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學院附近輔導機構
㈠ 德州教師招聘考試哪裡培訓機構最好
德州學院那邊的有個士博教育不錯,當時是在文都書店報的,報的保過班最後穩穩地通過了,你可以去文都書店問一下
㈡ 德州學院怎麼樣
簡介:德州學院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全日制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建校40多年來,學校植根齊魯文化與燕趙文化之沃土,汲取黃河文化與運河文化之靈韻,秉承艱苦創業與勵志育人之精神,不斷譜寫教書育人、創新發展的新篇章。 歷史沿革 學校始建於1971年,歷經德州師范專科學校、德州高等專科學校、德州學院三個時期。1971年5月,德州師范專科學校在「文革」中誕生,經歷了啟程的步履維艱,在規范和超越之中不斷發展壯大。1997年3月,德州師范專科學校、德州教育學院、德州市直業余大學三校合並辦學,組建德州高等專科學校,開啟了綜合性辦學之路。1999年以來,又先後並入了5所職業院校,應用型的辦學特色更加凸顯。2000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成立本科層次的德州學院,開始舉辦本科教育,標志著學校從普通專科學校向綜合性普通本科大學的歷史性跨越,成為德州高等教育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2006年11月,在全國同類院校中首批、全省同類院校中率先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09年9月,被山東省教育廳和省人民政府學位委員會批准為第一批山東省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區位優勢 學校座落在素有「神京門戶」和「九達天衢」之稱的德州市。德州是國家交通運輸主樞紐城市,正在實施的南水北調工程將使古老運河重新發揮重要作用。京滬高鐵等線路的開通,更是將德州全面融入首都一小時生活圈和省會半小時生活圈。德州歷史源遠流長,是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留有大禹治水、董子讀書台、劉備署理平原縣、明清運河故道、蘇祿國王墓等歷史文化古跡,涌現出董仲舒、東方朔、禰衡、竇建德、顏真卿、邢侗、任繼愈等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德州擁有「中國太陽城」、「中國功能糖城」、「中國中央空調城」、「中國糧油食品城」、「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城市名片,被命名為「生物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火炬計劃新能源產業基地」和「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示範城市」,豐厚的地域資源為高等教育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定位與特色 學校立足地方性、應用型、有特色的辦學定位,把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作為辦學宗旨,把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為不懈追求,努力建設富有區域特色、具有國內影響、適應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地方性高水平大學。注重突出人才培養特色,提出了培養「厚德品質、全球視野、追求卓越的創新性應用型人才」的理念,確定了「厚基礎、強實踐、求創新、高素養、重責任」的人才培養總體目標,高質量成才率、高社會滿意率的人才培養特色日益凸顯。注重突出學科專業特色,加大應用型學科專業建設力度,積極開展應用型研究,大力實施科研項目落地工程,逐步形成以文理學科為基礎、工管學科為主體,服裝、新能源、食品生物、材料化學、食品經濟等特色學科引領的紡織服裝、能源機械、食品生物、化工制葯、信息管理優勢專業群和具有傳統優勢的教師教育專業群。注重突出地域特色,確立了紮根德州、立足山東、輻射周邊的服務定位,圍繞山東省實施一圈一帶戰略和德州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戰略,加大校地協同創新力度,把學科專業與地方產業相對接,把人才培養與地方需要相對接,加大企業行業共同參與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的力度,在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凸顯學校特色。注重突出文化特色,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民族文化精神,浸潤淳樸厚重的區域文化特質,不斷發揚「艱苦創業、自強不息、勵志育人」的辦學精神,最大限度地發揮全校師生員工的主觀能動性,著力促進學校的轉型發展。 辦學條件 學校佔地2021畝,建築面積74.9萬平方米,科研教學設備總值13437萬元,館藏圖書193萬冊,中外文印本期刊1787種,電子圖書42萬種,電子期刊13700種,中外文資料庫共計26個。建有各類實驗室138個、語音室14個、多媒體教室120個。注重信息化建設,網路信息點達到8000多個,無線接入點30個,校園網出口總帶寬增加到1800Mbps,數字精品課上網門數達480多門,電子郵件注冊用戶總數7700多人,數字資源43000GB,其中電子圖書8000GB。建有系統集成的學校數字化平台,實現了圖書借閱、財務綜合收費、手機教務、學生管理、用電管理、校園網收費等方面的「一卡通」管理。佔地1200畝的校區東擴工程和老校區改造正在分期進行,經過2年左右的建設,一所布局科學、功能齊全、設施先進、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大學校園與德州「三河六岸」連為一體,成為魯西北大地的一道靚麗風景線,為學生提供充分展現才智、歷練成才的良好平台。 師資力量 現有教職工1745人,其中專任教師1238人,博士153人,碩士593人,教授108人,副教授426人,兼職碩士生導師28人。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合理,有較強的教學、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學術風氣。