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口腔醫學輔導書
① 急求關於口腔方面的書籍
摘 要:我國現行學科分類是長期受計劃經濟模式影響的產物,既缺乏科學依據又層次混亂。1998年將裝潢藝術設計、染織藝術設計、陶瓷藝術設計、室內與傢具設計、裝飾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服裝藝術設計等7種專業合並為"藝術設計"一個專業,是對設計教育發展的倒行逆施,如不抓緊糾正,必將產生更為嚴重的負面影響。高等教育應當著力培養日益細分的職場所需要的專業人才,視覺傳達設計是緊隨時代發展的,由多學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多種細分專業所構成的學科類(也稱二級類)。視覺傳達設計的特殊性,該學科類各專業的相互關聯性和學科歸屬性,決定了這種學科類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平面設計畢業論文
關鍵詞:視覺傳達;學科;專業;藝術學;設計學
隨著中國的開放改革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更加凸顯出我國高校的設計教育明顯滯後於社會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滯後於現代設計的實踐活動。這個問題,長期以來沒有能夠得到根本解決,並且矛盾愈加突出。視覺傳達設計的教育則表現得尤其明顯。承認視覺傳達設計的學科地位,盡快建立起適合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的,形成有利於生產力高效益發展的視覺傳達設計教育體系,是現階段以及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我們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1.前提:藝術學和設計學都有作為一級學科門類的必要條件和充分理由
教育部1998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與此前一年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的學科分類基本一致,分設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十二個學科門類。學科門類下設二級學科"類",再下是"專業"若干種。這種分類是長期受計劃經濟模式影響,思想還沒有得到解放的產物。既缺乏必要的科學依據,層次也是混亂的。居然把藝術學劃在文學門類,把體育學劃在教育學門類,顯然是對這兩個學科的獨特性缺乏了解。著名設計教育家尹定邦1999年初對此就進行了尖銳的批評:"設計學則是既有自然科學特徵又有人文學科色彩的綜合性的專門學科。就這一點而言,傳統的學科劃分規范就顯得過於拘謹和迂腐。"①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任務。中央還提出在十一五期間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科學發展觀是符合客觀規律、實事求是、切合實際的發展觀,學科的再分類不能繼續沿用計劃模式的老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學科分類,不應當是"指令性"的,而應該是"指導性"的。每個學校應當根據自身學科建設和市場情況,確定專業和院系的設置,不應受到學科分類的束縛。但是我們又不得不看到,學科分類在我國現階段仍然有著特殊重要的作用。因為學科分類往往是計劃的依據,對於院校、專業、學位的設置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教育改革首先必須觸動學科分類這一敏感問題。著名經濟學家錢穎一博士提出的學科分類改革思路,既具有科學性,也符合中國國情:"我建議學科分類做如下改變,仍保留12個門類,但做重新劃分。在基礎學科層次分為3類:(1)自然科學(即目前分類中的理學);(2)社會科學(包括目前分類中的經濟學、法學中的政治學和社會學、教育學中的心理學等);(3)人文(包括目前分類中的文學、歷史和哲學)。在實用學科層次分為8類:(4)工學;(5)農學;(6)醫學;(7)法學;(8)教育學;(9)管理學;(10)軍事學;(11)藝術學;(12)體育學。"② 將藝術學確定為實用學科層次的一級學科門類,是科學地正視了藝術學學科的獨特性,有利於學科發展和國際交流。
