際互動多樣且多變,領導者面臨的問題非常復雜,領導者必須了解求助者的感情,並且在輔導過程中幫助他認識自己的感情,而且要觀察輔導的內容對其他成員帶來什麼影響,引導各個成員參與討論。在團體心理輔導過程中,領導者不僅要了解討論的內容,同時還要關心成員的相互作用及關系,僅有個體咨詢技巧是不夠的,領導者必須敏銳覺察團體的特質和動態,使用各種「催化」技巧、以使團體的潛力得到發揮,團體的目標得到實現。
五、工作場所
團體心理輔導需要較大的活動空間,並且需要按照活動內容特別布置和安排活動空間;個體心理輔導需要較小的空間,不用特別布置,能夠使輔導者和求助者舒服的坐著交談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