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法心理輔導
㈠ 教育學心理學系統脫敏法和強化法的區別是什麼
區別在於:
1、目的不同:
系統脫敏療法主要目的是消除恐懼,而強化法則目的是矯正不良行為。
2、手段不同:
(1)系統脫敏療法是通過誘導求治者緩慢地暴露出導致神經症焦慮、恐懼的情境,並通過心理的放鬆狀態來對抗這種焦慮情緒,從而達到消除焦慮或恐懼的目的。
(2)強化法則是通過訓練,建立某種良好行為。即運用正性強化原則,每當兒童出現所期望的心理與目標行為,或者在一種符合要求的良好行為之後,採取獎勵辦法,立刻強化,以增強此種行為出現的頻率。
3、基本原理不同:
(1)系統脫敏的基本原則是交互抑制,即在引發焦慮的刺激物出現的同時讓病人做出抑制焦慮的反應,這種反應可以虛弱、直至最終切斷刺激物與焦慮的條件聯系。
(2)強化法是根據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原理設計出來的,一般採用逐步進級的作業,並在完成作業時按情況給予獎勵(即強化),以促使增加出現期望獲得的良好行為的次數。
3、操作步驟不同:
系統脫敏的操作步驟:
(1)進入放鬆狀態:首先應選擇一處安靜適宜、光線柔和、氣溫適度的環境,然後讓患者坐在舒適的座椅上,讓其隨著音樂的起伏開始進行肌肉放鬆訓練。訓練依次從手臂、頭面部、頸部、肩部、背部、胸部、腹部以及下肢部訓練,過程中要求患者學會體驗肌肉緊張與肌肉鬆弛的區別,經過這樣反復長期的訓練,使得患者能在日常生活中靈巧使用,任意放鬆程度。
(2)想像脫敏訓練:首先應當讓患者想像著某一等級的刺激物或事件。若患者能清晰的想像並感到緊張時停止想像並全身放鬆,之後反復重復以上過程,直到患者不再對想像感到焦慮或恐懼,那麼該等級的脫敏就完成了。以此類推做下一個等級的脫敏訓練。一次想像訓練不超過4個等級,如果訓練中某一等級出現強烈的情緒,則應降級重新訓練,直到可適應時再往高等級進行。當通過全部等級時,可從模擬情境向現實情境轉換,並繼續進行脫敏訓練。
(3)現實訓練:這是治療最關鍵的地方,仍然從最低級開始至最高級,逐級放鬆、脫敏訓練,以不引起強烈的情緒反應為止。為患者布置家庭作業,要求患者可每周在治療指導後對同級自行強化訓練,每周2次,每次30分鍾為宜。
強化法:
(1)治療前,首先了解病史,再確認目標行為,劃出基準線。被選出的目標行為應該是能被客觀地控制,可觀察與評價其程度,而且能夠反復進行強化。
(2)選擇有效增強物。如消費性增強物、活動性增強物、操作性增強物、擁有性增強物、社會性增強物等。選擇有效增強物,以期達到確實有效的強化與矯正目的。
(3)擬訂矯正方案或塑造新行為方案,以期取得病兒的積極配合。矯正方案不但確認被矯正或塑造的行為,還應包括採用何種治療形式和方法、確定應用何種增強物等。根據情況變化,矯正方案還可隨時調整。
(4)治療過程中,每當目標行為出現,應立即給予增強物,不能延擱時間並向病兒講清楚被強化的具體行為,使之明確今後該怎麼做。
(5)一旦目標行為多次按期望的頻率發生時,應當逐漸消除可見的增強物,而以社會性增強物及間歇性強化的方法,繼續維持。以防止出現強化物的飽厭情況。
(6)治療程序結束之後,周期性地對該行為作出評價。
㈡ 常用的心理輔導方法有哪些
1、會談法:咨詢師通過談話了解內心世界的問題和矛盾,也通過談話對認知、情專感和意屬向發生變化。運用這一方法了解心理問題時,要讓對象自由的、無限制的陳述,以充分暴露壓抑在心中的矛盾和發泄積壓的情緒;
2、觀察法:有意識地觀察外部的行為表現,包括面部表情、說話聲調、姿勢和動作等,以研究和判定其內活動的方法;
3、測驗法:心理測驗的種類很多。採用心理測驗的方法應該十分慎重,一是不能過高估計心理測驗的信度和效度而迷信心理測驗。特別是把心理測驗的結果告知本人時,要講究分寸和策略,以免造成消極的後果。二是對從國外引進的各種心理測驗量表,由於編制者及其所在國家的文化、價值觀不同,應該採取分析的態度,不能未經我國檢測修訂就加以搬用。
㈢ 什麼叫心理治療的差別強化法
差別強化法也有叫陽性強化法或正面強化法.目的是強化正性行為,消除負性行為專.
