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復學家長心理輔導
❶ 疫情過後如何對家長和學生做好心理疏導,如何讓懶散的學生重新整裝待發
收心難辦,只有讓學生習慣,慢慢適應,不要前期內容講得太深,最多兩周就好了。
❷ 疫情期間如何與家長有效溝通
溝通沒有秘訣,父母必須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創造自己的溝通方式。
比如,一位母親的兒子個性內向,沉默寡言,一般的方法難以獲得有效的溝通。於是,這位母親根據兒子喜歡聽音樂、寫作和閱讀的特點,經常與兒子一起到書店去,在那裡聽兒子向她講述故事和書里的人物,以此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她還和兒子一起聽音樂、做兒子作品的第一個讀者,不斷進行鼓勵。她的兒子最終慢慢地活躍開朗了起來。可見,成功的親子溝通沒有什麼秘訣,只要你是有心人,就能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溝通方式。
2。要學會傾聽。
與孩子溝通需要談自己的意見,但更需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想法。傾聽意味著避免打斷孩子的話、集中精力於交流的過程。為了便於做到這一點,溝通最好在安靜的地方進行,排除可能使人分心的干擾。如果你正忙於做晚飯或看喜歡的電視節目,要做到認真傾聽是困難的。做一個耐心的傾聽者能使你了解孩子的問題和觀點,有助於澄清事實,避免對孩子的誤解。經常傾聽孩子的聲音,你會發現,盡管你沒有對孩子提出許多要求和建議,你的孩子卻更多地向你提出問題。這是因為,善於傾聽的父母才有可能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 3。要創造機會交談。
與孩子溝通需要有恰當的機會。青少年不喜歡預約的談話。你想談的時侯,他們可能沒有興趣;只有他們想談的時侯,溝通才有可能順利進行。有些父母可能喜歡在晚飯桌上或睡前時間與孩子談話,有些父母則常常利用一起散步或郊遊的時間與孩子交流。不管選擇什麼時間,我們都要知道,最佳的溝通常常是在共同的活動中進行的。切忌不要總是試圖在臨時想起的、不固定的時間與孩子進行溝通,那樣做的結果只能是失敗。
4。討論相互間的差異。
父母與孩子之間往往在觀念和意見上存在差異。比如,父母認為孩子應該在晚上9點以前回家,而進入青少年期的孩子則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可以晚一點回來。如果不能有效地處理這種差異,溝通就難免失敗。父母應當認識到,這些差異實際上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機會,以便重新思考原有的教養方式和限制措施,與孩子一起商議和制定新的制度,從而幫助孩子發展有用的社會技能。由於青少年對事物的認識辨別能力以及考慮各種可能性或觀點的能力不斷增強,這種商議是可能的、也是有益的。如果相互間的差異比較大,一時難以協調,父母也不必著急上火,最好平靜而堅定地告訴孩子你對他的關心和期望,耐心地進行解釋,從而使差異限定在一定范圍內,而不至於演變成一場沖突。
❸ 受疫情影響,小學復學後教師會面臨哪些挑戰
孩子在上一屆的網上教學中基礎不夠堅固,直接影響到復學後的授課。
❹ 如何做好復學後學生的心理輔導
因為疫情還沒有結束,防控措施一點都不能鬆懈,可以預見的是學校將出台各種嚴格的防控措施,包括:錯峰返校、出入校園的管控措施、校園管理措施、食堂宿舍管理措施、健康管理措施等等,需要你較長時間保持社交距離,可能這些措施會對你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響,你甚至會抱怨。
當你在家自由久了,而且大部分是主動限制自由,現在突然要受到這么多的限制,而且很多是被動限制,這種心情是不一樣,難免同學們會有心理不適應。該怎麼辦呢?
