滻灞一號輔導班
A. 2017滻灞一號住戶孩子能上滻灞一小嗎
孩子在交往中遇到挫折是難免的,但由於孩子的性格不同,對挫折做出的反應也不一樣。有的孩子生性敏感、自尊心強,當他們遭到別人的拒絕時會很傷心,從而對與他人交往產生一種恐懼,漸漸變得退縮。家長應注意孩子情緒的變化,常常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與朋友交往的情況。當出現問題時,採取合理有效的方式幫助孩子解決,從而使孩子積極地與他人進行交往。
(4)讓孩子到大自然中舒展心靈
有人說,城市的「都市化」是對孩子天性的扼殺。這可能有點極端。但也不可否認,我們的孩子在心靈上的封閉與城市生活的單調、生活節奏的緊張確實有關。作為家長,不妨抽出時間來,帶孩子去感受大自然。這樣,不僅有益於孩子的身體健康,還會讓他們把心中的不快與壓抑釋放出來,漸漸變得豁達、開朗。
妙招6.糾正虛榮心理,教孩子朴實地做人
虛榮心是一種可怕的不良心理。往往給孩子造成身心發育的不良後果,父母要幫助孩子分析原因,引導孩子正確對待學習與生活,幫助孩子克服虛榮心。
據報載,安徽安慶市曾發生過一起重大的盜竊案,作案者是該市某中學的兩位中學生。他們為了追求物質享受,與別的同學攀比,在虛榮心的驅使下,盜竊了一居民家中的4.6萬元錢,然後乘船去上海,在短短的4天之內,揮霍掉了所有的錢,平均每分鍾花錢60元。他們購買最貴的衣服,到最高級的飯店吃飯,住最豪華的旅店,並且專門租了一輛車帶他們四處享樂,真是奢侈之極。
這個案件中的作案人之一——秦濤生活在農村,自幼喪父,靠母親一個人幹活養家。雖然家庭條件不好,但媽媽從來不讓秦濤在吃穿上受委屈,凡是別的孩子有的,秦濤都會有。她覺得孩子已經缺少了父愛,如果在物質上再比別人差,那就太可憐了。所以媽媽平時總是省吃儉用,而對秦濤提出的要求從不拒絕。秦濤在小夥伴中間算是很氣派的一個,他感到很滿足。從小學到初中,秦濤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在媽媽和老師眼裡,秦濤是一個好孩子。
但是自從上了省城的高中,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高中的同學和他以前的同學家庭條件不一樣。現在的同學父母大都是高收入者,花錢如流水,穿的都是名牌,用的都是精品。相比之下,秦濤顯得十分寒酸,以前的優越感再也沒有了。秦濤的心裡產生了嚴重失衡,他不甘心落於人後。於是他每次回家都向媽媽要很多錢,和同學們比吃比穿來滿足他的虛榮心。起初媽媽還大方地給他,但後來媽媽實在受不了,好幾次都拒絕了他。秦濤見媽媽這個經濟來源斷了之後,就動了邪念:「別人有的我為什麼不能有,這不公平。」在這種想法的驅使下,秦濤開始偷同學的錢,幾次偷盜都沒被發現,這更增加了他的僥幸心理。在金錢的誘惑之下,他越陷越深,最後夥同另一同學作案,被公安機關抓獲,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秦濤事件發人深省,他為什麼會從一個聽話的孩子變成一名罪犯呢?仔細分析一下,主要是虛榮心在作祟。虛榮心是一種表面上追求榮耀的自我意識。具有虛榮心的人,用扭曲的方式表現自尊心和榮譽感,追求表面上的好看和形式上的光彩,面子高於一切,不顧條件和現實去追求虛假的聲譽。
心理學認為,虛榮心是以不適當的虛假方式來保護自尊心的一種心理狀態。虛榮心是為了取得榮譽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現出來的一種不正常的情感。
虛榮心的產生與人的需要有關。每個人都有受尊重的需要。這種需要包括成就、力量、權威、名譽、地位、聲望等。有了成就,就可能受尊重;有了力量、權威,就可能受尊重。權威、名譽、地位、聲望都與尊重息息相連。
尊重的需要可以通過許多正當的手段來獲得滿足。幫助他人,他人給你以尊重;工作出色,同伴給你以尊重。可是,也有一些人在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滿足,或者尊重的需要可能受到某些挫折時,通過不恰當的手段來獲得滿足,這就是虛榮。因此,有的人說,虛榮心是一種扭曲了的自尊心。
在漢語中,虛榮往往與虛假、撒謊、欺騙、浮躁等詞語連袂出現。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虛榮同樣會與它們結伴而行。因而,應該對孩子的虛榮心理防微杜漸,盡早予以教育和糾正。