1998年的專業目錄在十二個學科門類下設二級類71個,把專業種數由504種減少至249種,調減幅度為50.6%,藝術類中其他學科的專業種數也只是減少了一半。但是,卻把隨著改革開放而方興未艾的我國產業發展急需的,"既有自然科學特徵又有人文學科色彩的",招生總量占藝術類60%以上的裝潢藝術設計、染織藝術設計、陶瓷藝術設計、室內與傢具設計(部分)、裝飾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服裝藝術設計(部分)等7種專業,一股腦合並為"藝術設計"一個專業。
且不論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這些年這些專業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就算與其他學科門類同步"調減",也沒有必要非把7個專業變為一個專業。使得各個學校都很無奈,不得不按"專業方向"招生和組織教學。這種"改革"完全是倒行逆施,是對世界現代設計100多年各專業形成發展狀況的無知或漠視。因為混淆了專業特性,在業內外無論對剛剛從西方吸收引進本應快速發展的專業,還是對陶瓷、染織等富有中國悠久傳統的專業,都產生了極為嚴重的負面影響,也極大地挫傷了專業教師的積極性。面對這種局面,居然還有"專業人士"閉著眼睛大唱贊歌,以至教育部從2001年起逐年批准新增目錄外專業和部分院校試點專業,到現在專業種數已經超出"調減"之前了,惟獨這7種專業未能夠得以正名。
也正因為"藝術設計"只被視為一個專業,教育部近期制訂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教材規劃申報指南》,對於藝術類"藝術設計"專業只有兩門課程(藝術設計導論、現代藝術設計思潮)。而《展示設計》、《產品包裝設計》都是歷來被認為是視覺傳達專業的學科方向課程,還有其他幾門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科方向課程,卻規劃在工學門類裡面。學科分類的不科學和設計專業合並帶來的弊端展現在許多方面。
把業內外都能分辨的不應合並的7個專業合並了,卻又批准設立了裝潢設計與工藝教育、服裝設計與工藝教育、會展藝術與技術等專業。難道培養教師的專業面"窄"可以,培養職業設計師的專業面則必須"拓寬"?"會展藝術與技術",這種名稱的專業為什麼就沒有人覺得"窄"了呢?多年來,裝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方向"的許多畢業生也在從事這項專門工作,為什麼長期以來就不能在視覺傳達設計學科開設這一專業或專業方向呢?設計類各個專業從一出現就是與相關的並且不斷發展的工藝、技術密不可分的。西方從100年之前,視覺傳達設計教育就是按專業所需知識結構(包括藝術與技術層面)對學生進行培養的。
誠然,剛剛過去的20世紀,除了自然科學還在向縱深發展,藝術設計及許多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發展,則更多的表現在與其它學科的交叉交融上。但是,藝術設計各個專業與其它學科的交叉交融發展,並不應當限制在學科內,這些專業的相互影響與相互促進是歷史形成的。藝術設計各個專業的發展,應當也必然體現與各自相關聯的其他學科專業的交叉交融,造就適應快速發展的各行各業對專門藝術設計所需要的人才。"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包裝工程與設計"等專業,就是符合當今和日後細分市場需要應運而生的。但是,目前這些專業依託在工學門類,是捨本逐末之舉。中國本土產業進步的根本出路在於"中國設計",僅僅滿足於"Made in China"是不夠的。"設計"是有別於"製造"概念的,前者是對未知領域的開拓和新的物象、形態、可能的創意發現,而後者只是對這些開拓和發現結果的批量加工復制。滿足"中國設計"需要的設計師,對相關產業技術的了解和熟悉固然重要,但是對設計師的創造力培養仍然還是第一位的。
