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輔導課程 » 疫情後幼兒心理輔導

疫情後幼兒心理輔導

發布時間: 2021-02-12 17:56:01

⑴ 疫情過後中班幼兒入園適應措施

這個問題你不用擔心的,等到開學的時候幼兒園自然就把要求告知家長了!

⑵ 疫情蔓延,除了身體防護,孩子的心理疏導怎麼做

現在全國上下各地,幾乎每一個家庭,他們都是待在自己的家裡面,沒有出去遊玩、工作。雖然說大人他們可以忍受這種不出門的困難,可是對於小孩子來說,他們就比較艱難了。在疫情期間,除了注意自己孩子的身體健康,還要幫助他們做心理疏導。


當然有的時候他想去找他的小夥伴玩,我們也會親自上陣和他一起去玩耍,比如教他識字,和他一起彈琴,給他講小故事,在家裡面的時候和他捉迷藏。

⑶ 疫情期間教師如何做好學生心理輔導結構化面試

以初中生為例,談談我個人的認知。
首先:把握好初中生這個年齡段的基本版心理狀態-對事權物是非曲直有基本認知,接受外界信心較強
其次:具體到本次疫情對學生心理狀態的影響,作為班主任老師要有疫情肯定會對學生心理狀態有影響的認知,現在學校一般都建有微信群,針對本地區疫情(政府層面)通報的數據,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做個問卷星調查,探訪每個學生心理狀態,每個人性格和家庭環境不一樣,受到的影響也不一樣,把收到影響較大學生挑選出來,重點關注
再次:結合家長告知這一情況,畢竟疫情期間,家庭教育還是佔主導,引導家長帶領學生多關注正面新聞報道,按照專家提醒在家做好防護,讓學生感受到有人關注,背後有依靠,一定會沒事的,減弱恐懼心理
最後,疫情期間,大部分地區都安排了網課,結合家長,科學合理規劃好每天學習,充實每一天,教師在每日檢查作業中也多予以激勵鼓勵,通過學習轉移對疫情的注意力。
總之,疫情期間,學生的心理輔導是需要老師,家長協力去做,做好勤溝通,多觀察,把愛傳遞給學生。

⑷ 幼兒園該如何引導小朋友注意疫情防護

幼兒園在引導小朋友進行疫情防護的時候,可以考慮用可愛的故事來吸引小朋友的內注意,讓他容們自願戴好口罩,對於特別不聽話的小朋友,可以考慮適當的嚇唬一下,例如跟他說你不戴好口罩就會有細菌進到你的肚肚裡,肚肚就會疼。

⑸ 由於疫情的原因,如果幼兒園開學,會從哪幾個方面對幼兒進行心裡調適

在新冠病毒影響下,幼兒園延遲開學導致了孩子只能和家長待在家裡。孩子逐漸習慣了和家長居家生活和學習,對家長形成了更嚴重的依賴和依戀。
孩子疫情結束後不願回園將是正常現象,就像大人放長假後不願上班一樣。開學在即,家長需要幫孩子做以下幾方面的調整。
(1)幫助孩子恢復飲食習慣
孩子們在家裡好吃好喝,想吃啥吃啥,是不是小嘴都吃挑了?這樣的話,疫情過後,部分孩子回幼兒園就會出現不會自己吃飯、挑食或者正餐時間不願意吃、甚至身體不適的現象。疫情即將結束,需要家長盡快幫孩子恢復幼兒園的飲食習慣。
(2)幫助孩子恢復作息時間
孩子的作息是不是完全打破了?午睡睡了嗎?

趕緊恢復早睡早起、按時午睡的習慣吧,睡前也不要給孩子看過多的電視節目,要不疫情後上幼兒園真會起不來的。
(3)不要包辦,培養孩子獨立能力
疫情期間,您有沒有又開始幫孩子包辦各種事?要知道幼兒園致力在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呢!