(1)創造條件滿足孩子自尊的需要
自尊,是進步的動力。沒有自尊的需要,就不會有進取的慾望和行為。當孩子取得成功,有了進步,做了有益於他人、有益於集體的事時,都要給以鼓勵、贊許。在這個意義上講,家長不要吝嗇「贊揚」,要以多種形式在孩子心中播撒陽光。
一方面要滿足孩子的自尊心的需要,另一方面,更要讓孩子懂得自尊的內容,亦即什麼樣的自尊才是真正的自尊,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值得尊重的。
具有虛榮心的孩子一般都比較敏感。在他們因為虛榮心作怪而說了些謊話、做了些錯事之後,不宜直接去戳穿他們,以免斷了他們脆弱的心靈之弦。
(2)讓孩子學會「悅納自己」
「悅納自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它包括:正確地認識自己,愉快地接受自己,恰當地評價自己。其中最難辦的是「愉快地接受自己」,因為不但要接受自己的長處,而且要接受自己的短處;不但要接受自己的優勢,而且要接受自己的不足;不但要接受自己的完美之處,而且要接受自己的缺憾之處;不但要接受自己的過去,而且要接受自己的現狀。爸爸是環衛工人,就是環衛工人;自己臉上有塊疤,就是有塊疤,這就是現狀。
讓孩子愉快地接受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父母做很多工作。不管做什麼工作,都應該引導孩子看到自己的過人之處。「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超過他人的地方,讓孩子懂得這些,看到這些,就對自己有了信心,也就消除了虛榮心。
妙招7.克服猜疑心理,引導孩子信任他人
猜疑、不信任他人的人,是很難獲得真摯的友誼的。嚴重的多疑症更不利於孩子在未來的社會中生存。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們應引導孩子克服猜疑的毛病。
猜疑,從字面上看就是猜測、揣度、疑惑、估摸的意思。
其實,有疑慮,會使人謹慎小心,瞻前顧後,防止發生偏差。如果一個人一點疑慮都沒有,則處事時會橫沖直撞,對任何人或事缺乏戒備,以致魯莽從事,吃虧上當。但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分寸尺度,如果超越了這個尺度就不正常了。倘再伴有其他一些精神症狀,則成為多疑症了。有了多疑症,就會疑心重重,對人對事不信任。從心理學上講,猜疑心理是一種由主觀推測而產生的復雜的不信任的情感體驗,是封閉式思維的結果。猜疑心理嚴重的人總是戴著「懷疑」這個有色眼鏡看待周圍的一切,毫無根據地猜測、懷疑他人,全然不知自己的猜疑是建立在缺乏事實依據、毫無道理的主觀臆斷之上的。在他們看來,被猜疑者的一言一行、一舉手、一投足,甚至一個眼神都是可疑的,這正應了那句俗話:「疑心生暗鬼。」
於啟是個體弱多病的學生,他身材矮小瘦弱,皮膚白皙,還戴著一副眼鏡。他生性膽小內向,從不高聲說話,其他同學課間歡快地打鬧時,他總是睜著一雙恐懼和閃爍不定的眼睛在一旁觀望。
於啟的父母在他3歲時就離了婚,他一直跟著媽媽,從此便失去了父愛。
12年過去了,於啟和媽媽相依為命,住在一套一室一廳的單元房裡。婚姻受挫的媽媽像是被嚇壞了,惟恐自己和孩子再受什麼傷害。她從不讓於啟和鄰居的孩子一起玩,怕他受欺負,怕別人嘲笑他是個沒有父親的孩子。從於啟上小學一年級開始,無論自己的工作多忙,也無論天氣多麼惡劣,媽媽都親自送於啟上學,接於啟放學,天天如此。如今於啟已上初中三年級了,當他放學後走出校門,一眼就能看到站在路旁那棵槐樹下的媽媽的身影。在家裡,媽媽常常告訴於啟要會保護自己,不要輕信任何人,輕信的人最容易上當等等,並且常給他講一些社會上人情淡薄、人心險惡的事例,為的是加強於啟的自我保護意識,免得吃虧上當。