2.前景:日益細分的職場需要與產業技術進步結合的各種復合型專業人才
"拓寬專業面,增強適應性"是近年來的時髦論調,也有可能成為誤人子弟者的托詞。如今各行各業的發展日新月異,專業化分工愈來愈細,對專業能力的要求也愈來愈高,每個專業都在與相關領域知識的交叉交融中向縱深發展。學校應當對人才市場的需求有所預測。大學學制是固定的,學生即便再勤奮,精力也是有限的。針對每個專業,教育者應當明確哪些知識是學生畢業前必須熟練掌握的,哪些知識是熟悉了解就可以的。不應該以所謂的"寬口徑"來不變應萬變。更不應當對學生聽之任之,個人興趣不能代替專業知識的學習。否則,就是對世界觀正在形成中的學生、對有限的教育資源的不負責任。"事實證明,拓寬後的新專業目錄,還不能完全適應社會對專門人才的需求,因為社會仍按行業(即所謂的窄專業)招聘和使用人才。所以近年來又有近200多個目錄外專業誕生。這些目錄外專業絕大多數是口徑較窄的專業針對性較強的優勢和特色專業。實踐的結果,說明這樣做是正確的。"③《新京報》2005年4月30日的一篇報道很是耐人尋味:那些為適應新產業迅猛發展而誕生的純粹"新專業"更吸引人的眼球。信用管理專業、知識產權專業、網路游戲專業、葡萄與葡萄酒工程專業,隨著社會工種的日益細分和職場需求的不斷變化,這些專業的人才也正逐漸成為社會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提出"拓寬專業面,增強適應性"的初衷,筆者不清楚,但認為關鍵在於是否正確理解和施行。搞好飲料的包裝或廣告設計,當然要對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知識有所了解,著名設計教育家高中羽早在1990年之前就曾指出:視覺傳達設計中的"視覺表現離不開一定的商業需要,所以了解有關市場背景至為重要。"④ 但是這樣做是需要投入精力的,於是很多學生就近"拓寬":從染織專業看到蠟染效果不錯,就設計蠟染的包裝、廣告;從裝飾專業看到壁掛好看,就給壁掛設計包裝、廣告;從陶瓷專業知道點景德鎮、陶藝,就設計藝術陶瓷商品或展覽的包裝、廣告。在作業中把"商品"描繪得可以亂真,你看專業面是不是"拓寬"了,專業之間是不是"滲透"了?這是"近親結婚"。再則這幾種產品對GDP的貢獻並不多,而且因其商品的特點,包裝廣告起的作用並不大,至多也是美學方面的。只有市場競爭激烈的快速消費商品、同質化商品及企業,才更需要高水平的包裝和廣告等視覺傳達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對於我國企業提高競爭能力的作用十分重要,在與眾多學科交差交融中發展速度非常迅猛。不應當想當然地認為還與裝飾、染織差不多。藝術設計各專業的區別也是顯而易見的。橫向比較一下,就可以得到立體的判斷。但凡是個醫生,對人的疾病都能大致診斷,但是醫學學科門類分為二級學科就有7個,本科專業不完全統計就分了29個。人類健康固然是最重要的頭等大事,怎樣細化研究都是有必要的,看醫生都願意找專家,肯定不會有人願意找個"拓寬專業面,增強適應性"的醫生看病。視覺傳達設計的工作也是很專業化的,不僅僅是完成一張沒有油畫大、更沒有壁畫大的設計稿,而是至少涉及印製幾萬張幾十萬張之後的效果,更是直接影響到客戶的產品銷售,企業的興衰。
我們再看看同樣在我國屬於新興學科的管理學類是怎樣劃分專業的,應該能夠從中得到一些啟示。管理學學科門類的二級學科倒不多,只有4個,但是本科的專業種數至少有30個,包括管理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業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土地資源管理、農林經濟管理、農村區域發展、工程造價、商品學、審計學、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國際商務、公共關系學、公共政策學、城市管理、公共管理、信息資源管理、物流工程、海事管理、信用管理等等。你看分得細不細,怎麼就沒有人敢說這些專業的許多課程都一樣,不能稱其為專業,只能是專業方向呢?
