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期中考試之後輔導的心理
A. 對孩子期中考試的感想
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一樣重要,有時還意義非凡。考好了,心裡甜滋滋的,隨之而來的是老師的贊揚、同學們的羨慕和父母的喜悅;考得不好,老師會失望,父母會生氣,還可能會面對同學輕視得眼光和譏諷的話語。以我微薄之見,考好則已,考不好也別灰心。說到容易,做到卻難。就拿這次期中考試來說吧。我是抱著考雙百分的信心來應考的。從早到晚,考試以後,都十分疲憊和擔心,時間彷彿靜止了,度日如年,考好和考不好這兩個詞在心裡打架,晚上一覺酣睡才覺得好些。期中考試結束了,隨之而來的翹首企盼的成績也揭曉了。我以二分之差與每一名失之交臂。這成績給我留下的則是深深的思索。總結經驗教訓,我覺得自己太馬虎大意了,還有就是平時努力程度不夠。痛定思痛,我覺得只有發揚「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精神,才能真正的掌握知識,豐富自己,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中國有句古語說得好: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覺得這也是一句學習上的至理名言。興有在是常的學習上一點點積累認真努力、堅持不懈的面對學習上的困難,發揚鍥而不舍的精神去攻克它,我們才能真正成為學習上的強者,才能驕傲而又自信的面對挑戰,路漫漫其修遠矣,吾將上下而求索。滴水可以穿石也是鍥而不舍精神的體現。我們航行在沒有邊際的學習海洋上,只有憑借這種精神,才可能到達知識的彼岸,學習是一件苦差事,它既不生動又不有趣,既不是立體的又不是鮮活的事物,只有我們明白它的重要性,堅持不懈地努力下去,才能羸得鮮花和掌聲。記住,沒有不勞而獲的美事。幼年的李白因為看到一位老婆婆用鐵棒磨綉花針而醒悟,從而發奮讀書,終於成為一代詩仙。前有古人可鑒,我們這些新世紀的青年該怎樣去做呢?這是一個時代留給我們的課題。朋友,請堅信「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綉花針」,讓我們鼓足勇氣,鍥而不舍的鎖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奮勇前進吧!「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這是戰國先秦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的《勸學》一文中的句子。它充分的說明了在學習上,只有鍥而不舍地學習,才能達到金石可鏤的地步。同學們,讓我們發揚這種精神,在學海上揚帆,奮勇前進吧!
B. 明天孩子就要期中考了,可是他的考試狀態十分不好!聽說五佳教育的老師對考前輔導做得很好!跪求意見
孩子的狀態來源於我們對他的期望值,其實我們的想法不能說是不妥,但是對於孩子內來說會產生一容定壓力,另外如果是孩子因為游戲而分心的話,那我們就要多給他積極的心理疏導,爭取利用可利用的時間陪著孩子去進行戶外活動,分散他的注意力,讓他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愛是出自於真心而不是想讓他上個好高中來替父母撐面子。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C. 期中考試結束了,孩子考得不好,心理很難過,怎麼安慰他呢
考試是對所學知識的一種檢測而已 這次沒考好,肯定是你在哪方面沒有復習到 要抓住這次經驗,去好好復習就行,不要太自責了
D. 期中考試之後家長們最應該做什麼
期中考試後,家長們一定要注意的幾件事:
現在大部分學校的期中考試已經結束,今天就寫了這篇文章,希望各位家長朋友在看到後能夠有所啟發。
作為一個在教育行業6年的老師,觀察到一個現象:很多家長特別在意學生的成績,每次考試成績出來,考得好的同學開心,考得差的同學難過。其實,期中考試只是對學生在半個學期以來的學習情況的測驗,從而認識自身的學習水平。幫助同學們分析和把控自己在各方面的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發現學習上的漏洞,並及時禰補。學生可以根據期中成績,及時調整學習心態和方法,更有效率地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
