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輔導室存在的意義
① 開設心理輔導活動課有何重要意義
意義不大 這種課學生基本不會認真聽或者重視 但是對於學校而言證明他有關注學生們的成長與心理狀況 實際效果不得而知 但如果這堂課上的十分有趣味或者很吸引同學 那麼對學生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很容易塑造學生的價值觀
② 心理咨詢的目的和意義有哪些
心理咨詢是指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對心理適應方面出現問題並企求解決問題的內求詢者提供容心理援助的過程。需要解決問題並前來尋求幫助者稱為來訪者或者咨客,提供幫助的咨詢專家稱為咨詢者。來訪者就自身存在的心理不適或心理障礙,通過語言文字等交流媒介,向咨詢者進行述說、詢問與商討,在其支持和幫助下,通過共同的討論找出引起心理問題的原因,分析問題的症結,進而尋求擺脫困境解決問題的條件和對策,以便恢復心理平衡、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增進身心健康。
③ 心理咨詢的作用與意義是什麼
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的任務就是移除阻礙一個人成長的障礙,協助咨詢者達成個人成長和基本人格轉變,在成長過程中自然減輕身心痛苦、移除症狀。
心理咨詢師和治療師沒有必要給任何人灌輸成長的慾望、好奇心、意志力、對生活的熱情、關懷等等。他們要做的就是確定障礙並且移除障礙,剩下的工作受到每個咨詢者自身自我實現力量的推動,會自然而然地完成。
心理咨詢(治療)師,能在關鍵的時候、十字路口扶起我們、拉我們一把、推我們一下、陪伴我們一程。詩人紀伯倫曾說「你們是道路,也是行路者。當你們中的一個人跌倒,他是為後面的人失足,使他們小心避開絆腳的石頭。噢,他也是為了前面的人失足,因為他們步履雖然輕捷堅定,然而卻沒有挪開絆腳石。」作為父母,我們因為我們的父母沒有挪開絆腳石而跌倒,但我們也因為跌倒而能看到並挪開我們孩子成長道路上的絆腳石。
心理咨詢(治療)讓我們不必絆倒,絆倒後傷得輕一些,受傷後療愈得快一些;少走或不走彎路;迷失時盡快找到方向和出路;協助我們減少生命中的黑暗、痛苦,增加幸福度、安全感、滿意度。
心理咨詢能在以下幾個方面協助我們,少付出代價,少遭受痛苦,更加平靜、愉悅、健康、幸福。
心靈環保:心理咨詢協助我們及時清除情緒垃圾,保有平靜、愉悅的心情。
改善關系:心理咨詢教會我們有效溝通、管理自己的情緒,讓我們可以建設良好的關系:親密關系、親子關系、兄弟姊妹間的關系、朋友關系、上下級關系。包括婆媳關系、妯娌關系、同學關系等等。良好的關系往往是幸福的與安全和保障。
解決問題:解決各種關系中的沖突、身心沖突等等。
健康身心:沒有了情緒垃圾、沒有了關系中的沖突和障礙、沒有了令人難以入睡、難以咽下(食物、還有「這口氣」)的憤怒,我們的心靈自然健康、柔軟、溫暖,我們的身體自然健康、充滿活力!
