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心理問題輔導方法
A. 簡述中小學生心理輔導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 注意力訓練
很多學生學習效果不好都是由於注意力不夠集中(即對精氣神的控制不力),提升注意力,能夠有效地提高記憶效果和學習效率。
● 定力訓練
根據NLP(神經語言程式) 「身心是相互影響的,一個變了,另一個也變了」 的前提原則,通過調整學生身體狀態,改變學生心理狀態。
● 認識自己的潛能,提高自信心。
● 冥想呼吸想像訓練(含自我催眠)
通過訓練,可以輕易地進行自我調整,使大腦處於學習最佳狀態(就是腦波處於α波段);
隨時進入右腦思維狀態,達到訓練想像能力、創造能力、靈感和直覺(第六感)的效果;
能夠減輕學習壓力,排除煩惱,三分鍾就能夠達到身心放鬆,精力充沛,提高學習效率。
●心理輔導、行為糾正、親子教育。
● 右腦記憶訓練
對於將參加中高考的學生,關鍵不在於理解、判斷和分析的能力,關鍵在於大量的記憶,只有掌握足夠多的知識素材,才能做出正確的分析和判斷。
經過培訓,學生的記憶能力進行大量的記憶,能夠背誦圓周率500位以上,背誦三十六計等。掌握記憶各種文字信息,詩詞、文言文、各種問答題以及英語單詞的右腦記憶方法。
B.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與方法有哪些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的分析:
(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與方法研究的必要性。
二、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與方法:
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它立足於學生未來的成長,開展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可以多種多樣,這不是說在小學重新開設一門新課程,而是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滲透到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優化整個教育過程。
行為主義觀的心理學家斯金納(B.F.Skinner)、社會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班杜拉(A.Banra)等認為,心理發展是量的不斷增加過程,是由環境和教育塑造起來的。由此可見,要使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順利展開,研究環境的創設與教育方式的突破是必需重視的途徑:
(一)外在環境的創設:
人與環境密不可分,馬克思曾經說過:「人創造環境,同時,環境也創造人。」可見,環境對人的影響力之大。學校是學生接受教育、獲取知識的場所,其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效果,物質環境的高雅有助於學生保持健康的心態、培養良好的品格。
1、 校園環境建設
(1) 校園主環境建設
(2) 校園、班級文化建設
2、校方積極溝通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
心理學專家指出:家庭是在兒童出生後首先接觸到的環境,是對兒童影響最早、影響時間最長的環境。因此,家庭環境對於兒童的發展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班主任對於特殊家庭的家長和孩子更需多關心,讓家長們認識到: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離不開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環境。學生從小生活在溫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長輩的正確的愛,必然會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安全、愉快,充滿歡樂和信心,良好的情緒從小就占據心理狀態的主要地位,從而保證每一個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二)精神環境的創設:
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的楷模。教師是精神環境的核心因素,是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良好的精神環境則依賴於教師完美的形象、高尚的品德和對教育事業執著的追求。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創設良好的精神環境所涵蓋的遠遠不只是一兩位心理健康輔導教師的努力可以達成的,它還需要全體教師的重視和參與。需要體現的是一個學校的文化,體現的是一個學校的凝聚力,體現的是人文關懷和對兒童文化的尊重。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較大影響。我認為,為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應該不斷努力,
(三)矯正時注意方法做好保密工作:
要使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實效性,讓學生毫無顧慮地說出自己的心聲,找出問題所在是很關鍵的。而要讓學生敢於說出心聲,及時做好保密工作是很重要的。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加強這方面的保密工作,盡可能保護學生個人隱私。這時,創設使學生感到安全的心理測試、治療的環境和氛圍,運用合理而巧妙的「保密方法」,會對測試的真實、可信提供保障。
四、總結: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新的時代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正確認識了「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當今孩子成長的重要性以後,我們應努力對教育的途徑與方法進行研究:創設更好的校園、班級、家庭等外在環境,合理運用教材內容、和諧師生關系,重視發覺精神環境的建設。
現代化的教育時代中,我們更不容忽視學校、社會、家庭的聯系,形成三者結合的教育網路,建立心理健康的「維護-預防-治療」等體系。在實施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時,應該盡量做到家校結合,巧妙地用科學的方法對不同個性特徵的學生進行不同層面、不同方法的心理健康干預,旨在尋求更適合學生個體的教育方法與手段,盡可能減少學生內心的矛盾性,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逐步達到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的目的。
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長期而細致的工作,今後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也許會採用多種途徑和多樣化的方法,這有待我們進一步研究。各科教師需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意的識,作為教師的我們在不斷研究的過程中必須付出細心和耐心,同時更應該不斷地加強自身的心理保健,提高心理素質,以自己的言行、健康的人格給小學生以積極的感染。
C. 小學生心理輔導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平等的談話式的輔導方法
談話教育是一門藝術。掌握好這門技巧,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通過與學生談話,發現學生的心理障礙,從而幫助學生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礙。每次找學生談話前,先把握好學生當時的實際心理,是揣測的、防禦的、恐懼的、沮喪的、或對立的,針對學生的實際心理活動,採用相應的對策,打開學生的心靈之窗。
