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輔導課程 » 名詞解釋教牧心理輔導

名詞解釋教牧心理輔導

發布時間: 2021-02-10 12:24:15

Ⅰ 心理學名詞解釋大全

心理學來是一門研究人類的自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一門應用學科。包括基礎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
心理學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人格、行為、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等許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家庭、教育、健康、社會等發生關聯。心理學一方面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體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嘗試解釋個體心理機能在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同時它也與神經科學、醫學、生物學等科學有關,因為這些科學所探討的生理作用會影響個體的心智。

Ⅱ 教育心理學的名詞解釋

教育心理學中的名詞比較多,以下有一些關於教育心理學的名詞解釋:
心理發展
1.心理發展分為八個階段:乳兒期(0—1),嬰兒期(1—3),幼兒期(3—6),童年期(7—12),少年期(12—15),青年期(15—25),成年期(25—65)老年期(65以後)
心理發展的一般特徵:
(1)連續性和階段性
(2)定向性和順序性
(3)不平衡性:勞倫茲指出「關鍵期」指個體發展中環境影響起最大作用的時期。2歲是口頭語言發展的關鍵期,4歲是形狀知覺形成的關鍵期,4—5歲是學習書面語言的關鍵期。
(4)差異性
童年期(小學生),少年期(初中生,被稱為「心理斷乳期」),青年初期(高中生,經驗向理論轉化)
個體成長的兩個高峰期:幼兒期和少年期
2.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論:
感知運動階段(1—2):客體永久性
前運算階段(2—7):自我中心性,思維片面性
具體運算階段(7—11):去自我中心,思維可逆轉,守恆
形式運算階段(11—成人):命題運算,思維成熟,抽象邏輯思維,可逆與補償
教學啟示:(1)認知發展階段制約教學內容和方法(2)教學可以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
3.蘇聯維果斯基「最近發展區」:兩種水平(1)兒童現有的水平,有一定的已經完成的發展系統所形成的的兒童心理金額給的發展水平。(2)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
教學啟示:教學不能只適應發展的現有水平,還應適應最近發展區,從而走在發展的前面,最終跨越「最近發展區」走到新的水平。
支架式教學:即在學生試圖解決超出當前知識水平的問題時給與支持和知道,幫助其順利通過最近發展區,使之完成最終任務。
4. 人格:又稱個性,是指決定個體的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並使其與其他的性有有穩定區別的綜合心理特徵。
埃里克森人格發展理論:
(1)基本的信任感對基本不信任感(0—1.5歲)(嬰兒期)(發展任務是發展對周圍世界的信任感)
(2)自主感對羞恥感與懷疑(2—3歲)(兒童早期)(發展任務是培養自主性)
(3)主動感對內疚感(4—5歲)(學前期)(發展任務是培養主動性)
(4)勤奮感對自卑感(6—11歲)(學齡期)(發展任務是培養勤奮感)
(5)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12—18歲)(青年期)(初中生發展任務是培養自我同一性)
親密感對孤獨感(18—30歲)(成年早期),繁殖感對停滯感(30—60歲)(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對絕望感(60歲以後)(成年晚期)
學習理論
1.學習定義:個體在特定情境下由於練習和反復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變化。
學習分類:(1)按學習主體分:動物學習、人類學習、機器學習
(2)學習結果加涅分:言語信息、智慧技能、認知策略、態度、動作技能
(3)學習意識阿瑟雷伯分:內隱學習和外顯學習
(4)奧蘇貝爾:接受學習和發展學習,機械學習和有意義學習
(5)我國學習分類知識的學習、技能的學習和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學習三類。
2.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聯接派學習理論)
(1)經典型條件作用(小狗):巴普諾夫和華生,通過條件作用建立刺激—反應(S—R),規律有習得、消退、泛化與分化
(2)桑代克的聯結—試誤學習理論(教育史上第一個較為完整的學習理論):1.學習的實質在於形成情境與反應之間的聯結。2.學習的進程是一種漸進的、盲目的、嘗試錯誤的過程。3.學習的三原則:准備律、練習律、效果律。
(3)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迷箱):人和動物行為分為兩類:應答性行為(有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不隨意的反射性反應)和操作性行為(不與人任何特定刺激相聯系,是有機體自發做出的隨意性反應。
正強化:通過呈現個體想要的愉快刺激來增強反應頻率。
負強化:通過消除或中止厭惡、不愉快的刺激來增強反應頻率。
懲罰:凡是能夠減弱行為或者降低反應頻率的刺激或事件。
程序教學:小步子原則,自定步調原則,積極反應原則,及時反饋原則。
教育啟示:教育就是塑造行為,為計算機輔助教學(CAL)提供理論支持。
(4)班杜拉的學習理論:觀察學習包括注意、保持(記憶)、復現(產生動作)和動機四個子過程。強化分1.直接強化:觀察者因表現出觀察行為而受到強化。2.替代強化:觀察者因看到榜樣的行為被強化而受到強化。3.自我強化:對自己表現出的符合或超出標準的行為進行自我獎勵。
3.認知派學習理論:
(1)格式塔的完形頓悟學習理論:科勒的黑猩猩實驗。第一,從學習的結果來看,學習並不是形成刺激—反應的聯結,而是形成了新的定性。第二,從學習的過程來看,學習是通過頓悟過程實現的。
(2)托爾曼的符號學習理論:首先學習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獲得,學習的目的性是人類學習區別於動物學習的主要標志。(期望是托爾曼的核心概念)
(3)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論:
學習觀:學習的實質是主動地形成認知結構,包括獲得、轉化和評價三個過程。
教學觀:教學目的是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動機原則、結構原則、程序原則、強化原則學習法:發現法
(4)奧蘇伯爾的有意義接受學習論(與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論是對立的):
學習的分類:在學習方式上分接受學習和發現學習;在內容上分有意義學習和機械學習。有意義學習:以符號為代表的新觀念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原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系的過程,是原有觀念對新觀念加以同化過程。
有意義學習的條件:客觀條件(有意義學習材料本身),主觀條件(學習者自身因素)
先行組織者:奧蘇貝爾,即先於某個學習任務本身曾憲的引導性學習材料。
(5)加涅的信息加工學習理論:學習工程是個信息加工過程,分為:動機、了解、獲得、保持、回憶、概況、操作、反饋八個階段。
4.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羅傑斯)
有意義的自由學習觀:有意義學習和無意義學習
學生中心的教學觀:學生中心模式又稱非指導性教學模式,老師是「助產士」「催化劑」
人本主義對新課改的啟示:羅傑斯主張課程「以學生為中心」,應培養「完整的人」。持有一種動態的評價。
5.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核心:只是是在主客體相互作用的活動中建構起來
知識觀:強調知識的動態性
學習觀:學習的主動建構性,學習的社會互動性,學習的情境性。
學生觀:學生不是空著腦袋進教室的。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學習中,他們已經形成了豐富的經驗,所以教學不能無視學生的這些經驗,而是要把兒童現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兒童從原有的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