有一次,班裡組織同學們去青石河郊遊。郊遊期間,老師給每一個同學發了一瓶礦泉水和盒飯。邊吃喝邊做游戲的同學們玩得十分快樂。返校途中,好開玩笑的李慶笑著對周圍的幾個同學說:「看誰明天拉肚子,我剛才把某公子的礦泉水換成了青石河裡的水,那可是魚蝦和螺螄的洗澡水啊!」說完大笑著飛快地騎到前邊去了。於啟也聽到了這句話,他開始懷疑:「李慶說的『某公子』會不會是指我呢?他剛才說這句話時,好像對我這邊瞟了一眼。」這樣想著,他又向李慶離去的方向望瞭望,正好看見李慶回過頭來沖著這邊直笑。於啟心想,他一定是趁自己不注意時悄悄地拿一個空礦泉水瓶裝進河水後換走了自己那瓶真礦泉水。於啟回憶剛才喝的水,真的感到與剛開始喝的那幾口味道不同,有些發腥發咸。他不由得感到一陣惡心,肚子也有些下墜感。
媽媽把他從學校接回家裡後,於啟怕媽媽生氣,沒敢把這件事告訴她,便自己打開葯箱,根據葯瓶上的說明吃了兩片葯就睡了。第二天起來後他仍然感到肚子里不舒服,總想去廁所。來到學校後,怎麼看,他都覺得李慶的表情不自然。於是,他越發相信自己是喝下了河水——那些「魚蝦螺螄的洗澡水」。
幾天之後,於啟真的腹瀉了。在媽媽的再三追問下,他才說出了事情的原委。媽媽聽後十分惱怒,她不顧於啟的勸阻,到學校找到班主任說明來意,要求學校嚴肅處理李慶。後經老師調查,李慶根本沒有搞這個惡作劇,他在路上對同學說的那句話是隨便開了個玩笑。於啟去醫院做了幾項檢查,最終也沒有查出什麼問題。
後來,於啟的情況越來越糟,整日謹小慎微,從街上買回的食品一定要高溫消毒後才敢吃;夏天從不吃冷飲;冬天出門必須戴上帽子口罩,全副武裝起來。對身體狀況也過分關心,稍有頭痛腦熱便異常擔心,請媽媽帶他到醫院頻繁地做各種檢查。於啟的表現越來越怪異,這種情況令於啟的媽媽特別苦惱。
猜疑的產生,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主要是由暗示而引起的。所謂暗示,就是指用含蓄的、間接的方法對一個人的心理施加影響。這種影響表現為使人按一定的方式行動或接受一定的意見。它「不從正門,而是從後門」進入人的意識,不受人的主觀意識的批判和抵制,直接對被暗示者的情緒和意志發生作用。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猜疑是一種封閉式的對他人不信任的暗示心理,而這種暗示心理又是以對人的種種不合理的假設為前提的。比如猜疑的人因別人多看了自己一眼,便可能假設這人會有對自己不利的行為,比如「他是不是瞧不起我?」或者「他是不是想打什麼壞主意?」因此,猜疑者可能整天甚至長年累月被這種消極的暗示困擾著。
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猜疑心理隨處可見:一些學生看到同學背著自己說話,便懷疑是在議論自己;看到某同學與老師接觸,便猜疑是打自己的小報告;自己被老師批評了,就無端懷疑是某個同學從中搗鬼;身體稍有不適,又懷疑自己患了嚴重的疾病,甚至是不治之症。猜疑者疑神疑鬼的做法不僅讓旁人厭煩,也使自己痛苦不堪。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來說,猜疑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視的。
(1)把自己引入主觀想像的死胡同
猜疑可以使人背離是非判斷標准,把人引進主觀想像的死胡同中。
大家都讀過莎士比亞的《奧賽羅》,主人公奧賽羅中了壞人的奸計,不經分析和調查,便對妻子黛絲德蒙娜的忠貞產生了懷疑。他把許多並無關聯的現象主觀地聯系在一起,妒忌、怨恨焚燒著他的心,最後終於忍無可忍,親手掐死了純潔的黛絲德蒙娜。真相大白之後,他追悔莫及,無法原諒自己,拔劍自刎,死在了妻子的腳下。
對於猜忌心的危害,英國思想家培根認為:「猜疑之心如蝙蝠,它總是在黃昏中起飛。這種心情是迷惑人的,又是亂人心智的。它能使你陷入迷惘,混淆敵友,從而破壞人的事業。」
(2)影響人的情緒,有損身心健康
B. 西安未央現代音樂培訓學校拖欠工資怎麼破
央大抄學城位於西安北郊未央湖以南、灞河以西、繞城高速以北、陽光大道以東,佔地3800餘畝,距市中心15公里。目前,隨著一些路段的建成,新修建的西銅高速公路輔道東線和大學中路相交,在大學園周圍已形成立體交通網路。陝西科技大學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西安工業學院新校區、陝西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新校區及陝西高校後勤公寓項目先後落戶大學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