教師愛崗敬業,治學嚴謹,教學和科研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有12人獲得曾憲梓教育基金會優秀教師獎,擁有全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國優秀教師5人、首屆中國職業院校教學名師1人;擁有山東省突出貢獻專家1人、山東省重點學科首席專家3人、山東省從事高等教育研究有重要貢獻學者1人、山東省教學名師4人、山東省優秀教師14人、山東省理論人才「百人工程」2人、山東省高校思政課骨幹教師1人;擁有德州市首席專家4人、德州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3人,德州市優秀中青年專家8人。學校大力建設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人才隊伍,積極推進雙師型隊伍建設,擁有雙師型教師166人,近三年選派75位教師到企業做「訪問工程師」,聘請相關企業和產業領域的130位高級技術人員作為我校的特聘教師。學校還聘有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著名學術機構和高等院校兼職教授128人,其中院士5人。 學科專業 學校現有62個本科專業,專業設置涵蓋了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11大學科門類,形成了以文、理、工、管為主,多學科相互滲透、協調發展的專業結構和以本科教育為主兼辦專科教育、部分重點專業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的辦學格局。2009年被確定為山東省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與山東師范大學聯合招收中國現當代文學、原子和分子物理、微生物學三個專業研究生。設有山東省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省重點學科2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2個、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個、省文化藝術重點學科2個。現有全日制本專科在校生22757人,成人教育在校生11756人,與山東師范大學聯合培養在校生研究生41人。 教育教學 學校牢固樹立教學中心地位,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任務,積極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現有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獲批為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實施高校。省級特色專業6個,省級教學名師4人,省級教學團隊5個,省級精品課程39門,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省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項目3項,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近三年共承擔省部級教改立項85項,獲得省級以上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45項。本科畢業生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累計通過率、考研錄取率、一次性就業率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得到了社會和廣大考生的認同,2009年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對我校就業提出表揚。畢業生考研上線人數連續多年占普通本科畢業生人數的30%左右,其中,超過50%的學生被「211」或「985」等全國重點大學錄取。注重提升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在國家級大學生科技創新文化競賽中,近三年獲得獎勵1160餘項,其中特等獎3項、一等獎41項,特別是:2010年,在有清華大學等全國知名高校參加的全國首屆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中,我校代表隊獲得國家級一等獎,成為山東省高等院校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學校。2011年,我校學生榮獲第四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競賽特等獎第一名。2012年,我校學生在第七屆「畢升RIGOL杯」全國電子創新設計競賽中獲得全國惟一的特等獎;獲國際市場營銷大賽本科組全國總決賽第一名。2013年,我校學生獲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2項、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一等獎2項;獲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一等獎3項;獲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一等獎2項。 科研成果 學校著力提高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水平,基礎研究在許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應用研究具有較強的綜合研究開發能力,其中在中國現當代文學、地域文化研究、生物物理、有機化學、紡織服裝、生物科學技術、可再生能源等領域有較大學術影響。近三年,學校承擔和參與各級各類科研課題783項,其中國家級18項,省部級190項,在核心期刊發表科研論文3179篇,其中SCI、EI、STP收錄789篇,CSSCI核心庫論文220篇,出版著作161部。獲各級各類科研成果獎850項,其中省部級以上50餘項,申請和授權中國發明和中國實用新型專利425項。 服務社會 學校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已成為區域知識創新和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實施了兩期《全面服務德州行動計劃》,與德州市所有縣(市、區)簽訂了全面合作協議,不斷提高服務地方發展的貢獻度。