Ⅲ 教育心理學名詞解釋

教育心理學
是心理學的一門分支學科,其研究內容是教育和教學過程中的種種心理現象及其變化,揭示在教育、教學影響下,受教育者學習和掌握知識、技能、發展智力和個性的心理規律;研究形成道德品質的心理特點,以及教育和心理發展的相互關系等。

學習動機
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在原因,是激勵、指引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 學習動機指的是學習活動的推動力,又稱"學習的動力"。它並不是某種單一的結構。學生的學習活動是由各種不同的動力因素組成的整個系統所引起的。其心理因素包括:學習的需要,對學習的必要性的認識及信念;學習興趣、愛好或習慣等。從事學習活動,除要有學習的需要外,還要有滿足這種需要的學習目標。由於學習目標指引著學習的方向,可把它稱為學習的誘因。學習目標同學生的需要一起,成為學習動機的重要構成因素。

操作技能也叫動作技能、運動技能,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操作活動方式。日常生活中的許多技能都是操作技能,如音樂方面的吹啦彈唱,體育方面的球類、體操、田徑等。 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徑是練習。

心智技能
(intellectual skill)又稱為智慧技能或智力技能。它是一種藉助於內部語言在人腦中進行的認知活動方式,如默讀、心算、寫作、觀察和分析等技能。
學習遷移

即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它廣泛地存在於知識、技能、態度和行為規范的學習中。任何一種學習都要受到學習者已有知識經驗、技能、態度等的影響,只要有學習,就有遷移。遷移是學習的繼續和鞏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學習的條件,學習與遷移不可分割。

Ⅳ 心理健康的名詞解釋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抄各個方面及活動過程處於一種良好或正常的狀態。心理健康的理想狀態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認知正確、情感適當、意志合理、態度積極、行為恰當、適應良好的狀態。

受到遺傳和環境的雙重影響,尤其是幼年時期的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對心理健康的發展影響甚大。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產、生活上能與其他人保持較好的溝通或配合,能良好地處理生活中發生的各種情況。

(4)名詞解釋教牧心理輔導擴展閱讀:

雖然人們生活的水平是在逐步的提高,但是有一個問題是不容忽視的,這就是健康的問題。很多人處於亞健康的狀態。亞健康不是健康的狀態,而是非常危險的非健康狀態。因為在這個過程中,雖然表面上看是健康的狀態,但是實際上是很危險的。

就相當於保險絲即將斷開之前的狀態,而心理的健康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非常有必要針對心理的狀態進行分析和解決。

Ⅳ 教育學 教育心理學 名詞解釋匯總

1、心理發展的一般規律是什麼?
2、根據小學生人格發展的特點提出教育建議。
3、舉例內分析學習容、人類的學習和學生的學習的區別。
4、分析動機與學習的關系。
5、學校實施強化的要求是什麼?
6、怎樣培養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7、影響遷移的因素有哪些?
8、知識應用的一般過程有哪幾個階段?
9、舉例說明智力技能形成的過程。
10、舉例說明如何培養學生的智力技能?
11、舉例說明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有哪些?
12、簡要說明學習策略的教學模式。
13、舉例說明如何矯正不良品行?
14、舉例說明教師的專業素質有哪些成分?
15、從哪些方面分析教學內容?
16、陳述教學目標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17、教學內容的組織應該從哪幾個方面著手?
18、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策略有什麼特點?
19、常見的課堂紀律問題有哪些?如何處置?
20、教學評價有什麼意義?