④ 考前心理輔導的作用和意義
心理輔導是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對參加高考的學生而言。內每年都有很多考生因為容嚴重的考前焦慮症而影響考試成績,因此考生在必要情況下應該及時進行心理輔導,高考前心理輔導有必要嗎?下面介紹考前心理輔導的作用。
據調查,高考前有厭學情緒的考生占總數的5%~10%。產生這種厭學情緒的原因主要有:
(1)受新的「讀書無用論」的影響,一些文化素質較低的父母對子女的學習關心不夠。
(2)學習比較吃力的學生得不到教師和家長的有效幫助,長期跟不上教學進度,喪失信心,最終導致對學習失去興趣;
(3)教師的教學效果差,調動不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或教師工作不負責任,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某些學生存在好逸惡勞的思想,感到學習太艱苦,希望走捷徑,過輕松自在的日子。很多考生因為學習成績差、考上理想中的大學無望而自暴自棄,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及時的心理輔導可以盡早糾正學生錯誤的心理,將學生拉到復習的正軌上來。
高考前心理輔導有必要嗎?由此可見考前心理輔導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您在考前有嚴重的焦慮症狀,您可以尋求相關的心理輔導,在最短的時間內調整自己的症狀,這樣有助於考試正常水平的發揮。
⑤ 學校開展心理輔導與咨詢對青少年心理發展有何意義/
學校心理咨詢室設立的目的,無外乎為學校廣大的學生提供心理保健、心理問題咨詢和為教師提供教育和教學心理學方面的參考。從這個角度看,學校心理咨詢工作的開展我個人認為也應該圍繞這三個中心環節來開展,即心理保健、心理咨詢和心理教育教學參考。
一、心理保健。重點是要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的普及和推廣,在校園里形成心理保健的氛圍。這方面要做的工作很多,例如新生入學後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普查和新生心理檔案的建立,學校心理課外活動小組的組建和活動的開展,每年5月25日舉辦「全國大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節」活動,關於新生適應性問題的集體咨詢輔導,關於初三高三學生的考前心理輔導等等。
二、圍繞心理咨詢環節,做到真誠關愛,熱心咨詢,運用心理學知識幫助學生走出心理困惑或解決行為問題,讓他們盡快的恢復到良好的狀態並投入到學習中來。心理咨詢主要面臨著兩種情況,一是學生主動走進心理咨詢室咨詢的,二是由班主任或輔導員介紹過來的。無論對於哪種情況都要遵守心理咨詢的基本原則,尤其是保密原則。《廣州日報》2008年3月14日版大篇幅報道過這樣一則案例,標題是《為示清白,心理咨詢室內初中生跳下5樓》。因有人誣陷自己偷了同學的手機,13歲的初二學生張文(化名)遂找到學校心理咨詢室進行傾訴,不料輔導老師找來多名老師當面了解情況,張文無法承受心理壓力寫下「冤枉」的字條後從心理咨詢室內跳下,摔成3級殘疾,從此將終生與輪椅為伴。當我第一次看見這篇報道時,簡直是氣憤,心理咨詢室竟然成了殺人咨詢室,而這所學校的心理咨詢教師為何連心理咨詢的最基本的保密原則和對來訪者無條件的尊重的原則(即使是殺人犯從他走進心理咨詢室的那一刻起他在人格上也完全是與咨詢師是平等的)都就竟然不知道?我懷疑這所學校的心理咨詢教師根本不具有心理咨詢的資格,而這所學校的心理咨詢室也完全是為了應付檢查而虛設的門面。這種現象在中國的大中小學幾乎成了普遍現象,為了應付上級主管部門的檢查,隨便一位老師即是心理輔導教師,更別說開展心理咨詢活動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了,即使筆者所在的廣東省一級學校也不例外。
三、心理咨詢室要為教育教學提供參考。主要是指,幫助班主任或輔導員學習心理學知識,了解學生心理,從學生的心理特徵和需求出發來教育學生,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命令式管理教育。同時幫助各科任教師,學習心理學知識,改進課堂教學,使教學方式方法更貼合學生的心理實際和水平,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⑥ 為何大學開展心理咨詢室
其實現在不僅僅是很多的大學高等院校開設了心理咨詢室,就連很多的初高中也會有自己的心理咨詢室。雖然不是每天都會有同學光顧,但是心理咨詢室的開設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們身邊,大多數的同學都是屬於心理正常的,不會有什麼比價變態的心理的產生,但是隨著年級的不斷增長,遇到的事情越倒越多,有些學生心裡會變得壓抑,會想不開。在學生身上,最常見的就是失戀,學習和家庭帶來的心裡的影響的。
就家庭而言,有句話叫「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其實每個人家裡都有一些不太好告之人的事情,但是在同學們慢慢長大的過程中,會慢慢的懂事,那麼家庭中的事情,就會牽扯到他們的心理。但是這樣的事情又不好跟同學說,一是同學也還小,也並不能給你什麼比較好的建議,二是有些事情也不願意和同學說。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專業的心理老師,一間專門的心理咨詢室,將你的苦惱告訴老師,心理會減輕很多的痛苦,也不怕這件事情會被別人知道。
⑦ 心理咨詢室的標志及意義
人為了什麼活著?他可以為了自己,也可以為了自己所愛的人,包括父母、愛人、子女。
正因為有了愛而活的人,他們不會感覺到自己是白活.即使都是為了別人,當他們看見自己愛的人,在他的作用下活的開心,過得幸福,他也就理所當然覺得自己做的是對的,同時也覺得自己是快樂的.因為有了愛,他甘願為愛的人做任何事,哪怕是那麼的艱辛,他也會覺得很幸福.如果一個人毫無目標的活著,即使他活得再精彩,心理也是空無的,在一定的時候他會覺得自己就是白活了一場.。{滄之濤} 轉載請註明
人不可能永遠處在好情緒之中,生活中既然有挫折、有煩惱,就會有消極的情緒。一個心理成熟的人,不是沒有消極情緒的人,而是善於調節和控制自己情緒的人。那麼,如何善於調節和控制自己情緒呢?
