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怎麼做心理輔導
㈠ 考試焦慮的心理輔導方法
二、考試焦慮程度一般分為三種:
1、輕度的考試焦慮:在考前復習階段,日常飲食不思,多夢,怕復習不全面、出怪題、偏題,發揮不出,考試緊張、心慌、出汗、注意力不集中,但思維正常,考試能進行下去。考試後緊張自然消失,恢復正常。
2、中度的考試焦慮:考前較多想到考試情景,感到害怕、不安,復習時有畏難情緒、擔憂。努力復習後仍沒自信,失眠,飯量少。答卷時急得面紅耳赤,大汗淋漓,心慌、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手腳抖動,口渴且尿頻,躁動不安。平時很熟悉的知識,難以回憶起來。
3、重度的考試焦慮:考前很長一段時間內對考試產生恐懼感和焦慮情緒,自信心很差。而精神緊張所產生各種生理疾病,如頭疼、失眠、多夢、神經衰弱、消化不良、食慾不振、拉肚子、脾氣壞等。考時過度緊張、慌亂、懼怕,思維混亂以致頭昏腦脹,腦中一片空白,甚至發生虛脫或休克。
學生焦慮程度可以通過《考試焦慮自評量表》測試自己焦慮的程度。
三、根據學生不同的考試焦慮程度,可分別採用不同的心理輔導方法進輔導
(一)通過心理專題講座的形式,端正輕度焦慮同學對考試焦慮的認知
學生對考試焦慮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面對考試心裡有點緊張就覺得是感端正輕度焦慮同學對考試焦慮的認知,可通過學校心理講座等形式,讓全體學生了解什麼是考試焦慮,考試焦慮的表現及產生的原因及如何緩解考試焦慮的相關措施。並讓學生了解考試時產生一定程度的心理緊張和焦慮是正常現象。焦慮與學習之間存在倒「U」型的關系,考試焦慮有一個最佳期,處於這個值時,考試效果最好;焦慮過強或過弱都會影響學習效率,如學生對考試不在乎、無所謂態度,沒一點緊張感,就會懶散,不積極復習考試,很難取得好成績;高度的焦慮往往導致大腦活動受抑制,心理反應不靈活,感知、記憶、思維等心理能力發揮影響了考試成績。所以焦慮的焦慮就沒有必要。
(二)通過團體咨詢形式,緩解部分中度焦慮同學的焦慮程度
對於通過考試焦慮測試為中度焦慮的學生,可在校張貼招募海報,招募團體咨詢成員十多位,以學生自願參加為原則,目的是讓咨詢成員了解自己對考試存在的不合理的認識,從而緩解考試焦慮。
活動程序:
我看考試
1、填寫「考試前後的想法」表 ,「考前、考中、考後」我的想法導致的結果。
2、小組討論交流把成員分成兩個小組,每個成員把自己的想法和可能導致的結果談出來,然後其他成員幫助他(她)找到不合理的認識。
3、小組總結將小組成員的不合理認識全部歸納出來,下次活動時使用。
4、心理老師小結。
(三)通過個體咨詢方式,對重度焦慮的學生進行單獨心理輔導
有些學生長期處於高度的焦慮狀態下,身體會出現各種不適,會導致肌肉緊張、頭痛、肩背部、胸部的疼痛、吞咽困難、四肢無力、心慌、視力模糊、耳鳴、眩暈、惡心、嘔吐、胃疼、神經衰弱等症狀。長期處於高度的焦慮中,總認為事情糟糕極了,擔心事情不可救葯,常採用消極的思維方式,危害心理健康,情緒難以穩定,終日焦慮,甚至走上自殺道路,這樣的學生就需要單獨進行個體心理咨詢。
第一步:許多學生總是覺得考前心裏面很焦慮很多,例如:萬一考時身體不好怎麼辦?……我們建議他將把焦慮情緒具體化並自我質疑。當找到消極的自我意識之後,就要向這些消極的自我意識挑戰,這主要是通過自我質辯進行的。這是自信訓練的關鍵性步驟。自我質辯就是對消極的自我意識中不合理的成分進行分析、辯論。主要是指出這些消極的自我意識的不現實性和不必要性,闡明由此對個人所造成的危害,並明確今後應採取的態度,將消極的自我意識排除,使自己保持輕松暢快的心情,克服考試焦慮,在考試中正常發揮自己的水平。
例如:「我預感到自己在考試中會一敗塗地。」
