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輔導班家長負擔不起
❶ 負擔不起學費應該怎麼辦
在自己負擔不起學費的時候要先去報道讀書,然後勤奮學習,學校里有助學金,獎學金,自己可以去兼職,因為大學時間還是比較充裕的,勤奮點是可以改變這個現狀的,生活總會一步步變好的。
❷ 教育部已經不允許校外補課家長怎麼還不願意了呢
你們敢動老師,我們就去上訪!家長「組團」補課為哪般?
隨著課外輔導熱愈演愈烈,「公辦省錢,民辦省心」的傳統模式崩盤,攢課、請假、逆託管等新現象頻出。光環褪去的公辦學校,如何滿足日益多元化的需求?
互相擔保請求「攢班」
「社會都關注三點半接太早,其實還存在另外一種現象,就是不到三點半就有家長來電話說,孩子還有其他課要提前接走。」某公辦小學的校長告訴半月談記者,部分家長「跑偏得厲害」,將校內視作「零食」,把校外當成了「正餐」。「對此我們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畢竟每個家庭對教育都有不同的認識和個性需求。」
對此,有家長這樣回應:「有的公立學校一天排滿6、7節課,但科學課是體育老師教的,勞動課只教剪個紙,書法課的水寫布是壞的,體育課經常是枯燥的練隊列,數學課、英語課即使全會了也只能看課本,午休一個半小時孩子還不能進行室外活動……」
一些家長表示:「現在小學初中都在推行『就近入學』,不準考試,可將來上北大清華難道也能按片劃分?為了自己孩子的未來,公立學校不教的,我們只能自己找人教!」
在部分家長看來,輔導班的小班化、分層化教學,是彌補公辦學校應試教育不足的一種無奈選擇。
公辦越發難辦?
江蘇一位某區派駐教育系統紀檢監察組組長說,他所在的派駐地區已經形成了「民盛公衰」的教育格局,民辦學校掌握優質的師資、優質的生源。例如,某民辦中學2017年秋季招收新生960名,有630名來自蘇北其他市縣。在這種跨區域「掐尖」的情況下,本地學生競爭更加激烈,只能求助於課外輔導班。
同時,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在管理政策落實上也存在差異,公辦學校下午三點半必須放學,民辦學校延遲補課兩不誤。
要想徹底打破這一怪圈,必須綜合施策。
一方面,要打破「姓公姓私」,探索建立公平、統一的招生平台。義務教育階段,公校、民校就應該在同一平台招生,民辦初中可探索實行免試、免證入學政策,有效切斷公校、民校聯合培訓機構考試招生的利益鏈條。
另一方面,盡快縮小義務教育階段辦學差距,只有不斷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彌合義務教育階段辦學差距,探索符合國情的教育模式和招考體制,才能從源頭上破解課外輔導班盛行的「頑疾」。
來源:新華網
❸ 校外培訓機構遭到家長去教育局理投訴怎麼辦,(學員請三天伺,,要求退費,但己退費,家長還是去投訴)
如果你是校外專門抄培訓機構的話,只要你的證件齊全,而且沒有亂收費,胡收費的現象一般家長是不會 投訴你們的
除非就是你們胡亂收費,對學生的輔導培訓沒有做到盡職盡責,引起家長的不滿
當然也不排除有的家長可能受人委託,故意鬧事的也有,只要你們證件齊全,按規矩辦事是正規的培訓機構,那就不怕他投訴,希望我的個人建議能幫到你
❹ 感覺現在的興趣班好貴啊,兒子想要學畫畫,問了下價格感覺負擔不起,怎麼辦啊
培訓班貴的原因有很多方面的,但主要一方面是因為現在的家長都非常注重素質教育,這些美術培訓班供不應求,不愁沒人報名,當然就比較貴了。另一方面辦培訓班也要租場地什麼的,場地費、水電費都要分攤到孩子學費里的,不這樣做培訓班是會虧本的。
但是,現在是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信息技術幾乎貫穿了我們所有的領域,當然也包括我們少兒興趣培訓班這個層次。網上就有各式各樣的美術培訓班,相比於線下培訓班價格會便宜許多,大家線下找不到也可以著眼於網路尋找一下。
親民的價格:最後這一點也是我把這個課程推薦給大家重要原因了,它的價格一般的家庭都是承擔得起的,不會像線下培訓班那麼的昂貴。同時你們也看到我說的它的教學質量也是有保障的,那麼何樂而不為呢?