一是意識控制。當憤憤不已的情緒即將爆發時,要用意識控制自己,提醒自己應當保持理性,還可進行自我暗示:「別發火,發火會傷身體」。有涵養的人一般能做到控制。
二是自我鼓勵。用某些哲理或某些名言安慰自己,鼓勵自己同痛苦、逆境作斗爭。自娛自樂,會使你的情緒好轉。
三是語言調節。語言是影響情緒的強有力工具。如你悲傷時,朗誦滑稽的語句,可以消除悲傷。用「制怒」、「忍」、「冷靜」等自我提醒、自我命令、自我暗示,也能調節自己的情緒。
四是環境制約。環境對情緒有重要的調節和制約作用。情緒壓抑的時候,到外邊走一走,能起調節作用。心情不快時,到娛樂場做做游戲,會消愁解悶。情緒憂慮時,最好的辦法是去看看滑稽電影。
五是安慰。當一個人追求某項目標而達不到時,為了減少內心的失望,可以找一個理由來安慰自己,就如狐狸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一樣。這不是自欺欺人,偶爾作為緩解情緒的方法,是很有好處的。
六是轉移。當火氣上涌時,有意識地轉移話題或做點別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便可使情緒得到緩解。打打球、散散步、聽聽流行音樂,也有助於轉移不愉快情緒。
七是宣洩。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及委屈,不要埋在心裡,要向知心朋友或親人訴說出來或大哭一場。這種發泄可以釋放內心郁積的不良情緒,有益於保持身心健康,但發泄的對象、地點、場合和方法要適當,避免傷害別人。
八是幽默。幽默是一種特殊的情緒表現,也是人們適應環境的工具。具有幽默感,可使人們對生活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許多看似煩惱的事物,用幽默的方法對付,往往可以使人們的不愉快情緒盪然無存,立即變得輕鬆起來。
九是走進大自然。大自然的奇山秀水常能震撼人的心靈。登上高山,會頓感心胸開闊。放眼大海,會有超脫之感。走進森林,就會覺得一切都那麼清新。這種美好的感覺往往都是良好情緒的誘導劑 。{滄之濤} 轉載請註明
處理情緒的辦法有很多,保持觀照是最重要也最關鍵。大部份人的困惑和痛苦都是沒有覺知,看不清自己,摸不透別人,所以迷亂不安。但觀照自己也是最難做到的,因為自我比天大,你難於放下,變得謙虛。也因為我們不懂收心養性,尋找能靜下來的方法。
負面情緒的源頭可以是負面經驗,同樣也可以說是負面的慣性,勾起你負面經驗的事端只是借來的催化劑而已。
若情緒超越了自己能控制的范圍,最好的方法不是釋放或是壓抑,而是無為而為,學習先定心,因為,負面能量太大時,胡亂釋放出來的話可能連自己也承受不起,也容易影響別人。壓抑是萬萬不能,因為問題的源頭正是壓抑所致。
心亂須先定心,看護情緒,不認同,不判斷,讓它出現,把感覺放在心的位置,管它眼還有淚,呼吸還很亂。心是最大的情緒控制中心,要穩定情緒必須從心開始,學習定心的方法。至於方法,每個人得靠自己尋找。法門有很多很多,關鍵不在法,而在你的用心,和意願。相信自己有能力豁出去,海闊天空。
⑧ 如何發揮學校心理咨詢室的作用
心理咨詢室在使用過程中存在很多偏差,那麼,如何才能完善學校心理咨詢工作,使心理咨詢室真正發揮其應有的效用,使之得到學生的信任和歡迎,而不至於成為「擺設」呢?