具體做法為:在理想行為出現時屬給予獎勵刺激,在不理想行為出現時,扣除原先的獎勵刺激,可以增強或維持理想的行為,同時減弱或消除不理想的行為。
以上回答,供你參考哈....
希望能幫到你....
㈣ 心理輔導方法有哪些
核心提示:現在人們已經不只是身體會患上某些疾病了,在心理方面也有著很多異常情況,所以說大家對於心理健康也是越來越重視了,必須要做好心理健康方面的輔導,才能使人與人之間有良好的溝通與交際,也會給自己更大的信心,以及在生活中的種種障礙會克服,那麼心理輔導的內容有哪些呢?
現在人們已經不只是身體會患上某些疾病了,在心理方面也有著很多異常情況,所以說大家對於心理健康也是越來越重視了,必須要做好心理健康方面的輔導,才能使人與人之間有良好的溝通與交際,也會給自己更大的信心,以及在生活中的種種障礙會克服,那麼心理輔導的內容有哪些呢?
心理輔導的內容有哪些
心理輔導的內容是非常多的,如對於被輔導者的傾訴一定要耐心的傾聽,給予相應的鼓勵以及安慰,還要進行有必要的一些心理測查,當然被輔導者的理論學習也是需要進行一定輔導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日常生活活動,被輔導者也是不例外的,對於他們的日常生活要做好督促,另外可做現場演練,從而使被輔導者的生活技能以及情感真實的體驗水平有所提高。還要幫助被輔導者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解除。
心理輔導的分類有哪些
對於心理輔導是有很多種的,如果是按照 學科劃分的話,分為了教育學模式、醫學或者是生理模式以及心理學模式,而如果是按照服務對象與目標不同來分的話,又分為了適應性心理輔導模式、障礙性心理輔導模式以及發展性心理輔導的模式。學校裡面的心理輔導包括了學習輔導、人格輔導、生活輔導以及職業輔導等,在輔導的時候會根據大家不同的症狀表現給予不同的輔導建設。
心理輔導的內容有哪些呢?大家對於心理輔導相信多多少少有一定的了解,近些年的時間裡面需要做心理輔導的人越來越多了,而不同的情況需要做出不同的輔導內容,關於心理輔導內容的相關內容,在以上有詳細的介紹,希望能幫到大家。
㈤ 心理咨詢陽性強化法的治療過程
陽性強化的過程其實就是當給出某個刺激後其期待的結果出現了給予一個正向的鼓勵或者是獎勵,增加其結果出現的頻率
㈥ 請問教育心理學的強化暫停法的解釋,如有例子說明就更好了,謝謝
強化暫停
這種方法是在一段特定時間內對個體暫時不予強化,或把個體暫時與特定的強化環境相隔離,從而抑制不良行為的發生或降低其發生頻率。它相當於日常生活中人們處理問題行為的一種做法,即讓犯過者單獨呆立在某一地方,如辦公室。有關心理學理論認為,不良行為也是學習(尤其是強化影響)的結果,因此,控制強化及強化情境就能矯正不良的行為。這種控制的途徑之一就是強化暫停。
這種方法是在一段特定時間內對個體暫時不予強化,或把個體暫時與特定的強化環境相隔離,從而抑制不良行為的發生或降低其發生頻率。它相當於日常生活中人們處理問題行為的一種做法,即讓犯過者單獨呆立在某一地方,如辦公室。有關心理學理論認為,不良行為也是學習(尤其是強化影響)的結果,因此,控制強化及強化情境就能矯正不良的行為。這種控制的途徑之一就是強化暫停。
有關研究指出,要使強化暫停法收到較好效果須注意以下幾點:(1) 在執行強化暫停這一方法前,應向對象明確指出:如果你有X(不良行為),Y(強化刺激)將絕對不會發生。(2) 強化暫停持續時間切忌過長,否則會造成問題行為者失去應有的受教育的機會。一般說來,應按預先約定的時間,時間一到,暫停即告終止,或者按個人良好行為是否已明顯得到抑制或有所好轉來控制強化暫停時間。(3) 強化暫停的場所應該沒有任何吸引人的或造成分心的事物。通常應選擇狹小、通風良好的地點。(4) 在執行強化暫停過程中,應盡可能使用某種言語的或非言語的信號,即及時暗示行為者中止不良行為,那種僅僅讓個體去體驗暫停的「滋味」,並不是使用強化暫停的真正目的。(5) 如果發現問題行為者寧願呆在暫停情境里,那就不能簡單地使用這種方法。例如,某個問題行為者見考試就頭疼,不願參加測驗,他就可能故意表現出不良行為來求得暫停的處分,從而逃避面臨的考試。