但是有的家長卻孩子要求分外嚴格,只要孩子不是班級第一名,家長就會認為孩子沒有考好,進而數落孩子學習不認真。其實家長們的情緒化的行為並無助於解決孩子的學習問題,只有和孩子有良好的溝通才能真正幫助孩子成長。學生經歷考試後,內心一定有很多波瀾。考好了,內心喜悅,這次總算是過關了,但是也擔心家長會將自己的期末考試目標分數上調;考察了,就更不必說,試卷都會藏起來,不給家長看……
所以家長在考試後不妨給孩子給孩子一點空間,先不急於詢問孩子成績。期中考試只是一個測驗工具,所以應當正視學習中的不足,而不是去在意成績、名次。成績固然重要,但是培養孩子的自信同樣重要,兩者相權,取其利大者為益。
1、尊重孩子的隱私,但並不等於不關心孩子的成績。一些孩子沒有考好,心情本就很差,家長一問便會更覺煩躁。其實,家長不過問孩子的成績也幾乎不可能,在和孩子的交流中總會慢慢流露,這個時候再讓他盡情地說,他會說得滔滔不絕,也是給他一個發泄的機會。
2、一定是以鼓勵為主,幫孩子樹立起信心。尤其是當孩子考得不是很好的時候,要循循善誘,幫助孩子找出不足之處,以及應當採取的補救措施,對他表示同情,也相信他下次能超越自己。
3、不要過度強化孩子的弱科,如「你的英語好差啊」、「你的物理不行」等等,長此以往,會給孩子帶來一種錯覺和誤導。此時正確的做法是給孩子以積極的心理暗示:我能行,只是沒發揮好,還沒使出自己的洪荒之力等等。
4、要提前和老師溝通,比較徹底地掌握孩子的學習狀況,然後有的放矢地和孩子溝通,掌握談話的主動權,讓談話更具針對性。
5、以民主和商量的口氣與孩子溝通。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讓他感覺到父母是真的在關心他、幫助他。比如,這次你沒考好我們也有責任,你認為我們應注意哪些問題可以幫助到你學習呢?
每個孩子都是可造之材,沒有好與不好,差與不差。每個孩子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缺點嘛,改掉了就是優點。又如華語作家張德芬所說,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匹好狼和一匹壞狼。最後,哪一匹狼能存活下來?這取決於你喂養了哪頭狼,你喂養了哪頭狼那頭狼就會活下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抓住一切機會,給孩子的成長提供成長的養分。
E. 期中考試後的心理描寫, 200字左右
期中考試終於結束了,我緊張的心情一下子放鬆了許多,這次考試讓我明白了我還有很多的不足,我以後會好好的彌補的。
F. 孩子考試成績波動性較大,考試心理緊張,影響正常發揮,有針對性的輔導班嗎
每一個孩子都有學來習的壓力,無形自之中壓力使學生無所適從,考試發揮緊張,甚至失常,這都是正常情況,考前可適當給學生減減壓,聽聽歌,打打球,運動運動,使學生放鬆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態,但也不要刻意的如給學生心理輔導。
G. 期中考試後的心理活動
緊張
H. 從孩子的期中考試成績可以看出什麼問題
一、心態問題: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發現很多學生學習心態和考試心態,不利於備戰高考,從期中考試中,已經一些學生的心態問題已經暴露出來。這次考試,海淀區的試卷不難,一些學生考不出真實水平,甚至筆誤的地方很多,平均下來,每個學生都有20分左右的不該被扣的分數被扣掉,導致這樣的情況,有以幾種心態決定的:
1.指望通過期中成績來證明自己,而不是去完善自己。
在期中考試之前,就有很多學生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來准備期中考試,甚至有的在期中前兩周就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想把期中考好,通過成績證明自己。可是在成績公布之後,很多學生遭受了打擊,特別是花費大量時間來准備的學生,很多有沒有考出預期的成績,其實,他們已經犯了方向性的錯誤,考試之前花費大量時間准備,考試的時候要花費了三天時間,考試之後學校再總結一周試卷,然後沒有考好的學生,在信心不足,那麼一個月時間就這樣過去了,可是說被「浪費」了。那麼等到信心調整過來,就是12月月考了,然後在去准備期末考試,因此這樣的惡性循環,註定一些學生就是考不好,即使考好也不利於他們備戰高考。
2.通過期中成績來競爭自主招生的名額。有很多學校強調,要通過期中考試成績來決定學生自主招生的學校。於是就有一些學生,被動的投入到期中考試中,背負著一種心理壓力,生怕自己期中考不好,自主名額就一定沒有自己的份了,結果導致一些學生「一敗塗地」。這個方面我專門寫文章說這事情。