大學教育的主流到底應該是"專業教育"還是"通識教育",一直還在爭論著。其實,專業教育和通識教育並不是絕然對立的。專業教育要以通識教育為基礎,都是為了使學生的專業能力更出色。一些高校的視覺傳達專業連"視覺傳達設計史"這類課程都不開,卻熱衷"通識教育",豈不是本末倒置。將上手和後勁對立起來也是不符合實際的。"企業招聘首先選快手,上手慢了肯定不行。企業招聘人才不僅要面試,而且還要有試用期。只圖上手快,後勁跟不上,職業位置也坐不穩。反過來,上手慢的後勁也不會大,連位置都搶不上,也就沒有機會發揮後勁了。"⑤ 不斷學習是追求上進者畢生的事情,不可能在有限的幾年掌握一生使用的知識。大學教育的主流應該是培養學生畢業時"搶位置"的能力和追求上進的素質,也就是應當著力於培養日益細分的職場所需要的專業人才。
3.前程:視覺傳達設計是由多學科交叉形成的多種專業所構成的學科類
毛澤東在《矛盾論》中曾指出"科學研究的區分,就是根據科學對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對於某一現象的領域所特有的某一種矛盾的研究,就構成某一門科學的對象。"⑥ 20年前,中國的現代設計與本土現當代藝術同時登場,設計與美術的不同之處,人們也是逐漸認識到的。其實,早在200年前,康德(I.Kant,1724-1804)就明確的指出:美有兩種,即自由美和依存美,後者含有對象的合乎目的性。合乎目的是一個更有優先權的美學原則,它與功能相近。⑦ "純粹繪畫的使用就是鑒賞,而實用品的使用則在於按要求發揮效用時。"⑧ 設計即要符合審美性,又要具有實用性、替人設想、以人為本,視覺傳達設計是一種需要而不僅僅是裝飾、裝潢。"對平面廣告設計而言,最為重要的一點莫過於信息的傳達。" ⑨
1960年開始在西方流行的術語視覺傳達設計(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是隨著改革開放傳入我國逐漸取代了表述極不準確的"裝潢設計"。其實,從這時起視覺傳達設計已經發展成為包含多個專業的學科類型,當時肯定沒有人意識到其後影象和計算機等技術發展的這樣快,只是覺得graphic design(平面設計)這個術語和其代表的設計內容已不能涵蓋新出現的影象、電子讀物、多媒體等一些新的信息傳達媒體的設計。如今許多新專業的設立,就是基於這一體現出學科交叉與發展的原因。
雖然視覺傳達設計各專業都是"給人看的設計","告知的設計"。⑩ 由於解決問題的差異性,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同,要求具備有區別的知識結構,因而新的專業必然出現和發展。如同同是診病,由於解決問題的差異性,就有了臨床醫學與口腔醫學專業的區分,又有口腔醫學與口腔修復工藝學的專業細分;因方式不同,臨床醫學與中醫學就各自都是二級學科類,也有了放射醫學與臨床醫學的專業不同。難道藝術類的學生就都是天才,同樣的學制能樣樣精通?中國設計業和設計教育的整體水平一直徘徊,不能不說與藝術類相關專業特別是搞傳統工藝美術的總是只看到各專業的共性有著直接的關系,因為一些人從表象上是理解不到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視覺傳達設計早已不僅僅只是以造型基礎、圖案或視覺形式為學科基礎了,與裝飾藝術或各種繪畫是有本質區別的,雖然都具有可視性,但是與傳達功能相比,視覺傳達設計的美化畢竟是第二位的、從屬性的。由於舊有學科分類的桎梏,大多數設計學研究者還無法橫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的溝壑,對設計學進行立體的研究。
藝術領域接近達成共識,卻在其他領域又產生設計是純科學、純技術的認識偏差。由初期把"設計"歸於"美術"范疇的僵化,到發現了"設計"的技術性、科學性、實用性的另一面,而拋棄了同根生長的"藝術"。如今,工業設計專業拿工學士學位;服裝設計與紡織工程聯姻,其實染織設計與紡織工程的關系算起來更近;環境藝術設計緊抱建築學的大腿;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衍生的包裝設計專業方向投入到包裝工程的懷抱,廣告設計將由日益壯大的廣告學科拉走;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國際通稱Graphic Design(譯為平面設計),因其一直與印刷有極為密切的關系,也完全有理由並入到印刷工程學科裡面;書籍設計也同樣有理由在出版編輯學里開設……藝術設計將要變成了一個既"新"又"老"的"橫斷學科"了。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還不發達,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西方經濟發達國家已經進入信息社會多年了,我們現在只是剛剛開始工業化和信息化的初期,設計教育還是應該在認真研究總結西方100多年的經驗與教訓的基礎上,再圖"創新"為好。