以上就是我對小熊美術的推薦,覺得適合自己孩子的,可以考慮一下。我衷心的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得到最好的培養。
❺ 數學老師給家長發簡訊(成績差的學生),希望家長能夠參加校外輔導班,以提高成績,對此你有何看法
老師就是想賺外快他怎麼不要求在學校里輔導,他是擔心被查到
❻ 女兒讀初一,成績可以,想去補課,費用高,家長負擔不起,怎麼辦
課外補習班不是非復上不可制的,既然家庭負擔不起,就不用讓女兒去了。可以在家自學,讓孩子上課認真聽講,課下及時復習,課前做好預習,這樣提高成績是沒問題的。現在有很多五花八門的課外輔導班,其實對孩子的成績提高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❼ 嚴打課外補習班,家長為何不領情
十多年前自己還在讀書的時候就聽見了「減負」一詞,如今時間已經過了這么久,中國中小學生每天課外寫作業的時間依然是2.82小時,時長已經超過全球平均水平的將近3倍。

一個家長以「博弈論」解釋減負令「怪圈」——
教育部門呼籲減負,對於家長及學生來說,選擇有以下三種:
如果所有人都減負(合作),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其他人減負你增負(背叛),你將取得相對優勢;其他人增負你減負(背叛),你就會處於弱勢地位。
所以,權衡利弊後的家長有可能選擇合作么?絕無可能。只有互相背叛、主動增負。
因為好的教育資源、好的工作永遠是稀缺的,差異化永遠存在。可以說,減負令天生就有著不足,無法彌補。
只要應試教育還在,減負只不過是「看上去」很美的一件事情罷了。
❽ 我們的孩子真的有必要去校外的輔導班補課嗎
新學期不知不覺已過去一兩周了,學子們也終於把「心」收到了學習上,過上了緊張有序的學校生活。尤其是初三和高三的學子,馬上就要接受中考和高考的考驗了,進入了百日沖刺的艱苦階段,大部分學校都為學子們舉辦百日沖刺誓師大會,為孩子們擂鼓助力,加油鼓勁。
教育是什麼?教育是尊重,教育是溝通,教育是喚醒。教育不是高高在上的逼迫壓制,更不是以「愛」的名義用理想化的願望和攀比式的心態培養「別人家的孩子」,而是用「孩子之心度孩子之腹」,了解尊重孩子的意願,溝通走進孩子的心裡,用身體力行的言傳身教喚醒孩子的良知,用高質量的陪伴點燃孩子學習的引擎,提升孩子學習的內驅力,讓孩子「不等揚鞭自奮蹄」,這才是提高孩子學習成績最有效的方式。大家以為呢?
❾ 國家新規」校外機構收費一次不得超過三個月「你們覺得怎麼樣
作為家長的我們當然是喜歡啊,因為減輕了家長的負擔,不用一次繳很大一筆費用了。不過我報的至慧學堂收費倒是一直都是合規的,我倒沒太在意這個新規。
❿ 家長對校外機構的信賴為什麼會高出對學校老師的信賴真的是因為教學水平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在很多學校周圍,尤其是小學,中學,校外輔導機構特別多,而這些輔導機構收費也很高。在我們讀書那個年代,在學校認真聽老師講就行了,在家自己琢磨,再做點作業,慢慢地成績就會上去。但是現在的家長,很多送孩子去校外輔導機構,但是有些家長覺得校外機構的老師比學校裡面老師好,這是為何呢?校外輔導機構的老師真的比學校裡面的好嗎?下面小編來談談我的看法吧!
校外輔導機構的老師並不是說一定比校內的老師好,只是教學方式、教學對象不同。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作為家長也不要盲目的送孩子去輔導機構補習,你更應該讓他在教室里認真聽老師講,這才是最主要的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