Ⅵ 心理學名詞解釋:指導

體育心理學的定義 1,Pargman(1998)認為,運動心理學是通過運用人類心理學的理論,框架和原則試圖解釋,預測或改變與運動相關的行為. 2,Anshel(2003)提出,運動心理學研究在運動參與背景下的人類行為以及人類行為如何被三種基本來源即運動員,團隊領導(例如教練員)和這些個體相互作用的環境條件所影響. 3,Gill(1979)指出,競技和健身運動心理學是對人及其行為在競技及健身運動情景中的科學研究.競技和健身運動心理學家找出一些原則和指導方針使體育專業人員能夠運用,以幫助成人和兒童參與運動並從中得到益處. (一)國外學者所下的定義 教 練 運動員 環 境 運動表現 (二)國內學者所下的定義 張力為(2003)指出,體育心理學是研究人在體育運動中的心理活動的特點及其規律的科學. 祝蓓里等人(2000)認為,體育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們從事體育活動(包括體育教學活動,課外體育活動和體育競賽活動)專門條件下的心理現象及其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 本教材所下的定義 體育心理學是研究體育運動情景中認知,情感和行為的科學. 學習和掌握體育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主要有兩個目的 一是理解心理因素如何影響個體的生理表現; 二是理解參與體育活動如何影響一個人的心理發展,健康和幸福. 三,體育心理學的多維性 體育心理學是一個包含多種學科的研究和實踐領域,包含心理學的許多傳統學科; 這些學科的理論和方法都能從不同的角度解釋身體練習中的心理學問題,並可加以應用 ; 這些學科的理論和方法促進體育心理學學科的發展. 學習體育心理學的意義 1,可以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特徵和需要, 這有助於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 一,體育實踐工作的需要 5,可以幫助學生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培養合作能力,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 (一)體育教學實踐的需要 2,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區別對待; 3,可採用一些心理技能訓練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運動技能和調節情緒狀態; 4,採用心理學的方法幫助學生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動機水平; (二)學校運動隊訓練和比賽的需要 如何通過心理學的手段和方法提高訓練水平; 怎樣通過心理學的手段和方法使運動員處於最佳比賽狀態,充分發揮最大潛力,獲得優異的比賽成績; 如何通過心理學的手段和方法消除疲勞,調節情緒,恢復良好的身心狀態.

Ⅶ 教育心理學常考名詞解釋有哪些

教育心理學常考的名字有:

1學習過程2、心理發展3、學習准備4、關鍵期5、最近發展區 6、人格7、自我意識8、認知過程 9、認知方式10、掌握學習 11、性格12、廣義的學習13、知識 14、技能15、行為規范 16、強化17、正強化18、負強化19、消退20、懲罰21、學科的基本結構22、意義學習23、接受學習24、先行組織者 25、動機26、學習動機27、學習需要 28、認知內驅力29、自我提高的內驅力30、附屬的內驅力31、學習期待32、誘因33、成就動機: 34、自我效能感 35、替代性強化36、自我強化37、問題情境38、學習遷移39、正遷移40、負遷移41、水平遷移42、垂直遷移43、一般遷移44、具體遷移 45、同化性遷移46、順應性遷移47、重組性遷移48、心向與定勢49、知識50、感性知識51、理性知識52、感知53、表象54、概念55命題56、陳述性知識57、程序性知識58、心智技能59、認知策略60、符號學習61、概念學習62、命題學習63、下位學習64、上位學習65、並列結合學習66、直觀67、概括68、變式69、前攝抑制70、倒攝抑制71、過度學習72、技能73、操作技能74、心智技能75、操作定向76、操作模仿 77、操作整合78、操作熟練 79、原型定向80、原型操作81、原型內化82、學習策略83、認知策略84、元認知策略85、資源管理策略86、復述策略87、精細加工策略88、組織策略89、元認知90、問題91、問題解決92、理解問題
93、創造性94、發散思維 95、聚合思維 96、頭腦風暴訓練 97、態度 98、品德 99、道德認識100、道德行為101、從眾102、服從103、認同104、內化105、觀察學習 106、心理健康107、心理評估108、心理輔導109、系統脫敏110、教學目標111、教學方法112、教學策略113、發現教學114、情境教學115、合作學習116、個別化教學117、程序教學118、計算機輔助教學 119、課堂管理120、群體121、群體動力 122、群體凝聚力123、群體規范 124、課堂氣氛 125、課堂紀律 126、教師的領導方式127、人際交往128、人際關系129、合作130、競爭131、課堂結構132、課堂常規133、問題行為134、教學評價135、測量136、測驗137、形成性評價138、總結性評價: 139、常模參照評價140、標准參照評價141、配置性評價 142、診斷性評價143、正式評價144、非正式評價145、標准化成就測驗146、教師自編測驗147、信度。 148、效度149、區分度150、羅森塔爾效應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