家長您盡量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穿衣服,獨立大小便等,這樣孩子返園,也就不至於因為這些事都搞不定而過分離不開您了!
(4)給孩子一個心理暗示
「疫情快結束了哦。爸爸媽媽也要上班啦,寶貝你也有任務,要回幼兒園了,真是太期待了」。

「寶貝這段時間表現真好,媽媽一定會跟老師說的。」

對孩子要給正面動力而不是負面壓力。
(5)給孩子一個關心同伴的啟示
如果寶寶還是「死纏爛打」地和爸爸媽媽「討價還價」或是耍賴不想去幼兒園,這時家長們千萬不能對孩子失去耐心,可以稍微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也可以和寶寶說:

「班上的小朋友們不知道他們過得怎麼樣,你可以上幼兒園問問他們,也可以給其他小朋友打打電話,相約一起回幼兒園。」

這樣,小寶寶也會有興致想去幼兒園找其他小朋友玩。
(6)給孩子發出一個必須入園的指示
疫情結束後幼兒園開學的第一天,當把孩子送到班級門口時,家長也要調整心態,不要把孩子的哭鬧看得太嚴重。您一定要明確告訴孩子今天一定要入園上學。把幼兒送到班裡,交給老師以後,愉快地和孩子說再見,然後一定要馬上離開。當你離開之後,老師會用各種方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穩定幼兒的情緒,孩子不一會兒就會很開心地玩起來。
(7)
給孩子會按時來園接他回家的提示

家長把寶寶送到幼兒園後,做法還和以前分離時一樣,要講清楚什麼時候來接他,愉快地親親或者擁抱一下,然後從容離開。要特別多強調一句「我會按時來接你」,這樣做更能讓寶寶有安全感。

⑹ 疫情期間親子關系及心理健康方面讓你困惑的問題是什麼答案

一天期間親子關系的心理方面問題,會讓我覺得和孩子表面上越來越近,但是卻管控不了他玩游戲的情況

⑺ 幼兒園教師在疫情期間如何幫助家長緩解幼兒心理壓力、促進親子關系給予專業指

歐元教師在疫情期間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做好引導,告訴疫情下怎樣防護做起切莫恐慌

⑻ 疫情對學生的心理影響及解決措施

疫情期間對學生的心理影響還是非常大的,因為由於這段兒時間尤其是去年過年那一段時間,疫情兼職的時間非常的長,好多同學獲得數,尤其是低年級的小朋友一直都在家裡沒有去學校里上學,所以大部分的孩子都荒廢了自己的學業。只有那些自律比較強的孩子,或者是家裡條件比較好一點兒的孩子。才在那段時間沒有落下課程。所以疫情對孩子的心理也是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他們在這段時間,由於放鬆的時間長了,就容易養成了一種懶惰的心理。做什麼事情都比較怠慢了,這個時候要想改變他們這樣的心態,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一些對孩子要進行引導,讓他們重新進入一個緊張的狀態,積極的狀態,第二個就是父母,還有老師,一定要起一個榜樣的作用,要給孩子看到我也是和你一樣在努力的通過自己的行為舉止去影響孩子,讓孩子變成一個積極向上的孩子。當然了同時也對孩子進行適當的說教,這也是必不可少的,總之我們的目的就是讓孩子能夠好好的學習去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促進他們的學習成績的提高。

⑼ 健康領域目標談談疫情下如何做好幼兒的居家生活指導

設計在在家裡的活動,最好充分利用家庭里器械進行親子活動並打卡反饋。

⑽ 新冠疫情期間對中學生的心理影響及建議

一、高度重視疫情防控期間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
受到疫情影響,青少年可能出現許多心理健康問題,學校和家庭應該高度重視疫情防控期間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狀況。疫情影響下,青少年典型的心理健康問題可能有以下幾個:

情緒問題

恐慌焦慮:面對疫情肆虐的新聞十分擔憂、害怕,過分擔心自己及家人身體狀況,一旦身體出現不舒服就與新冠肺炎聯系起來;擔心延期開學、網路教學可能影響正常學業甚至導致畢業延期、就業推遲;白天過於緊張,無心學習,晚上又會覺得虛度時光,產生負罪體驗。

抑鬱絕望:因為疫情而感到人生無常,對生活失去信心,對一切失去興趣;因為武漢或湖北戶籍可能受到歧視,傷心難過;自己或家人已有明顯症狀,但無法及時就醫而痛苦絕望,或者已經就醫但擔心無法治癒而絕望崩潰。