1.首先,我相信你們一定能想通的是,學校加強防控措施,是為了你們大家的健康,是對你們負責、對社會負責的表現,你要從心理接納並贊許學校所做的防控工作;
2.主動配合學校的防控工作比被動配合產生的情緒狀態是完全不同的。當你主動配合時,你是認可和接納的,就不會有太多消極情緒;
3.建議大家一早起來就先完成學校防控工作中需要你們配合完成的,這樣你可以在其它時間更加專心、專注於其它的事情;
4.可能很多情況下要排隊,要按照規定走程序,大家千萬不要急躁,你的急躁改變不了現狀,只會給你自己增添煩惱,而且情緒會互相傳染,所以,靜心等待,放鬆自己;
5.保持社交距離是你需要重新適應的生活狀態,這是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的表現,更是你有社會責任意識的體現,也是你作為青年人的職責。
復學後,同學們還是會有很多的擔心,擔心自己還會被感染,擔心學校不安全,擔心同學有病毒,不自覺地把自己的身體狀態跟新冠肺炎症狀相對應,自感食慾差、失眠、胸悶、憋氣。有時候控制不住刷手機關注疫情的各類新舊信息,不敢去教室、圖書館,也不敢去食堂、回寢室,感覺處處都是危險,甚至有些同學控制不了要反復洗手、消毒。
面對這場來勢兇猛且充滿未知的疫情,社會大眾多少都有些恐慌、焦慮、緊張、擔心等情緒,復學後因為人員密集流動,接觸面廣,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危險因素,也難免做出一些異常的舉動,那麼該怎麼做,才能降低這種情況對同學們產生的不良影響呢?
1.如果您也有以上的擔心或者出現了這樣那樣的情緒,那我應該恭喜你,因為這是正常人的正常心理表現,是人類面對危險所激發出的一種自我防禦機制,正是有了這些情緒的表現,我們才更加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如何不讓自己受到傷害;
2.你要相信學校會始終堅持將你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相信疫情總會被戰勝,一切都將回歸正常,我們要有科學認知,坦然接受復學,同時自己仍然要做好必要的自我防護,做到「戴口罩、勤洗手、講衛生、多通風、分散坐,錯峰吃飯、科學消毒」等,做好防護,你的心就會心安。
3.要學會轉移注意力,復學後把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避免對疫情和疾病的過分關注,積極參與到復學後的學習生活中,積極鍛煉身體。還可以多看一看可以讓你開心的電視節目、自己喜歡的書、找找有趣的段子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保持良好心態是戰勝病毒的關鍵。
4.產生擔心焦慮時試著去這樣做:可以做放鬆練習或者通過運動等方式放鬆自己,身體放鬆下來後,焦慮情況也會慢慢緩解。用心保持對環境的關注和覺察,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校園環境的熟悉感和安全感會重新建立。
5.如果出現一些強迫行為,建議同學們採取自我行為干預,比如閉氣法,當強迫想法出現時,請立刻屏住呼吸,直到自己的極限,此時腦子裡面一片空白,強迫想法自然也會消失。當強迫想法再次冒出來時,再閉氣,如此反復,強迫想法的頻率會逐漸降低。或者橡皮筋法,當強迫出現時用橡皮筋用力彈自己,讓自己疼痛,並把注意力轉回到現實中。
6.要營造安全衛生環境。盡量減少宿舍之間的串門,也不要想著各種理由溜出校園,把宿舍打掃干凈,常通風。個人衛生也要搞好,保持清爽,勤洗手,勤換洗,增強自身免疫力。
7.學會宣洩情緒。你可以向身邊的親人、舍友、朋友傾訴自己的煩惱,如果哭能讓你好受點就放肆哭吧,如果罵能讓你好受些就大膽罵吧,如果說出來你可以輕松一些那就找一個可以理解你的人去說個痛快。不要過分的壓抑和封閉自己,找到合適的方式把心裏面的「濁氣」好好排出去。
8.堅持適量運動,改善情緒。適量運動可以提高免疫力,宣洩消極的情緒,達到身心平衡,獲得滿意的生活狀態。規律生活配合適量運動就是我們面對危機、處理危機的基礎保障。可以到學校開闊的場地進行適量運動,這樣可以很好的改善情緒。另外,記得合理利用時間,這樣你每天都收獲滿滿,擁有充實的生活,你的心情就會好很多。
學習時間緊、任務重、效率低
❺ 疫情過後我們應該怎麼對待復課復學後的生活
積極對待,認真上課學習,調整自己狀態。
❻ 幼兒園教師在疫情期間如何幫助家長緩解幼兒心理壓力、促進親子關系給予專業指