視覺傳達設計不能作為工業設計專業的一部分,也不應作為廣告學科的一部分,更不能等同於裝飾藝術。盡管它們之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確立視覺傳達設計的二級學科地位和相應的專業定位,是設計事業少走彎路健康發展的需要。這也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用發展和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 的具體行動。
歐美的現代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育,已經有100年的歷史。視覺傳達設計"在現代設計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於現代物質文明的影響力可以與建築設計、城市規劃設計、工業產品設計相提並論,是組成現代設計范疇的一個極其重要的部分。" ⑾ 視傳設計師歷來受人尊重,法國海報設計家切列特(Jules Cheret)對當時的海報設計有很大的影響,法國政府於1890年授予他榮譽軍團勛章(the Legion of Honor)。不能因為視覺傳達設計主要是基於機械化大批量印刷生產的這個手段上,而將視覺傳達設計視為傳統的保守的。目前視覺傳達設計的范圍已經跨越了影視界限,在多媒體設計中產生非常積極和活躍的作用。與此同時,它的傳統和范疇卻依然存在,在電腦輔助設計的技術前提下,發展速度也非常驚人。當代印刷已經進入到數字化印刷技術時代,並且還在繼續發展,平面設計只有緊密結合印刷技術的發展,才不會被歷史淘汰。
視覺傳達設計"在研究視覺造型、美學、傳播學的同時,還要研究語言、社會、市場、心理、生理、物理、哲學等諸多學科。" ⑿ 一旦設計因為電腦和其他的現代設備得到簡化之後,設計師的大部分時間就不用化在完稿工作上,觀念的形成、市場的調查、設計戰略的組織等等就成為設計師面臨的主要問題。因此,人的精神因素、設計家本身的素質變成設計優劣的主要驅動因素。我們不得不重新注意設計家本身的素養,而不僅僅是他的手頭工夫。這對於視覺傳達設計和設計教育來說,都是一個重大的轉折和挑戰。
正因為視覺傳達設計自身關系的特點產生了可以利用的設計元素的多樣化,從而導致了設計上的不確定性。任何一門學科的特點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即使在學科交叉發展的過程中,其他門類的學科的參與只是對其自身發展的強調和補充,這可以使其自身的特點更加突出與鮮明,而不是混淆與取代。"從長遠看,視覺傳達設計必定是更科學、嚴謹、合理的概念名稱,蘊涵著未來設計的趨向。"⒀ 視覺傳達已是一門多元素、多學科交叉的設計學科類。⒁
視覺傳達設計的專業細分設置的前提,在於每個專業的畢業生達到每個崗位對專業設計師的基本要求,在固定的學制內完成能夠而又必須掌握、了解的知識和技能,也就是知識結構的完善。我們還是發展中國家,專業細分設置還必須考慮到便於國際對接。視覺傳達設計學科目前可以包含6個專業:平面設計(Graphic Design)、包裝設計(Package Design)、書籍設計(Book Design)、廣告設計、電子視傳設計(電影電視片頭、影視廣告等影象,電子讀物、多媒體等的視覺傳達設計)、會展設計。
會展設計,目前有的學校開設在工業設計專業。其實會展設計是以信息傳達為目的的空間設計形式,是以視覺傳達設計為主兼有產品設計和環境設計因素並與聲、光、電等現代技術相結合的專業。
插圖專業很有獨立開辦的必要。字體設計專業也越來越顯現出開辦的可能和必要性,工學門類里的焊接專業能從本科到博士後都研究不完,而中文字體作為特殊技術產品早已經供不應求,卻遭到學習視覺傳達設計者的藐視。
視覺傳達設計類各專業的專業課程,可由學科平台課程和各個專業的方向設計(含史論與設計思潮等)課程組成,尤其應當注意適度加強各個專業所涉及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以及相關應用技術的學習,加強傳統認為是上下游專業工作的相關知識技能的了解和熟悉,使得學生畢業時在其專業領域內真正成為行家裡手。職場是需要能夠一進去就能創造業績與效益的專業人才,也只有具備這樣能力與素質的學生才具有繼續深造培養的價值。
