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輔導活動課操作實務電子書
① 有沒有關於心理學團體輔導方面的好的書籍
去看看岳曉東的書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② 心理書籍求電子稿 [email protected] 別的也可以
隱退uklt鳳 越接近
③ 如何上好班級心理輔導活動課 鍾志農pdf
技高速發展,知識經濟和信息社會加速到來的今天,基礎教育的內容必須來自於生動的當代生活,單純的課本知識和課堂教學難於滿足現代教育的需要。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要走進社會生活,在豐富多彩的社會資源中,選取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促進學生的發展。「利用社會資源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研究」就是順應了這一時代教育的要求而適時提出的。其研究目的是:研究收集有利於「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優質社會資源;研究「綜合實踐活動課」利用社會資源的有效途徑及方法;研究「綜合實踐活動課」利用社會資源後,對學生學習興趣、習慣、方法以及心理素質方面的影響。通過對本課題的研究,培養學生收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創新能力等,從而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為了使課題得到有效地實施,我校從課程的設置、任課教師的安排、課題組主要成員、課題實施方案、階段研究內容及研究成果都作了細致、深入的研討與安排。從實驗與研究階段成果看,我們的課題研究是可行的、有益的,是有利於促進學生發展的,是可推廣實施的。下面將我校對本課題實驗與研究的相關工作及階段研究內容和成果做扼要匯報,敬請教研室領導及相關活動課程專家、領導審閱。 一、簡介活動課程開設及立項課題實驗與研究的組織保障葛洲壩西陵中學附小,現有25個班級,1148名學生,教師總人數62人,活動課專職教師3人,活動課兼職教師16人。2002年9月1日,葛洲壩城區進入新課程改革試驗,小學三年級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西陵附小積極加入到課改的浪潮中,堅決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政策、法規,全面落實《課程計劃》。特別是綜合實踐活動課,作為獨立的課程形態來加以設計和實施,學校給予高度重視,不僅嚴格按葛洲壩教委相關規定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安排專、兼職教師任教,而且成立了綜合實踐活動課教研組,通過多種途徑學習、探索,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能根據相應的課程資源,進行校本開發和實施,力圖體現學校特色,滿足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習方式強調學生親歷,注重多樣化的實踐性學習,學習的時空突破課堂時空的局限,向社會生活領域和自然環境延伸。促進學生多方面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創造精神。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時,我校還努力去做好綜合實踐活動過程中的評價,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的作用。採用「自我參照」標准,引導學生對自己在綜合實踐活動中的各種表現進行「自我反思性評價」,強調師生之間、學生同伴之間對彼此的個性化的表現進行評定,進行鑒定。注重把評價作為師生共同學習的機會。學校要求教師要鼓勵每個學生建立自己的綜合實踐活動檔案,以便學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並能與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體會以及進步的喜悅。通過近兩年的實踐,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從課程實施、課程管理,到課程評價已形成系列,並取得了一定成績,受到葛洲壩教委及兄弟學校的高度肯定。省立項課題《利用社會資源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研究》,得到了葛洲壩教育實業集團教研室的高度重視。我校劉立丹校長(省心理學會會員),葛洲壩教育實業集團教研室主任丁朴(省教學學會物理教學研究會理事)共同擔任此課題實驗與研究的負責人。葛洲壩教育實業集團領導及教研室主任丁朴曾多次到我校蒞臨指導,參與課題的實施與督導。課題組主要成員囊括了學校教學管理的各個層面,它由教務處主任,教科室主任,綜合實踐活動課教研組長,綜合實踐活動課、信息技術課和勞動課教師等7人組成。3—6年級學生是本課題實驗與研究對象,3—6年級班主任也是本課題的參與者與組織者。學校70%的學生及教師加入到此課題的實驗與研究中。此項實驗與研究工作是我校教科研工作的重中之中,為此學校擬定了實驗方案,確定了實驗步驟,保證實驗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同時,每月召開一次課題實驗與研究工作會,實驗學生與教師匯報實驗進展,提出遇到的問題,共同討論解決的辦法。本課題除了在人員組織上得到保障以外,學校還投入了一定數量的科研經費,購置了一些在實驗過程中所需的設備(如:電腦、數碼攝象機等)、工具(剪刀、紙張等)、書籍等。對積極參加本課題研究及作出突出貢獻的教師給予一定的物資獎勵。所有這些,調動了教師參與科研工作的積極性,發揮了教師的聰明才智,使本課題的實驗與研究在一種愉快的氛圍中進行,使每一階段實驗與研究都取得了良好
④ 心理輔導活動課操作實務的目錄
序
前言
理論篇
第一章心理輔導活動課概述
第一節心理輔導活動課的相關概念
一、心理健康教育
二、心理輔導
三、團體輔導
四、心理輔導活動課
第二節心理輔導活動課的基本性質
一、心理輔導活動課是一種「活動課程」
二、心理輔導活動課是一種「發展性團體輔導」
第三節心理輔導活動課的「四個區別」
一、心理輔導活動課與思想品德課的區別
二、心理輔導活動課與主題班會課的區別
三、心理輔導活動課與媒體談話節目的區別
四、心理輔導活動課與小組團體輔導的區別
第四節心理輔導活動課是獨特的心育載體
一、滿足全體學生共同的心理發展需要
二、為學生個性的發展創設了團體氛圍
三、為實現學校心育目標提供課程保證
本章小結
問題討論
第二章心理輔導活動課的理論分析
第一節心理輔導活動課的團體動力學分析
一、團體的特徵
二、團體的功能
三、團體的動力
四、團體與個體行為的關系
第二節心理輔導活動課的發展心理學分析
一、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期」理論簡述
二、小學階段學生發展的重要主題
三、中學階段學生發展的重要主題
四、埃氏人格發展理論對心理輔導活動課的啟示
第三節心理輔導活動課的教育社會心理學分析
一、師生關系對學生個體成長的影響
二、朋輩互助對學生個體成長的影響
三、班級氣氛對學生個體成長的影響
第四節心理輔導活動課的課程論分析
一、心理輔導活動課的課程取向
二、心理輔導活動課的課程特點
三、心理輔導活動課的課程內容
四、心理輔導活動課課程設計示例
本章小結
問題討論
設計篇
第三章心理輔導活動課的設計流程
第四章心理輔導活動課的設計素材
第五章心理輔導活動課設計示例
操作篇
第六章心理輔導活動課的操作要點
第七章心理輔導活動課操作示例
評價篇
第八章心理輔導活動課的評價
參考文獻
參考網站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