歐元教師在疫情期間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做好引導,告訴疫情下怎樣防護做起切莫恐慌
❼ 新冠疫情已致10億學生受影響,全球各地復學有望嗎
截止到今年的7月中旬,全球超過160個國家或地區的停課影響了超過全球10億的學生。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警告說,這種情況可能導致“一代災難,這些災難可能浪費無數人類潛能,破壞數十年的進步,並加劇根深蒂固的不平等現象。”全球至少有4000萬兒童錯過了“學前教育關鍵年”的教育。冠狀病毒大流行對全球的教育造成了最大的破壞。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預測,由於疫情的負面經濟影響,明年從幼兒園到大學將有大約2380萬學生,面臨輟學或無法入學的風險。根據政策簡報,由疫情引起的前所未有的教育中斷還遠遠沒有結束,多達100個國家尚未宣布恢復學校的日期。
❽ 疫情下如何做不焦慮的中學生家長觀後感100字
疫情下如何做不焦慮的中學生家長觀後感
一、家庭教育的目標是什麼
全世界所有家庭的教育目標都是一樣的,所有的家長都希望他們的孩子將來過得好,可以歸結為三方面:身心健康、事業有成、家庭幸福。那麼哪些觀念有助於實現我們的教育目標呢,換句話說,哪些條件決定孩子們這一生可以過得好,對這些關鍵條件的認知就是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
二、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
8、幫孩子解決人生意義的問題
因為我們是意識生命,家長要讓孩子了解人的意義是什麼?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意義就是來奉獻他的同類的,為什麼?因為人跟動物不一樣,是人的肉體會死亡的,人的意識會傳承的。一個人願意奉獻它的同類,這樣的人的人生基本格調是積極的,這是過的好的重要因素。
❾ 疫情時期家長如何有效管理情緒的心得體會
疫情期間,有更多的空閑時間,家長相處的時光會更多一些,家庭矛盾將會凸回顯。
家長的情答緒管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僅關繫到家庭關系的和睦,更關繫到孩子身心健康的發展。
那麼家長們如何進行有效的情緒管理呢?
首先,家長應該找到自己的事情做。比如讀書。最好的榜樣就是行為的養成,久而久之,孩子也會不自覺養成閱讀的喜歡。
其次,家長可以規劃自己的時間表,可以和孩子分享自己的時間表,共享娛樂和工作或學習,這樣有事可做同時增強交流。
最後,家長的情緒也可通過釘釘子的故事減少自己發脾氣的概率。
還有一些管理情緒的小技巧。
在自己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時候,可以選擇適當的情感轉移。將自己此刻正在發火的事件變成去做其他事情。
還有,家長可以通過正念,使自己達到一種很高的境界,慢慢逐漸讓自己情緒變得平穩。
同時,家長可以學習心理學相關知識,知其然更志氣所以然。
❿ 疫情期間教師如何做好學生心理輔導結構化面試
以初中生為例,談談我個人的認知。
首先:把握好初中生這個年齡段的基本版心理狀態-對事權物是非曲直有基本認知,接受外界信心較強
其次:具體到本次疫情對學生心理狀態的影響,作為班主任老師要有疫情肯定會對學生心理狀態有影響的認知,現在學校一般都建有微信群,針對本地區疫情(政府層面)通報的數據,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做個問卷星調查,探訪每個學生心理狀態,每個人性格和家庭環境不一樣,受到的影響也不一樣,把收到影響較大學生挑選出來,重點關注
再次:結合家長告知這一情況,畢竟疫情期間,家庭教育還是佔主導,引導家長帶領學生多關注正面新聞報道,按照專家提醒在家做好防護,讓學生感受到有人關注,背後有依靠,一定會沒事的,減弱恐懼心理
最後,疫情期間,大部分地區都安排了網課,結合家長,科學合理規劃好每天學習,充實每一天,教師在每日檢查作業中也多予以激勵鼓勵,通過學習轉移對疫情的注意力。
總之,疫情期間,學生的心理輔導是需要老師,家長協力去做,做好勤溝通,多觀察,把愛傳遞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