①放鬆學生的情緒。熱情地對待談話的學生,使學生產生一種親切感。可以從學生特長、愛好,拉家常引出主題,慢慢地引入正題,消除學生的戒備心理,使談話自然、和諧進來。
②隨時調整自己的思維,以適應學生心理的伸縮變化,隨機應變,恰當處理,使學生從不平衡到平衡,從不協調到協調。
③巧妙啟發學生開口談話,表述自己的見解。教師不能單純地講理、訓誡、批評,從而剝奪學生的說話機會,使學生反感,失掉輔導作用。
④向學生提供生活經驗,促進學生的模仿認同。
⑤善於選擇場合。對於不同類型的學生,選擇不同的場合,能產生最佳的效果。
2.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心理衛生講座式的輔導方法
運用班會進行集體教育。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開展適當的講座。
3.聯合式心理輔導方法
家庭是學生的又一重要課堂,家庭是學生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只有家庭、學校形成教育合力,形成一致的教育聲音,才會取得教育的最大效果。開家長會,應該向家長滲透有關心理的調節、轉化的措施,讓他們弄清相關的心理學原理,掌握配合教育的有效辦法,並邀請那些觀察細致、教育措施得力、教育效果顯著的家長走上講台現身說法,激勵其他家長一齊配合班級,做好學生的心理調適教育。
4.學生心理自我調節式的輔導方法
心理障礙的克服,是一個漸進、轉化的過程,不是立竿見影的。通過教師、班主任採用以上諸多的方法,讓學生學會對自己心理進行自我調節,促進心理的健康發展。學生學會運用心理自我調節策略,是一個重要的環節,當然這一環節離不開教師的各項輔導。
①避開、轉移:把一些不愉快的念頭、感情和沖動置於一邊,或把消極情緒轉移到有意義的方面去,使自己在不知不覺中保持心境的寧靜。
②合理解釋:搜集合乎自己內心需要的理由,減輕心中的煩惱和困擾。這種心理又稱為「酸葡萄」心理。
③克制情緒,理智處理:在感情沖動不能冷靜時,要及時反思,理智地處事,避免過激的舉動或做後悔的事。如在進入初中以後,對異性初戀的處理。
④宣洩、鬆弛:將心中積壓的消極情緒進行適當的釋放,以鬆弛緊張的肌肉,緩和焦慮情緒。過度傷心時,不妨大笑一場;郁悶時,不妨找個親人或摯友傾訴。
⑤模仿學習,加入集體行列之中:選擇適當的學習榜樣,並加入集體活動之中,彌補自己的不足,使個人與集體、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協調。如不合群和孤僻性格的學生,可多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中積極發展自己,發展良好的人際關系。
「輔導是整個生命的流露」,是人格的力量的體現,而不僅是用技巧、語言、耳朵、眼睛在輔導。因此,班主任的人格力量與自身素質占居著首要地位。班主任的人生經驗、社會閱歷、豐富的知識、生活態度、個性品質等都是影響輔導的重要因素。
D. 怎樣輔導小孩子的心理問題
因人而異的事情。還要看多大的孩子。總之可以嘗試溝通與讓他獨立思考,並且要不同時候有不同時候的方法,循序漸進的,有兩句話說不清楚。
E. 小學生心理輔導的方法
這個問題不要太急了`
你們還小呢~?
恨這個東西很難說的`
過一些日子會好的
在氣頭上不要惹她會事得其反。
過一些時間你在試著提起這個問題看看她有什麼反應,
再做其他的
在這里你最好能讓她看看有關於同學之間友誼的書,或是
電視劇,等等
!!
就這些
有什麼地方不好的你自己在想想辦法吧
你們的想法都單純
好辦哦`!
再去問問你家人吧
F.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一、氣氛和諧,方法靈活。
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年齡小,感知、思維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知識經驗都非常有限。故而,在教學內容上,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力爭做到深淺適度,精講巧練,符合兒童的智力發展水平以及已有的經驗。語文教學,關鍵在於一個「活」字,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容忍、寬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偏執,真正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熱愛、尊重、理解、相信每一個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要以表揚鼓勵為主,要善於傾聽不同的聲音,適時地選擇一個既合本意,又易於為學生接受的實事求是的表達,打動學生的心弦,引起他們的共鳴,使得課堂成為平等、和諧、圍爐夜話般的溫馨境地,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中,讓學生想說就說,敢於表述不同意見,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從小學生的心理發展上來看,他們在感知過程中,還不能自覺地調節和支配自己的感知,不善於對物體進行綜合分析,目的性不明確,無意性和情緒性明顯;在注意上,小學生是無意注意佔優勢,注意力不穩定,不持久,容易被一些新異刺激所吸引,此階段,他們的有意注意也在發展,但還達不到完善的程度。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方法上,應該精心設置,有意注意、無意注意交替出現,教學中可採用直觀形象的教具、學具,也可以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例如多媒體電腦等,化抽象為形象,幫助學生理解。我們還可以推出課本劇,讓學生對課文進行創造、加工並演出,合適的篇目讓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自評,從而全方位地投入到了語文實踐中。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在輕松愉快中獲取了知識。
二、樹立榜樣,陶冶性情。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選入了大量文質兼美的優秀篇章。同時也塑造了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有勤奮學習,刻苦鑽研,為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貢獻的科學家;有為保衛祖國,忠貞不屈,拋頭顱,灑熱血的民族英雄、鋼鐵戰士;有心地善良,樂於助人,勤勤懇懇的農民;有熱愛學習,人小志大的紅領巾;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民總理等等,古今中外,無所不包。這是一條極其精美、豐富的人物畫廊,老師應該讓學生在認識這些人物高尚靈魂的同時,引導學生把這些人物形象作為榜樣,樹立在心中。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他們或是具體、明確,或是間接、潛移默化地教育了學生,使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心靈得到了凈化,情操得到了陶冶,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G. 小學生心理輔導的方法有哪些
學生心理輔導的方法很多,這里只大致劃分為側重調整情緒的方法、側重訓練行為的方法及側重改變認知的方法。
要想了解更多的知識的話
那你可以把標題自己網路下的了
H.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
最好的心理輔導就是和小學生一起玩,在玩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可以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