3.一些學生心態浮躁。考試之後,總有一些學生找我,說某某題目是自己看錯的,某題又是自己筆誤,甚至還有的是老師故意不給分,等等,其實他們應該知道,我既然分析他們的試卷,在試卷中暴露的問題我當然能看出來。有許多錯誤,就是因為在平時的學習中,帶著浮躁的心態,復習不系統,知識點總結不全面,對考試沒有針對性的訓練。
4.這次沒有考好,指望用下一次考試來證明自己。每一次考試,都會有一些學生失敗,同時這些學生中很多學生沒有真實看待自己的問題,總是覺得自己能行,於是就把目光放到下一次考試上,可是到了下一次考試,還是暴露出自己沒有注意到的問題,成績依舊不理想,去年就有許多學生是這樣的,從期中考試開始,就有「下一次一定考好」的心態鼓勵自己,而自己遇到的問題沒有解決,一意孤行,可是到了高考一樣沒有證明自己。我一直對學生說,我去年押那些高考一定失敗的學生,100%的幾率,因為他們在平時中,遇到的問題不是自己沒有發現,就是自己沒有能力解決。
5.期中考試排名的壓力。有很多人覺得高三學生期中成績排名,就基本上等於學生高考排名,我覺得本來就不科學,毋庸置疑,把以往的數據拿過來分析一下,確實有70%左右的學生高考排名與期中考試排名相近,可是我們應該看到,那些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僅僅跟著學校的學習方案,沒有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案,就沒有什麼「變數」,而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希望每個學生都應該有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案,再結合學校的方案,適合的才是最好的,那麼你的成績一定會提高的。
二、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每次考試的內容不同,但是往往從考試中,反映出的學生學習的問題的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每一次考試都是一次自我完善的過程,那麼從這次期中考試成績上看,應該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一些學生的主幹知識還沒有掌握,甚至不理解。從試卷上可以看出,這次理科(物理、化學、生物)絕大多數都是傳統的經典題,可是發現一些學生對一些題目把握不好,甚至考慮不周全,這說明,大多數學生主幹知識方面走存在問題。還有我已經分析上百份試卷,可是沒有發現幾個學生作文成績很好的,包括我班上的學生,作文成績都不理想,之前一直帶著講,可是這次考試之後,在接下來的課上,把作文,包括英語書面表達當作重點。
2.做題速度慢。做題速度慢,主要原因很明顯,就是學生在平時學習中針對訓練不夠,考試的時候對時間分配不合理,甚至一些學生信心不足,知識點不全面,不敢相信自己的答案,結果導致自己答題速度慢。
3.計算能力弱。一些學生遇到繁瑣的問題,特別是計算量大的問題,就要花費大量時間計算,其實這是高考命題老師早已想到的,在高考試卷中總會有這樣的題目出現,讓一些學生花費大量的計算時間,導致試卷答不完,可是在計算題背後一些技巧,方法等卻很少有學生看出來。此外,還有很多學生計算的時候簡單的加減乘除都出錯。
三、試卷問題:
期中考試卷質量怎樣?我會專門寫文章說這個問題,這篇文章中簡要的說說期中試卷中存在的不足。
1.期中卷是以拼題為主,高考卷是命題為主。從這次試卷題型來看,基本上都是傳統的經典題為主,創新部分的題目很少見。可以說,這次就是為了考查學生基礎情況而進行的考試。
2.語文、外語兩科題型與高考還是相近的,但是語文成績普遍不理想,英語書面表達普遍閱捲尺度偏松。理綜和文綜與高考卷設置,無論是知識點方面還是試卷整體題型方面都不是在一個層次上。所以說這次考試只能考出學生前一個階段的學習水平,不能直接決定學生高考走向。
因此說,我們應該理性看待學生的期中成績,不管是學生還是家長,都不應情緒化,只把注意力放在分數上和排名上。因為還有很多時間來完善自己。
I. 孩子今年高三,期中考試已經考完了,不是很理想,如何才能做好接下來的復習呢
別氣餒,努力就一定會進步
J. 期中考試後,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怎麼做
期中考試已經陸續落下帷幕,隨之而來的就是考試成績的公布。孩子的成績一直是家長心裡的一根刺,牽動著家長的每一根神經。最近,家長見面時候的寒暄直接變成了:
你們家兒子這次考試怎麼樣啊?」