㈦ 心理學中行為強化法的具體方式有哪些
1、連續強化:當個體需要的目標行為一旦出現,就予以強化。
2、間歇強化:是一種偶然的,並不是在每次行為出現都給予強化。能顧鞏固和建立所需要的目標行為。
強化法建立在操作性條件作用的原理上,若一個行為得到獎賞,那麼以後這個行為重復出現的頻率就會增加,得不到獎賞的行為出現的次數可能會較少。強化主要分為正強化,負強化,懲罰和消退。
正強化指為了能建立一個適應性行為模式,採用獎勵的辦法,使這種行為模式反復出現;負強化是運用批評或指責方式去對待不希望出現的行為,引發所希望的行為出現;懲罰是指不適當的行為出現時給予懲罰,以消除此行為;消退是指某種不良行為出現時,不予理解,讓這種行為自行消退。
(7)強化法心理輔導擴展閱讀
行為強化法根據斯金納的操作條件反射原理設計出來的,目的在於通過強化(即獎勵)而造成某種期望出現的良好行為的一項行為治療技術。一般採用逐步進級的作業,並在完成作業時按情況給予獎勵(即強化),以促使增加出現期望獲得的良好行為的次數。
這樣做本身就是對行為改善的一種強大推動力。此外,還可採用讓患者得到喜愛的食物或娛樂等辦法,通過這種方式來塑造新的行為,以取代舊的、異常的行為。
㈧ 在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時,常使用的「強化法」屬於什麼
你好,我沒有聽說過強化法,這根本就不是正統心理療法,這也不是正統的心理題,有正向激勵,行為矯正。
建議你好好翻翻書吧,去書中找答案,要是讓我選,會選A,畢竟強化最終要落實到行為中。
㈨ 心理輔導方法包括
心理輔導方法包括:學習輔導、人格輔導、生活輔導、職業輔導。具體是
1、學習輔導
學習輔導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學習輔導是對學習者學習過程中發生的各種問題(如認知技能、知識障礙、動機,情緒等)進行輔導;狹義的學習輔導是對學生經歷了學習挫折和困難時產生的心理困擾和行為障礙進行輔導。
4、職業輔導
升學與擇業是人生發展的必然過程,是事關個人前途的重要事件。職業輔導是為學生未來的生活作準備的教育活動,旨在幫助學生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長、興趣和社會就職條件的基礎上,確立自己的職業志向,進行職業的選擇和准備,為今後順利地踏上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學校心理輔導是教育者運用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行為科學乃至精神醫學等多種學科的理論與技術,通過集體輔導、個別輔導、教育教學中的心理輔導以及家庭心理輔導等多種形式,幫助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接納,自我調節,從而充分開發自身潛能。
(9)強化法心理輔導擴展閱讀:
目的和內容
給予被輔導者情感支持,激勵被輔導者擺脫生活困境的信心和勇氣,讓被輔導者更全面准確地了解自己,讓被輔導者學會管理自己,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糾正被輔導者的錯誤觀念,提高其對現實問題的分析水平,獲得積極情感的體驗。
耐心傾聽被輔導者的傾訴,給予相應的安慰和鼓勵,進行必要的心理測查,對被輔導者的理論學習進行輔導,對被輔導者的日常生活進行督促,進行現場演練以提高被輔導者的生活技能和情感體驗水平,幫助被輔導者及時化解生活中遇到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