在現階段,藝術學作為一級學科門類經過一些討論是容易得到確認的,"設計學"能否被確認為一級學科門類肯定有爭議的過程。但是,無論結果如何,視覺傳達設計作為緊隨時代發展的"既有自然科學特徵又有人文學科色彩的綜合性的",由多學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多種細分專業所構成的學科類,因其特殊性和所含專業的相互關聯性以及學科歸屬性,這種二級
② 自學口腔醫學要買些什麼書
實習復需要的話基本都制是口腔專業本身的知識了,你說的基本說都是基礎醫學,就是幫助我們學慣用的,實習之中運用的比較少。可以看看口腔解剖生理學(基礎)、口腔材料學、口腔粘膜病學、口腔內科學、外科學,正畸學,口腔預防醫學,口腔修復學等,口腔方面的書籍還是很多的,最基本的是三大類,口內、口外、修復,你可以問問你的同學或者去書店看看,基本都有,希望可以幫到你,也祝你實習順利
③ 誰能推薦幾本關於口腔學的書
請你說明你的目的;轉專業、就是感興趣?或者繼續深造:這個你應該入行很久了就不需專要我建議了。感興趣屬你花那些冤枉錢幹啥?所以基本鎖定你是:
轉專業:建議買人衛版的口腔教材系列,因為口腔專業的學生都是看這個學習的,等你有一定了解後再買相關專科的書籍:內科外科都很多NB人可以看他們出的書:
外科:上海九院邱蔚六、北大張益出的書很多;淘寶、卓越搜下就知道了;
內科:41大的史俊男編的口腔內科學第二版就很NB;
修復:你要看外文翻譯的才能有所體會,因為人衛版修復有很多是落後的東西,但是對於初學者是必須看的書籍;
口腔病例:買本執業醫師的書籍上面都是經典病例;
最後當你發現書籍不能滿足你的時候你就該上網論壇丁香園,DENTAL TOWN等知名網站學習,或者查文獻:建議先看中文再看外文,最後以外文為主。
你可以網上搜下看有沒有電子版的,省點錢么;
備註:因為你的目的不明確只能給予上面初步的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④ 學習口腔科的相關書籍有那些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生理學、醫學微生物專學、醫學免疫學、屬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葯理學、人體形態學實驗、醫學生物學實驗、醫學機能學實驗、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診斷學、外科學、內科學、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組織病理學、口腔頜面醫學影像診斷學、牙體牙髓病學、牙周病學、口腔粘膜病學、兒童口腔醫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學、口腔正畸學、預防口腔醫學;衛生法學、醫學倫理學、醫學心理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養、醫患溝通與技巧;英語、高等數學、醫用物理學、化學等。
⑤ 口腔醫學中級考試應該看什麼書好
1. 口腔來醫學中級考試應該關注當源年的全國衛生職稱考試用書:《2016版主治醫師考試寶典(口腔醫學)》、《2016版主治醫師考試寶典(口腔醫學)》、《2016版主治醫師考試寶典(口腔內科)》、《2016版主治醫師考試寶典(口腔正畸)》、《2016版主治醫師考試寶典(口腔修復)》、《2016版主治醫師考試寶典(口腔頜面外科)》《口腔醫學技術( 中級)附大綱》等等。
⑥ 哪家培訓機構的口腔醫學考研輔導書比較好
考研輔導書的話,你可以去中域教育看下。我個人感覺口腔專業的資料不錯。
⑦ 口腔執業醫師輔導用書,人衛版和協和版哪個更好人衛版的為指定用書嗎
人衛的今年安全些,今年換大綱了,以他為准了。
⑧ 口腔醫學中有哪些書適合0基礎的外行學生入門自學
口腔醫學是專科醫學,必須建立在基礎醫學學科之上,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等專等屬是基礎學科,不掌握基礎學科知識,不可能學得了專科知識。比如你不懂感冒,把上顎紅腫刺癢、口腔粘膜起紅疹歸於感冒。說明你連基本的醫學小常識都不知道。
普通人想學點口腔方面的知識,可以看些普通知識讀物或相關科普讀物。
⑨ 推薦幾本關於口腔醫學的書籍
新版的本科抄教材
國際牙科系列從書
美國的牙髓病學教材:ENDODONTICS
王曉儀 《現代根管治療學》
王大章 《口腔頜面外科手術學》
傅民魁 《口腔正畸專科教程》
宿玉成 《現代口腔種植學》
……
課本是基礎和經典,但不夠專和新,但必須精讀。另外可以根據你自己的需要看些更專業的,開卷有益!
⑩ 口腔醫學考研需要復習哪幾本書
基礎醫學綜合、口腔醫學綜合、預防醫學綜合、生物綜合和醫學綜合。
考研必買人衛出版的醫學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