「甭提了!那點分說出來都嫌丟人,我告訴他,假期一天也別想玩了,到輔導班老老實實補課去!你兒子呢?」
「我兒子倒是挺爭氣的,每科都在95分以上,班上前三名,這不剛剛去給她買了一部手機當獎勵!」
你們家兒子這次考試怎麼樣啊?」
福克斯 運動從此更智能
廣告
福克斯 運動從此更智能
「甭提了!那點分說出來都嫌丟人,我告訴他,假期一天也別想玩了,到輔導班老老實實補課去!你兒子呢?」
「我兒子倒是挺爭氣的,每科都在95分以上,班上前三名,這不剛剛去給她買了一部手機當獎勵!」
這些都是孩子期中考試後家長們的談話內容。期中考後,孩子的分數、排名又一次牽動著家長的神經。
今天,和各位家長一起探討一下:
中國家長為什麼這么注重分數
家長狂熱追求好成績的背後,隱含著兩個推理:
成績好→上好大學→好工作→好前途
成績差→上差大學(或考不上大學)→差工作(或失業)→沒前途
為了證明這是個偽命題,我們不免俗套又要舉例一番:
一個小孩6歲才會說話,10歲才會寫字,老師對他的評語是:「反應遲鈍,思維不合邏輯,滿腦子不切實際的幻想。」你能說他是差生嗎?他叫愛因斯坦。一個孩子高考考了3年,第一次英語只有33分,後來他開了家名叫「新東方」的英語培訓學校。他叫俞敏洪。一個孩子高考也考了3年,第一次數學考了1分,第二次數學考了19分,第三次數學才考了79分。他叫馬雲。
當然以上只是針對性舉例,並不代表低分的人有前途。但我們也必須承認:人與人之間確實是存在差異的。
有的孩子擅長邏輯思維,有的孩子擅長形象思維,有的孩子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有的孩子對花花草草感興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也不可避免有自己的短板。
如果孩子確實盡力了,在自己年齡段里應該知曉的知識也都具備了,家長再過分苛求孩子的分數,比如孩子最好的成績也只能考到班級第15名,卻要求一定要考到前3名,就不可避免會對孩子造成過剩的壓力。
試問,你想要一個次次考第一,但沒有周末、沒有朋友、沒有興趣愛好、沉默寡言的孩子;還是一個成績中等、身體健康、活潑開朗的孩子呢?
在身體健康、心理陽光的前提下,家長再幫助和引導孩子爭取更優秀的成績,這才是對待分數的合理態度。
家長法則第一條:成績與成長相比,成長永遠是第一位的。
分數背後的信息,你分析透了嗎
一項調查數據顯示:80%的學生都不清楚自己在考試中真正存在的問題,85%的老師和家長對問題原因也沒有做到追根溯源。
那麼怎樣解讀期中考試分數,才能挖掘出孩子的提升空間,幫助他進步呢?
第一步,分析試卷,找出丟分原因、擬定對策。
原因1:對基礎知識、基礎概念、基礎原理的掌握不廣、不深、不透。
對策1:對題目涉及的相關知識點認真復習鞏固,真正理解透徹。
原因2:對運用基礎知識、基礎概念解決綜合問題的技巧不會、不熟。
對策2:從一道題上升到一類題,多做練習,熟練掌握這一類題型的答題方法和答題要領,真正融會貫通。
原因3:審題不仔細、計算失誤、考慮不周、碰到大題產生緊張畏懼心理等非智力因素。
對策3:有意識鍛煉自己應試技巧和應試心理素質,保持平常心,養成答題完認真檢查的好習慣。
第二步,分析分數漲跌趨勢。
單科成績:
要把前後幾次成績縱向比較,還要與其他同學成績橫向比較,分析這門學科成績的發展趨勢:上升、下降還是振盪不定?
如果孩子單科成績下降幅度較大,家長要適時與孩子溝通,找到內在原因(有較大面積薄弱知識點、技能點)和外在原因(對該學科缺乏興趣?臨場發揮適當?和該科老師的關系?)適時激勵孩子,而不是訓斥孩子,防止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總體成績:
把多次總體成績進行比較,找到優勢學科、弱勢學科,制定保優強弱的策略,才會有提升的空間。
當孩子的總體成績劇烈下降時,家長一定要重視這個信號,這表明孩子學習不在狀態,早戀、網癮、痴迷武俠言情小說、結識一些貪玩的朋友等,都會令孩子分心,這時家長要沉著冷靜,不要逼孩子,不要刺探孩子隱私,與孩子耐心、真誠交流,讓孩子主動說出心理困惑,和他們共同面對成長的苦惱。
第三步,分析孩子的智力因素。
有的孩子成績老是上不去,也有智力方面的原因。
孩子智力的幾個基本因素——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像力這四方面的能力往往發展不平衡。
有的孩子記憶力強而思維力弱,有的觀察力強而記憶力弱。從孩子實際出發,找出短板,進行專項訓練(如孩子空間想像力差可以多玩拼圖、積木等游戲,語言表達能力欠缺就讓孩子多多大聲朗誦)。在少年時期及早發現問題,可以幫助孩子未來智力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