積極幫助企業解決技術難題,籌集5大類380項服務課題,開展服務項目50餘項。不斷加大校地協同創新力度,2012年與中科院、皇明太陽能集團合作建立清潔能源研究與技術推廣中心;2013年,與德州市制葯有限公司聯合成立「新型葯用輔料與緩控釋工程實驗室」,獲批山東省工程實驗室;聯合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德州市部分知名企業,組建了「德州生物物理技術與生物製造協同創新中心」,精心打造德州生物谷,為地方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提供平台。出版了兩輯《德州地域文化叢書》,為繁榮地方文化作出了積極貢獻。獲批山東省教師教育基地,開展了多批次骨幹教師高級研修班,形成了集職前培養職後培訓相統一的開放的現代教師教育體系。發揮人才與科研優勢,建立了法律咨詢與普及團隊等14個服務團隊,在地方黨政決策咨詢、信息服務、城市建設、兩區同建、教育培訓等工作中做出了積極貢獻。 對外交流 學校十分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面向世界,開放辦學。已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法國、韓國等國家40多所大學建立了友好校際關系,並開展了合作辦學、互派教師與留學生、合作科研等實質性合作,學校可面向各國招收留學生到本校學習漢語和其它專業課程。每年有十幾位外籍教師來我校任教,每年派出教師到英國、美國、加拿大進修、訪問或合作研究。經教育部和省級主管部門批准,我校與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國立經濟與服務大學開展藝術設計、國際經濟與貿易兩個專業的合作辦學,與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大學開展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合作辦學,與美國底特律大學開展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合作辦學、與澳大利亞埃迪斯·科文大學開展計算機應用技術、護理兩個專業的合作辦學,獲批「國際本科學術互認課程」項目,首批開設會計學、環境設計兩個本科專業,現已培養了大批具有國際化視野的人才。中外合作在校生63人,近二年派出35名學生赴馬來西亞、韓國和台灣交換學習,2名學生赴韓國極東大學攻讀碩士學位。我校在國外留學歸來的畢業生大部分在國內政府機關、高校及大型企業就業,充分體現了中外合作辦學的優勢。學校成功舉辦「中國德州——澳大利亞堪培拉大學文化周」、「教育部俄羅斯美術藝術大師班」、中俄國際學術研討會等活動,進一步拓寬了學校對外交流的渠道和領域,提高了德州學院在國際上的知名度。 稱號榮譽 近三年全國新建本科院校聯席會議連續3次邀請學校作典型發言,教育部《高教領導參考》5次刊登了學校的特色辦學經驗,《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等國家媒體宣傳報道學校典型經驗和做法20餘條,學校的影響進一步擴大。2007年榮獲「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09—2011年連續三年被評為「全省企校合作培養人才先進單位」;2010年被評為「全國高校畢業生預征工作先進集體」和「全省教育工作先進單位」; 2011年被評為「全國高等教育學籍學歷管理工作先進集體」和「山東省大學生創業教育示範院校」;2012-2013年相繼被授予「山東省教師教育先進單位」、「全省高校人事工作先進單位」、「全省高校教務管理先進單位」、「全省高校科研管理先進單位」、「全省高校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先進單位」、「山東省招生工作先進集體」、「山東省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高校檔案工作優秀單位」、「全省高校能源管理與節能減排工作先進單位」、「 全省高校辦公室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注冊資本:148598.48萬人民幣
㈢ 德州有幾個會計培訓學校電話
德州學院常年開辦復 會計,制工程造價等科目的自考培訓,你可以參加,然後參加自考,現在的自考生也還是不錯的,能力可以達到 好多打著速成的旗號的班都是騙人的,結果錢花不少什麼也學不到。不如自考,到時候還能有個大專的
㈣ 德州學院的辦學實力
截至2014年1月,德州學院有省級重點學科2個、省級文化藝術重點學科2個。2009年,學校被確定為山東省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與山東師范大學聯合培養中國現當代文學、原子和分子物理、微生物學三個專業的研究生共計39人。根據區域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要求,大力實施學科專業對接工程,初步建設了紡織服裝、能源機械、食品生物、化工制葯、信息管理等應用型優勢學科專業群和具有傳統優勢的教師教育學科專業群。
省級重點學科(2個)
生物物理學、服裝設計與工程。
省級文化藝術重點學科(2個)
民俗文化學、地域音樂文化。 學院現有教職工人,其中專任教師1162人,博士192人,碩士642人,教授116人,副教授540人,兼職碩士生導師28人。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合理,有較強的教學、科研能力和良好的學術風氣。教師愛崗敬業,治學嚴謹,教學和科研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有12人獲得曾憲梓教育基金會優秀教師獎,擁有全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國優秀教師5人、首屆中國職業院校教學名師1人;擁有山東省突出貢獻專家1人、山東省重點學科首席專家3人、山東省從事高等教育研究有重要貢獻學者1人、山東省教學名師4人、山東省優秀教師14人、山東省理論人才「百人工程」2人、山東省高校思政課骨幹教師1人;擁有德州市首席專家4人、德州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3人,德州市優秀中青年專家8人。學校大力建設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人才隊伍,積極推進雙師型隊伍建設,擁有雙師型教師166人,近三年選派75位教師到企業做「訪問工程師」,聘請相關企業和產業領域的130位高級技術人員作為我校的特聘教師。學校還聘有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著名學術機構和高等院校兼職教授128人,其中院士5人。