自我質辯:這種擔心有必要嗎?其實是毫無必要的。平時自己一直是按照老師的要求認真復習,雖說自己沒有很高的天賦,但只要認真作好考前的准備工作,這次考試完全有可能考好,根本不用擔心。這種擔心有危害嗎?當然有,它有百害而無一利,它會鬆懈自己的鬥志,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擾亂自己的精神狀態。若不急早排除,必會鑄成大錯。我應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呢?一定要明確當前的首要任務就是搞好復習,充滿信心,扎扎實實的做好各項准備工作,這就是自己應取的態度。另外可讓學生焦慮的考試情境按刺激的強度由弱到強排成隊。比如,臨近考試復習時的情境→考試前一天的情境→准備進入考場前的情境→進入考場答題前的情境→開始答題時的情境等。
第二步:利用想像進行脫敏訓練。從最輕的情境開始,盡可能詳細、逼真地想像情境中的具體細節、環境和自己的內心體驗,感到有焦慮反應時,就用肌肉放鬆法進行放鬆,直到焦慮消除。再進行下一個情境的訓練。依此類推,直到想像最後的情境時不再感到緊張。
第三步:自信心的培養。學生焦慮的根源在於考試時對自我的不自信,提高學生自信心考試時適度緊張可以維持考生的興奮性,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提高注意力和反應速度等。
㈡ 現在每天活在焦慮當中,能不能幫我做做心理輔導
分類
(一)現實性焦慮
與病理性焦慮不同,現實性焦慮所表現的是對現實的潛在挑戰或威脅的一種情緒反應,而且這種情緒反應是與現實威脅的事實相適應的,是一個人在面臨其不能控制的事件或情景時的一般反應。特點是焦慮的強度與現實的威脅的程度相一致,並隨現實威脅的消失而消失,因而具有適應性意義。它有利於個體動員身體的潛能和資源來應對現實的威脅,逐漸達到應對挑戰所需要的控制感及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措施,直到這種現實的威脅得到控制或消除。因此,現實性焦慮是人類適應和解決問題的基本情緒反應。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適應和應對環境的一種情緒和行為反應方式。
(二)病理性焦慮
病理性焦慮是指持續的無具體原因的感到緊張不安,或無現實依據的預感到災難、威脅或大禍臨頭感,伴有明顯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及運動性不安,常常伴隨主觀痛苦感或社會功能受損。
以上概念包括了以下基本特點:①焦慮情緒的強度並無現實的基礎或與現實的威脅明顯不相稱;②焦慮導致精神痛苦和自我效能的下降,因此是一種非適應性的;③焦慮是相對持久的,並不隨客觀問題的解決而消失,常常與人格特徵有關;④表現自主神經系統症狀為特徵的緊張的情緒狀態,包括胸部不適、心悸、氣短等;⑤預感到災難或不幸的痛苦體驗;⑥對預感到的威脅異常的痛苦和害怕並感到缺乏應對的能力,甚至現實的適應因此而受影響。
㈢ 焦慮症需要心理咨詢嗎
焦慮症需要做心理咨詢,可以有效的避免症狀惡化。選擇心理咨詢機構要注意心理機構的實力,一般有實力的心理咨詢機構一般是非常講信譽、講質量、講效果的,他知道自己的實力,知道自己能做好什麼,他都會給咨客一些必要的承諾,比如:能解決什麼問題,能治療什麼心理疾病,時間是多長,治不好怎麼辦等等。讓咨客放心。做到心中有數。
選擇像泊恩心理這樣的大型機構是很重要的,泊恩心理將前沿的循證醫學知識在精神心理治療中付諸實踐,制定優於行業的醫療標准,一切從患者出發,嚴格遵循國際精神障礙(DSM-5、ICD10)診斷標准。提供細致極簡的就醫流程,多渠道的預約就診服務,減少患者等待時間。擁有私密以及人性化的就診環境,耐心聆聽患者需求,全過程跟蹤服務,讓就醫過程更精準、更便捷、更愉悅。
㈣ 針對考試焦慮如何進行心理輔導簡答題
針對考試焦抄慮可以進襲行這樣的心理輔導:我認第一點考試只是一個階段性的測驗,而已並不能說明一個人的能力如何,但一定可以說明這個人是否這段時間在努力;其次考好考壞都是自己努力的結果不需要怨天尤人或者是抱怨什麼;最後不管結果如何都是上天給我最好的安排!