歧視心理:將武漢或者湖北等同於病毒,對武漢人或湖北人極為歧視,肆意調侃甚至惡意謾罵。

行為問題

長期居家生活,無法進行線下社交活動,容易導致青少年孤僻疏離或是過於沉迷線上社交;過分依賴電子媒介獲取疫情信息,過分沉迷於網路視頻或是過分沉迷網路游戲,影響學習,影響睡眠。

家庭問題

長期居家生活,由於觀念、作息和行為上的差異,青少年與父母容易產生矛盾,導致家庭關系緊張。

二、建立政府、專家、機構、大中小學和家庭「五位一體」的心理健康維護機制
廣泛動員各方力量,著力構建「以政府為主導,以學校為主體,以專家為引領,以社會專業機構為輔助,以家庭親子教養為支持」的「五位一體」心理援助體系。

在政府支持和專家指導下,各省、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要充分發揮專業的引導作用,指導和幫助各級各類學校開展具體工作。

高校心理咨詢中心、心理學和教育學的科研人員及心理健康專家通力合作,對學生群體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研判,對學校心理老師提供專業的培訓與督導、咨詢和建議,增強青少年心理健康與危機干預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

家庭是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應激反應的「第一戰場」,因此學校應充分發揮家庭的協助作用,與家長共同指導兒童、青少年掌握緩解負性情緒的方法。

三、大、中、小學要上好心理健康第一課
引導學生對病毒的暴發、傳播、預防形成科學的認識。通過權威平台、權威媒體獲取疫情消息,對於非官方渠道的各類信息理性批判,不輕信、不傳播,切實做到不信謠、不傳謠。

引導學生對戰勝新冠肺炎疫情、恢復社會秩序樹立堅定的信心。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領導下,各級各類政府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應對措施。只要我們增強防範意識、遵守防控措施,堅定信心、眾志成城,一定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

不同地區青少年受疫情影響而導致的心理問題有所不同,學校應該充分考慮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的情況,對受到疫情直接影響最為嚴重的青少年群體給予特殊的關懷。

四、線上線下多渠道開展心理健康輔導
充分利用不同的平台技術和網路資源開展對兒童、青少年的心理援助服務。

結合已有的在線疫情心理援助課程,教會學生簡單的情緒調節方式,以應對恐慌、焦慮和無助等負性情緒,對有需要的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心理援助。

充分發揮「健康中國」「12320」以及其他心理危機干預熱線的作用,對學校心理健康中心無法幫助的、需要更專業幫助的學生進行轉介。

必要時利用已有網路直播平台,以網路教學的形式對學生開展遠程心理健康指導。

五、重視心理輔導中的專業化和規范化
心理輔導工作需要由具有專業背景、專業資質的機構和教師來做,各省、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應該積極開展新冠肺炎疫情應對心理援助培訓,組織專家對學校心理健康教師進行督導。

在開展心理健康咨詢時應遵循心理咨詢的原則要求和倫理規范,不能把所有學生都視作有問題的學生,要針對不同群體、不同問題採用不同的咨詢方法和干預策略。

學校心理健康教師要在能力范圍內提供恰當的幫助,對於無法處理的個案應盡早轉介至專業機構,讓學生接受更加專業的幫助。

熱點內容
武漢大學學生會輔導員寄語 發布:2021-03-16 21:44:16 瀏覽:612
七年級學生作文輔導學案 發布:2021-03-16 21:42:09 瀏覽:1
不屑弟高考成績 發布:2021-03-16 21:40:59 瀏覽:754
大學畢業證會有成績單 發布:2021-03-16 21:40:07 瀏覽:756
2017信陽學院輔導員招聘名單 發布:2021-03-16 21:40:02 瀏覽:800
查詢重慶2018中考成績查詢 發布:2021-03-16 21:39:58 瀏覽:21
結業考試成績怎麼查詢 發布:2021-03-16 21:28:40 瀏覽:679
14中醫醫師資格筆試考試成績查分 發布:2021-03-16 21:28:39 瀏覽:655
名著賞析課程標准 發布:2021-03-16 21:27:57 瀏覽:881
北京大學商業領袖高端培訓課程 發布:2021-03-16 21:27:41 瀏覽: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