省級教學團隊(5個)
哲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量子力學課程教學團隊、服裝工程系列課程教學團隊、文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信息與計算科學課程教學團隊。 質量工程 截至2014年1月,德州學院有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6個、省級精品課程39門,設有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
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
服裝設計與工程。
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
能源與動力工程。
省級特色專業(6個)
服裝設計與工程、物理學、思想政治教育、漢語言文學等。
省級精品課程(39門)
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力學、量子力學、馬克思主義哲學、離散數學、服裝材料學、外國文學史、資料庫系統概論、婦產科護理學、服裝工藝、服裝設計、服裝製版、數據結構、復變函數論(雙語)、數學建模、護理心理學、護理倫理學、社會醫學、化學基礎實驗、材料合成與制備實驗、高分子化學實驗等。 教學成果 2010年至2013年間,德州學院共承擔省部級教改立項85項,獲得省級以上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45項。
德州學院畢業生考研上線人數連續多年占普通本科畢業生人數的30%左右,其中,超過50%的學生被「211」或「985」等全國重點大學錄取。特別是2010年,畢業生考研上線人數占普通本科畢業生人數的43.3%,在上線人數中,有超過60%的學生被「211」或「985」等全國重點大學錄取。並且每年都有部分本科畢業生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著名高校錄取為碩士研究生,已有部分學生考取了博士研究生,展示了學生良好的素質和學風。
截至2014年1月,德州學院在國家級大學生科技創新文化競賽中獲得獎勵1160餘項,其中特等獎3項、一等獎41項。學校大學生在全國大學生科技文化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獲得全國一、二、三等獎55項,其中國家一等獎10項,省級獎勵480餘項。2010年,在有清華大學等全國知名高校參加的全國首屆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中,學校代表隊取得了國家級一等獎的好成績,成為山東省高等院校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學校。2011年,學校學生設計的《害蟲自殺式太陽能滅蟲器》榮獲第四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競賽特等獎第一名。2012年,學校學生設計的作品「大頭控」在第七屆「畢升RIGOL杯」全國電子創新設計競賽中獲得全國唯一的特等獎;學校參賽作品「藏在拐杖里的愛——任你行智能拐杖策劃案」獲得國際市場營銷大賽本科組全國總決賽第一名。2013年,學校兩個代表隊在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獲得一等獎。德州學院作品獲第七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銀獎,學校獲」全國高校優秀組織單位」榮譽稱號。 截至2014年1月,德州學院已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法國、韓國等國家的40多所大學建立了友好校際關系,並開展了合作辦學、互派教師與留學生、合作科研等實質性合作,學校可面向各國招收留學生來學習漢語和其它專業課程。每年有十幾位外籍教師來學校任教,德州學院每年派出教師到英國、美國、加拿大進修、訪問或合作研究。
經教育部和省級主管部門批准,德州學院與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國立經濟與服務大學開展藝術設計、國際經濟與貿易兩個專業的合作辦學,與俄羅斯別爾哥羅德大學開展生物技術及應用專業合作辦學,與美國底特律大學開展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合作辦學、與澳大利亞埃迪斯科文大學開展計算機應用技術、護理兩個專業的合作辦學。大部分在國外留學歸來的畢業生在國內政府機關、高校及大型企業就業,充分體現了中外合作辦學的優勢。
德州學院成功舉辦「中國德州—澳大利亞堪培拉大學文化周」、「教育部俄羅斯美術藝術大師班」、中俄國際學術研討會等活動。 德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中明確提出,大力提升高等教育,提高高等教育普及程度,加強學科建設,增設新能源、新材料、物聯網、新媒體等經濟社會發展的急需專業和新興學科。
德州學院新校區是根據德州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校區東擴項目,項目投資概算9億余元,總規劃建築面積438250平方米。整個項目計劃於2014年建成,屆時德州學院招生規模將超過26000人。
㈤ 德州考研培訓班有那些德州學院考研的情況
考研班都是神馬,想考研重點還是自己的能力,當年我們也有好多沒報班的都考上了。自己努力吧
㈥ 德州的心理咨詢師培訓機構有哪些啊哪個比較好。
我也知道心理學,也沒證
㈦ 德州市有沒有教師資格證考試輔導班
前年的時候德城區教育局組織過一次,在德州學院的繼續教育學院,我是在教師資格證考試報名的時候報的名。今年不清楚,報名後常去德州學院附近的書店打聽一下。
㈧ 德州學院考研數學哪個輔導班好
個人感覺都差不多。
輔導班對於考研來說,最大的貢獻是,給予了心理安慰,督促自己,動力更大一點。
呵呵,個人見解!
㈨ 德州的考研輔導班有哪些在哪報名上的人多不多(德州學院周邊) ps:本人非德州學院學生。
有高聯,啟航,文都,這幾個是主要的,也是比較有權威的。啟航在啟航版書店,高聯在學林書權店,文都在文都書店。很多人都說高聯不錯,師資力量比較雄厚,報的人也比較多。我也是今年報名,打算報高聯,當然相比之下高聯的收費是要高一些的。具體的收費情況要視所報班的類型來看了。沒關系,放心大膽報吧,只要充分利用起來,肯定物有所值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