1.加大宣傳力度。學校應在設立心理咨詢室的同時,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引導工作,扭轉學生理解上的偏差,讓學生意識到,進行心理咨詢並不是「看病」;只要有心理和情緒問題,就可以嘗試進行心理咨詢,這就像去教師辦公室請教問題一樣,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此外,心理咨詢教師不應該等學生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問題,才「逼」著學生前來咨詢,而應主動出擊,「推銷」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吸引學生主動前來咨詢。如:在校園網上開展心理咨詢活動;在網上論壇發帖子,向學生發出邀請,請學生談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心得體會;定期組織形式多樣的心理輔導講座和「心理茶座」活動等,使心理咨詢真正深入人心。
學校也可以讓優秀學生來心理咨詢室嘗試「吃螃蟹」,傾聽他們的心聲,消除他們的困惑。然後,讓他們到班集體中宣傳心理咨詢的感受和「療效」,使其他學生從他們講述的親身經歷中感受心理咨詢的重要性,覺得和心理咨詢教師進行溝通是件愉快的事。慢慢地,就可以消除學生的羞怯心理,使之走出認識誤區,使心理咨詢室不再「神秘」、不再「遙遠」,並真正成為釋放壓力的「心靈花園」。
2.完善設施設備。一個規范化的咨詢室是順利開展心理咨詢的基礎,然而很多學校的心理咨詢室往往陳設簡單,布置單調,牆上張貼著條條框框式的心理咨詢原則,顯得過於成人化,過於嚴肅,使學生覺得缺乏親切感。不少學校的心理咨詢室在設計時缺乏科學規劃意識,設計之初就僅僅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而已。事實上,心理咨詢室的設計規劃必須全面考慮學生的特點和需要,應該使來訪學生在其中感到安心、放鬆、舒適並保證整個環境的私密性;根據咨詢手段的不同,應配置相應的咨詢工具。除了物質條件的保證之外,還需要整個咨詢氣氛的和諧,需要心理咨詢教師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以和藹的態度、深入淺出的語言去解答學生的疑問,從真心實意地關心學生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循循善誘,做好學生的心理指導工作。
為了使學生在咨詢時不受外界的干擾,也便於師生隱私性談話內容得以保密,避免學生產生不安全感,心理咨詢室的地點就要選在安靜幽雅的地方。實踐中,應為每個學生建立心理檔案,內容包括智力測驗、性格測驗、心理健康測驗的結果,個人簡史陳述,重大生活事件的有關資料,咨詢記錄等,這些資料對於及時而有效地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具有重要作用。
3.提升教師水準。學校心理咨詢室之所以開張時「轟轟烈烈」,後期卻「經營不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缺少稱職的、優秀的心理咨詢教師。很多教師在工作中採取的是「鄰居大媽式的安慰勸解」或「冷麵法官式的空洞說教」,因此不能有效地走近學生,切實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而是使學生產生了不信任感。
心理咨詢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道德修養水平,在學生中擁有較強的威信和影響力,否則,就無法與前來咨詢的學生達到「無隙」溝通。那些性格古板刻薄、動輒教訓別人的教師,是不適合從事心理咨詢工作的。為此,學校在選擇和確定心理咨詢教師時一定要嚴格把關,切不可將那些連基本的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都難以勝任、不精通教育學和心理學的「閑人」派來擔任此項工作。為了提升教師水平,使其更好地開展心理咨詢工作,學校要捨得投入,花大力氣對教師進行專業培訓,使其獲得相關的專業合格證書和執業資格證書,持證上崗。
4.創新咨詢方法。學校心理咨詢的方式可以是團體咨詢,也可以是個別咨詢。團體咨詢,是通過講座、懇談會、廣播、板報等,對學生提出的帶有普遍意義的問題予以集體解答,其優點是覆蓋面廣,效率高。但更多的應採取個別咨詢方式,以增強心理咨詢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考慮到有的學生性格比較內向,不願意拋頭露面,所以學校不妨使心理咨詢從「公開」轉向「地下」。藉助現代通訊手段,學校心理咨詢可以由「面對面」的嚴肅的咨詢活動轉變為「熱線電話咨詢」或是「網上聊天」。在輕松的、無拘無束的氛圍中,學生釋放了緊張的心情,獲得了心靈的慰藉。學校應向學生公布「熱線電話」號碼或網上聊天軟體號碼(如QQ等),讓學生可以在家中咨詢;可以允許學生隱匿自己的姓名和班級,遇到問題可以隨時咨詢,暢所欲言,大膽表露自己的想法,以便教師能對症下葯,真正將心理咨詢工作做到家。需要指出的是,學校心理咨詢工作只是針對學生比較輕微的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如果學生確實患有較嚴重的心理疾病,教師就應建議他向有經驗的精神科醫生求助。