㈤ 如何克服焦慮心理輔導
哲學理論認為,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
焦慮是多種多樣的,下面是關於考試焦慮和消解方法。
1、考試焦慮的含義
考試焦慮是以擔憂為基本特徵,通過不同程度的情緒反應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心理狀態。
2、消除考試焦慮的方法
第一,認真學習,充分准備。
第二,增強考試的信心。
第三,對考試要有正確的認知評價。
第四,掌握必要的應試技巧。
①對考試要胸中有數,明確各種題型的答案要求。
②在考試中要保持平靜。
③不要過分關心答案的對錯。淡化考試結果,注重學習過程和效果。
我們可以舉一反三,消解其他焦慮。
焦慮的本質是擔憂(擔心和憂慮)。
自己可以去做的事情,提前准備、全力以赴;不用焦慮。
自己無法控制的事情,隨遇而安,聽天由命;焦慮無用。
㈥ 焦慮症,想進行心理輔導,怎麼辦
1、去正規醫院確診是否是焦慮症,再根據醫生的建議治療。
2、可以在線輔導。
㈦ 焦慮症做心理咨詢有用嗎
焦慮症做心理咨詢有一定用,但是要注意咨詢師的意見,如果比較嚴重,需要聽從心理醫生的建議。焦慮症(anxiety disorder),又稱為焦慮障礙,是精神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徵。可分為慢性焦慮,即廣泛性焦慮障礙(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和急性焦慮,即驚恐障礙(panic disorder)兩種形式。
所以一個好的心理咨詢很重要,在選擇心理咨詢機構要選擇泊恩心理這種大機構,泊恩心理是由澳洲、美國、英國、德國等多國專家聯合創辦,我們與國內外最受人尊敬的醫學專家以及機構進行交流和合作,以此為基石,針對不同患者的多元醫療需求開設了國際水準的精神心理門診、特需門診、跨科室專家會診、海外專家遠程診療以及跨境醫療服務。
㈧ 我很焦慮,需要心理輔導
去當地的精神醫院看看專業的醫生,該服用葯物就要及時服用葯物,沒什麼好害怕的,現在很多人都有情緒病,只是症狀輕重不同。
㈨ 針對考試焦慮,如何進行心理輔導
你焦慮是因為你太關注這件事情,把壓力都放在了這上面才造成的,所以說要有一顆平常心,就按照平常的考試對待。
㈩ 焦慮症最主要的就是進行心理咨詢嗎
1。情感宣洩情感宣洩是緩解壓力、堅持心理平衡的重要手段。可以把你內緊張、焦慮講給親人容或朋友。放聲大哭或大笑,讓自己的內心得到調整;或者找一個適宜的地方。以宣洩自己內心的焦慮。
2。自我調節: 如焦慮症患者常做深呼吸、活動下顎和四肢、堅持樂觀的態度、肯定自己、學會放鬆、保證充分的睡眠等,都能很好的緩解焦慮情緒和焦慮症狀。
3。體育鍛煉:鍛煉的時候不只可以使身心放鬆,被看做是使人身心健康的真理。心裡的焦慮情緒也會有所減輕。
4。自我反省:焦慮症患者需要進行自我反省。把潛意識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說出來。也就是自己調節療法。
5。增加自信:自信是治癒神經性焦慮的必要前提。對自己完成和應付事物的能力是懷疑的誇大自己失敗的可能性,一些對自己沒有自信心的人。從而憂慮、緊張和恐懼。
6。自我鬆弛:自我鬆弛能協助患者從緊張情緒中解脫出來。去想像種種可能的危險情景,比方:精神稍好的情況下。讓最弱的情景首先呈現,偏重復出現,慢慢便會想到任何危險情景或整個過程都不再體驗到焦慮。
7。隨時調整自己的意識和行為。這樣人們會變得更加活躍,使其符合社會規范。越來越嚴重的焦慮,需要正確認識自己與社會的關系,開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